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 5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SAH组(n=40),后者再随机分为SAH后6h、12 h、24 h、2d和3d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视交叉前池注血制备大鼠SAH模型.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皮质Cdk5表达.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k5蛋白在大脑皮质的细胞定位,神经元核抗原标记神经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蛋白质印迹显示,SAH后12 h时大鼠脑皮质Cdk5蛋白表达上调(t=3.709,P=0.001),1d时达高峰(t=3.475,P=0.002).免疫组化显示,SAH后Cdk5阳性细胞比例也逐渐增高,且时程变化与蛋白质印迹结果一致,于1d时达高峰(=4.320,P=0.000).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假手术组Cdk5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质,而SAH组Cdk5向神经元细胞核中移位.Cdk5主要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共定位.结论 SAH可使大脑皮质Cdk5蛋白表达上调,Cdk5可能参与了SAH后早期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SHR)脑醛固酮与脑损害的关系和依普利酮(Eplererone)的作用。方法选择8周龄大鼠30只,其中SHR20只,分为SHR组(n=10)和依普利酮组(n=10),Wistar大鼠为正常组(n=10)。依普利酮组大鼠每日予依普利酮50mg/kg溶于2ml蒸馏水灌胃,正常组和SHR组予蒸馏水2ml灌胃。10周后,对比大鼠血压、光镜下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与脑皮质病理变化、脑与血浆醛固酮和血钾等指标。结果18周龄时,SHR组和依普利酮组比正常组大鼠体重减轻(P〈0.01),收缩压升高(P=0.01)。SHR组去皮质脑内醛固酮(0.2±0.06pg/ml)高于依普利酮组(0.14±0.05pg/ml)和正常组(0.12±0.07pg/ml;分别P=0.044和P=0.007),但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血浆醛固酮含量,SHR组比正常组高1.7倍(P=0.006);光学显微镜下,SHR组可见典型凋亡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index,AI)为5.65±2.25,大鼠脑皮质(225.18±15.43μm),这两值和依普利酮组(240.38±12.85μm;1.84±0.76)与正常组(244.72±18.92μm;1.16±0.16)相比有差异(P〈0.01);依普利酮组血清钾水平比SHR组和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SHR脑醛固酮含量明显增高,伴有明确的脑细胞凋亡、脑皮质变薄等脑损害表现;依普利酮可降低大鼠脑醛固酮含量,减少细胞凋亡、皮质变薄,对SHR的脑损害有预防作用,但可引起血钾的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4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M4)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模型中对脑血流量自主调节障碍的作用。方法 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AH、阴性对照及治疗组,剔除死亡大鼠。采用立体定向仪鞍上池注射法建立SAH模型,分别向假手术组和阴性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0.2 ml,分别向SAH组和治疗组注射自体尾动脉血0.2 ml。通过置入式微量泵分别向假手术组和SAH组大鼠的侧脑室持续泵入等渗盐水,向阴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持续泵入浓度为0.03 mol/L的TRPM4阻滞剂(9-Phenanthrol),4组大鼠分别于第3、5和7天接受大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和全脑血流量的检测。结果 120只SD大鼠中共有106只(88.3%)存活至研究时间点,4组分别以21只大鼠(各时点分别为7只)进行数据分析。第3、5、7天,假手术、SAH、阴性对照和治疗组大脑皮质局部和全脑血流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H组皮质局部血流量[第3、5、7天分别为(141±18)、(148±24)、(168±19)PU]和全脑血流量[第3、5、7天分别为(93±5)、(85±5)、(85±6)ml/(100 g·min)]均较假手术组[皮质局部:(235±17)、(220±24)、(224±20)PU,全脑:(141±10)、(147±8)、(143±8)ml/100 g·min]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组大脑皮质局部和全脑血流量[皮质局部:(183±26)、(173±26)和(187±15)PU,全脑:(114±10)、(104±9)和(119±5)ml/(100 g·min)]均较SAH组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 TRPM4对改善SAH后脑血流自主调节障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钙调蛋白抑制剂w_7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诱导的皮质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120只)皮质神经元,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染色方法确定神经元的比例;添加不同浓度的NMDA,制备细胞损伤模型,MTT法评估细胞生存力;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NMDA)、不同剂量w-7保护组(25、50、100μmol/L),MIT法评价细胞生存力;对上述各组进行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上述各组神经元的p38MAPK和NF-kBp65表达情况。结果①以NSE抗体标记培养的神经元,阳性神经元的比例为90.86%。②不同浓度的NMDA对培养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50μmol/L的NMDA对细胞的损伤以凋亡为主,以此剂量做后续实验。