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1989~2002年经胃镜检查并手术证实的早期胃癌84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微小胃癌检出率为7.65%,其中,一点癌4例,小胃癌25.59%内镜下平坦、隆起、凹陷等各类型及组织学类型的分布与文献相似。结论微小胃癌检出率的高低可以反映胃癌早期诊断与研究水平,内镜检查时宜注意病变区和相邻粘膜的辨认及全貌观察,才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进展葛莲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镜室南宁530021)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浸润局限于胃粘膜下层,而不管其浸润范围及有否淋巴结转移。近几年来,由于内镜的发展和普及,使得早期胃癌的发现率愈来愈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50%[1]。...  相似文献   

3.
冯业全  陈雪  陈万宁  杨清清  刘倩 《重庆医学》2012,41(25):2626-2627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194例,根据不同内镜检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例行亚甲蓝色素内镜检查的为实验组,对照组90例行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亚甲蓝色素内镜和普通内镜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实验组腺上皮肠化、不典型增生及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腺上皮增生和腺瘤检出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色素内镜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更高,有助于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具有方法简单、安全、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早期胃癌内镜下经常出现黏膜表面细微的变化,很容易逃避检测。因此,必须对早期胃癌内镜下特点有深入了解,同时必须对胃进行深入和详细的观察[1]。诊断早期胃癌首先应基于传统的白光内镜检查结果,然后结合先进的诊疗技术如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光学技术( NBI 或 FICE)、共聚焦内镜、超声内镜、自发荧光内镜等来提高诊断率。此外,血清学和基因学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Ⅱc型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部位和病理特点,探讨其对凹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30例Ⅱc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形态特点,对其中19例内镜下活检和术后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进行对比.结果Ⅱc型早期胃癌分化型以凹陷发红伴隆起多见;未分化型的凹陷表面褪色和结节多.内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类型、浸润深度符合率在70%以上.结论Ⅱc型早期胃癌内镜下形态特征和活检对诊断及临床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对早期胃癌的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100050)于中麟自消化内镜问世以来,使胃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发现早期胃癌使手术后5年生存率达95%以上。可以说采用传统的外科疗法已完全达到根治的目的,有何理由还要开展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择开展内镜以来,20年间胃镜发现并行外科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的病例187例,对病理组织学特点及随访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早期胃癌切除占胃癌切除的4.99%;电子内镜检查活检证实为早期胃癌的阳性率为93.1%(174/187);部位以胃窦居多占49.2%;Ⅰ型、Ⅱ型、Ⅲ型早期胃癌检出率分别为25.7%、54.0%及20.3%.结论:早期胃癌临床无特征性症状,诊断主要靠内镜医师认真细致观察和识别早期胃癌的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8.
王彩娟 《甘肃医药》2014,33(2):127-128
目的:通过分析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胃镜室自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经普通白光内镜检查4206例,发现疑似早期胃癌的患者49例,分别进行放大内镜、NBI放大内镜检查,对疑似病灶的胃粘膜在形态、色泽及微血管形态的清晰度进行比较,并对疑似部位进行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结果:49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期胃癌26例。NBI放大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在观察粘膜腺管结构显示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NBI放大内镜明显好于电子放大内镜。在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方面,NBI放大内镜分别为91.6%(11/12)、94.6%(35/37)、95.9%(47/49),电子放大内镜分别为58.3%(7/12)58.3%(29/37)78.4%(37/49)。NBI放大内镜诊断早期胃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电子放大内镜。结论:电子放大内镜是早期胃癌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对疑似病变进一步进行NBI检查可以更方便地提供清晰的血管图像。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综合国内外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早期胃癌的文献资料,对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探讨色素内镜和放大内镜等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切除术等对早期胃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术加放大内镜(NBI-ME)及内镜活检在早期诊断胃癌的价值。方法采用NBIME对可疑病变(胃黏膜形态、颜色改变)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活检,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诊。计算NBIME、内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NBI-ME诊断早期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内镜活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ME对早期胃癌诊断有较高的价值,若符合NBI-ME早期胃癌诊断的患者建议行内镜活检,并术后进行病理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1.
