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临床实践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病情评估常依赖于经治医师的经验,不同的医疗中心和医师间往往差异较大.为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对这些患者进行评估,意大利Pisa大学内科学系风湿病组Mosca等代表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了一套较为详细的推荐意见,将于近期在Ann Rhe Dis 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动脉高压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本院近5年住院的SLE合并PAH的患者63例,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特点、SLE病情活动评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患者抗RNP抗体阳性率较高,肺动脉压力与SLE病情活动评分无关,PAH的轻重与血液中自身抗体的出现无明显关系,PAH重者易有雷诺现象发生,而且与其他系统受累无关联,比较有无肾脏受累的患者在临床以及实验室指标的不同,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SLE患者PAH发生与其他脏器受累无关,发病隐匿,临床上应该重视SLE肺动脉压的筛查,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利于病情的控制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并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及SLE患者进行比较,了解SLE合并SS患者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方法入选SLE患者218例,参照SS诊断标准对临床及实验室特点进行分析,将满足SS诊断标准的患者(SLE-SS)与不伴有SS的SLE患者(单纯SLE)及pS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在218例SLE患者中,有22例(10.1%)满足SS诊断标准,其中8例(36%)患者的SS发生于SLE之前,7例(32%)患者的SS发生于SLE之后,7例(32%)患者为两病同时出现。与单纯SLE比较,SLE-SS患者年龄大,发病晚,雷诺现象、肺脏受累发生率高,抗SSA、抗SSB抗体、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高,而肾脏受累发生率低。与pSS患者比较,SLE-SS患者年龄小,发病早,雷诺现象、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发生率高,抗SSA抗体阳性率高。结论SLE-SS在临床并不少见,具有与SLE及pSS不同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方法 选择门诊的SLE缓解期患者、住院活动期SLE患者及门诊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量表调查,分析量表各维度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SLE组平均年龄(39±13)岁,冠心病组(65±16)岁,糖尿病组(60±13)岁,高血压组(59±14)岁.SLE组患者年龄明显小于其他慢性疾病组(P<0.05).缓解期SLE患者的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与其他慢性疾病没有差别,而活动期的SLE患者各维度与慢性病及缓解期SL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比其他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抗CCP抗体与SLE患者关节炎及骨侵蚀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38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并与SLE患者关节表现及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抗CCP抗体在SLE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3.8%(19/138).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为50.7%,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率(20%)高于非关节炎组(7.4%)(P<0.05).在SLE关节炎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者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1.4%与14.3%)(P<0.01).而且,抗CCP抗体与RF之间显著相关(r=0.36,P=0.002).抗CCP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抗CCP抗体阴性者(73.7%与47.1%,P<0.05).138例SLE患者中有8例出现受累关节的影像学改变,与抗CCP抗体阴性患者相比,抗CCP抗体阳性患者表现出侵蚀性关节炎的比例显著为高(35.7%与5.4%,P<0.01).在8例表现为侵蚀性关节炎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抗CCP抗体和RF均阴性,而抗RA33抗体阳性.此8例患者均满足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CR)1987年类风湿关节炎(RA)的分类标准.SLE相关其他临床指标分析显示,关节炎组.与非关节炎组、抗CCP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3.8%的SLE患者体内存在抗CCP抗体.抗CCP抗体的出现与SLE患者关节炎和骨侵蚀密切相关,并对判断SLE关节炎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13-06/2015-12的13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的临床资料差异性,并应用Logistic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30例SLE患者中42例患者伴消化系统受累,比例为32.3%.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患者中呼吸系统受累、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系统受累、SLEDAI评分≥12分均是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的危险因素(OR均1.0,且均P0.05).结论 SLE合并消化系统受累的影响因素较多,而呼吸系统受累、SLEDAI评分均是其影响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并探讨其与SLE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检测SLE患者、健康对照和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总IgE水平。评估SLE患者临床症状和组织受累情况,采用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2000, SLEDAI 2K)评估疾病活动度。结果 SLE患者血清总IgE(中位数44.2 U/ml,范围1.82~2 630 U/ml)高于健康对照者(中位数35.65 U/ml,范围4.66~1 130 U/ml,P=0.028),但低于过敏患者(中位数350.6 U/ml,范围72.16~2 851 U/ml,P0.001)。SLE患者中活动期患者总IgE(中位数208 U/ml,范围8.18~2 510 U/ml)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中位数26.05 U/ml,范围1.82~2 630 U/ml,P0.001);总IgE水平与SLE疾病活动度相关(r=0.51,P0.001)。SLE患者IgE水平升高与是否合并过敏性疾病无关。结论 SLE患者血清IgE水平升高,其升高与疾病活动度相关,与是否合并过敏性疾病无关。IgE可能在SLE发病中,尤其疾病活动阶段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象及骨髓特点.方法对43例SLE患者的血象及骨髓象进行涂片染色镜检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SLE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86%),另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占53.5%),面部红斑(占65.1%),部分患者并发有其他症状.SLE患者血象WBC、Hb及PLT均有不同程度减少;骨髓象增生活跃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出现原始细胞、早幼粒细胞及嗜酸性细胞增多.