③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的吸光度(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损伤组比较,w-7各保护组A值均升高(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吖啶橙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凋亡细胞,保护组随着w-7剂量的增加凋亡细胞数量减少。(5)WesternBlot结果显示,w-7可以使p38MAPK和NF-KBp65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w-7可能通过降低p38MAPK和NF.KBp65的途径,对NMDA诱导的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异喹啉磺酰类(H-7)在凝血酶诱导的大鼠脑出血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凝血酶组及H-7治疗组,每组18只。经大鼠右侧尾壳核注入凝血酶(10u,50μl等渗盐水稀释),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在造模后即刻和24h,H-7治疗组腹腔注射H-7(1mg/kg)各1次;对照组给予等量等渗盐水。造模后48h,采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伊文思蓝法检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干-湿重法测脑组织的含水量,TUNEL法观察损伤区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病理学观察显示,H-7可明显改善凝血酶造成的脑组织损伤。②对照组、凝血酶组、H-7治疗组右侧尾壳核周围脑组织炎性细胞计数分别为(0.8±0.7)、(16.5±1.0)、(10.0±1.4)个/高倍视野,细胞凋亡计数为(73±5)、(150±12)、(118±9)个/高倍视野,脑组织含水量为(77.5±1.1)、(83.2±0.4)、(78.8±n9)%,伊文思蓝含量为(6.7±0.5)、(28.4±3.2)、(16.0±1.3)μg/g。凝血酶组与对照组和H-7治疗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H-7可以明显减轻凝血酶诱导的脑出血后的脑损伤。其可能通过抑制PKC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岛素诱导大鼠低血糖后,血糖升高水平对大鼠低血糖性脑损害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4月龄雄性大鼠,体重(300±50)g,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20只)、正常血糖对照组(A组,5只)和空白对照组(B组,5只)。实验组根据血糖再灌注水平分为1〈血糖≤3mmol/L组(C组)、3〈血糖≤6mmo]/L组(D组)、6〈血糖49mmol/L组(E组)、血糖〉9mmol/L组(F组),每组5只。采用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Fluoro—JadeB(FJB)染色观察神经元轴突和胞体的退变。染色组问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TUNEL染色:与A组及B组相比(海马CAl区:3.2±1.9、2.8±0.8;海马DG区:4.1±2.4、3.4±1.2),C组、D组、E组、F组海马凋亡细胞数(海马CAl区:40.2±3.1、38.7±2.4、36.8±2.6和76.4±6.3;海马DG区:62.4±4.2、59.8±3.7、68.1±2.8和125.4±5.8)凋亡细胞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马CAl区:F=13.52,P〈0.05;海马DG区:F=14.29,P〈0.05);F组(海马CAl区:76.4±6.3;海马DG区:125.4±5.8)大鼠海马凋亡神经元数目比C组、D组、E组(分别为海马CAl区:40.2±3.1、38.7±2.4、36.8±2.6;海马DG区:62.4±4.2、59.8±3.7、68.1±2.8)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马CAl区:F:5.08,P〈0.05;海马DG区:F=6.52,P〈0.05);(2)FJB染色:与A组及B组相比,C组、D组、E组、F组海马退变神经元数目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马CAl区:F=18.49,P〈0.05;海马DG区:F=11.37,P〈0.05);F组大鼠海马轴突退变神经元数目比C组、D组、E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海马CAl区:F=7.83,P〈0.05;海马DG区:F=14.29,P〈0.05)。结论在同一低血糖水平且持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大鼠脑损害程度与低血糖后血糖升高水平有关:血糖升高水平过高,脑损害明显。  相似文献   

7.
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Rg1对脑缺血后皮质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的影响。方法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2h后进行缺血再灌注并随机分为1、2、3、4、5组各12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mg/kg、尼莫地平15mg/kg及三七皂苷Rg150、100、200mg/kg腹腔注射,于第1、3天用4%多聚甲醛饱和苦味酸进行心脏灌注并处死动物,制作脑组织冰冻切片,采用兔抗BDNF(1:50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各组不同时间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蛋白灰度值及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均可见BDNF蛋白阳性表达;3~5组BDNF蛋白的灰度值低于1、2组(P〈0.05、〈0.01),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高于1、2组(P〈0.05、〈0.01);3、4组大脑皮质BDNF灰度值和阳性神经元数目均低于海马(P〈0.05、〈0.01)。