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系统性评价中医古方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组方原理。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门诊及病房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入组病例采取信封法随机分组,各30例。2组患者均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采用口服当归四逆汤,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外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为(11.5±2.8)分,对照组为(18.5±3.1)分,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2(40.0%),有效:15(50.0%),无效:3(10.0%)。对照组:显效:12(40.0%),有效:10(33.3%),无效:8(26.7%)。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临床效果优异,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2016,(12)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与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甲钴胺与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积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腓总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加快,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归四逆汤联合中药足浴、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当归四逆汤"及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的临床优效性研究,为中医药指导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有力证据,拓宽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及前瞻性观察的试验方法,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糖尿病控制血糖基础治疗上,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每次500μg,日3次餐后口服),疗程8周,分别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临床证候评分、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将所得观察数据,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治疗后,治疗组测定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显示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经过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后,患者的上肢正中神经、下肢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上肢的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下肢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较治疗前改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与对照组间比较,针对下肢的腓总神经及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改善程度,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复方汤剂"当归四逆汤"可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寒凝血瘀型)下肢的腓总神经、下肢的胫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片组,针对上肢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同样改善明显,与甲钴胺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予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予α-硫辛酸静滴,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TCSS评分均较前有改善(P0.01),并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者MNCV、SNCV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联合中药熏洗。治疗14天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腓浅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2.9%)(P0.05);观察组治疗后腓浅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为(45.6±3.5)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为(43.7±4.0)m/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中药熏洗能够促进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及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腓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联合参芪复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动-定序贯八法"指导中药沐足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瘀血阻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病例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α-硫辛酸联合安慰剂沐足组(对照组)及α-硫辛酸联合中药沐足组(观察组),治疗观察期为2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症状体征评分、下肢动脉血流多普勒踝臂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记录疗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分、神经症状评分、神经体征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踝肱(ABI)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与使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动-定序贯八法"之活血化瘀法指导下的中药外洗方沐足能改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下肢动脉血流情况,可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加甲钴胺1000μg静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法,均以1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MNCV、SNCV差异显著,对照组治疗前后MNCV、SNCV无显著差异.结论 中药熏洗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中药熏洗治疗消渴痹症周围神经病变对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由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消渴痹症周围神经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服中药汤剂,治疗组采用内服汤剂加熏洗的方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Toronto评分、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显著(P <0.05),同时观察组的证候积分和Toronto评分在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整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实施中药熏洗治疗消渴痹症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NCV),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 80%(36/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 85%(27/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给予甲钴胺联合加味当归四逆汤治疗,对照组43例仅给予甲钴胺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联合西药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为4周。观察比较四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P0.05),且中药熏洗+运动处方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中药熏洗组、运动处方组更为快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运动处方治疗DPN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有效控制和延缓DPN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西药联合自拟糖痛外洗方合针灸治疗效果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控制血糖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9例增加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研究组51例增加糖痛外洗方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及MDA均低于对照组,SOD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TGF及CⅣ均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及SNC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自拟糖痛外洗方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对抗氧化应激,抑制周围神经轴突纤维化,加速周围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子按摩足盆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应用甲钴胺(弥可保)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肌电图各项指标,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有更好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AEGs和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当归四逆汤,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血液流变指标及AEGs及其受体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神经(腓总神经)、感觉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AEGs及其受体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之上加服当归四逆汤较加服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流变,最重要的是降低患者AEGs及其受体的水平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  符宇  闫诏  张胜威  燕树勋 《新中医》2021,53(12):94-9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94.12%,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积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研究组症状(疼痛、麻木、乏力)积分、T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主侧肢体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传导速度(SNC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以上各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辅助甲钴胺片治疗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神经病变及神经传导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蒙药珍宝丸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痰瘀互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珍宝丸,每次3. 0 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硫辛酸胶囊,每次0. 6 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积分(MDNS)、双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均明显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MDNS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MNCV和SNCV明显提高(P 0. 05)。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蒙药珍宝丸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提高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的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当归四逆汤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治疗中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别设置对照组和中药组,对照组选择甲钻胺开展临床治疗,中药组应用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结果:中药组接受当归四逆汤治疗后,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0.0%,中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中药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能够发挥良好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6例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当归四逆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未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与试验组(33例: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TCSS)以及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等相关数值均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3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疾病控制总有效率(93. 94%)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0. 05)。结论寒凝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当归四逆汤足浴联合西药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当归四逆汤足浴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足浴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