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深圳市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0所中学3528名初中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初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回答率为55.1%,传播途径为77.1%,非传播途径为67.8%,预防知识为61.1%。态度得分较高,女生和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对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采取同情和包容的态度;相关危险行为如吸烟、饮酒、早恋、发生性行为等的检出率分别为9.6%,45.8%,17.5%和1.1%。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男女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婚前性行为相关认知现状的差异,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分析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为有效开展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市某重点高校一年级至三年级79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都比较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0,P﹥0.05);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存在误解,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822、9.542、10.68、8.792,P﹤0.05),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调查对象中有53.2%的男生和56%的女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性别间差异无计学意义(2χ=6.314,P﹥0.05);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19.7%,持赞同或无所谓态度的占80.3%;女生分别占6.3%、93.7%,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2.457,P﹤0.01)。[结论]男女大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婚前性行为及其认知现状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并与性健康教育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对大学生的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有效的同时提高男女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并促进其态度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3.
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在校大专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性别差异,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深圳市大专院校各院系大一、大二学生527名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生艾滋病知识总分高于女生。男女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相同,为科普书籍、好朋友、报刊杂志及网络,最能接受的性知识传播途径均为同学/同伴、专家、自学。38.7%的男生和12.6%的女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在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方面,男生比女生更为开放,而在安全性行为意向方面,女生显著强于男生。[结论]男女学生在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多个方面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在今后对大学生群体的艾滋病教育中应考虑这种差异,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三明市高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为探索和推广可行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三明市3 068名高一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总体较低,知识总得分为(18.60±8.12)分,主要三大传播途径答对率为81.3%,而主要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不高.各项知识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重点中学学生均高于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学生.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男生比女生更加开放(P<0.01);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男生比女生宽容(P<0.05),有45.5%的学生表示同情艾滋病患者.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3.6%,职业中学最高为4.6%,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明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该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干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德宏州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分析中学生在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上的年级和性别差异,以及知识与态度之间的关系。为德宏州开展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问卷对德宏州某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共252人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对于艾滋病预防知识整体上有较高的知晓率,但在艾滋病一般知识、艾滋病传播途径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与高危行为各分量表中的题目都存在知晓率较低(50%)的情况。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对艾滋病病患的态度方面存在迟疑态度,且存在年级和性别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学生的艾滋病预防教育要注重知识与行为的结合,要注意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全方位、多角度地进一步深化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新县不同年级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在高中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大新县3所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共2 018名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939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6.87%,其中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96.75%,非传播途经知识知晓率为66.27%。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中一年级学生为62.64%,高中二年级学生为75.64%,高中三年级学生为92.32%(P<0.01)。对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为37.18%。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是互联网及电视的占65.50%,是书报杂志的占59.26%,是学校教育的占51.42%,是社会宣传的占50.49%。[结论]大新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认同率很低,提示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反歧视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及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15所中学4794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及知识获得途径、健康需求等。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预防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58.9%、74.5%、64.9%;除预防知识外,男女生其他两类知识正确回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初高中学生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0.5%)、宣传栏(54.3%)、报刊杂志(50.7%)等。结论中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不系统,应根据初高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某医专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南省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学校进一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年级进行分层,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对怀化医专2003、2004级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匿名式自填问卷的方法收集资料,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不正确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性别、生源的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问题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市和县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有40%多的学生对艾滋病病人存在歧视、偏见、疏远的错误态度.[结论]怀化医专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认识,但不够全面;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怀化医专学生尤其是新生、女生和农村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外来初中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2 211名外来初中生进行艾滋病相关问题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艾滋病及性病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以及性行为意向、行为等内容.结果 外来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率总体较低,三大传播途径和主要非传播途径认知率均不高;男生与艾滋病相关的生殖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以及知识总得分均高于女生;年级因素对学生的生殖健康和性病知识有影响;女生的婚前/婚外性行为态度均分明显高于男生,而不同性别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态度无差别;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占4.2%,有吸烟和喝酒行为的学生分别占2.6%和2.7%.结论 外来初中生艾滋病相关认知不容乐观,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干预非常必要.