胃溃疡癌变23例内镜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溃疡癌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胃镜活检出的胃溃疡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溃疡癌变与难治性溃疡有关,内镜检查溃疡形态发生变异直视下溃疡周边活检找到癌变组织.结论长期难治性胃溃疡,定期胃镜检查时,应常规对溃疡边缘及邻近粘膜作多处活检,更有利于癌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李光  余拉结  刘舜贤  汤如卿 《医学综述》2008,14(13):2073-2074
目的总结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内镜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3例晚期胃癌或残胃癌出口癌性狭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2组,治疗组(n=23)经内镜用高渗钠联合化疗药注入瘤体基底部及周边,每周1次,连续6周。对照组(n=20)采用MAF方案[即丝裂霉素、多柔比星、5-氟尿嘧啶]常规化疗。结果两组疗效、生存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注射药物对晚期胃癌或残胃癌伴出口癌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姑息疗法,能重建腔道,解除梗阻,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色素内镜检查以提高对早期胃癌(EGC)的检出率,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EGC.方法:对内镜病理报告有胃黏膜伴有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采用靛胭脂染色进行内镜检查,在不着色或褪色较快的胃黏膜处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结果:在1 504例病理报告有胃黏膜伴肠化或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发现胃窦部肿瘤30例、胃体肿瘤8例、胃底贲门部肿瘤12例;病理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32例、低分化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4例、未分化加印戒细胞癌4例、未分化癌4例.浸润深度:黏膜内癌(M)28例,黏膜下层癌(SM)22例.结论:色素内镜下黏膜良恶性病变对着色不同,容易进行鉴别诊断,对癌变区域判断准确,可提高胃癌的活检阳性率,对提高胃癌的治疗结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内镜微波凝固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评价内镜微波凝固疗法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 应用作者 内镜微波治疗仪对567例消化道,阴道和宫颈不同的疾病进行了治疗,治后全部例均随访和内镜复查。结果 经内镜微波凝固治疗,出血均止,完全性痘疹性胃炎、消化道息肉、早期胃癌消失,难治性胃溃疡愈合,食管癌梗阻疏能,残胃缝线灼断且将所缠绕的异物取出,宫因管瘤切除,无并发症,结论 表明该法较高频电和激光更安全,有效,简便和价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胃镜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镜下表现的特点。方法采用电子胃镜、内镜下染色、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超声内镜发现早期食管癌患者的镜下图像特征。15例患者均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剥离术或外科手术,并经病理学证实。结果发现、证实15例早期食管癌,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45岁,平均年龄60.02岁。结论提高国内内镜下食管癌早期辨认能力,是目前食管癌早诊早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内镜学技术上的一项新突破,它将共聚焦显微镜与普通内镜整合,使其能在人体进行组织学检查,并在行内镜检查时快速诊断疾病种类,尤其对于消化道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早期胃癌的诊断等有着重要价值。许多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对上消化道疾病具有有效的诊断价值。现对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上消化道的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53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为青年胃癌早期胃镜筛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胃镜检查并行病理活检证实胃癌患者621例,年龄≤40岁青年组53例,>70岁老年患者244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男女比例为1∶3.08,老年组3.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胃癌遗传倾向性多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纳差、早饱及其他不典型症状者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青年组胃癌以胃窦胃角部为主,老年组贲门及交界区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进展期胃癌BormannⅢ、Ⅳ型发现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低分化癌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年胃癌好发于女性,存在遗传倾向,可无特殊临床表现;发生部位以胃窦胃角为主;内镜以进展期胃癌为主;病理表现以低分化为主。应加强对青年胃癌临床内镜识别及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8.
131例胃癌、萎缩性胃炎及浅表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正常人血清铜、锌、铁、锰的浓度和铜/锌比值测定结果发现:1.胃癌患者血清铜、锌及其比值与正常人比较,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2.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病情发展趋势中发现,其铜、锌和铜/锌比值的变化也呈对应趋势。3.铜、锌及其比值在诊断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下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内镜下发现胃黏膜异常的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组(染色组),每组198例。对照组普通内镜观察判断病灶并活检,染色组采取染色观察后活检,对比两组一般情况、镜下表现、活检病理等。结果染色组早期胃癌18例(9.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5.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8.1%),肠上皮化生51例(25.8%);对照组分别为2例(1.0%)、4例(2.0%)、6例(3.0%)、41例(20.7%)。染色组对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染色组检出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隆起型3例(1.0%),表浅型16例(55.2%),凹陷型10例(34.5%),三者中表浅型病变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类(P<0.05)。结论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等的检出率,同时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癌前病变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GED)与处皮化生(IM)之间及其与胃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收集胃镜下具有隆起病变特点的人胃膜活检26例,采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电镜观察等多种手段观察了胃莫璀为的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结果:26例人胃镜活检组织的不同程度的GED和胃癌中,p53与rasp21相伴随表达;8例Atypia0-Ⅲ的GED中,P53阳性5例,rasp21阳性3例;17例GED异型上皮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