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K-506抑制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近交系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观察结膜下注射FK506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近交系Lou大鼠28只作受体,14只F344大鼠作供体,分为3组,术后结膜下分别按每公斤体重注射0.1mgFK506、3mgCsA及生理盐水,共2周。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结果3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221±517)、(184±14)及(121±213)天,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FK506能显著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改变,探讨移植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患者42例,于再次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术时取其排斥的移植片,进行免疫组化及HE染色,观察术后排斥反应的移植片中巨噬细胞、CD4^+和CD8^+细胞的浸润和分布、MHC-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介素受体-2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以及移植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42例移植片均有上述免疫细胞的表达,并以新生血管周围更加明显;这些细胞表达MHC-Ⅱ类抗原和IL-2R;移植片的上皮和基质细胞中也有MHC-Ⅱ类抗原的表达;角膜上皮细胞可表达TGF-D;所有移植片内皮细胞均不完整甚至大部缺如。结论新生血管使免疫细胞进入移植片,破坏免疫赦免机制,与移植片免疫损害密切相关;免疫细胞和分子直接导致移植片免疫损伤,内皮细胞的严重损伤终将导致移植失败。  相似文献   

3.
FK506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济奎  李辰 《眼科研究》1996,14(4):217-219
采用纯系大鼠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动物模型,观察FK506结膜下注射成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FK506能显著延长大鼠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缓解植片混浊,但不能阻止新生血管的发展,组织学观察提示,治疗组植片内浸润的细胞明显减少,FK506注射部位有药物结晶折出并被巨噬细胞所吞噬。  相似文献   

4.
Leflunomide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金华  陆晓和  徐宁 《眼科》1999,8(3):168-171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学变化,阐明Leflunomide的免疫抑制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环孢霉素A、Leflunomide及对照组角膜移植片中CD4^+细胞、CD8^+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的表达。结果:排斥的角膜组织大量表达上述免疫细胞和分子,Leflunomide可以对这些细胞和分子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迟发型超敏反应和细胞毒性T细  相似文献   

5.
Leflunomide抑制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Leflunomide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Leflunomide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和排斥反应指数(RI)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2.375d±1.768d,而CsA组为17.375d±1.408d,Leflunomide组为18.250d±1.356d,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结论Leflunomide能抑制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6.
FK—506抑制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FK-506抑制全角膜移植术(包括带环形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产。方法 对76例(76只眼)全角膜移植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试验组(FK-506组)及对照组(CsA组)各38例(38只眼),观察术后不同时期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全角膜移植术后,局部应用FK-506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随访期内,治疗组(FK-506组)移植片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FK506胶原药膜抑制兔角膜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FK5 0 6胶原药膜治疗和预防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严重的碱烧伤的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 ,然后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将全部大白兔的右眼定为实验组、左眼定为对照组 ,术后右眼用缓释胶原药膜载FK5 0 6给药 ,左眼局部滴FK5 0 6眼液 ,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方法测定术后 1、2、4、8、2 4、72h的角膜、结膜、房水的药物浓度和持续时间 ;观察植片不同时期的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 ,平均随访 3个月。结果 实验组 1h角膜浓度 (84 .1±2 0 .6 )ng·g-1、结膜浓度 (2 9.2± 10 .3)ng·g-1、房水浓度 (2 5 .6± 6 .8)ng·L-1,4h后分别为 (2 30 .2± 2 6 .6 )、(15 4 .5± 19.4 )、(15 .3± 5 .7)ng·L-1;72h后分别为 (2 3.5± 11.2 )、(13.8± 9.3)、(11.2± 2 .4 )ng·L-1,而对照组的 1h角膜、结膜、房水的药物浓度分别为(4 1.2± 11.6 )、(30 .5± 10 .5 )、(8.2± 2 .1)ng·L-1,4h后分别为 (17 8± 6 .5 )、(18.5±6 3)、(6 .7± 1.2 )ng·L-1;8h以后检测到药物浓度非常低 ,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在实验期间 ,实验组的植片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及上皮愈合质量 2个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FK5 0 6缓释胶原药膜可明显提高并较长时间维  相似文献   

