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72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溻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60%(P<0.001)。结论中药溻渍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疮面新生,临床运用简便。  相似文献   

2.
溻渍法是通过湿敷、淋洗、浸泡对患处的物理作用,及不同药物对患部的药效作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中药溻渍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有组方灵活、药味少、药量大、功效显著等特点。本文总结了最近5年中药溻渍的临床使用情况,其在治疗急慢性湿疹、关节疼痛、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中药溻渍作为中医传统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Ⅰ号、Ⅱ号方促进糖尿病足疮面愈合的疗效,以及对疮面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活性的影响。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溻渍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溻渍组中符合中医辨证湿毒蕴结腐肉不脱者,每日换药前用溻渍Ⅰ号方泡洗患足20 min;符合血瘀阳虚新肉不生者,每日换药前用溻渍Ⅱ号方泡洗患足20 min,泡洗后均常规换药。对照组每日行常规换药。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疮面的面积、坏死组织面积、新鲜肉芽面积、疮面渗出等积分变化,以及疮面渗出液MMPs-2、MMPs-9活性以及TIMP-1、TIMP-2含量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溻渍组疮面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31),尤其炎性渗出与坏死组织的减少表现突出。治疗后MMP-2、MMP-9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0.01),2组治疗后TIMP-1、TIMP-2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而治疗后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78、0.181)。结论中药溻渍系列方治疗糖尿病足有一定的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为MMP-2、MMP-9酶活性下降控制了疮面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从而促进疮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溻渍法是用药物煎汤淋洗患部以清洁创面,祛除病邪的一种方法。笔者运用加味四黄汤溻渍创面结合分期辨证内服治疗岭南地区糖尿病足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糖尿病足患者为2009年6月-2011年3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35~74岁,中位年龄57岁;糖尿病病程2~25年,糖尿病足溃烂创面病程6~47 d,中位时间24 d;糖尿病足1级患者9例,2级患者19例,3级患者6例。  相似文献   

5.
林霞  刘峰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72-73
目的:对使用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并发足局部溃疡的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溻渍法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创面所需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所需恢复时间与总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法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以及清热解毒等功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患处皮肤新生,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断肠草煎剂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及抗生素控制感染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蚕食"法清创,应用"断肠草煎剂"冲洗、纱布引流湿敷伤口,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创面予金三联(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外敷,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34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91.18%;对照组28例,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67.8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指标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创面红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断肠草煎剂溻渍法具有攻毒、拔毒、祛腐、生肌作用,对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对比钩活术与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中药溻渍的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钩活术的方法治疗,1周1次,3周为1个疗程。结束后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钩活术相对于中药溻渍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药溻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溻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药溻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并结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面部肌肉训练结合摄食训练。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等级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溻渍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改良中药溻渍配合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斜扳法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改良中药溻渍配合斜扳法治疗2个疗程,治愈42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6.30%。结论:斜扳法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中药溻渍Ⅰ号配合冷喷治疗急性湿疹27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溻渍Ⅰ号湿敷于皮损处,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于患处30min,然后均配合冷喷机对患处喷雾30min,2次/d。15d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溻渍Ⅰ号配合冷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突出,简单实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溻渍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共41例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选用 不同药物,采用冷溻渍法,热溻渍法及罨包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4例, 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结论 中药溻渍法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病 疗程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谢梦姣 《辽宁中医杂志》2011,(11):2259-2260
目的:观察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6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护理治疗辅以相应的护理。结果:经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改良中药溻渍治疗2个疗程,治愈4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7%。结论:全麻下手法松解配合改良中药溻渍辅以相应的护理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痛苦小,是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研究组用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4.59%、对照组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水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煎汤溻渍疗法治疗湿热型急性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180例湿热下注型急性肛门湿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为3组,中药内服溻渍组60例,中药熏蒸内服组60例,对照组60例,中药内服溻渍组以祛湿止痒外用方溻渍联合龙胆泻肝汤内服治疗,中药熏蒸内服组采用局部祛湿止痒外用方熏蒸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外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疗程均为10天,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在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修复情况等症状缓解。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内服溻渍组、中药内服熏蒸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均降低(P0.05),与中药内服熏蒸组比较,中药内服溻渍组复发率较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祛湿止痒外用方溻渍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治疗湿热型急性肛门湿疹安全、有效,在改善患者肛周瘙痒、肛门潮湿、皮损修复以及减少复发率方面,中药内外并治疗法优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中药溻渍法较普通中药熏蒸在降低远期复发率方面更有优势。急性肛周湿疹的患者应把握标本兼治的原则,抓住病因,重视内外联合疗法,发挥中药溻渍等传统疗法的特色与优势,寻求控制急性炎症反应及降低远期复发率更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解忧汤溻渍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2∶1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6例,对照组33例,剔除不符合方案的病例后,能够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患者93例,其中,治疗组6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解忧汤"溻渍治疗,对照组使用50%艾利克聚维酮溶液,按1∶5稀释液3000 m L外洗治疗。以溃疡面愈合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9.84%,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х2=11.124,P≤0.01,2组间的疗效构成差异显著(U=569.5,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解忧汤溻渍治疗对糖尿病足具有明显的愈合创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脉血康口服联合溻渍疗法治疗淤积性皮炎湿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6例用脉血康联合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改良EASI评分、瘙痒症状评分以及皮温均降低(P<0.05),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脉血康口服联合中药溻渍治疗淤积性皮炎湿瘀互结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近10年中药溻渍法相关临床研究进行分析,为中药溻渍法未来的发展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检索2009年5月至2019年5月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溻渍法的临床研究,对文献发表的数量、时间分布、基金资助、发文机构、疾病分布、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安全性、中药溻渍法作用机制与优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462篇文献,基金论文比例较低;2014年后5年与前5年对比文献数量基本持平,基金论文比例稍有增长;发文机构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为主,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疾病以血管外科、疮疡科、皮肤科、康复科、骨科为多;单独应用比例较低,更多与中药内服、标准治疗、针灸等联合应用;结局指标以临床有效率、治疗时间、治疗费用、生活质量为主;有9篇文献报告了随访,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少量文献报告了皮肤红肿、疼痛、过敏等症状;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善局部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灌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优势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少、简单易学、患者接受度高等。结论:中药溻渍法治疗优势明显,适应症广泛,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重视程度不足、临床操作混乱、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等问题阻碍了中药溻渍法的发展,应尽快完成中药溻渍法的标准化研究,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灯合剂"溻渍联合中药内服对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2例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元七骨痛酊溻渍加"寒湿方"内服治疗,治疗组采用"乌灯合剂"溻渍加"寒湿方"内服治疗。2组均以20 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等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等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乌灯合剂"溻渍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近期和远期的临床疗效,以利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率。方法将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紫癜风即西医过敏性紫癜(皮肤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人;治疗组为中药溻渍+常规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中药溻渍每次30 min,每天2次,15天为1个疗程。两组进行近期疗效及远期复发率的比较。结果近期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远期观察治疗组紫癜的复发率为36.8%,对照组紫癜的复发率为85.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溻渍治疗过敏性紫癜(皮肤型)疗效显著,紫癜复发率减少,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