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杵针联合中药泥灸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9例寒湿痹阻型LDH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4)给予杵针疗法治疗,观察组(n=55)给予杵针疗法治疗后进行中药泥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干预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评分(JOA)、直腿抬高角度。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JOA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泥灸联合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LDH病人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疼痛的影响效果,为临床有效护理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借鉴方法。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4月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原则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和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在穴位贴敷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泥灸。比较3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晨僵时间和中医疗效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3组患者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以及中医疗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组DAS28评分、VAS评分、晨僵时间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和穴位贴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泥灸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缩短晨僵时间,提高中医疗效,延缓关节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疼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14d为1个疗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疼痛、腰腿痛和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价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后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6.19%),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更好地减轻疼痛、改善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采用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寒湿瘀阻型NLBP患随机分为2组,60例采用麦肯基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寒湿瘀阻证评分、局部压痛评分、VAS评分、ODI量表各维度评分、末次随访VAS评分、自我疗效评估评分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6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寒湿瘀阻证评分、局部压痛评分、VAS评分、ODI量表各维度评分、末次随访VAS评分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我疗效评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肯基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采用腰腿痛丸联合针灸治疗寒湿瘀阻型NLBP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温针灸在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并被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基于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94.50% VS 80.0%),治疗后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遇寒加重评分与颈部残障指数(ND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取得显著效果,颈椎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结合中医辨证施护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寒湿痹阻型LDH病人随机分为中药湿热敷组、中医辨证施护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LDH常规护理;中医辨证施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中药湿热敷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湿热敷及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前及干预3周后根据国家LDH诊疗标准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行走、活动能力,并记录6个月内病人再入院情况。[结果]干预3周后,中药湿热敷组VAS评分、JOA评分优于其余两组(P0.05或P0.01);中药湿热敷组、中医辨证施护组病人6个月内再次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中药湿热敷组JOA改善优良率、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中药湿热敷能够缓解LDH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在改善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寒湿痹阻型腰痛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病人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腰痛病病人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给予单纯的平衡火罐疗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泥灸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周,干预后2周为节点,依据腰痛病中医疗效评定标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5. 83%,对照组为70. 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周后观察组病人压痛及腰部疼痛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平衡火罐联合中药泥灸能够有效缓解寒湿痹阻所致腰痛病人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干预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酸水平(U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UA、CRP、ES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治疗后,2组VAS评分、UA、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干预组有效率为91. 23%,高于对照组的84. 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寒湿痹阻型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西药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口服独活寄生汤对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和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针刺以疼痛局部取穴为主并配合口服独活寄生汤辨证加减治疗,治疗1次/d,连续治疗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d;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7.5mg,1次/d,2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判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WOMAC疼痛、僵硬和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83.33%。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口服独活寄生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能减轻疼痛,缓解僵硬以及改善生理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改良中药竹罐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取传统火罐(玻璃罐)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采取改良中药竹罐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2周的疼痛改善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JOA)。结果 两组干预2周的VA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2周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ROM及JOA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改良中药竹罐可有效缓解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0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观察组给予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量表(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VAS评分、JOA评分分别为(6.4±2.8)分、(45.8±9.1)分、(2.4±0.8)分、(24.8±3.4)分,对照组分别为(8.3±1.6)分、(62.4±8.5)分、(4.3±0.9)分、(18.1±2.7)分。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寒湿症候积分、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0%(38/50)和90.0%(46/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确切,加强针对性护理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吴茱萸热熨,并根据辨证施护的原理采取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ODI积分和VAS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ODI积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且VAS评分达到4分所需平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吴茱萸热熨可有效缓解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蠲痹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蠲痹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D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蠲痹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降低复发率,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膏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药膏摩法治疗,中药膏按摩1次/d,每次15 min,治疗12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中医症状量表评分、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降,中医症状量表中的四肢疼痛、腰背酸痛、下肢抽筋、持重困难、足跟疼痛5个维度症状评分均下降,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膏摩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型颈肩腰腿痛的效果。方法 48例寒湿型颈肩腰腿痛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配合中药熏蒸,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 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治疗后患者VAS评分(2.46±0.72)分,低于治疗前的(6.65±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型颈肩腰腿痛患者效果明显,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疼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1月医院收治的LDH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等中医护理技术,两组均护理14 d。比较两组干预14 d临床效果;干预前、干预14 d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量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和生活质量量表(QLQ-C30)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4 d,观察组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自制药酒湿敷、红外线照射可有效缓解LDH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药泥灸联合擀筋棍刮痧在改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下发的骨痹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单纯的中药泥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擀筋棍刮痧进行治疗,每周2次,4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肩关节功能 Constant-Murley评分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的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干预前后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改变状况对比,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12.86±1.51)、日常生活活动(17.38±2.76)、关节活动度(34.62±3.89)、肌力(23.12±1.51)及Constant-Murley总分(89.48±8.01)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疗程后观察组 SF-MPQ、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泥灸联合擀筋棍刮痧能够有效缓解寒湿痹阻所致肩周炎肩关节疼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筋袪痹汤联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8月于我院就诊的18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筋袪痹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下降,JO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袪痹汤联合四步松解手法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及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观察组采用联合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量表(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健康指导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3—2011—12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热敷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电针加TDP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感觉。结果VAS疼痛感觉评分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都有明显的改善疼痛的作用,但治疗组的作用更为显著。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配合电针治疗寒湿型腰肌劳损操作简便,疗效确定,是治疗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