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不孕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其与发病的相关性.选取合并甲减的不孕症患者3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不孕症患者53例,30例体检正常育龄妇女作为对照.检测所有被检者血清IL-2、IL-17和TNF-α的水平.IL-2水平在甲功正常不孕组与对照组相似,但明显高于甲减不孕组(P<0.05);IL-17水平在对照组、甲功正常不孕组及甲减不孕组依次升高(P<0.01);TNF-α水平在甲减不孕组与甲功正常不孕组相似,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不孕症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IL-17和TNF-α水平升高.IL-2可能仅参与了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起病,而IL-17在不孕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起病中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相关性,探讨其在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哮喘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血清中IL-17及IL-8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组血清中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156,P〈0.05);哮喘组血清中IL-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t=2.463,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哮喘患儿血清中IL-17与IL-8水平之间无相关性(n=33,r=0.234,P〉0.05)。结论:IL-17及IL-8两者均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白细胞介素-17(inte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33(inteleukin-33,IL-33)水平与重症肺炎患儿肺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笔者医院2018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148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病例组,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研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SP-D、IL-17、IL-33水平,并分析3项指标与病例组患儿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的相关性,以及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结局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血清SP-D、IL-17、IL-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儿童治愈出院121例,死亡27例。治愈组患儿的血清SP-D、IL-17、IL-33水平,APACHEⅡ、LPS评分均低于死亡组患儿(P<0.05)。重症肺炎患儿血清SP-D、IL-17、IL-33水平与APACHEⅡ、LP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SP-D、IL-17、IL-33预测患儿的治疗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712、0.803、0.877。结论 血清SP-D、IL-17、IL-33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症肺炎患儿肺损伤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患儿治疗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结核病免疫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1例新发结核未治疗病人,35例结核治疗好转病人IL-7、IL-17水平,并用2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结核未治疗病人组血清IL-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核治疗好转病人组血清IL-7则明显高于结核未治疗病人组(P<0.01),而结核未治疗病人组血清IL-1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核治疗好转病人组血清IL-17则明显低于结核未治疗病人组(P<0.01).结核未治疗病人组和结核治疗好转病人组IL-7与IL-7均呈负相关(r=-0.3605,r=-0.2605,P<0.001).结论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IL-7降低,IL-17增高,炎症加重,可能引起免疫功能失衡,是导致结核病的发病因素之一,但经过治疗后,IL-7升高,IL-17降低,炎症反应减轻,病情趋于好转.结核病患者血清IL-7、IL-17的检测可作为疾病辅助临床诊断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谢荣章  叶伙梅  袁炜华 《重庆医学》2013,(21):2536-2538
目的检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IL-17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确诊的HT患者20例(HT组),另选择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甲状腺组织中IL-17mRN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RT-PCR检测发现HT组IL-17mRNA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中HT组IL-17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mRNA在HT患者甲状腺组织内的高表达,提示IL-17有可能参与了HT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可能与HT患者甲状腺组织内淋巴细胞的大量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血清IL-6和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白细胞分素-8(IL-8)在窒息新生儿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不同病期血清的IL-6、IL-8水平,并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42例进行对照.结果 窒息新生儿第1天血清IL--6为57.6 ng/L(中位数,以下同),IL-8为353.3 ng/L,明显高于正常脐血对照组的2.0、92 ng/L(Z=4.564~5.856,P<0.01).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IL--6、IL-8分别是87、579.6 ng/L,分别高于轻度组(52.6、336.3 ng/L)(Z=2.228~2.702,P<0.05).血清IL-6、IL-8水平间呈显著正相关(α=0.59~0.72,P<0.01).窒息组患儿动态观察发现,病程第3天时血清IL-6(56.6 ng/L)、IL-8(320.6 ng/L)水平较第1天时(分别为57.6、353.3 ng/L)差异均无显著性(Z=0.314~1.372,P<0.05);第7天时血清IL-6(14.6 ng/L)、IL-8(238.4 ng/L)水平均明显低于第1天和第3天时(Z=2.455,P<0.05,Z=3.622,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血清中IL-6、IL-8水平明显增高,在新生儿窒息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肝素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6、IL-8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献文  林希平 《广西医学》2007,29(11):1691-1693
