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孟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3):366-368
脐血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移植成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 transplantation,HSCT)的主要形式之一。与其他来源的移植用干细胞相比,脐血HSC具有以下的优势:起效时间快;受Ⅰ或Ⅱ型人白细胞抗原(HLA)错配导致的供体细胞扩增减少的影响小;免疫原性低;移植 相似文献
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β-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异基因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UCBT)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的疗效。方法用异基因同胞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β地贫5例(基因型β41-42纯合子,β654纯合子,β41-42/β654、β41-42/-28、β654/-28双重杂合子各1例)。中位年龄46个月(42个月~86个月)。HLA配型供、受者全相合4例,1个位点不全相合1例。输入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5.5(4.7~7.7)×10 相似文献
3.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代替骨髓移植已成为当今国内外血液学研究的热点。 2 0世纪 70年代初人们就发现脐带血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 ,脐带血同骨髓一样 ;2 0世纪 80年代末用脐带血代替骨髓移植取得了成功 ;2 0世纪 90年代我国无血缘关系用多个脐带血混合移植治疗小儿晚期恶性肿瘤取得了临床应用 [1 ]。由于细胞刺激因子和各种克隆刺激因子的联合应用 ,对脐带血组细胞进行培养 ,提示脐血中的造血干细胞与骨髓者可相 ,证明带血比成人骨髓细胞有更大的分化能力和更长的生存能力 [2 ] 。因此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越来越广泛应用 ,并且也取得…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脐血造血干细胞库的标准工作程序。采用自然沉降法加离心法制备脐血的造血干细胞 ,经CD34 细胞计数、集落培养、微生物检测、传染病指标检测、HLA分型后 ,将造血干细胞贮存在液氮中保存。结果表明 :贮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有核细胞数平均值为 (10 .94± 2 .74 )× 10 8,回收率为 (79.82± 17.76 ) % ,CD34 细胞数平均值为 (5 1.6 2± 30 .5 3)× 10 5。 8份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冰冻 2年后复苏 ,其有核细胞、CD34 细胞、CFU GM回收率分别为 (91.4± 6 .0 ) %、(84 .6± 2 0 .0 ) %、(85 .8± 14 .9) %。结论 :本方法和程序能有效地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相似文献
5.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志根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9,(6)
脐血移植对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和30余种造血系统遗传性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将脐血移植后病人的存活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GVHD、肿瘤复发、病毒感染和死亡原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脐血造血干细胞短期冻存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在液氮中短期冻存复苏后的效果,分别将各自为8例冻存6个月、1年、2年的脐血千细胞进行复苏,观察造血干细胞活性。有核细胞(NC)计数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CD34^ 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用体外造血细胞培养技术分析粒一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产率,台盼蓝染色法判断造血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脐血造血干细胞在液氮中冻存6个月、1年、2年后解冻,其有核细胞、CD34^ 细胞、细胞活率、CFU-GM产率在3个不同冻存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脐血干细胞于液氯中短期冻存,其干细胞数量和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冻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朱华章毅金焕英王引婷邵夏炎孔静思黄文昊洪艳李春丽高峰陈亮王锋陆瑶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5,(2):140-143
目的 分析单份非亲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sUCBT)的预后影响因素及脐血深低温冻存时间长短与细胞活力、移植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3月15日至2013年12月26日使用上海脐血库提供的脐血进行sUCBT的来自28家医院的137例患者,脐血平均冻存时间为698(96~1 968)d,复苏后细胞活力平均为87.4%.结果 脐血冻存2年以下及2年以上两组患者,细胞活力及患者的造血重建天数、植入失败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及总体生存(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5年OS率分别为55.6%和67.9% (P=0.124).2011年以后移植的患者OS率显著高于2011年及以前移植的患者(79.6%对48.7%,P=0.001).多因素分析中,年龄>16岁(RR=2.830,P=0.027)及2011年及以前移植(RR=0.203,P<0.001)是治疗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近两年sUCBT预后明显改善,脐血复苏后细胞活力、移植临床预后与脐血冻存时间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9.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志根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9,22(6):373-375
脐血移植对白血病、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和30余种造血系统遗传性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将脐血移植后病人的存活率、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GVHD、肿瘤复发、病毒感染和死亡原因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lt-3配基(FL)、Tpo、SCF等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干/祖细胞的扩增及自我更新能力的维持作用。方法 用FL+Tpo+SCF-IL-6+IL-3+G-CSF组合,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14天,将其移植给亚致死剂量照射的SCID小鼠。结果 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可顺利植入SCID小鼠并重建造血,18只小鼠移植后存活6周的有8只,其骨髓中仍可检测到人的造血细胞,死亡率56%,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联合间充质干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为联合移植的病例7例,对照组为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例8例,通过分别观察每名患者的血小板重建时间、白细胞重建时间、住层流病房时间以及移植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感染情况、GVHD发生率以及1年存活率来进行统计分析,判断2组的移植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例血小板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8.714、19.500 d,P<0.01;粒系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12.143、19.500 d,P<0.05;住层流病房平均时间分别为23.857、36.750 d,P<0.01;感染发生率分别分别为28.57%、62.50%;GVHD发生率为0、37.50%;一年内死亡率分别为0、12.5%。结论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归巢、发育、分化、成熟以及移植后的造血重建都有促进的作用,有助于减少移植后患者的感染率、GVHD发生率及死亡率,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一步大跨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冻存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实验于2009年至2010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子医学实验室、血液病研究所完成。(1)实验材料:剖宫产胎儿脐带取自自愿捐献者,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3)将传至第3代的细胞冻存半年后复苏。(4)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体外诱导分化为软骨及脂肪细胞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比较复苏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脐带经胶原酶消化法所获得的细胞培养至第3代细胞呈长梭形,排列有明显方向性,细胞排列成网状、辐射状,冻存复苏后期形态学无明显改变。培养至第3代的细胞高表达CD29、CD54、CD166,不表达CD13、CD34、CD45、CD31、HLA-DR,冻存复苏后的细胞表达与未冻存的细胞无统计学差异。 MSC在体外分别向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诱导分化,以油红O染色后可见染为红色的阳性细胞为脂肪细胞,经阿新兰染色后可见为蓝色的阳性细胞为软骨细胞,冻存复苏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也可向脂肪及软骨细胞分化。结论脐带作为一种新的MSC来源,可成为脐血和骨髓MSC 的替代来源,并且冻存对MSC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使其能更广泛地用于科研和临床前试验。 相似文献
14.
