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磊  唐彤丹  孙洪鑫  赵钢 《胃肠病学》2010,15(8):489-491
背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胃恶性肿瘤,具有特殊的病因学、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特点。目的: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内镜、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本组胃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有上腹痛;内镜下可见病变主要位于胃窦和胃体部,以溃疡型最为多见:18例患者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多数为LCA~+ CD20~+ CD79α~+ CD3~- CD43~- CD45RO~-,16例为B细胞来源,2例为T细胞来源。经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手术、化疗以及手术联合化疗等方案治疗,随访发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内镜检查可早期发现胃MALT淋巴瘤,可通过活检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标记确诊。根除H.pylori、手术、化疗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与内镜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下表现,提高对胃MALT淋巴瘤早期诊断率.方法:总结我院1992年2月~2003年6月经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胃MALT淋巴瘤的18例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平均5.6个月,男性比女性为5比1.首发症状为上腹部疼痛,依次有腹部饱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呕血与黑便、贫血消瘦等临床表现.内镜下形态表现分弥散浸润型12例、多发溃疡型4例、隆起糜烂型2例.形态表现为多部位、多种形态和病变范围广为特征.内镜下常误诊为胃癌、溃疡等,需经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确诊.本组17例(94.5%)Hp阳性,2例经根除Hp治疗获治愈.结论:胃MALT淋巴瘤起病较隐匿、病程较长.症状、体征不具特异性.内镜下形态呈多样性,病变累及范围广、部位多.多点深取活检及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是提高胃MALT淋巴瘤确诊率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方法.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彬  李鹏 《山东医药》2008,48(32):86-87
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资料.本病临床表现以腹部疼痛及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胃镜检查均见病灶处大小不等结节状隆起、溃疡,病灶质地僵硬,接触易出血;病变多位于胃窦和(或)胃体部.胃组织病理活检均显示胃黏膜组织中间质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浸润淋巴滤泡的边缘带,取代和破坏部分胃黏膜腺体和上皮成分.本组Hp阳性18例(85.7%),2例经根除治疗获治愈.本组行手术 化疗12例,单纯手术3例,单纯化疗4例,单纯抗Hp治疗2例.手术切除胃原发病灶加抗Hp及联合化疗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汇总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胃镜、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胃MALT淋巴瘤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并无特异性,幽门螺杆茵(Hp)感染率达89.1% (31/35),胃镜下病灶好发于胃窦、胃体,但首次胃镜下活检阳性率较低,仅占48.6%(17/35).结论 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提高临床和胃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提高胃镜下活检阳性率及活检标本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概念与历史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lym phoidtissuelymphoma,MALT)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一种独特类型,具有边缘区B细胞分化和表型,低度恶性的淋巴结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侵犯范围、治疗方法和预后不同于其他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983年由Isaacson和Wright首先提出,1988年得到国际的公认,2000年WHO新分类将其命名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胃MALT淋巴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1%~5%,结外淋巴瘤的25%,全部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50%~60%。2病因和发病机制胃MALT淋巴瘤的病因目前不十分清楚。2.1幽门螺…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临床、胃镜、病理特征,提高早期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胃镜活检及手术后病理证实胃MALT淋巴瘤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以上腹痛多见,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高达93%,胃镜下病灶好发于胃窦、胃体,但胃镜下活检阳性率较低,仅占48%。结论: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下表现多样,提高临床和胃镜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及提高胃镜下活检阳性率活检标本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早期诊断胃MALT淋巴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但因其内镜下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临床工作中对于多发溃疡、糜烂灶需多点、深凿,必要时内镜下黏膜剥离切除,病理活检时需同时免疫组织化学,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9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来源于MALT的胃原发性淋巴瘤,国外报告很多,尤其是其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有较多研究,国内近年也有报告。本病临床表现和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因而易致误诊。本文对经内镜检查的9例MALT淋巴瘤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提高其在胃镜下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5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临床和内镜下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MALT淋巴瘤多见于40~60岁患者,男女发病率相近。临床症状无特异性,H.pylori感染率为73.33%。胃MALT淋巴瘤多位于胃窦部,66.67%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溃疡,质地偏硬,蠕动性及胃腔形态无明显特异性。结论胃MALT淋巴瘤作为一类特殊的原发性胃淋巴瘤,内镜下多块、深而大的活检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52例的病例资料。对Hp感染的患者进行抗Hp治疗。对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结果 52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Hp感染率为88.4%。抗Hp治疗的有效率为91.3%。18例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有效率为66.7%。52例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92.3%,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83.1%。结论 对于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抗Hp治疗是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进行抗肿瘤治疗,从而使患者得到长久的获益。  相似文献   