结论三七皂苷Rg1能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BDN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蛋白含量,两部位的观察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其机制可能是BDNF不仅存在于阳性神经元中,亦可能是不同部位脑组织对药物和脑缺血的反应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转导的脂肪基质干细胞(ADSCs)脑室内移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大鼠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培养ADSCs细胞,并用分子克隆技术转导入eNOS基因。取6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SAH组、eNOS(-)组和eNOS(+)组。在立体定向仪介导下向移植SAH后脑血管痉挛大鼠脑室注入转导eNOS基因及非转导eNOS的ADSCs细胞。测定基底动脉横截面积判断有无脑血管痉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RT-PCR分别观察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肌糖蛋白(TN-C)和前列腺素(PGF)2α在血清和基底动脉中的表达情况。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检测颞叶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SAH组、ENOS(-)组与eNOS(+)组相比大鼠基底动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少。eNOS(+)组皮质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降低,TN-C和PGF2α在ENOS(+)组低表达,而eNOS在ENOS(+)组高表达。结论以eNOS为靶向,ADSCs为载体的基因治疗为可部分减缓SAH后脑血管痉挛,其作用可能与TN-C和PGF2α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 GluR1)的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SAH+安慰剂组(36只)、SAH+JNJ16259685组(36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术后2、24、48 h,SAH+安慰剂组腹腔注射含5%二甲基亚砜(DMSO)的无菌水,SAH+JNJ组腹腔注射1 mg/kg JNJ16259685(溶解于5%DMSO的无菌水)。SAH后72 h,采用Garcia评分标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检测脑水肿,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利用钙测定试剂盒检测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凋亡。采用Graph Pad 7. 0软件对3组间各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安慰剂组的Garcia评分[(11. 0±0. 4)分]降低,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 5±0. 1)%、(80. 3±0. 2)%]、伊文思蓝溢出量(2.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2. 5±0. 3)、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00±30)个/mm~2、(20±2)个/mm]均增加(均P 0. 05);而SAH+JNJ组Garcia评分[(13. 0±0. 5)分]显著高于SAH+安慰剂组,左右脑半球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79. 8±0. 2)%、(79. 3±0. 1)%]、伊文思蓝溢出量(1. 8±0. 2)、基底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1. 7±0. 1)、基底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目[活性caspase-3/Neu N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80±10)个/mm~2、(12±2)个/mm]均较SAH+安慰剂组减少(均P 0. 05)。结论 SAH后,JNJ16259685减轻脑水肿及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抑制皮质线粒体钙离子浓度增加,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血管痉挛的作用及对基底动脉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SD雄性大鼠78只,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及罗格列酮组,每组26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在2次注血前后30min,罗格列酮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罗格列酮(3mg/kg,0.5mg/ml,二甲亚砜为溶剂),给予SAH组大鼠等体积的二甲亚砜;对照组经枕大池注入等量等渗盐水,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亚砜。于造模后第5天取基底动脉标本,HE染色观察管径和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和细胞间黏附因子γ(ICAM-γ)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AH组、罗格列酮组大鼠的基底动脉的横截面积分别为(555084±4630)、(32139±3239)、(459694±4465)μ㎡,直径分别为(2604±14)、(1954±12)、(2374±12)μm。ICAM-1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5±0.2)、(4.7±0.7)、(2.5±0.6)个,MPO阳性细胞数分别为(0.9±0.3)、(17.9±2.6)、(6.5±1.3)个。TLR4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15±0.19、1.094±0.14、0.45±O.16。SAH组、罗格列酮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H组与罗格列酮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途径,减轻SAH后基底动脉的炎性反应,缓解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刺激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迷走神经,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对脑缺血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6只,根据体质量大小编号,计算机随机分成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10只)、VNS治疗组(1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VNS治疗组于模型建立30 min后开始刺激颈部右侧迷走神经,刺激强度0.5mA,间期0.5ms,频率20Hz,在1h内每隔5min刺激1次,每次持续30s。