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小莉 《河南中医》2019,39(1):74-77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 22%,观察组有效率为95. 5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BI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HCT、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简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入院后均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I评分;神经损伤相关因子:NSE、S100B蛋白及BDNF;血管内皮功能相关因子:ET-1、PAO、VEGF。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S100B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PAO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96例。按摸球法分组:对照组(n=48)给予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n=48)给予吡拉西坦联合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后遗症治疗中联用吡拉西坦与血栓通具有一定有效性,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语言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中医》2016,(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改用5%葡萄糖+复方丹参注射液、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去复方丹参注射液,改用5%葡萄糖+丹参川芎嗪注射液。2组均治疗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残疾程度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BI)评分。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83.34%,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观察组无症状、中重度残疾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预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0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加压滴注红花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药物三联法(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神经功能缺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定;检测2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PA)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BI评分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T、APTT及TT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P0.05),FIB、D-二聚体及PA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三联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金英 《河南中医》2016,(6):1001-100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LP和F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CRP、LP、FG水平,以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Bar thel指数(BI)评分法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CRP、LP、FG水平均有所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LP、FG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中CRP、LP和FG水平,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NIHSS、CSS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BI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评价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有降低,BI指数升高,生活能力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得分、CS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BI指数评分较高(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遗症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针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参照组仅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8%、参照组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CT、FI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HCT、FIB水平较参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5)、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HCT、FIB水平,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使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