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牵引加手法整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节段性不稳较常见的一个类型。本科在近几年来所收治的病例,主要采用牵引、手法整复治疗,患者痛苦少,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7~35岁;致病原因:外伤者7例,姿势不正,长期伏案工作者8例,其它5例;牵引配合手法整复者8例,单纯手法整复者12例;疗程最短3d,最长5d。本组病例全部经X线张口位摄片确诊。1.2 临床表现:症状及检查:颈项强直,头颈向一侧倾斜,颈部活动明显受限,疼痛可波及到枕部或半个颅脑区,伴有头晕、恶心,不能平卧休息。查检颈部患侧明显肌肉紧张,枢椎横突部压痛,有明显的隆凸感。颈椎张口位片显示齿突侧块间距  相似文献   

2.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关节在一定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解剖位置上的异常改变,且不能自行复位者。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引起颈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笔者从2000年12月至2006年4月,应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78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健 《河南中医》2008,28(5):59-59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齿状突构成的关节在一定诱发因素作用下,导致解剖位置上的异常改变,且不能自行复位者。我们2002年7月~2007年10月,采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半脱位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50例,女28例;年龄21~62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牵引配合手法修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方法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1次/d,连续10次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少数3个疗程。治疗后均经X线复查并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原半脱位已全部复位,其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达到痊愈26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0例。结论应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寰枢椎半脱位,施行治疗操作方便、安全,不受条件限制,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且颈椎X线平片对确诊有决定性意义,准确的分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亦称寰枢关节紊乱,常因外伤或寰枢关节附近软组织炎症而诱发。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长时间歪着头颈,易留下面部形态改变等后遗症。笔者自2007年9月-2010年10月,采用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法复位治疗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在头部外伤、手法过重,突然转头,齿状突发育不全及感染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寰枢关节面的轻度旋转错动移位,且不能自行复位,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我科自2000年2月~2006年6月共收治27例寰枢关节半脱位青少年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不仅可以保留寰枢关节的运动,而且避免了手术的风险.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寰枢关节半脱位,主要是由于头部经常处于一侧过度旋转位或突然过度旋转,造成一侧翼状韧带损伤,引起两侧翼状韧带张力不平衡,一侧翼状韧带过度牵拉齿凸,造成寰枢关节半脱位;寰枕筋膜综合征,主要是因寰枕筋膜的痉挛,致使寰枢关节半脱位.脱位后均可刺激挤压椎动脉,牵拉枕大、枕小神经而引起头痛、头晕、头皮麻木,颈项部僵硬、疼痛、恶心、耳鸣、失眠等症状.我在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疾患4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上颈段的常见病损,常伴发眩晕。为了观察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对眩晕的影响,2006年3月-2007年12月,笔者对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并眩晕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治疗组45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牵引治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荣  周学龙  麦穗 《中医正骨》2002,14(8):10-11
为观察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的疗效。采用规范的手法治疗与枕颌牵引组对照 ,观察其疗效。结果手法治疗组对伴随病症的总有效率为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3% ,手法治疗组对寰枢轴线分离的整复改善有效率为 73.3% ,对照组为 5 3.33% ,经统计学处理 ,有非常显著意义。表明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及其伴随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寰枢关节半脱位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5年~2000年收治2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5例,年龄2~14岁.发病前有急性扁桃体炎16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急性扁桃体炎并肺炎1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特发性斜颈畸形,颈部僵\疼痛及活动受限。病人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1天,最长15天。第一、二颈椎张口位x光拍片见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隙不对称,见寰齿间距增宽。血培养见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生长16例,未生长4例。20例全部先采用颌枕带牵引,并结合培养结果给予抗菌素控制感染。第一、二颈椎张口位x光拍片复查寰枢关节关系正常后改用颈部外固定4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颈椎牵引和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14天。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和局部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结合葛根汤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推拿配合颌枕套牵引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颌枕套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推拿配合颌枕套牵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推拿配合颌枕套牵引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近期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徐义勇 《中医正骨》1998,10(3):33-34
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60例体会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113008)徐义勇自1992年自今,笔者采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0岁;发病后15天内就诊者46例,...  相似文献   

14.
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5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单纯手法治疗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中药。对两组病例的总体疗效进行总结和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对照组为94.7%,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综合疗效中的治疗组达“优”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寰枢关节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部位,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为寰椎、枢椎、寰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及关节囊等。其中发挥旋转功能的为位于寰枢椎间的骨性结构齿状突[1]。  相似文献   

16.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指寰椎与枢椎之间冈内外力失衡,解剖位置移动超过生理限制范围后不能自回到正常状态且引起以颈项疼痛和关节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严重者还可造成脊髓和(或)椎动脉压迫,病情更为复杂、寰枢关节半脱位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结构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7.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尤以自发性寰枢关节半脱位较为多见,有的称为寰枢椎旋转性半脱位,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首次就诊时易漏诊和误诊,若处理不当可致寰枢椎不稳定因素持续存在,甚至压迫脊髓并危及生命。现收集40例小儿患者,对其诊断鉴别和临床治疗作简要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40例小儿患者,首先排除重大外伤导致和先天畸形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18.
病例:患者张某某、女、76岁. 主诉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感颈项疼痛,并牵涉右侧偏头痛,活动困难,头部向前倾,时有不自主摇动,不能平卧,手抖,胃纳可,睡眠差,二便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坐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均采用坐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坐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3~9(4.3±1.2)次,治疗时间5~19(7.5±2.4)d;治愈5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治疗前后X线片ADI值、VBLADS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坐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对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头面五官某些伴随病症的疗效,并探讨寰枢关节半脱位与头面五官某些伴随病症的关系。方法:将80例寰枢椎开口位X线片显示有寰椎轴线与枢椎轴线分离,齿状突向一侧偏移,并伴有头面五官不适之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复位与牵引复位治疗,以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和寰枢轴线分离的变化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改变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65.63%;治疗组对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的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为53.12%,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手法复位较牵引复位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头面五官的某些伴随病症,并能更好地调整寰枢椎之间的位置关系;虽然两种复位方法对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各不相同,但均能有效改变患者的症状体征,且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与寰枢轴线分离的减少程度成正相关,提示头面五官的某些病症与寰枢关节半脱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