目的 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浆IL-6、IL-8的改变以及应用小剂量肝素钠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HSP患儿56例,其中肝素治疗组(肝素组)30例,基础治疗组(基础组)26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7 d、停药后3 d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IL-6、IL-8水平.结果 HSP组血浆IL-6、IL-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SP基础组治疗前、后血浆IL-6、IL-8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SP肝素组治疗3 d后血浆IL-6、IL-8开始下降,但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及停药后3 d下降明显,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细胞因子异常可能参与HSP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病过程,早期予小剂量肝素钠治疗可以影响患儿血清中IL-6、IL-8的水平,肝素可能能减轻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肾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TNF-α和IL-6与Graves病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60例Graves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131I治疗组(78例)和联合治疗组(131I+碳酸锂)(82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的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SH、TRAb)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并评价TNF-α和II-6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Graves病患者治疗前血清FT3、FT4及TRAb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TSH水平明显降低(P<0.05),同时其血清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12个月上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联合治疗组较单纯131I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及单纯131I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TNF-d与TRAb成正相关(r=0.852、0.745、0.683、0.732,P<0.05);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及联合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TNF-α与TRAb成正相关(r=0.972、0.853、0.658、0.682,P<0.05),同时治疗后血清IL-6与TRAb也成正相关(r=0.823、0.783、0.792,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血清TNF α和IL-6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Graves病患者131I联合碳酸锂治疗效果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哮喘患儿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方法:应用两色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发作组(n=52)、哮喘缓解组(n=50)、肺炎对照组(n=45)及正常对照组(n=48)儿童外周血MDSCs,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2水平。结果:哮喘发作组较其他3组外周血MDSCs、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1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3.820、1284.470和1139.380,P均<0.05);肺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患儿外周血MDSCs水平与IL-10呈正相关(r=0.741,P=0.007),与IL-12呈负相关(r=-0.879,P=0.014)。结论:MDSCs可能通过上调IL-10、下调IL-12在儿童哮喘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9、IL-17水平,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按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稀释倍数滴度阳性(1∶80、1∶160、≥1∶320)分为3组作为实验组,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9、IL-17水平.结果:1∶80倍和1∶160倍组患儿血清IL-9较正常对照降低(P<0.05),各滴度阳性实验组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IL-9随1∶80、1∶160倍、≥1∶320倍滴度阳性逐渐升高[(14.82±5.11)ng/L、(16.37±6.0) ng/L、(18.94±5.86) ng/L、(P<0.05)],而IL-17水平变化不大[(4.88±2.90) ng/L、(4.71 ±2.38) ng/L、(5.77±1.94) ng/L、(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机体血清中IL-9、IL-17水平降低,IL-9水平表现随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儿童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23例缓解期患儿和30例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L-23、IL-9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及与IgE相关性分析。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缓解期组患儿血清IL-23、IL-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组患儿血清IL-23、IL-9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血清IL-23、IL-9水平均与IgE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5;r=0.475,P〈0.05)。结论 IL-23、IL-9的测定对于评价儿童支气管哮喘病情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以及对照组间血清IL-17、IL-23含量比较,对不同临床症状患儿以及对照组血清IL-17、IL-23含量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PIgM抗体阳性和MPIgM、IgG抗体同为阳性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感染患儿中上呼吸道感染、MPP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它们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MPP中不同临床症状的患儿间血清IL-17、IL-23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IL-17、IL-23含量变化可能促进MP感染患儿的不同临床表现,检测MP感染患儿血清IL-17、IL-23含量对了解疾病的进展和疗效,对MP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哮喘患者血清中的IL-12、IL-13和IgE水平,明确IL-12、IL-13和IgE相关性及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47例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27例,缓解期2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L-13和IgE水平,并与体检正常25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对照;对哮喘发作期IL-12、IL-13与IgE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而IL-13和IgE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IL-12与IgE呈负相关(r=-0.429,P<0.05),IL-13与IgE呈正相关(r=0.517,P<0.05).