模型组重复VNS治疗组步骤,但不予刺激。假手术组重复实验步骤,但既不栓塞血管也不刺激神经。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脑血流变化。24 h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IL-6、caspase-3阳性细胞数、神经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增加[(20.7±5.0)个/高倍镜(HP)比(2.3±1.0)个/HP,(44.5±9.5)个/HP比0,(30.9±9.0)个/HP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模型组相比,VNS治疗组的IL-6阳性细胞数[(10.9±3.7)个/HP]、caspase-3的阳性细胞数[(18.9±6.7)个/HP]及神经细胞凋亡计数[(14.0±5.2)个/HP]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与VNS治疗组在造模前及造模后各个时期的脑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NS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与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及减少炎性反应有关,可能与皮质脑血流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红蛋白(Ng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SAH组(72只),SAH组再分为模型建立后3、6、12、24、48及72 h共6个亚组(每组12只)。通过改良后视交叉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AH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Ngb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水平变化和分布。结果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大鼠正常脑组织中Ngb含量较少(0.56±0.14)。SAH后3 h脑组织中Ngb表达蛋白水平开始升高(0.77±0.16),24 h达到高峰(1.27±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逐渐下降。②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大鼠脑组织Ngb mRNA从SAH后3 h开始增加,6 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2 h基本下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6 h及12 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有少量Ngb表达阳性细胞,但多呈弱阳性表达,且在颞叶皮质表达较多,海马区也有少量表达;SAH后Ngb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多数呈强阳性表达,在颞叶皮质增高最明显。结论大鼠SAH后脑组织内Ngb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均上调,提示Ngb可能参与对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给予常规饲养并枕大池二次注入等渗盐水;②sAH组:通过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③SAH+辛伐他汀组:对SAH兔经胃灌注辛伐他汀5mg·kg^-1·d^-1,连续7d。在各组兔造模前后,行两次脑血管造影。第2次脑血管造影后1d,取基底动脉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分别于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其显微及超微结构。行免疫荧光染色后,采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基底动脉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kB)表达量的变化,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结果①脑血管造影显示二次注血后,SAH组兔基底动脉出现明显的痉挛,管径变细,SAH组的管径为(0.68±0.09)mm,对照组为(0.87±0.06)mm,P〈0.05;而给予辛伐他汀后,痉挛减轻,SAH+辛伐他汀组的管径为(0.77±0.08)mm,与SAH组管径比较,P〈0.05。SAH组兔基底动脉壁略有增厚,电镜显示平滑肌细胞内合成旺盛;而给予辛伐他汀预处理后,这些变化明显减轻。@SAH组兔基底动脉管壁内皮细胞内NF—κB表达高于对照组(156±9和84±8,P〈0.05),而给予辛伐他汀后,NF—κB表达量降低(118±9),与SAH组比较,P〈0.05。SAH组兔基底动脉组织ICAM-1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0.843±0.029和0.673±0.011,P〈0.05);给予辛伐他汀后,基底动脉ICAM-1mRNA的表达量低于SAH组(0.763±0.037),与SAH组比较,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从而预防SAH后CVS的发生,其抑制炎性反应,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尼莫地平和依达拉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SD雄性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及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依达拉奉),每组6只大鼠。线刺法制备SAH模型成功后,尼莫地平组立刻腹腔注射尼莫地平1mg/kg,联合用药组注射尼莫地平1mg/kg、依达拉奉3mg/kg;模型组与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6.5ml/kg)。术后24h按同样方法、剂量再给药1次。