应通过适当的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等校园干预手段,帮助初中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有关常识,改变对艾滋病和病人的态度,强化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延安市809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的]了解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以便探索在大学生中更有效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 [方法]2006年5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延安大学1-3年级部分大学生进行间卷调查. [结果]调查809名大学生,大多数知晓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对母婴传播和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多数知识的知晓率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强行隔离HIV携带者,70%左右认为艾滋病病人应继续学习和工作,30%表示不会与艾滋病病人平等相处,40%左右表示会主动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认为为了预防芰滋病应推广安全套者所占比例非医学生为71.61%,医学生为78.31%(P<0.05);赞成多个性伴侣的占12.86%,赞成商业性行为者占10.63%,承认发生过性行为者占3.71%.[结论]延安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态度不正确,存在危险行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学生艾滋病的最方便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情况,为提高该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8年每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2011年该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知晓率变化情况。 结果 共调查5 517名中学生,总体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86.30%,本次调查3项相同问题条目(与2011年调查相同的问题条目)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2011年水平(χ2=306.7532~1 273.312,P<0.001)。不同性别、学校性质学生知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93、3.5444,P>0.05),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高学生知晓率显著低于初、高中学生知晓率(χ2=17.9406,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比率高、初中学生分别是职高学生的1.855倍和1.978倍,公办学生是民办学生的1.202倍。高中、职高学生中1.67%(29/1 734)发生过性行为,在调查期间近1年内仍有性伴15人中,仅20.00%(3/15)每次都使用安全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OR=5.756)、没有接受过防艾宣传服务的学生较接受过相关服务的学生(OR=3.040)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更高。 结论 2016—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2011年相比有了大幅提高,但仍低于国家有关要求,需要拓展防艾宣传教育尤其是职高、民办学校学生宣传教育,加大警示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性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濮阳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和整群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样本,开展调查。结果初中生对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3方面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在41.73%~61.86%之间,明显低于高中生;高中生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以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为主,占80.00%以上;而初中生通过家长获取相关知识的相对较多;城区学生和农村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农村和城区的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状况不同。只有加强健康教育,让其认识艾滋病的危害,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才能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伤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南山区8所小学、8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过去12个月内伤害的发生情况,共收回合格问卷为3 169份,采用 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7.79%,男生伤害发生率(8.54%)高于女生(6.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5,P=0.054)。初中生伤害发生率14.50%,高于高中(5.29%)及小学生(5.37%)(χ2=72.554,P<0.01)。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学校(36.44%),其次是学校及家里以外的其他地方占33.60%,发生在家里的伤害占29.96%。伤害发生的前三位原因为跌倒/坠落(58.30%),刀/锐器伤(11.34%),钝器伤(10.5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级”(OR=1.499,95%CI:1.195~1.881)、“走读”(OR=3.206,95%CI:1.975~5.203)、外地户籍(OR=1.416,95%CI:1.074~1.992)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为照料者”(OR=0.702,95%CI:0.541~0.912)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呈现不同特点,应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况,为在该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随机抽取的8所中学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基线调查。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0.2%,其中初中生的得分明显低于高中生(P〈0.01),公立学校的应答情况明显好于私立学校(P〈0.01);对于艾滋病患者大部分学生能给予关心和帮助,但很多同学认为艾滋病离他们还很遥远;目前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或书籍和宣传资料等。结论在校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处在较低水平,学校及有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加强对学生开展青春期卫生保健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太和县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与行为现况,为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和县4所学校共800名初、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疾病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中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仅为55.0%,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高于女生(χ2=12.30,P0.001),高中生高于初中生(χ2=52.55,P0.001);48.8%的中学生愿意与艾滋病人交往,男生与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321),高中与初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7,P0.001),中学生主要从电视媒体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结论太和县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获取艾滋病知识渠道狭窄,不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存在着明显的歧视倾向。  相似文献   

16.
高艳凤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28-2130
目的了解北京市祟文区中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0月对崇文区4所中学154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各相关内容知晓率在84%及以下;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在86%以上;非传播途径几项问题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回答正确率较低,且高中低于初中;在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上,值得同情一题回答正确率高中也低于初中,其余各项高中均高于初中,而男女生无差别;在被调查的学生中,5.33%的高中男生有过性行为,且认为处于热恋或一见钟情就可以发生性关系的同学中男生均多于女生。结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艾滋病及相关行为的健康教育。同时针对中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2007年枣庄市某中学部分师生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宝剑 《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1103-1104
[目的]了解中学师生艾滋病知识水平及相关态度,为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在枣庄市市中区某中学,对部分教师和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中学生297名,教师144名,20道艾滋病知识全部知晓者所占比例,教师为8.34%,学生为4.67%;只有3.48%的教师和19.87%的学生愿意与HIV感染者一起学习、工作;39.58%的教师和83.16%的学生愿意将艾滋病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3.47%的教师发生过非婚性行为,均从不使用安全套;7.07%的学生有过性行为,66.67%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结论]枣庄市某中学教师和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不全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厂地区中学生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现状以及各学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开展情况,从而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做好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8.79%,其中初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4.19%(6347/9888),高中阶段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3.61%(6937/9424)。5所初中学间比较,经检验χ2=80.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比较,经检验χ2=199.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区中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与创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对艾滋病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初中学校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