结论 初步认为IL-12和IL-13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检测血清IL-12、IL-13及IgE水平可反映支气管哮喘的炎症状态及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HBsAg携带患儿病理过程中血清IL-10、IL-12及IFN-γ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49例HBsAg携带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0、IL-12和IFN-γ的含量。结果 HBsAg携带惠儿血清IL-10、IL-12和IFN-γ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HBeAg阳性组患儿血清IL-10和IFN-γ含量较HBeAg阴性组患儿明显升高(P<0.05),而血清IL-12则无明显变化。IL-10与IL-12、IFN-γ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IL-12与IFN-γ的含量亦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HBsAg携带惠儿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IL-10、IL-12和IFN-γ均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HBeAg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37例)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42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分别检测三组的血清IL-17及IL-6水平。结果 三组的血清IL-17、IL-6水平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8,10.175,P<0.0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血清IL-17、IL-6水平高于对照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组患者的血清IL-17、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7与IL-6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和IL-6参与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发生机制,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敏性与非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IL-12、IL-13、γ-干扰素(INF-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两种类型哮喘致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Pharmacia UniCAP100E系统检测了145例哮喘患儿血清中总IgE(TIgE)和特异性IgE(SIgE),据此分为过敏性哮喘与非过敏性哮喘两组,采用ELISA方法分两批检测了血清中IL-4、INF-γ、IL-12和IL-13(65例, 其中过敏性32例,非过敏性33例), IL-10和TGF-β(80例, 其中过敏性40例,非过敏性40例),并与血清TIgE进行比较.结果 过敏性哮喘组IL-13、IL-10和TGF-β水平明显高于非过敏性组(P<0.05);IL-13水平与TIgE呈正相关(r=0.453, P<0.05), IL-10和TGF-β与TIgE无明显相关性;过敏性哮喘组IL-12、INF-γ、IL-4水平与非过敏性哮喘组比较P>0.05.结论 IL-13、IL-10和TGF-β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IL-13可能在IgE合成中起主要作用.使用抗IgE单抗或抗IL-13等免疫治疗应针对这两类哮喘患儿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血清IL-2、IL-6、TNF-α水平的变化.方法 10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西医组(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2.0%,高于对照组50.0%(X2=3.95,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IL-2、IL-6和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2.115~2.754,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IL-2、IL-6含量高于对照组(t=2.315,t=2.431,P<0.05).结论 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可能对预后判定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清IL-6、IL-10、IL-13、IL-1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10)、阿霉素肾病组(B组,n=10)、阿霉素肾病IL-1Ra治疗组(C组,n=10)、阿霉素肾病生理盐水治疗组(D组,n=10),2周后检测尿24hUP、血清IL-6、IL-10、IL-13、IL-1、Al、T—ch、BUN、Scr。结果:B、C、D组血清IL-6、IL-10、IL-13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IL-1Ra治疗后,24hUP、T—ch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l、IL-6、IL-10、IL-13水平均较B、D组及C组IL-1Ra治疗前增高(P〈0.05).IL-1血清水平较B组、D组、C组IL-1Ra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接近A组水平(P〉0.05)。结论:IL-1Ra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的同时能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6、IL-10、IL-13的血清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8例HIE患儿血清IL-23、IL-17水平,其中轻度40例,中度32例,重度26例,另选同期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HIE组血清IL-23、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轻、中、重度HIE组血清IL-23、IL-17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或0.01),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IL-23、IL-17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0.01)。结论 IL-23、IL-17可能参与HIE病理生理过程,测定这些细胞因子水平对HIE临床分度的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巨噬细胞迁移移动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B患者38例为治疗组并随访48周,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MIF、IL-17、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MIF、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治疗组患者血清MIF、IL-17水平高于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水平,IL-10水平低于治疗12周、24周、48周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V高载量组血清MIF、IL-17、IL-10水平高于HBV低载量组(P<0.05)。HBeAg(+)组患者血清MIF、IL-17、IL-10水平高于HBeAg(-)组(P<0.05)。治疗前CHB患者MIF、IL-17水平与ALT呈负相关关系,与AST呈正相关关系;IL-10水平与ALT与AST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MIF、IL-17和IL-10是导致CHB发生的重要致炎与抑炎因子,其水平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CHB病情程度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