脐带血因具有来源广泛、采集方便、免疫配型要求低、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等优点,为造血干细胞(HSC)的重要来源之一,为需要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提供1种可靠的HSC来源.然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CBT)亦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脐带血的体积小、细胞数量极有限,其所含的造血干/祖细胞(HS/PC)数量有限,往往不能满足高体重儿童及成年患者allo-HSCT的需要,从而限制了UCB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HS/PC体外扩增方法为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笔者拟就HS/PC体外扩增方法的相关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使脐血造血干细胞顺利输注人病人体内是移植成功的重要环节,因此,脐血输注的护理尤为重要。笔阐述9例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脐血输注前输注时的护理,脐血输注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3个部分的护理经验。9例患均成功进行了脐血输注。 相似文献
16.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二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点注射到自愿接受干细胞移植的2例患者病变下肢,细胞数(3~7)×107/L,每点0.3~0.5 ml,每,点间距3 cm×3 cm,肌肉组织丰富的部位可分层注射.术后第1天至3个月定期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3个月进行评价,2例患者下肢疼痛均明显缓解、皮温升高、皮肤凉感消失、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和足部溃疡愈合.踝肱指数、经皮氧分压较前有明显升高,血管造影显示治疗后病变下肢均有丰富的侧支血管生成.移植后2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明显不良反应,均未行截肢术.结论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性血管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脐带血采集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脐带血采集新方法的研究旨在为研究脐带血造血细胞移植的可行性和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来源服务。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改良的封闭式采血法(优化法)收集脐带血。血量均可达120ml以上,平均132.2±12.13ml,最多一份达158ml。病原学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无凝集现象发生。同时检测单份脐带血造血细胞数量为:有核细胞18.9×10±17×10,单个核细胞8.2×10±0.8×10。故采用优化法是一种可取的好方法,其脐带血采集量和单份脐带血造血细胞数量可达到移植所需的范围。而保证脐带血数量和质量的关键是及早断脐和及时穿刺脐带血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外源性细胞因子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支持作用.方法 从脐血中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并检测其细胞表面抗原;以此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细胞滋养层.将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培养18天,在第0、7、10、14及18天检测有核细胞总数、CD34+、CDl33+细胞数、集落形成单位数和(G2+M+S)期细胞含量变化.结果 ①从脐血中分离、培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表达CD29、CD105和CD44,但不表达CD34和CD133;②外源性细胞因子及脐血源间充质下细胞均支持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扩增,但以细胞因子联合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组效果最好,在第10天上述榆测指标达到峰值,分别为第0天的(6.91±1.91)、(7.75±1.24)、(6.49±1.33)、(15.62±1.29)和(28.26±6.58)倍,且维持造血至少18天.结论 ①从脐血巾能成功分离、培养出间充质下细胞,并完成细胞表型的初步鉴定;②外源性细胞因子联合脐血源间允质干细胞可有效扩增脐血单个核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将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应用于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神经功能,用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ASIA评分中运动和轻触觉评分以及SF-36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通过开展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离脐血干/祖细胞(CD34^ CD38)进行体外长期培养,观察分析其增殖、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和染色体核型的特征。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分选CD34-FITC和CD38-PE标记的CD34^ CD38脐血原始细胞,在含细胞生长因子IL-3、IL-6、GM-CSF、EPO、SC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干细胞培养基中培养6个月,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30d的干/祖细胞表面标记,并用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结果 在一定培养条件下,经7~12d培养,脐血干/祖细胞(CD34^ CD38)开始增殖。培养6个月后,每孔接种1个细胞,细胞数增殖至250~350个;每孔接种10个细胞,细胞数可增殖至400~500个。每孔接种1个细胞其细胞增殖峰持续时间(8~9代)比接种10个细胞(6~7代)长:经体外长期培养增殖,细胞仍强烈显示十/祖细胞表面分子标记(CD34^ CD38^-);细胞染色体数目、结构未见异常。结论 脐血干/祖细胞(CD34^ CD38^ )经体外特异性培养增殖,可为大量脐血干/祖细胞移植提供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