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核气治疗心得福建中医学院(350003)林淑琴梅核气一症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明《赤水玄珠》卷三立梅核气病名:“……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又曰痰结块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其临床...  相似文献   

2.
梅核气,最早的症状、治疗出自于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炙宵,半夏厚朴汤主之.”而梅核气这个病名,最早却出自于明代孙一奎的《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  相似文献   

3.
临床解惑     
用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效果不著时应怎样进一步调整方药? 答:《金匮》“妇人杂病篇”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后人认为咽中如有痰涎,如同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医  相似文献   

4.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剂,李旭成教授临床应用半夏厚朴汤重在辨证论治,认为半夏厚朴汤具有行气利水、化痰消饮和调养脾肺、健脾化痰的功效,故不局限于专治“梅核气”,应拓展半夏厚朴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经典名方,具有散结行滞、降逆化痰之功。举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痰气互结证之验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28例结果:治愈24例占86%;好转3例占11%;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提示: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梅核气有效。  相似文献   

7.
梅核气一证,主要表现为咽中梗阻,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但饮食无碍。治疗多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如《医宗金鉴》所述:“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有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使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本地位于东海之滨,人们多食海贝鱼鲜,但鱼性属火,使人热积于中;再加上浙南湿气最盛,且经济繁荣,有烟酒嗜好者多,湿热易于蕴结,日久化燥伤阴,故而临床往往以阴虚火旺,…  相似文献   

8.
半夏厚朴汤临床新用江苏省石油勘探局真武职工医院(225265)卜卫华关键词半夏厚朴汤胃脘痛眩晕咳喘半夏厚朴汤系《金匮要略》方,由制半夏、厚朴、茯苓、苏叶、生姜组成。功能理气降逆,化痰散结。本方原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即今之梅核气证。笔者将本方灵活化...  相似文献   

9.
李华  李轩 《国医论坛》1991,6(4):44-46
梅核气,是一种咽部感觉异常的病症,西医称之为癔球症、咽神经官能症.古医籍中对本病描述颇多,如《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痰结在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是也”;《仁斋直指方》指出:“七情气郁,结成痰涎,随气积聚……或塞咽喉如梅核、粉絮样,咯不出,咽不下”;《医宗金鉴》也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如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在治疗方面,一般沿用《金匮》之半夏厚朴汤,然一法难应万变,故不少医家在临床上或宗经方化载而治,或据辨证遣方用药,或另辟针刺推拿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0.
半夏功效发展的历史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夏,味辛,性温,有毒。现代中药学归纳其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半夏入药历史悠久,首见于《五十二病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用半夏者共42次,出现率居第6位。如小半夏汤,蠲饮止呕;麦门冬汤降肺胃之气,治咳逆上气或胃阴不足之呕吐;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等。《神农本草经》总结汉以前医家对半夏的认识,谓其“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对45例梅核气患者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结果:痊愈25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梅核气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山东肥城市中医院(271600)邓永启刘洪明梁洪玲【关键词】胃窦炎中医药疗法半夏厚朴汤治疗应用半夏厚朴汤出血《金匮要略》,是治疗痰气郁结所致的梅核气之良方。笔者近几年来运用本方加味治疗胃窦炎3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半夏厚朴湯见于《金匱要略》,为治疗妇人咽中如炙巒者而設。方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結。苦以降逆,茯苔甘淡化气,苏叶芳香宣气。笔者在临床上曾以本方治疗梅核气、咳喘、呕吐、脘痛、胸痹等属于气机郁滞、痰湿内蘊者均能取得較好的疗效。茲不揣譾陋,簡介于后,請同道們批評和指正。一、梅核气梅核气在古代曲籍中早有記载,如《金匱要略》妇人杂病中载:“妇女咽中如炙臠者,半夏厚朴湯主之”。尤在涇謂:“此凝痰結气阻塞咽嗌之間,《千金》所謂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吞不下、吐不出者是也。《医宗金鉴》更明确地指出:  相似文献   

14.
梅核气是中医对患者自觉咽部似有梅核样梗塞感觉的病症所取的病名。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公元三世纪,汉朝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就载有“妇人咽中如有炙肉半夏厚朴汤主之”而“梅核气”的病名最先出现在宋朝《南阳活人书》中,此后便在中医临床上沿用至今。该病与近代医学中神经官能症在咽部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西医常诊断为“咽部异物感症”。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的临床效果令世人瞩目但关于该方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所见不多。日本有人为阐明该方的药理作用,对其作了有关喉反  相似文献   

15.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剂,但对本方病因病机的错误认识导致半夏厚朴汤方证的要点不甚清晰,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文章通过分析认为,半夏厚朴汤证病机的本质是“痰阻”,“舌苔厚腻”是“痰阻”的客观指征,“躯体异常感觉”是其典型的症状,可以把“舌苔厚腻”和“躯体异常感觉”的组合作为半夏厚朴汤方证的要点,从而拓展半夏厚朴汤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半夏厚朴汤是临床常用经方,被多数医家认为治疗妇人梅核气证。本文论述小儿咳嗽的常见病因病机为内伤饮食、外感风寒,半夏厚朴汤不仅适合于内伤七情、痰凝气滞之梅核气证,还适合于外邪里饮证,因此可用于小儿咳嗽的治疗,对半夏厚朴汤治疗小儿咳嗽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并列举验案。  相似文献   

17.
半夏厚朴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方剂,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5味药物组成,原书《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载:“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是比喻堵塞咽喉中的痰涎,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古人称之为“梅核气”,女性尤其多见。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因情志不畅所致咽部异物感患者1例,效如浮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半夏厚朴汤原方出于《金匮要略》:“妇人咽中如有灸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组成本方的五种药物大都以苦辛为主,以半夏化痰降逆,厚朴行气开结,苏叶合生姜的半夏、厚朴以宽中宣郁,茯苓助半夏化痰。辛开苦降、化痰降逆,是以痰结气郁之梅核气之证,自可解除。后世医家根据本方之功效,在临床应用上多有发挥,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本方加大枣,以本方常用之四种药治疗七情郁结之证,故名“四七汤”,清《温病条辨》中的杏苏散即是在本方的基础上,以苏叶为主药加杏仁、桔梗、前胡、桔皮、枳壳。历代医家以本方为基础即衍生之方剂颇多,本文不再累述、今介绍笔者应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  相似文献   

19.
王文鸽  刘四清 《河北中医》2008,30(2):161-162
半夏厚朴汤为《金匮要略》中张仲景治疗“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后世俗称“梅核气”)用的经典处方。由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组成。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肝病常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出现纳差、呃逆、腹胀等症状,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每获良效,兹举验案3则如下。1肝癌介入  相似文献   

20.
半夏厚补汤治疗梅核气8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厚朴汤为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之方。笔者以此方在纤维喉镜下观察治疗梅核气82例,临床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