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运用在临床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2月—2017年5月该院内科收治的2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积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粘膜情况,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胃散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散寒汤,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舒颗粒。两组均治疗12周,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抗Hp情况和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胃黏膜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慢性炎症和萎缩改善、抗Hp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 0.05),而肠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对照组中成药温胃舒颗粒,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胃镜及病理表现,初步证明该方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可信赖,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消萎方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以胃镜病理活检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73.6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消萎方能明显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胃粘膜病理变化,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脾良附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予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予温脾良附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胃镜下黏膜病变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胃镜下黏膜病变的改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脾良附汤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化和中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予清化和中方加减,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两组均连续服药28 d,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等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3.17%(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脾胃湿热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化和中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56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当归四逆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变化。结果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胃脘胀痛、胃脘痞满、食少纳呆等中医症状学疗效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给予比较发现,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有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采纳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辨证为肝胃不和证予胃炎1号颗粒,脾胃湿热证予胃炎2号颗粒。对照组30例给予施维舒胶囊。疗程8周后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检查、病理检查。概括两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等。结果:两组在总体疗效判定上,治疗组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总有效率50.0%。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经服用中药与西药8周后的总体疗效判定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体疗效判定有差别,中药治疗组比对照组总体疗效高。结论:胃炎1号颗粒及胃炎2号颗粒,在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中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表现,其症状改善、胃镜改善和总体疗效判定上均优于对照组,证明中药治疗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有效、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汤药口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②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疼痛、胀满、嘈杂、嗳气、纳差、乏力症状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胃脘疼痛、嘈杂、嗳气、乏力症状有所改善(P0.05);2组比较,治疗组胃脘胀满、纳差、失眠症状积分和总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胃镜表现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疏肝脾健脾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摩罗丹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胃镜积分、病理积分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调和肝脾中药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雷尼替丁胶囊治疗8周,治疗组同时服用自拟调和肝脾中药,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总积分、内镜下表现及HP根除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总评分、胃镜下炎症评分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症状总积分及胃镜下炎症评分降低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调和肝脾中药能更有效地改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平坦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胃黏膜炎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基于"毒瘀交阻"理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及单盲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试验组予益胃化瘀解毒饮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在胃镜下的表现及病理活检积分。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2.5%(3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病理组织学疗效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毒瘀交阻"理论的化瘀解毒法能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部分胃镜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胃炎1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维酶素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胃炎1号”口服,疗程均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并比较2组中医证候、胃镜及病理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反酸嘈杂、食欲不振证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88.9%,40/45)优于对照组(82.2%,37/45),电子胃镜疗效(80.0%,36/45)优于对照组(60.0%,27/45),病理疗效(84.4%,38/45)优于对照组(68.9%,31/45)。结论 “胃炎1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胃黏膜病变,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养胃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以自拟养胃汤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对照组100例,以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胃镜像及胃黏膜病理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自拟养胃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消萎汤治疗脾胃虚弱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弱证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扶正消萎汤合维霉素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合维霉素片治疗,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积分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胃镜及病理治疗组改善情况,治疗组皆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扶正消萎汤对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9):1185-1186
目的:观察十味温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科室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治疗组加用十味温脾汤。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胃镜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97.03%,治疗组的临床胃镜积分和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所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味温脾汤可有效改善单纯西药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胃复春片口服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71.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健脾和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建荣 《光明中医》2016,(23):3449-3450
目的探讨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间接收的48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评估两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5.49±3.10)显著低于对照组(11.35±4.1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建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可以显著降低中医症状和体征积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组予参连胃安合剂口服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及病理活检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病理组织学疗效比较,治疗组胃黏膜萎缩,肠腺化生,异型增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连胃安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对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爱华 《河北中医》2009,31(3):418-420
目的观察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电热针(每日1次,共治疗90 d)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每日1剂,共治疗90 d)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予电热针治疗。观察2组总体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镜和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显效率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显效率20.00%,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CAG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镜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