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测成人寰椎后弓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上寰椎后弓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80例成人的寰椎干骨标本,分别对寰椎后弓的骨性结构及椎动脉沟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寰椎后弓内侧半距、外侧半距、高度、厚度分别为(21.75±2.59)、(29.85±2.27)、(7.49±2.75)、(7.56±2.17)mm;内、外侧缘弧度分别为(83.4±4.4)°和(75.2±4.2)°。椎动脉沟的长度、宽度、高度和内倾角分别为(9.86±2.41)、(5.67±1.54)、(1.79±0.24)mm和(16.8±2.71)°,椎动脉沟纵轴角、横突孔角、侧块夹角分别为(18.1±2.4)、(20.7±2.5)、(11.4±1.8)°。结论:寰椎后弓的骨性结构及椎动脉沟的解剖学观测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椎骨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避免损伤脊髓和椎动脉。 相似文献
2.
寰椎椎动脉沟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临床、科研提供寰椎推动脉沟的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03例寰椎标本上,对椎动脉沟、后弓半距、横突孔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椎动脉沟处形成沟环者15.04%;浅沟型椎动脉沟72.82%;所有横突孔前后径和左右径均>4mm;椎动脉沟是寰椎的最薄弱处。结论:诊断“沟环症”和后弓切除术暴露范围要适当、慎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临床行椎弓切除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 10 3例寰椎前、后弓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 :前结节与横突孔间距 :左 :2 4 .83± 3.4 6 0mm ,右 :2 5 .4 2± 3.346mm ;后弓 :外侧半距 :左 :19.6 0± 3.5 81mm ,右 19.35± 3.135mm ;内侧半距 :左 :11.5 7± 2 .997mm ,右 11.4 2±2 .6 34mm。结论 :前路手术显露前弓范围在 2 1~ 2 8mm内 ,但不能切除前弓。后路手术显露后弓范围在 15~ 2 3mm内 ,切除后弓范围在 10~ 11mm内。 相似文献
4.
在脊柱外科中,由于寰椎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毗邻脊髓、椎动脉,暴露分离时容易损伤神经、出血,寰枢椎节段的外科操作风险较大,以前一直被认为脊柱外科手术的高危区,但由于医疗技术的需求及脊柱外科固定技术的迅猛发展,所以直至今天寰椎的椎弓根螺钉置入的课题,仍一直是脊柱外科医 相似文献
5.
6.
7.
8.
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寰、枢椎旋转脱位或二者间有较大移位时确定寰椎椎弓相关骨性标志,为术中定位寰椎椎弓根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0具寰椎干燥标本,标记寰椎椎弓根轴线(M线),采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M线与寰椎椎弓根上方及内外侧骨性标志的各相关参数,并采用尸体标本进一步验证寰椎椎弓根骨性标志的定位效果。结果:寰椎椎弓根轴线内倾角平均(17.67°±4.21°),进钉点距寰椎后弓后侧皮质与后正中线的交点间距平均(25.00±2.33)mm,距横突外缘平均(22.33±2.77)mm。寰椎上关节突后凸尖较为突出,其下的骨质弧形隆起,经此弧形隆起顶点的垂线与上关节突后凸尖的垂线基本重叠,上关节突后凸尖的垂线与M线在后弓处的重叠率左侧为48%,右侧为65%,其余的垂线均位于M线外(0.89±1.16)mm。出钉点位于M线与侧块前缘相交处的侧块前缘垂线的中点,左右出钉点连线(BB线)与前结节顶点有36%的重叠率,其余前结节顶点大部位于BB线下(3.37±1.80)mm。结论:寰椎后结节中点及上关节突后凸尖下的骨质隆起的顶点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准确标志,上关节突后凸尖及横突尖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大体标志;沿寰椎椎弓根轴线进钉较为安全,内倾17.67°,仰角变异大,出钉参照寰椎前结节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成人寰椎、枢椎及寰枢关节的解剖学特征,探讨寰枢关节内固定手术的前后入路术式及其临床要点,为国人寰枢人工关节积累资料。