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记法检测大鼠SAH后48h,海马区Caspase-3、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为(2.2±1.7)%、(17.8±3.5)%、(12.7±3.5)%及(7.3±2.2)%;Bcl-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4.8±1.3)%、(15.7±4.5)%、(24.2±5.0)%及(39.8±5.6)%。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Western印记检测结果(与β-actin密度比值):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及联合用药组分别为0.09±0.07、0.65±0.10、0.46±0.12、0.28±0.12;Bcl-2阳性细胞表达分别为0.56±0.15、0.89±0.12、1.22±0.14、1.57±0.18,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尼莫地平或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均可减少SAH后海马区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增加Bcl-2阳性细胞表达。尼莫地平联合依达拉奉的效果比单独应用尼莫地平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尼莫地平、胞磷胆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胞磷胆碱组及联合用药组,每组12只。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90min,同侧颈总动脉结扎60min模型。尼莫地平经颈内动脉给药(40μg/kg);胞磷胆碱经腹腔注射给药(250mg/kg,1次/d,连用3d)。再灌注后24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灌注后72h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前脑皮质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尼莫地平组、胞磷胆碱组及联合用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6±0.8、1.5±1.2、1.2±0.8和0.7±0.6;脑梗死体积分别为(186±25)、(122±22)、(119±21)和(81±27)mm^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0.6±1.9)、(8.8±2.0)、(4.6±2.4)、(2.2±1.7)%。所有观察指标,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组与胞磷胆碱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与尼莫地平组或胞磷胆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所有用药组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尼莫地平和胞磷胆碱早期使用均有效,两药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动脉R-型钙通道的表达情况,并探讨R-型钙通道阻滞剂——SNX-482对脑动脉收缩相关蛋白的作用。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SAH+尼莫地平组、SAH+SNX-482组,每组5只。采用大鼠鞍上池注射自体动脉血法制备SAH模型,其后第1、2日每天向假手术组和SAH组的脑池内注射25μl等渗盐水,向SAH+尼莫地平组和SAH+SNX-482组注射25μl尼莫地平或SNX-482。第3日取脑动脉标本,后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迹半定量检测R-型钙通道蛋白和调宁蛋白(calponin)的表达水平,经尿素甘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印迹检测肌球蛋白轻链2(MLC2)磷酸化百分比。结果①假手术组、SAH组、SAH+尼莫地平组和SAH+SNX-482组R-型钙通道蛋白相对量分别为0.38±0.08、0.86±0.07、0.66±0.11和0.72±0.09,假手术组的蛋白相对量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②上述各组calponin相对量分别为2.32±0.14、0.54±0.17、0.75±0.19和1.42±0.15,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述各组MLC2磷酸化百分比依次为12.2±2.8、41.0±3.2、36.1±2.8和25.3±1.9,除SAH和SAH+尼莫地平两组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型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SAH大鼠脑动脉的calponin降解和MLC2磷酸化的程度,其作用强于L-型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雄性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SAH模型诱发迟发性CVS。EPO注射剂量为1000IU/kg,1次/8h;对照组和SAH组均给予EPO的溶剂(含人血清蛋白2.5mg/ml、氯化钠352mmol/L及蒸馏水),以1ml/kg经腹腔注射,连续腹腔注射15次。造模后第5天处死动物,取基底动脉,采用HE染色测定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并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①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兔的基底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分别为(0.412±0.034)、(0.210±0.018)和(0.342±0.030)mm2。SA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EPO治疗组与SAH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②对照组、SAH组和EPO治疗组的NF-κB活性灰度值分别为:1.20±0.11、9.30±1.12和6.60±0.13,SAH组与对照组比较、EPO治疗组与对照组和SA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PO能够缓解SAH后的迟发性CVS,并抑制SAH后血管中NF-κB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