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bergoline(FCE21336,一种新型长效多巴胺能麦角衍生物)能降低大鼠、正常人、各种高催乳素(PRL)血症的 PRL 水平。但小剂量 Cabergoline不能降低肢端肥大症患者生长激素(GH)水平。为了研究其原因,作者观察了多巴胺敏感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单次及多次口服大剂量 Cabergoline 后血 PRL 和GH 的改变及持续时间。活动期肢端肥大症8例 CT 扫描均提示有垂体微腺瘤。除1例服用甲状腺素外,治疗前一月停用所有药物。单剂试验者均于上午8时空腹服药。先予溴隐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230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血清IR-hGH、RR-hGH和SMC3项指标和相互关系及在判断病情活动性中的价值。说明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IR-hGH、RR-hGH与SMC的相互关系密切,但IR-hGH与SMC之间并不呈直线关系。3项指标均能较好反映临床病情的活动性,但以RR-hGH最佳。  相似文献   

3.
047 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法研究活动性肢端肥大症在Octreotide治疗中的体质构成[英]/HansenTB…∥ClinEndocrinol.-1994,41.-323~329活动性肢端肥大症病人体质构成的改变是以非脂肪成分(肌肉与结缔组织)...  相似文献   

4.
045 24小时生长激素分泌特征对肢端肥大症诊断和治疗的意义[英]/HoKKY…∥ClinEndocrinol.-1994,41.-75~83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测定方法建立以前,均采用随机测定生长激素(GH)水平的方法来判断肢端肥大症的...  相似文献   

5.
050 催乳素瘤和无功能腺瘤中糖蛋白激素α-亚单位分泌及与肿瘤大小的关系[英]/warnetA…∥ClinEndocrinol.-1994,41.-177~184既往报道,分泌糖蛋白激素的垂体腺瘤和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浆的游离糖蛋白激素α-亚单位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肢端肥大症患者出现睡眠性呼吸暂停比普通人群、不分泌生长素的垂体瘤病人和非活动性肢端肥大症患者更为多见。通常引起睡眠性呼吸暂停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梗阻。本文报告1例睡眠性呼吸暂停的肢端肥大症患者,服用溴隐亭后血清生长素浓度下降,肢端增生减轻,睡眠性呼吸暂停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1):1772-1777
目前我国肢端肥大症患者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在美国,其发病率为40/100万~60/10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3/100万~4/100万。我国目前尚没有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北京协和医院曾统计了1999-2001年各年的肢端肥大症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病例数的6/100万~18/100万。在已就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得。不到期望的合理、系统的诊治。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放疗科和影像科的医生常常各自为战,缺乏跨学科的配合和合作。因而,我国肢端肥大症的诊治亟待规范,正确引导各科医生共同协作,使我国肢端肥大症患者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系统的诊治。 “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是2000年5月举行的一次关于肢端肥大症治疗的研讨会,来自全世界68位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外科学者对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后起草了这份专家共识“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该指南发表在2002年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87(9):4054-4058。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案)参照“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从2005年初至2006年8月,汇集国内内分泌学、神经外科学、肿瘤放疗学以及影像学等专业的近40位专家,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根据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和循讧医学的经验,结合我国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经验共同起草。本规范仅是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的草案,并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6年6月召开的全国内分泌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专题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现《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率先推出,供广大内科医生参考,并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合理建议,以提高和规范肢端肥大症的诊治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妊娠期服用溴隐亭并成功分娩的诊治经过。回顾性总结了该患者2次妊娠前后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该患者第2次妊娠期间口服溴隐亭, 妊娠期病情较稳定, 并足月剖宫产1女婴。本文提示肢端肥大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妊娠可获得良好结局, 妊娠期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没有增加围产期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053 肢端肥大症病人血压与血浆胰岛素的关系[英]/IkedaT…∥JInternMed.-1993,234,-61~63高血压是生长激素过剩时常见的临床表现,而肢端肥大症病人也经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最近研究认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NID-...  相似文献   

