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总结78例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肠道病毒基因分型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78例儿童手足口病患者的流行病学与肠道病毒基因分型资料。结果78例中,男童多发(1.52:1),1~3岁多发(70.5%),散居儿童多发(61.5%)。肠道病毒基因分型CoxA16阳性占51.3%。结论儿童手足口病与年龄、季节、人群分布有关,以CoxA16肠道病毒致病居多。  相似文献   

2.
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发年龄为婴幼儿,占总数的87.29%,男性患儿居多,皮疹具有特征性,少数可并发神经系统及有心肌受累表现,无重型病例.结论 及时、早期发现,给予重视,预后良好;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原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抓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等情况.结果:160例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男孩发病率(64.38%)高于女孩发病率(35.62%),该病的高发期集中在夏秋两季.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大多密切接触过传染源.结论:该病传染性强、发病较急,通过空气和飞沫等途径传播病毒.患儿年龄6岁以下居多,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实施隔离治疗,并做好卫生消毒等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儿童手足口病34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结果从对我院诊治的340例感染CoxAl6HFMD患者分析看,并发脑炎17例占5%,病情较轻,突然表现为走路不稳肢体颤抖。流行病学方面,高发年龄为1~5岁,占总数的85.3%。结论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病因治疗手段,现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以对症治疗为主,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院50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对2013年4至10月住院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季节集中在6至8月,发病年龄集中在1~8岁儿童,男多于女,多有手足口病接触史,患儿均有皮疹,常分布于手、足、口、臀,躯干及四肢,多数患者有呼吸道感染,少数患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病毒性脑膜炎,50例患者留取粪便,进行病原学检测,肠道病毒71(EV71)型占63.6%,柯萨奇病毒(CA16)占27.2%。结论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传染强度大,及早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儿童手足口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交流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5-7月诊治的6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儿中,平均年龄3.2岁,所有病例均有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等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经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后,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2~5岁儿童,容易在托幼机构及小学发生流行,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可以引起手、足、臀部、口腔等部位的疱疹,重症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自2007年开始,手足口病在我市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幼儿为主,2~5岁以下者居大多数.现将我院2007 年12 月~2010 年12 月治疗的80 例患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TI)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82例患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发病患儿有逐年增多趋势.群居儿童56例(68.13%)发病多于散居儿童26例(31.17%).发病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4岁.其中1~3岁发病最常见(85.14%).患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第三季发病46例(56.11%)最常见.82例患儿均有皮疹,有78例(95.11%%)患儿发热.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本病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效果好,患儿均在1周内治愈,没有发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赵燕  许茂莲  胡修玲  汤增洁 《安徽医学》2009,30(9):1118-1119
目的 总结263例儿童手足口病护理经验.方法 制定统一病情观察指标和专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加强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落实对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263例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临床病情观察,实施专科护理可以预防或(和)减少儿童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以临床确诊的39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计算CD4/CD8比值;用动态比浊法测定IgA、IgG、IgM,C3C及C4;并与27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比较。结果:患儿的CD3、CD4、CD8升高,CD4/CD8比值降低;血清IgM、IgG显著高于健康儿童,IgA水平降低。血清C3C及C4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出现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和非流行期在园儿童肠道病毒EV71与柯萨奇病毒CoxA16携带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法.对3家幼儿园5岁以下儿童采集咽拭子,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结果非流行期176名在园儿童有4名CoxA16阳性,阳性率为2.3%,2名EV71阳性,阳性率为1.1%。流行期216名在园儿童有7名CoxA16阳性,阳性率为3.2%,5名EV71阳性,阳性率为2.3%。结论深圳某地手足口病在流行期和非流行期,在园儿童病原体携带无显著差异;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王军华  梁东明  陶玉  刘胜  范承武  何杰书 《海南医学》2013,24(22):3375-3377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3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HFMD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均有发热,发热持续时间≥3 d占45.81%,EV71阳性占56.65%,神经系统受累表现突出,心率增快、高血压、血白细胞和血糖增高较为常见,危重患儿可出现神经元源性肺水肿或肺出血.3例患儿在发病后4~6周出现脱甲.结论 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3岁,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嗜睡、肢体抖动和易惊为其早期症状,心率增快、高血压、血WBC及血糖升高也是重症HFMD识别的重要指标.少数病例恢复期可并发脱甲.  相似文献   

14.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培辉  杨跃萍  邹新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44-1144,1149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更昔洛韦和病毒唑静脉滴注,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6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3岁以内占96.7%,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呼吸、心率增快各占100%;白细胞增高(WBC≥10×109)、胸部X线片示肺水肿也占100%;肢体无力、血压升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60%、心肌酶异常、EV71-RNA(+)也达到50%以上。给予抗病毒、退热、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可达56%以上。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多见于3岁以内患儿,临床以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呼吸、心率加快、肢体无力、血压升高、白细胞增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60%、心肌酶异常、EV71-RNA(+)及胸部X线片示肺水肿为其特点。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高危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结果:7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主要以柯萨奇病毒A16为主,其次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部分患儿伴有心肌炎或脑炎等并发症,通过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炎琥宁或利巴韦林,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大多数患儿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绝大多数患儿临床表现轻微,极少数伴有严重并发症(主要为EV71感染),及时有效对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防止并发症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小儿手足口病849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杨  冯思霞  李玉香  王峰 《吉林医学》2011,(10):1968-196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收治住院的849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97.29%),尤以3岁以下患儿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为1.43∶1,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发病从4~11月,高峰为7~9月;实验室诊断病例中,EV71占45.08%,CoxA16占38.34%;死亡病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20例、重症组20例,另选取健康同龄儿童8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IgM、IgG、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补体C3、C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降低,但对补体C3、C4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东台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2年东台市2个定点医疗单位上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且流动性较高的城乡结合部,2012年比2011年同期发病人数明显增加。发病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5.44%;男女性别比为1.67:1;病原体以EV71和CoxA为主。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差异,为防止聚集性疫情,应加强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从而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陈玲玲 《河北医学》2011,17(8):1003-1005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至2010年间来我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共2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5例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肌肉注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统计学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计数卡方检验。两组患儿在年龄、病程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115例患儿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仅有5例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达95.7%,对照组中有22例治疗效果较差,治愈率为80.9%,SPSS18.0软件检验结果为X2=12.13,P〈0.01,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中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可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保证患儿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