方法:利用42例成人干燥骨学标本进行测量,使用精度0.02 mm的游标卡尺、精度0.1°的量角器分别测量寰椎前、后弓半长、高度和厚度,前、后结节的高度和厚度,后结节与横突孔的距离,枢椎的椎弓根的宽度、高度、上倾角和内倾角,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上倾角和内倾角,椎弓根的内侧高度,侧块的内、外侧高度,枢椎横突孔的外倾角和后倾角、枢椎椎板的长度、厚度和高度,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枢椎体前方的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寰椎前弓半长为10.37±4.18 mm,高度10.05±2.20 mm,厚度为8.39±1.35 mm;前结节的高度为10.11±3.22 mm,前结节的厚度8.06±1.24 mm;后结节的高度为9.50±2.88 mm,后结节的厚度7.39±2.58 mm,前结节与横突孔之间的距离为25.67±3.15 mm,后弓半长内侧半距和外侧半距分别为11.47±2.26 mm、19.58±2.04mm,后弓高度、厚度为7.28±2.67 mm、7.35±2.19 mm,枢椎椎弓根(PAVA)的宽度、高度分别为8.02±2.20 mm、8.51±1.99 mm;椎弓根的上倾和内倾角分别为26.92±4.40°,24.94±3.41°,螺钉在枢椎内的长度为23.46±3.08 mm,螺钉的上倾角和内倾角分别为39.17±4.95°、39.56±5.07°,枢椎椎板长度、高度和厚度分别为20.53±2.49 mm、12.53±1.84 mm和6.78±0.82 mm,枢椎体的横径和矢径分别为18.59±3.16 mm、15.93±3.11 mm;枢椎体前方高度和后方高度结果为18.51±2.81 mm、15.08±3.72 mm。结论:寰枢关节后路手术时,可以使用直径3.5 mm的螺钉进行椎弓根的Magerl螺钉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60具寰椎标本的观察和测量,建立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方法60具成年人体寰椎干骨标本,观察并确定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测量其与寰椎上关节面、前正中矢状面及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寰椎侧块宽度,侧块长度,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骨性钉道长度,椎弓根厚度,安全的进钉方向(向外倾斜角度)。结果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安全进钉点为:与前正中矢状面的距离为(14.1±1.0)mm,寰椎侧块长度为(20.8±2.8)mm,宽度(19.6±2.4)mm;与横突孔内侧壁的距离为(10.1±2.0)mm。前路寰椎椎弓根的骨性钉道长度为(28.8±1.8)mm,椎弓根的高度为(5.6±0.8)mm。安全置钉方向为向外倾斜(9°±3°)。结论①经口前路寰椎椎弓根螺钉的最佳进钉点为距离前正中失状面14mm处;②安全进钉方向为向外倾斜9°置入的寰椎椎弓根螺钉均位于骨性钉道内,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掌浅弓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掌浅弓的形态学特征,为手掌血管损伤的修复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20具成人尸体的40例手进行层次解剖,充分暴露掌浅弓,观察其类型、形状、对称性和分支.结果 ①类型:桡尺动脉型19例(47.5%),尺动脉型15例(37.5%),正中尺动脉型3例(7.5%),桡正中尺动脉型2例(5.0%),尺动脉掌深弓分支型1例(2.5%).②形状:单弓形20例(占50.0%),弧线形14例(占35.0%),鞍形4例(占10.0%),双弓形仅2例(占5.0%).③对称性:掌浅弓左右侧不称者16例,占40.0%;对称者24例,占60.0%.④分支:掌浅弓的分支有3~6条,34例(85.0%)发出小指尺掌侧动脉,22例(55.0%)发出3条指掌侧总动脉,13例(32.5%)发出4条指掌侧总动脉.结论 掌浅弓以桡尺动脉型为主,左右侧多对称,多呈单弓形状,分支3~6条. 相似文献
12.
在 32具成人尸体 (男、女各半 )正中矢状断面上 ,选取脊柱C2 -T1段进行观测 ,取相邻椎骨的前缘、中份、后缘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 ,以及解剖左、右侧椎间孔 ,测量椎间孔的最大垂直高度及最大宽度。结果 :椎体间间隙的高度、前缘为 3 48~ 5 .38mm ,中份为 4 84~ 7 14mm ,后缘为 3 0 5~ 3 84mm ;椎间孔的高度为 7 0 0~ 8 10mm ,宽度为 5 0 0~ 7 35mm。以上对颈椎间隙的定量研究为颈椎病变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了解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的解剖关系及在痉挛性斜颈中的作用,为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切口 和方法提供解剖依据。方法:观测活体成人男女各100名例胸锁乳突肌长度、宽度,标本65具(男35具,女30具) 该肌长、宽和厚度及其周围结构。结果:见乳突尖向胸锁乳突肌前缘4 cm(上 1/4下 3/4交点)和向下至后缘5 cm (上中1/3交点)处连线深面有副神经(80%±15%),该处是切断胸锁乳突肌及其副神经肌支的最佳部位之一。二腹 肌后腹深面为高位结扎切断副神经点,若再向上易伤颈内静脉。在胸锁乳突肌深面的副神经最大横径为(2.3± 0.5)mm。结论:沿副神经的体表投影线,设计出和投影线相应的手术切口,切断副神经和部分胸锁乳突肌是治疗痉 挛性斜颈的较好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临床腹膜后手术中下腔静脉的定位和保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解剖 5 0具成人尸体标本 ,在下腔静脉起始段 (左右髂总静脉汇合处至左肾静脉上缘之间 )对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进行定位观测。结果 :(1)该段下腔静脉长 13.12± 1.5 1cm ,管径 2 .2 5± 0 .2 4cm。静脉属支 8.75± 2 .0 2支 ,6 6 .3%开口于该段静脉后壁 ,6 6 .4 %位于肾段。 (2 )静脉属支 :①右睾丸 (卵巢 )静脉 (84 .9% ) ,距左肾静脉上缘 3.5 6± 0 .85cm ,汇入该段下腔静脉前壁 ;②腰静脉 (10 0 % ) ,变异大 ,均不成对 ,左腰静脉 (3~ 4支 )较右侧 (2~ 3支 )多 ;③肠系膜外科静脉 (86 % ) ,距左肾静脉上缘 6 .5 4± 1.2 1cm ,从下腔静脉前壁左侧汇入 ;④右肾上腺静脉 (2 0 % ) ;⑤右付肾静脉 (2 5 % ) ;⑥右肾周静脉 (36 % ) ;⑦右膈下静脉 (6 % )。结论 :以上对下腔静脉起始段及属支的观测结果 ,为临床腹膜后影像学及各类手术提供了新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上颌动脉的解剖学起源、走向、分支形式及腔内直径,为上颌动脉区域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解剖学基础 .方法:对15具中国人尸体进行观察,共28面,分析上颌动脉的走行及每种分支类型的规律.同时测量上颌动脉起始和血管内径.结果:27面(94.6%)为外侧行程,1面(5.4%)为内侧行程.右侧自外耳道上方空白区至上颌动脉起始处的垂直高度为(23.4±5.1)mm,而左侧 的垂直高度为(22.6±4.5)mm.19面(67.9%)分支顺序为标准型.下牙槽动脉和颞深前动脉在上颌动脉中的分支中的长度变化最小.脑膜中动 脉和颊动脉为内径最大和最小的血管.结论:上颌动脉的解剖学特征包括上颌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形式及内径大小等指标,能够作为血管栓塞术一个指标改善影像学诊断的精确 性,同时也能够为超选择性动脉内化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作者在放大4~9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国人50例小脑动脉(包括椎基底动脉主干)的起点、行程,分支、变异,外径及和脑神经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地观察: 1、椎动脉汇合点在脑桥部者最多。其管径成人平均左侧为3.13毫米,右侧2.91毫米,平均长度左侧为21.4毫米,右侧31.9毫米,基底动脉止点在中脑脑桥沟水平以上的多见。成人平均管长为3.57毫米,长度28.6毫米。 2、小脑下后动脉的外侧袢中有13.7%接角面、听神经。成人左侧平均管径为1.35毫米,右侧1.29毫米。 3、小脑下前动脉多数在展神经外侧分为前外侧和后内侧动脉,前者形成的桥臂袢有22%与三叉神经接触:主干或其分支与面听神经接触多见。成人平均管径左侧为0.87毫米,右侧1.00毫米。 4、小脑上动脉44.4%与三叉神经根北侧接触。管径平均成人在侧为1.27毫米,右侧1.32毫米。本文根据上述观察结果阐述了小脑动脉间的代偿关系,小脑动脉与脑神经的关系,并就此与神经痛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精索静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为精索静脉曲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50具,行层次解剖,暴露精索静脉各段,观察精索静脉在不同部位的支数、外径。结果:精索静脉在阴囊根部平均10.8支,平均外径1.04 mm;在皮下环处平均5.17支,平均外径1.28 mm;在腹环处平均3.44支,平均外径1.46 mm;在腹环上方5 cm处平均2.98支,平均外径2.07 mm。结论:精索静脉的位置越高支数越少,为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临床将精索静脉外径大于3 mm作为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指标,具有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形态及周围结构在脑瘫肌痉挛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用手术显微 镜解剖观测童尸标本40具、成尸标本60具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及其周围结构。结果:儿童自然后根丝为4-6束,成 人为8~12束,集成2个干,形成后根到达硬脊膜初级孔,分为硬脊膜内侧段、硬脊膜外腔段、脊神经节段、脊神经外 侧段4段。硬脊膜内侧段长度儿童为4~15 cm,成人为6~20 cm。腰2~5和骶 1腰骶脊神经后根穿硬脊膜裂孔处 直径,儿童平均值为1.3 mm、1.4 mm、2.0 mm、2.2 mm、1.7 mm;成人平均值为 2.0 mm、2.2 mm、2.4 mm、2.7 mm、 2.2mm。棘突根部下缘与椎板下缘交点是两侧脊神经后根穿椎间孔处连线的对应点。结论:棘突根部下缘可作为 寻找同序数脊神经后根的标志;保留腰2、4和骶1椎板及腰4脊神经后根完整性的改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治疗脑瘫下肢痉挛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临床牙种植和下颌骨外伤的处理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对 30例成人下颌牙窝外壁厚度、牙窝间隔厚度、牙窝深度、牙窝上口的径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 在所有下颌牙窝中 ,中切牙窝最浅 ,其左侧为 8.96± 1.79m m,右侧为8.6 7± 2 .46 mm;尖牙窝最深 ,左侧为 14 .38± 2 .5 8m m,右侧为 13.74± 2 .18m m。下颌牙窝外壁上缘薄 ,下缘厚 ,且外壁可有缺损 ,缺损出现率为 6 .46 % .结论 熟悉下颌牙窝的结构特点对牙种植和下颌骨外伤的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