红系80%以上增生良好,但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混合性贫血.巨核细胞增生正常的占65.1%,另有少数增生减低或缺如.结论SLE临床表现不一,多以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为首发症状,部分患者骨髓象可出现原始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族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1986年1月至2007年1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活检的SLE患者中34例家族性患者,随机选取102例散发性SLE患者作为对照.分析家族性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肾脏病理等指标,并与散发性SLE患者作比较.结果 家族性SLE患者的受累亲属多见于同胞(17例).与散发性SLE患者相比,家族性SLE患者中发热、皮疹、关节炎发生率较高(P值分别为0.001,0.050,0.022);镜下血尿发生率相对较少(P=0.012);V型狼疮性肾炎发生率低(5.9%对21.6%,P=0.038).但两组患者其他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Benjamini & Hochberg(B-H)方法 对P值校正后两组间仅发热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热是家族性SLE的危险因素(OR=3.968,95%CI:1.761~8.942).结论 尽管家族性SLE在某些临床病理方面具有一定特征,但其多数临床病理指标与散发性SLE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家族性SLE并非一类独立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SLE患者Hcy的代谢因素.方法 60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45例,测定并分析血浆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IgG、IgA、IgM、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1)SLE组血浆Hcy、IgG、IgA、IgM、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12 、C3、C4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SLE组患者Hcy与IgG、IgA、IgM、CRP呈正相关,与叶酸、维生素B12、C3、C4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ESR无相关性.(3)正常组血浆Hcy浓度与各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SLE密切相关,SLE患者普遍有高Hcy血症,血浆Hcy的检测对于SLE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Fabry病患者家系临床资料、酶学和基因学的特点.方法 收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抽取患者家系中3名成员外周血,底物荧光法进行酶活性检测,并对其中1名酶活性显著降低的男性家系成员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GLA基因的7个外显子和旁侧内含子的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检测是否存在突变.结果 家系中2名成员外周血白细胞酶活性降低;其中的男性家系成员的基因检测显示GLA基因外显子2有错义突变:c.334C>T( CGC>TGC)(p.R112C);除先证者本人外,其他家系成员均无明确的SLE证据.结论 SLE合并Fabry病极其罕见;对于难以鉴别的患者需及时进行自身抗体及GLA酶学或者基因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探血清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改良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对48例SLE患者血清中的抗GM1-IgM/IgG抗体和抗GQ1b-IgM/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10例类风湿关节炎(RA)、5例干燥综合征(SS)、1例混和性结缔组织病(MCTD)、1例多发性肌炎(PM)及97名健康对照(HC)的血清样品.对其中5例SLE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前后血清抗体水平.48例SLE患者包括7例神经精神性SLE(NPSLE)与41例非神经精神性SLE(non-NPSLE)患者.以健康对照组99%参考值上限作为阳性界值,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Dunnett t检验.结果 首先确立了中国人血清抗GMI-IgM/IgG抗体与抗GQ1b-IgM/IgG抗体的阳性界值,取99%参考值上限,分别为0.411、0.408、0.481和0.441.SLE患者血清抗GM1-IgG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09与0.27±0.05,P<0.05),而血清抗GM1-IgM抗体、抗GQ1b-IgM抗体、抗GQ1b-IgG抗体水平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我们所建立的阳性界值,SLE患者血清抗GM1抗体阳性率为19%(抗GM1-IgM抗体为4%,抗GM1-IgG抗体为15%).血清抗GM1-IgM/IgG抗体、抗GQ1b-IgM/IgG抗体水平与SLE患者是否伴发神经精神性表现、抗dsDNA-IgG抗体阳性与否及治疗3个月前后SLE疾病活动指数均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循环中存在对神经节苷脂GM1的免疫应答,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血清抗GM1抗体和抗GQ1b抗体水平和SLE临床特征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中文版多维健康评定量表(MDHAQ-C)在中国SLE人群生活质量测量中的信度及效度.方法 招募SLE患者1 12例,信度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重测信度及克隆巴赫系数α内部一致性评估.聚合效度通过比较MDHAQ各维度得分与健康评定问卷(HAQ)、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的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评估相关性评价.区分效度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各维度得分差异进行Mann-Whitney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在维度层面,克隆巴赫系数α分别为0.886及0.774;在条目层面,条目校正的项总计相关系数0.409~0.866.重测信度各维度组内相关系数值ICC范围0.615~0.920(P<0.05).MDHAQ中文版大部分维度与HAQ、HAD及SF-36的相关性较好(P<0.5至P<0.001).针对不同疾病活动度及损伤程度的患者,MDHAQ不同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效度.结论 MDHAQ中文版信度、效度良好,可作为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测评工具,用于中国SLE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测定干扰素诱导基因[抗黏病毒1(MX1)基因,2′5′-寡腺苷酸合成酶1(OAS1),干扰素诱导蛋白44(IFI44)基因]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及病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40例非SLE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0名健康对照的临床资料,取外周血抽提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运用SYBR green dye 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T-PCR)在ABI PRISM 7000基因测序仪上检测患者和对照组的MXI、OAS1和IFI44定量表达水平(以△CT值表示)的差异,并与各临床指标及病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SLE患者总体的MX1、OAS1、IFI44 mRNA △CT值(3.4±1.8,4.2±1.5,8.8±2.2)明显高于非SLE患者组(2.4±0.4,3.4±0.7,5.4±2.1)和健康对照组(2.3±1.2,2.6±0.7,5.2±2.0);②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 △CT值在不同活动度的SLE组内[非活动组(3.8±1.4,3.2±1.8);轻度活动组(4.8±1.5,8.0±2.2);重度活动组(6.0±1.4,12.