10.
采用重组HCV抗原片段C22和33c包被酶标板孔,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40例输血后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IgM。40例患者均在起病后40天内出现抗-HCV-IgM阳性,抗-HCV-IgM阳性与HCVRNA阳性密切相关,抗体阳性持续时间因病程是否转为慢性而不同。23例自限性急性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在起病后6个月内抗-HCV-IgM全部阴转并伴有HCVRNA阴转,而17例转慢的急性丙肝患者中15例抗-HCV-IgM持续阳性,其HCVRNA亦持续阳性或间断阳性。提示急性丙肝检测抗-HCV-IgM,可作为抗-HCV-IgG和HCVRNA检测的一个补充,在反映病情和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肢端肥大症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与死亡风险可能升高,但不同临床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甲状腺癌和结直肠癌为研究热点。研究发现患者年龄和肿瘤家族史与升高的恶性肿瘤风险显著相关。尚未证实生长激素和病程等其他肢端肥大症相关因素与恶性肿瘤风险的关联。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关注,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恶性肿瘤发生风...  相似文献   

12.
肢端肥大症作为一种隐匿起病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使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肢端肥大症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肢端肥大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利用近年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规范了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在非手术治疗部分,根据药物的种类,对肢端肥大症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肢端肥大症是因垂体肿瘤过度分泌生长激素(GH)所致的、以肢体和器官肥大为特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病程超过10年以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几乎都会发生心血管系统病变,后者是导致肢端肥大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约80%未经治疗的肢端肥大症患者在60岁以前死于各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肢端肥大症患者常因各种心血管疾病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就诊于心血管科,被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本例患者曾多次被误诊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4.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H)瘤引起肢端肥大症.  相似文献   

15.
人们早就知道,肢端肥大症可累及心脏,但是肢端肥大症引起病窦综合征的报道却较少。最近作者见到二例肢端肥大症患者均合并有典型的病窦综合征,兹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16.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H)瘤引起肢端肥大症.  相似文献   

17.
静息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silent corticotroph adenoma,SCA)合并类肢端肥大症非常少见,国内外也无相关病例报道.但其极易误诊为肢端肥大症,因为该患者既有肢端肥大症的临床表现,又有垂体瘤的影像学改变,使人很容易想到生长激素(GH)瘤引起肢端肥大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肢端肥大症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2004年收治的11例肢端肥大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肢端肥大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糖尿病72.7%、脂代谢紊乱45.5%、心血管疾病45.5%、甲状腺疾病18.2%。结论有效地控制肢端肥大症原发病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肢端肥大症患者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在美国,其发病率为40/100万~60/10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3/100万~4/100万。我国目前尚没有准确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北京协和医院曾统计了1999—2001年各年的肢端肥大症病例数,分别占当年总病例数的6/100万~18/100万。在已就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得不到期望的合理、系统的诊治。内分泌科、神经外科、肿瘤放疗科和影像科的医生常常各自为战,缺乏跨学科的配合和合作。因而,我国肢端肥大症的诊治亟待规范,正确引导各科医生共同协作,使我国肢端肥大症患者能够得到规范、合理、系统的诊治。“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是2000年5月举行的一次关于肢端肥大症治疗的研讨会,来自全世界68位神经内分泌及神经外科学者对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后起草了这份专家共识“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该指南发表在2002年的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87(9)4054-4058。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案)参照“肢端肥大症诊治指南”,从2005年初至2006年8月,汇集国内内分泌学、神经外科学、肿瘤放疗学以及影像学等专业的近40位专家,经过多次反复讨论,根据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和循证医学的经验,结合我国肢端肥大症的治疗经验共同起草。本规范仅是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的草案,并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6年6月召开的全国内分泌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专题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现《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率先推出,供广大内科医生参考,并请提出宝贵意见和合理建议,以提高和规范肢端肥大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肢端肥大症可引起骨关节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糖脂代谢紊乱、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并发症。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延误使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本文结合《肢端肥大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对肢端肥大症合并症的评估、管理及随访这部分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指导和规范肢端肥大症合并症的管理,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