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并发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经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包括西医及康复训练等)上加用针刺及中药脐疗法,每日1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口服巴氯芬片。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3、5、7d后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3d至治疗7d呃逆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并发呃逆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肖卫 《光明中医》2020,(15):2365-2367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眩晕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眩晕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采取针刺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疗效,有效缓解眩晕,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对眩晕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术后肠梗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观察指标缓解情况,以及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2.16±0.75)d、腹胀缓解时间(3.43±0.56)d、肠鸣音恢复时间(5.17±1.92)d,以及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2.45±1.14)d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提高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常因肿瘤刺激横膈膜引起顽固性呃逆,长时间呃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者可出现贲门及胃底黏膜撕裂出血、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我院采用中药贴敷治疗肝癌顽固性呃逆37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肝胆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选择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7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中,男29例,女8例;年龄42岁~84岁,平均55.3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5例;年龄46岁~79岁,平均54.9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多潘立酮、盐酸氯丙嗪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加翳风穴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针刺治疗面瘫,已得到公认。翳风穴为治疗面瘫的要穴,因针刺时疼痛明显,且靠近茎乳突孔,为了减少疼痛,提高疗效,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翳风穴中药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并设对照组,进行了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人,予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30人,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胺治疗。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优于甲氧氯普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均治疗7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脘隔姜灸联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对31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采用隔姜灸中脘联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中脘穴予隔姜灸每次灸3壮,每日1次;将吴茱萸研磨成粉用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4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1个月。结果:治愈17例,占54.8%;显效5例,占16.1%;有效6例,占19.4%;无效3例,占9.7%;总有效率为90.3%。结论:隔姜灸中脘联合涌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呃逆行之有效,简便效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多年来采用针刺遗尿穴、配合中药五倍子贴敷神阙、关元穴治疗小儿遗尿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78例患儿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其中男 5 8例 ,女 2 0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 6岁 ;病程 3个月~ 1 2年 ;间歇性遗尿者 1 5例 ,持续性遗尿 6 3例 ;亲属中有遗  相似文献   

11.
肌注后硬结是臀部肌肉注射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临床上施护的方法较多,但各有利弊.我们采用中药酒大黄加等量玄明粉,用陈醋调成糊状后贴敷治疗肌注后硬结,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袁静  卢丽娜 《光明中医》2006,21(11):33-34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亦称"口僻".是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早期治疗则是关键,治疗正确则阻止病变发展使病及早治愈.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我国古代中医书籍中早有记载.笔者在临床治疗实践中,采用中药贴敷配合针刺治疗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田丽琼 《中医药导报》2004,10(10):31-31
目的 :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 ,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足三里 (双 )、合谷 (双 )、内关 (双 )及中脘穴 ,施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 30~ 4 0min ,每 10min运针 1次。结果 :31例患者中 ,治愈 2 0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3.5 5 %。结论 :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贴敷联合西药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0.0%、83.3%,痊愈所需时间分别为(13.69±2.57)d、(17.72±2.35)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联合西药与针刺联合西药对周围性面瘫均有疗效,但前者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5月—2020年7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接收的9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股骨颈、腰椎L2~L4骨密度明显高于常规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骨密度,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6.
李凌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2):1053-105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效果。方法: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氯丙嗪肌内注射。结果: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1997年2月~2004年8月,笔者采用针刺翳风穴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顽固性呃逆是内科临床的常见病症,以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古称"哕",又称"哕逆",西医称膈肌痉挛。多因膈神经受到激惹而引起膈肌运动异常,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经常伴随出现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9.
针刺配合涌泉贴敷治疗重症失眠1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汉东  杨淑珲 《中国针灸》1997,17(9):541-542
针刺配合涌泉贴敷治疗重症失眠168例临床观察李汉友,杨淑珲(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门诊部,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失眠属中医内科疾病,临床上根据程度不同分轻、中、重三种。笔者多年来对重症失眠施以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疾病监测、用药护理、局部热敷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针刺联合自拟通腑膏穴位贴敷,并统计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经口进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2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消化道肿瘤术后腹胀,可以加速肠蠕动,促使肛门早期排气、排便,提前进食,可提高腹部手术后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