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SLE患者组的OAS1、IFI44 mRNA△CT值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之间有相关性(r=0.338,0.380);④在有关节炎的SLE患者中,其MX1、OAS1、IFI44表达水平升高,与无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⑤在狼疮肾炎组内,IFI44mRNA △CT值表达(2.2±1.1)与非狼疮肾炎组(3.2±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SLE组内3个基因表达存在高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干扰素诱导基因MX1、OAS1、IFI44在SLE患者中均有表达上调现象,OAS1、IFI44 mRNA实时定量表达水平对SLE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判断有意义,且三者在SLE的发生发展中亦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质和蛋白质过氧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60例SLE患者与60名正常对照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动度、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的浓度.分析氧化航氧化指标与SLE病情活动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狼疮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OD活动度显著降低(P<0.01),MDA和蛋白质羰基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不同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MDA、蛋白质羰基、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体的过氧化状态与SLE患者病程中出现的肾脏损伤和心血管病变存在一定联系.氧化/抗氧化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氧化/氧化指标与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SOD活动度的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浓度的升高提示SLE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机体过氧化状态与SLE疾病活动和临床表现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的方法对108例SLE患者和102名健康人HLA-Cw01-08等位基因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各等位基因的基因表型频率分布差异.结果 SLE患者组中HLA-Cw07的基因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LA-Cw07可能是SLE的易感基因或易感连锁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m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表达水平,分析IRF5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性及自身抗体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rizol法分离提取总RNA,反转录mRNA为eDNA;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测定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IRF5表达量;并分析SLE患者IRF5表达量与疾病活动性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IRF5表达量(2.1+2.2)高于正常对照组(1.5±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SLE患者IRF5表达量与其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显著相关(r=0.616,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组IRF5表达量(3.2±2.8)明显高于抗体阴性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SLE患者有发热、神经精神症状者IRF5表达量明显高于无此类临床症状者.结论 IRF5在SLE患者中表达偏高,且与SLEDAI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调节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诱一导免疫失调,并由此参与SL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育龄期女性的自身免疫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将50岁以后新发病的SLE称为晚发SLE(lateonsetSLE)或老年SLE。老年人中初发SLE者少见,约占总数6.8~18%,目前报道的最大发病年龄为88岁。老年SLE临床特征与20~40岁出现的SLE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否也不一致,仍需进一步研究。病因机制SLE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可能包括遗传、感染、内分泌等有关。另外,SLE是一种多基因病,已发现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细胞受体?、IgGFc受体IIIb、IgG…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 探讨PAPS进展为SLE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5年2月—2021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262例PAPS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补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治疗和预后。Kaplan-Meier分析PAPS患者SLE的发生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APS发生SLE的危险因素。结果 262例PAPS患者中, PAPS未发生SLE患者249例(PAPS组), 发生SLE患者13例(5.0%)(PAPS-SLE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存在心脏瓣膜病变(HR=6.36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HR=7.203)、低补体C3血症(HR=25.715)、低补体C4血症(HR=10.466)为PAPS发生SLE的危险因素, 发生动脉血栓事件(HR=0.109)为保护因素, 均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 病程10年以上PAPS患者SLE发生率为9%~15%。羟氯喹治疗对PASP患者是否发生SLE无影响(HR=0.753, 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转移生长因子 β(TGF β)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的变化。方法 根据SLEDAI评分法 ,将 38例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度轻、中、重度三组 ;应用ELISA方法测定 38例SLE患者及 3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TGF β及IL 10水平。 结果 SLE患者血清TGF 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 P <0 .0 5 ) ,但在疾病活动度轻、中、重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SLE组血清IL 10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并且与疾病活动度指数成明显正相关 (r =0 .496 ,P <0 .0 1)。结论 临床上联合检测SLE患者血清TGF β和IL 10水平 ,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病情的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