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危重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喀喇沁旗医院为例,通过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9月30日间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患者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病例资料、患者确诊血流感染当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报告、诊断为血流感染72小时内实验室相关指标最差值和病原微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更好预防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10年2-12月入住NICU>48 h的患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填写统一调查表。结果 218例患儿中21例(9.6%)发生医院感染,共计23例次,例次感染率10.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占34.8%;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产妇重度先兆子痫、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0周、使用呼吸机、脐静脉插管、PICC插管和经鼻口腔吸痰(P<0.05);医院感染率分别随出生体重、胎龄和Apgar 1 min分值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对产妇重度先兆子痫、出生体重低、胎龄小的患儿应重点关注,并慎用侵入性操作,可减少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同时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也可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Vincent等在1995年第8期JAMA上撰文,就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获得性感染的每一项研究进行专门论述。该项研究在西欧17个国家的1417家ICU进行调查,评价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及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混合型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ICU1997年12月1日~1999年8月30日间326例患者的在院病历逐一调查。结果 混合型ICU患者老年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5.24%,显著较其他年龄组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31.11%,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创口局部;基础疾病中以脑外伤患者感染例次率最高为19.35%;有介入性诊疗者感染率较非介入性诊疗者高。结论 应加强对混合型ICU高龄、脑外伤等医院感染高危疾病、使用入性诊疗与免疫抑制剂患者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NICU收治的新生儿,并对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760例新生儿病例,发生医院感染198例,25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26.05%,例次发病率34.08%,日感染率为9.50‰;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92例次,占35.52%);259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共检出病原菌172株,以不动杆菌属(40株,占23.26%)为主;胎龄≤32 W、出生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0 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进行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及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制定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2016年某三级综合性医院ICU患者825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入住ICU 48 h后MRSA感染者,对照组为入住ICU 48h后无MRSA感染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825例患者中,64例患者发生了MRSA感染,感染率为7. 76%。MRSA感染以肺部感染居多(占45. 31%),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18. 75%)、手术部位切口感染和血流感染(各占9. 38%)、颅内感染和腹腔感染(各占6. 25%)、胸腔感染(4. 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个月内接受过手术(OR 95%CI:2. 628~9. 166)、外伤(OR 95%CI:2. 248~9. 280)、气管插管时长 7 d(OR95%CI:1. 651~11. 746)、昏迷(OR 95%CI:1. 813~8. 334)、长期卧床(OR 95%CI:1. 362~10. 127)、再次入住ICU(OR 95%CI:1. 475~7. 915)、肠外营养(OR 95%CI:1. 521~7. 518)、使用两联及以上抗菌药物(OR 95%CI:1. 523~6. 132)、多器官功能衰竭(OR 95%CI:1. 024~3. 948)是ICU患者MRSA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结论预防与控制ICU MRSA的产生与传播,应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重点关注气管插管、多器官功能衰竭、昏迷、长期卧床、外伤等高危人群MRSA的防控,在患者达到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快转出ICU。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特征.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08年9月1日-2009年12月31日365例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处理.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病率11.23%;感染部位前3位为呼吸道、手术切口和皮肤软组织、呼吸道感染最高,占50.00%;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占呼吸道感染的56.67%;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堵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保持有高的敏感性,而对其他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气管切开、深静脉导管、住ICU、机械通气时间和入ICU的病情是ICU感染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冈素.结论 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高于普通病房,ICU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应掌握ICU病原菌变化规律,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作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12月入住RICU>48h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RICU医院感染率为30.63%(14.51/千住院日),例次感染率为45.05%(21.33/千住院日);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占86.00%;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氏不动杆菌,占37.50%;患者伴有肿瘤、联合使用抗菌药物>2种、有创机械通气>7d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感染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ICU医院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医院感染增加RICU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送检的247例深静脉导管(DVC)标本的培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7例DVC标本中,阳性结果41例患者作为确诊CRI,阴性结果206例患者作为未确诊CRI;与未确诊CRI患者比较,发现CRI与患者有无感染性疾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有关(P<0.05);CRI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58.5%,24/41),其中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22.O%,9/41),绝大多数病原菌出现严重耐药.结论 CR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于留置DVC患者应加强病原学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从而建立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1897例人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入选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并对某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其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有13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对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纳入的相关指标为APACHE Ⅱ评分、血清前白蛋白、使用血制品、单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心静脉插管(CVC)、肠内营养等7项.结论 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CU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中日友好医院ICU 108例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评价住院病死率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08例患者中66例死亡,病死率61.1%;经过对死亡组和生存组各项特征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流感染时死亡组和生存组APACHEⅡ评分18分(90.9%与19.0%)、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8分(83.3%与4.8%)、血流感染前肠外营养(77.3%与38.1%)和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62.1%与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流感染时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血流感染前使用肠外营养和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是影响血流感染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干预措施在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中的有效性.方法 2008年6-12月ICU 222例患者进行常规目标性监测;2009年1-12月ICU 381例患者,通过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后进行监测,干预措施包括严格消毒、大手术铺巾、选用锁骨下静脉置管、延长导管在皮下潜行距离、每天评估是否可拔除导管、固定导管、采用专用的小包装棉签消毒穿刺部位和采用透气性能好的敷贴或多层纱布覆盖等,同时统计分析两个阶段的CRBSI发病率.结果 采取改进干预措施前CRBSI发病率为7.6 %,采取改进干预措施后CRBSI发病率逐步下降,总发病率2.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改进预防控制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CRBSI发病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可强 《现代保健》2014,(4):114-116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7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40%;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59.72%);住院时间2周者、有基础疾病者、抗菌药物使用者、侵入性操作者感染例数分别为10.69%、8.70%、11.37%、76.81%;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78.43%。结论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加强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目的 为查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在我院 2 0 0 0年度出生并住院的 75 9例新生儿进行前瞻性调查 ,研究医院感染及相关因素。结果 有 95例发生医院感染 ,发生率为 12 .5 % ,16项相关因素中有 12项因素 OR值 >2。结论 男婴、早产、低体重、羊水 度污染、母婴同室、置暖箱、低体温、窒息、反复吸痰 (插管 )、吸氧、重症监护 (ICU)、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 12项因素是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要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来减少或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血液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利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血液科2005年1-12月全部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11.96%,例次感染率为12.9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泌尿道为主,占全部医院感染的76.92%,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结论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住院天数、原发疾病、周围血白细胞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对症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改善患者的住院条件、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是预防与降低血液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 对1194例≥60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0.3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4.47%,其次为胃肠道与泌尿道,分别占17.89%、14.63%;菌群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占前3位;感染发生与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相关.结论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相关危险因素,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 了解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调查2004年6月-2005年12月,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1例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对照组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性别、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与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有关.结论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等,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关,因此,提倡无菌手术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用定性调查方法开展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方法专题小组讨论、深入访谈。结果调查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自身基础状况、病区环境、消毒灭菌、护理、感染知识、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管理力度等方面。结论定性调查方法是对定量调查结果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并分析CRBSI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各科ICU 2008年1~12月所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患者总置管日2456 d,共送检165份中心导管尖端和283份血培养标本,导管53例阳性,阳性率为32.1%,与导管尖端培养出同一种细菌的血培养14例,导管尖端细菌定植率为21.6‰,感染率为5.7‰;引起CRBSI病原菌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6%)、金黄色葡萄球菌(21.4%)和白色假丝酵母菌(21.4%)。结论研究显示,引起CRBSI的菌株耐药率非常高,应加强导管管理的全程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