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7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蚓激酶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除常规治疗外,蚓激酶组每天给予蚓激酶120 mg,对照组则每日给予丹参20 mL静注,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结果:经Ridit分析显示蚓激酶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功能状态评价差值蚓激酶组分别为9.86±7.40和2.06±1.07,对照组分别为5.08±5.18和1.17±0.6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蚓激酶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2.8%V 10%,P>0.05)。结论:蚓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我们研究了发病在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经头部CT扫描确诊,无心、肺、脑等严重并发症等。病人被随机分成三组:HBO组(A组)、正常室内血液稀释组(B组)、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C组),每组包括20个病人。在治疗前后观察血液流变学和其它参数。治疗后A组HCT、全血粘度、CF和YSS减低,而CBF增加,在B组也可见到同样的变化,而C组无变化。三组之间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A组治疗后PO_2显著升高。临床有效率在三组内分别为90%、70%、50%(P<0.01)。这项研究提示:在高压氧下进行血液稀释治疗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CBF和缺血部位的灌流。这一治疗也可以增加血液和组织的氧张力,结果使氧的弥散力和有效的氧供给增加。这对于增加缺氧脑细胞有效氧供给和减轻脑水肿是有益的。这种方法可以成为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对22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自血充氧光量子疗法和患侧肢体早期功能锻炼以及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4.
刘畅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1):2442-2443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单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疏血通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溶栓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做了疗效评价。结果:溶栓组临床有效率94.2%,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6.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uk静脉滴注溶栓疗法在72h内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对229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联合用药,自血充氧光量子疗法和患侧肢体早期功能锻练以及针剌疗法。对照组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维脑路通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2%,治愈率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1%,治愈率35.5%,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χ2=143.64,P<0.01)。提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降低了脑梗塞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朱其义  鲁金胜 《临床荟萃》1998,13(24):1135-1136
降纤酶是目前国产蛇毒制剂中纯度最高的新药.我们自1997年8月~1998年5月以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基本相同,脑水肿者加用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5/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9)。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及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对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28例急性脑梗塞进行动脉内溶拴治疗,就其治疗时间窗,药物用量及其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性造影并溶栓,血管内造影证实血管开通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及起病1个月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阻塞血管完全再通率46.4%(13/28),部分再通率32.1%(9/28),未开通6例(21.4%);临床治愈率10例(35.7%),显著好转7例(25%),有效6例(21.4%),无变化4例(14.3%),死亡1(3.6%)例。结论:介入性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不十分理想,尤其是超过溶栓时间窗的患者,进一步寻求好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我们对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用丹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分子式:C13H11N2O2Na,由丹东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97)卫药准字X-105号)治疗,并以复方丹参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蕲蛇酶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报道1,6-二磷酸果糖(FDP)对缺血性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1]。我们近二年将FDP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选择脑梗塞132冽,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治疗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46~81岁,平均64.2岁;对照组男41例,女23例,年龄47~79岁,平均62.7岁。根据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D',将患者分为轻(10~15分)、中(16~30分)、重型(31~45分)。其中治疗组分别为12、38、18例;对照组分别为13、35、16例。两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100 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蚓激酶60 mg,口服,每天3次,连用14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及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凝血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尿隐血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接单纯随机法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及对照组.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判。结果:胰岛索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中、重型脑梗塞患及早期(48小时内)治疗疗效尤为显。结论:胰岛素可显减轻脑梗塞患的神经损害程度.明显提高神经功能康复程度。  相似文献   

17.
18.
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脑梗塞患者高达85%,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尤为重要。我院从2005年~2007年应用高压氧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59例,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尼拉苏治疗急性脑梗塞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尼立苏是一种高选择性脂溶性的钙通道阻滞剂 ,对脑血管有较强的抗痉挛和扩张作用 ,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动脉硬化、脑梗塞所致的缺血性脑神经损害。现将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138例 ,全部经过头颅 CT检查确诊 ,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塞诊断标准 [1 ]。随机分成治疗组 70例 ,其中男 4 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1~ 83岁 ,平均 6 4 .5岁 ;对照组 6 8例 ,其中男 4 3例 ,女 2 5例 ,年龄 4 0~ 79岁 ,平均 6 3…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蚓激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同时应用胞二磷胆碱0.5g、维生素C5.0、丹参20ml加5%葡萄糖350ml溶液,治疗组加蚓激酶胶囊2粒日3次口服,疗程10~21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43%,两组疗效比较Ridit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蚓激酶加丹参治疗组疗效优于丹参对照组,蚓激酶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有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