8.
免疫抑制剂治疗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目前导致手术失败的首要原因,应用免疫抑制剂是预防和治疗术后排斥反应的主要措施。本就近年来研究开发的各种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及部分药物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眼科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就目前有关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Shi WY  Liu T  Xie LX  Wang SG 《中华眼科杂志》2006,42(4):299-304
目的探讨前房植入FK506药物缓释系统(DDS)对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FK506房水药物浓度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107只新西兰白兔中随机数字法选取73只兔进行角膜新生血管化模型的制作,其中68只兔作为受体成功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空白DDS前房植入组、环孢素A(CsA)DDS前房植入组(含CsA 1mg)、0.1%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含FK5060.5mg)。角膜移植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排斥发生的时间,移植术后1周取各组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检测。0.1%FKS06眼液滴眼组和FKS06 DDS前房植入组在移植术后的不同时间点抽取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的检测。观察各组兔移植术后4周和观察期结束时角膜植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角膜植片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a(IL-2Bo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Fas及FasL mRNA的表达。结果FK506 DDS前房植入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超过180d,明显优于其他各组(F=926.37,P=0.0000),其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FK506药物浓度明显高于FKS06眼液滴眼组(T=21.00,P=0.0022)。FKS06 DDS前房植入组在术后24周内均能在房水中检测出FK506。术后4周对照组和空白DDS前房植入组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明显的IL.2Bet和MCP-1mRNA的表达,而CsADDS前房植入组、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植入组角膜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未见IL-2Pux和MCP-1mRNA的表达。各组均未见明显的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论前房植入FK506 DDS可有效地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房水中较高的FK506药物浓度是防治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大鼠角膜移植术后临床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MMF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和各排斥反应临床指数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环胞霉素A(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375±1.685天,CsA治疗组为18.625±1.598天,MMF治疗组为16.500±1.852天,CsA±MMF组为24.500±1.773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阴性对照组排斥反应指数(RI)、浑浊、水肿三项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各用药组(P<0.05),但新生血管指数与MMF组、CsA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MF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降低角膜植片浑浊、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霉酚酸酯(MMF)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MMF对大鼠角膜移植片存活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 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1.375±1.685天,CsA治疗组为18.625±1.598天,MMF治疗组为16.500±1.852天,CsA+MMF组为24.500±1.773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结论 MMF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3.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Shi WY  Wang X  Xie LX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2):145-149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动态变化,及对角膜植片透明性的影响。方法对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行PKP术并有完整记录的患者648例(648只眼),男444例(444只眼)、女204例(204只眼)进行随访,统计术后05、1、3、6、9、12、18、24、36、48个月等10个不同时间内皮型免疫排斥的发生率,以及植片混浊的发生率,比较两者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制成动态变化曲线,并对术前的病因与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植片混浊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回归分析,P<001);术后3年,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仍有一定比例。术前不同病因及炎性背景的眼病,因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不同,而影响植片透明性。结论PKP术后,植片的透明性主要受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二者密切相关;各种角膜疾病因炎性反应不同,其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重视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对维持术后角膜植片的透明性,保证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45149)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导致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68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以及预后等。结果168眼中发生免疫排斥反应46眼,总发生率27.38%。各病种排斥反应发生率不同,圆锥角膜3.85%(1/26);角膜内皮营养不良9.09%(1/11);单纯疱疹性角膜炎29.55%(13/44);真菌性角膜炎34.48%(20/58);细菌性角膜炎40%(6/15);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40%(2/5);热、化学伤33.33%(3/9)。结论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的时间与发生率同角膜疾病的种、角膜植片的位置及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目前导致角膜植片衰竭的主要原因.穿透性角膜移植仍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术式之一.近年来,通过改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式达到降低角膜移植排斥发生率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广大眼科医师的重视.通过文献归纳,分析了飞秒激光塑形高帽状结构的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手工式高帽式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半高帽状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等角膜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移植片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ong HQ  Gao H  Xie LX  Shi WY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4):307-312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慢性失功能移植片的超微结构改变及发生机制。方法角膜植片慢性失功(CCAD)组:穿透性角膜移植(PK)术后因CCAD导致移植失败的12只(12例患者)角膜植片;12例患者两次PK手术的平均间隔时间为69个月,10例患者初次PK术后曾发生1次或以上免疫排斥反应,2例患者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正常对照组:由山东省眼库提供的5只角膜植片作为正常供体。对两组角膜片行组织病理学、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合患者的病史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透射电镜观察发现CCAD组较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层变薄,可见大空泡形成,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紊乱,无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后弹力层与角膜内皮细胞之间可见异常的间隙及纤维增生;角膜内皮层萎缩变薄,细胞变形、核染色质浓缩,偶见炎性细胞与角膜内皮细胞黏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CAD组较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微绒毛数量明显减少,暗细胞增多;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存在缺失区,内皮细胞可见凋亡小体。结论CCAD植片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是内皮细胞的萎缩性改变和非炎性细胞成分的纤维增生。慢性亚临床的抗原依赖与非抗原依赖因素可能共同参与了CCAD的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可能诱导和促进了CCA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廖琼  刘翔 《眼科新进展》2004,24(5):364-365
目的 从免疫病理学角度研究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方法 将受体大鼠随机分为 4组 ,I、II、III组自手术之日起每日结膜下分别注射IL 1ra 5 0、10 0、2 0 0 μg。IV组 (对照组 )结膜下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各实验组IL 1ra和对照组的植片存活时间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IL 1ra及对照组角膜移植片中CD4 细胞、CD8 细胞的表达。结果 I、II、III组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 (11.0 0±1 4 6 )、(12 2 3± 1.13)、(13.5 8± 1.0 7)d ,IV组植片存活时间为 (7.85± 1.5 8)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P <0 .0 1)。排斥的角膜植片大量表达CD4 、CD8 细胞 ,IL 1ra明显抑制这 2种细胞的表达。结论 结膜下注射IL 1ra可抑制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 ,减轻免疫性炎症反应 ,延长植片存活时间。IL 1ra剂量越大 ,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8.
雷帕霉素滴眼液抑制大鼠角膜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滴眼液眼局部应用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以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分为A,B,C,D,E5组。手术后2d起分别以滴眼液基质、0.5g/L雷帕霉素滴眼液、1g/L雷帕霉素滴眼液、2g/L雷帕霉素滴眼液、10g/L环孢霉素A滴眼液滴眼,每次100μL,4次/d,用药至排斥反应发生。对角膜植片进行临床观察,以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3项指标作为临床评估标准,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角膜植片5组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1.00±1.85d,19.71±3.86d,22.17±4.07d,31.71±8.44d及25.00±8.85d,各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浓度雷帕霉素组与环孢霉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组织学发现,术后14d各药物治疗组炎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及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0.5,1及2g/L的雷帕霉素滴眼液均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抗排斥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