12.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属淋巴结外边缘区与黏膜相关的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机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胃MALT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病理诊断则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根除Hp为治疗的首要措施,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方案在疾病早期也具有重要意义,治疗后的内镜随访对监测疾病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rginal zone lymphomasof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lymphomas of marginalzone,MZL)的一种。MZL可以起源于淋巴结、脾脏和淋巴结外,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分类中描述了3种类型的MZL,包括结性、  相似文献   

14.
任爱军 《山东医药》2010,50(31):37-37
2003年1月~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2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20例MALT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57.6岁;病程3周~2a。  相似文献   

15.
16.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类型,来源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胃MALT淋巴瘤是结外型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最常见者。在西方国家,近年有明显增多之势,有人报告年发病率达59/10万。国内近年报告亦渐增多。1992年前仅有个...  相似文献   

17.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研究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32例经组织学确诊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进行随访。结果32例患者中多数起病隐匿,上腹痛为主要症状,也有以消化道出血入院者。内镜下病变主要分布在胃窦部,以隆起型和溃疡型表现为主。首次胃镜检查约25%获正确诊断。本组病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88%。20例(62.5%)接受了手术治疗,15例(46.88%)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其中,3例早期阶段患者获得组织学完全缓解。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和病理特点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早期阶段患者幽门螺杆菌治疗当属首选。  相似文献   

18.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即胃MALT(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胃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恶性肿瘤的1%-5%.组织学类型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D)很少见.长期以来对其治疗问题一直存在很多争议.传统观点认为手术是治愈的最主要手段,但随着对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感染与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的提高,这一观念受到了不断冲击.本文对胃MALT淋巴瘤的治疗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特殊征象,临床上较为常见.而胃MALT淋巴瘤则极为少见,两者在形态学上难以鉴别。目的:建立胃活检组织胃MALT淋巴瘤的阶梯式诊断流程,为H.pylori根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1例胃淋巴样增生(GLH)病例,行组织学、蛋白质、DNA和染色体水平的阶梯式检查。GLH组织学分级参照Isaacson标准,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26、UCHL-1、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和Ki-67,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逆转录(RT)-PCR检测AP12-MALT1融合。29例H.pylori感染者接受根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结果:23例GLH病例组织学分级为Ⅱ或Ⅲ级。仅2例为胃MALT淋巴瘤(组织学Ⅴ级)。1例胃MALT淋巴瘤表达λ轻链限制,10例GLH(包括2例胃MALT淋巴瘤)检测到单克隆IgH基因重排,2例胃MALT淋巴瘤检测到API2-MALT1融合。随着GLH组织学分级的递增.Ki-67标记率和单克隆IgH基因重排榆出率显著增高(P〈0.05)。根除H.pylori后随访1.5~37个月,18例内镜和组织学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7例无变化。结论:组织学结合Ki-67、IgH基因重排和API2-MALT1融合检测的阶梯式诊断流程有助于诊断早期胃MALT淋巴瘤,亦有助于药物治疗后的随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9岁,因呕吐暗红色血性液体3次伴解黑便1次拟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d凌晨4点无明显诱因下呕吐暗红色血性液体1次,量约300 ml,伴恶心、腹胀、头晕、乏力、心慌症状,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当日凌晨再呕吐2次,呕吐物为暗红色血性液体及少量胃内容物,量共约400 ml,伴解柏油样便1次,量约150 g;病程中无发热、腹痛、晕厥,近期无明显消瘦,既往史无殊.入院查体:精神软,轻度贫血貌,肠鸣音活跃,余无阳性发现.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57×109/L,中性粒细胞比71.8%,血红蛋白97.9g/L,红细胞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均正常,血小板计数142×109/L.予禁食、奥美拉唑静脉抑酸、对症治疗.入院当日胃镜检查示:胃体上中下部大弯侧见一巨大隆起性病灶,表面见多处不规则溃疡及血痂,组织质脆,触之易出血,深部活检6块.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