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早期前列腺癌抗原-2(Early Prostate Cancer Antigen,EPCA-2)、游离型/总PSA(F/TPSA)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分别对前列腺癌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患者血清进行检测EPCA-2值、F/TPSA值及PSA值,所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1)前列腺癌组PSA水平显著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前列腺癌组FPSA/TPSA水平比值显著低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前列腺癌组EPCA-2水平为(63.45±23.49)ng/mL,而BPH组EPCA-2水平为(16.60±7.62)ng/mL,较前列腺癌组明显为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诊断能力EPCA-2〉FPSA/TPSA〉PSA。(5)FPSA/TPSA水平与EPCA-2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6)若将EPCA-2与FPSA/TPSA比值联合应用预测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为90.00%,敏感性为95.00%。结论:EPCA-2、FPSA/TPSA、PSA三者相比在诊断前列腺癌方面的能力排名为EPCA-2〉FPSA/TPSA〉PSA,并且EPCA-2与FPSA/TPSA比值之间无相关性。若将EPCA-2与FPSA/TPSA比值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癌诊断方面可大大提高诊断率,降低活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及FPSA与TPSA的比值(FPSA/TPSA)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经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15例和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43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测定技术(CMIA)检测两组血清TPSA、FPSA水平.分别在TPSA 4.0~10.0 μg/L、10.0~50.0μg/L、> 50.0μg/L三个区间范围内,以FPSA/TPSA<0.18作为诊断临界点,分析PCa、BPH在同一TPSA水平的符合率差异,并计算上述各区间范围内FPSA/TPSA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FPSA/TPSA<0.18作为诊断临界点,在TPSA 4.0 ~ 10.0 μg/L区域,两组患者的疾病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PSA 10.0~50.0 μg/L和TPSA> 50.0μg/L区域,两组患者疾病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且在TPSA从低到高区间范围内,FPSA/TPSA诊断PCa的效能越来越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别为46.67%、67.39%、89.74%;特异度分别为66.00%、84.44%、72.2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45.16%、81.58%、87.5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5%、71.70%、76.47%.结论 患者血清TPSA含量越高,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越高,TPSA、FPSA和FPSA/TPSA比值可作为诊断PCa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比值(F/TPSA)对T-PSA在4~10ng/ml之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对281例患者的T-PSA和FPSA进行测定,并计算F/TPSA,其中T-PSA在4~10ng/ml的PC和BPH患者分别是10例和51例。结果:PC组和BPH组的T-PSA分别是622ng/ml和6.14ng/m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O5);而F/TPSA比值分别是0.11和0.2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当F/TPSA阈值小于0.15~0.20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70%~90%和88%~67%。F/TPSA有助于鉴别TPSA在4~10ng/ml之间的BPH和P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和PAP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的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ELISA)法对 3 8例前列腺癌、85例前列腺良性疾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中 TPSA、FPSA和PAP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TPSA、 FPSA和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F/ 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 (P<0 .0 1) ,前列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等合并症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评价总PSA(TPSA)与游离PSA(FPSA)/TPSA在BPH和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4例BPH以及前列腺癌患者进行PSA测定,其中前列腺癌组30例、BPH无合并症组43例、BPH有合并症组71例(合并急性尿潴留组23例、合并尿路感染组36例、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12例),并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PSA及FPSA/TPSA比值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TPSA[(61.1±29.3)μg/L]明显高于BPH无合并症组[(2.8±0.6)μg/L]和BPH有合并症组[合并急性尿潴留组(5.1±2.6)μg/L,合并尿路感染组(6.7±2.0)μg/L,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8.1±5.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PSA/TPSA比值[(0.14±0.02)μg/L]明显低于BPH无合并症组[(0.27±0.04)μg/L]和BPl4有合并症组[合并急性尿潴留组(0.26±0.06)μg/L),合并尿路感染组(0.25±0.05)μg/L,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组(0.23±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有、无合并症的BPH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的BPH患者的TPSA值比无合并症的BPH患者增高,但TPSA、FPSA/TPSA对BPH、前列腺癌仍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游离PSA与前列腺癌和增生腺体积的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1例前列腺增生(BPH)和22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前用放免法测定血清PSA和游离PSA,所有患者经直肠腔内B超测出前列腺体积,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前列腺癌组PSA,PPSA均显著高于BPH组,两组的F/TPSA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BPH组PSA与前列腺体积具相关性,前列腺癌无此特点,FPSA和F/TPSA均与腺体体积无关,结论:PSA在BPH者与前列腺体积有关,故PSAD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BPH,但游离PSA无此相关性,且无法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钱莉  刘贵育  李涛  郝丽  高松 《安徽医药》2012,16(12):1832-1833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FPSA/TPSA(F/T)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78例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PCa)患者和10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TPSA和FPSA,并计算FPSA/TPSA比值(F/T)。结果在106例BPH患者中,39例TPSA<4.0μg·L-1,38例4.0μg·L-1≤TPSA<10.0μg·L-1,29例10.0μg·L-1≤TPSA<100μg·L-1;在78例PCa患者中,2例TPSA<4.0μg·L-1,10例4.0μg·L-1≤TPSA<10.0μg·L-1,28例10.0μg·L-1≤TPSA<100μg·L-1,38例TPSA≥100μg·L-1。在TPSA<4.0μg·L-1时,BPH与PCa患者的TPSA及F/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TPSA<10.0μg·L-1时,T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μg·L-1≤TPSA<100μg·L-1时,TPSA及F/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P<0.05,后者P<0.01﹚。结论 F/T比值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TPSA在4.0~10.0μg·L-1范围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刘娟  彭林  刘纯  刘运东  张莹  王丽英 《天津医药》2007,35(12):934-93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诊断前列腺癌(PC)的肿瘤标志物。以PSA〉4.0μg,L为判断标准,对于高龄患者诊断虽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导致不必要的组织活检同时,PSA水平在4.0-10.0μg/L间,对良恶性疾病鉴别能力最差。近年研究发现,除了PSA,血清游离PSA(FPSA)及FPSM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80例PC和82列前列腺肥大(BPH)患者的PSA和FPSA/PSA比值的比较,探讨这两项指标对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两者比值(FPSA/TPSA)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前列腺癌患者及40例健康成年男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TPSA、FPSA、FP-SA/TPSA并对3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在TPSA≥20ng/ml时和TPSA<2ng/ml时,TPSA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2ng/ml相似文献   

10.
fPSA、TPSA及其比值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恩赑  谷明莉 《淮海医药》2007,25(2):114-115
目的 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测量BPH和前列腺癌症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 前列腺癌(PCa)组、前列腺增生(BPH)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诊断灰区内(TPSA 4.0~20.0 μg/L)PCa组与BPH组TPSA、fPSA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f/T比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运用fPSA/TPSA比值,结合TPSA含量,可提高PCa与BPH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对PCa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高危人群的筛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戈承民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11-1613
目的:观察自拟前列汤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前列汤,每天1剂,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次,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对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的WBC计数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组内比较NIH-CPSi评分、EPS中的WBC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NIH-CPSI、EPS的WBC计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前列汤能够显著改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排尿症状、生活质量,减少EPS中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支原体感染组(34例)、病毒感染组(34例)和细菌感染组(37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PCT、CRP、PA、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患儿(t1=27.099,t2=33.273,t3=24.893,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患儿(t=10.307,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t1=26.840,t2=15.360,t3=15.768,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t=4.912,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t1=8.276,t2=4.219,t3=10.982,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支原体感染组(t=12.871,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x21=8.272,x22=9.234,x23=11.992,x24=6.406,均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x21=19.125,x22=3.985,x 23=3.985,x 24=3.886,均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临床诊断指标,还能有效预测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运用布洛芬治疗对其血清降钙素原(PCT)的调节作用.方法 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共收集25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例资料,依照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124例单纯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126例选择布洛芬鼻饲治疗,对比两组给药前后及不同危重程度下的血清PCT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其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和总治愈时间.结果 ①给药前,两组的血清PCT值比较基本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药后,观察组的PCT值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危重程度< 80分患儿的血清PCT值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 0.05),危重程度≥80分的比较,观察组的血清PCT值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明显更快,总治愈时间明显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实施布洛芬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可有效降低患儿特别是轻微程度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促进其尽早恢复,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程镇  霍立志  王腾春  石汝骥 《中国医药》2010,5(11):1028-1029
目的 探讨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诊断和分型中的意义. 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临床诊断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其中ⅢA型组34例,ⅢB型组26例)和2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前列腺液(EPS)中IL-8和TNF-α浓度.分析各组EPS中IL-8和TNF-α浓度差异. 结果 ⅢA型组EPS中IL-8及TNF-α水平分别为(61±2432)ng/L、(259±165)ng/L,与ⅢB型组[(2257±1237)ng/L、(104±39)ng/L]和对照组[(1675±685)ng/L、(67±27)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B型组EPS中IL-8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检测EPS中IL-8及TNF-α水平可能有助于Ⅲ型前列腺炎的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口服三金片、左氧氟沙星与坦索罗辛;对照组32例,口服左氧氟沙星和坦索罗辛。治疗6周,按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5.0%(P〈0.05),起效时间分别为12.1±5.2 d和18.6±6.3 d(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NIH-CPSI总分分别降至10.3±3.2分和13.1±4.3分(P〈0.01),EPS-WBC计数分别降至23.6±15.3和35.1±23.5(P〈0.05)。治疗组治疗后EPS细菌培养阳性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坦索罗辛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起效快,疗效高,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无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选择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阴性的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治疗组应用经尿道微波加前列腺按摩治疗,对照Ⅰ组应用单纯前列腺按摩治疗,对照Ⅱ组应用单纯经尿道微波治疗。每组每周治疗2次,共4周。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积分、尿流率、前列腺液常规的变化及有效率评价疗效,将治疗后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的同时还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Ⅰ、Ⅱ组症状量化积分、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卵磷脂小体和白细胞计数的改善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Ⅰ、Ⅱ组之间除白细胞计数之外的上述指标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Ⅰ、Ⅱ组相比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微波结合前列腺按摩治疗无菌性前列腺炎治愈率高,疗效优于单纯前列腺按摩或单纯经尿道微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