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鼻-鼻窦炎的MRI特征征象,评估患者鼻窦累及范围,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4例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资料,重点观察其在MRI上的特征影像表现,结合手术记录评估病灶累及范围。结果①24例病例中,21例行CT扫描,24例均行MRI扫描;②病变单侧发生23例、双侧1例;③病变发生于单侧窦腔17例(单侧上颌窦16例、单侧蝶窦1例),同时发生多个窦腔7例(累及上颌窦、筛窦及额窦2例,累及蝶窦及筛窦2例,累及上颌窦及筛窦2例,累及双侧上颌窦及单侧筛窦1例);④21例CT检查病变窦腔内均充填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9例病灶内可见结节状、斑点状、絮状高密度钙化,2例未见钙化。21例中13例伴窦壁骨质硬化;12例伴窦腔扩大,其中9例伴部分骨质吸收、破坏;⑤MRI可见病灶多数位于窦腔中央(15/24),部分位于窦口区(6/24),少数同时累及窦腔和窦口(3/24),T1WI表现为稍低至稍高信号,T2WI均呈现特征性低信号,低信号范围大于CT钙化灶的范围;受累窦腔黏膜增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增厚黏膜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显示更加清晰。结论真菌球型鼻-鼻窦炎T2WI呈现特征性低信号,范围大于CT所显示钙化灶范围,结合增强扫描MRI能更准确地判断病灶范围、邻近组织受累情况,有助于提高真菌球型鼻-鼻窦炎术前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学证实的18例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病变中心位于蝶筛区,3例位于上颌窦。CT表现:病变形态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与邻近肌肉相近,相对比较均匀,邻近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强化。MRI表现:与脑实质比较,病变T1WI呈略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3例;T2WI呈略高信号8例,呈等信号2例。病变信号欠均匀,7例病变内部可见小条状或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4例可见短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病变均呈中度不均匀强化。15例病变广泛侵犯周围结构,MRI可清楚显示病变侵犯的范围,其中眼眶受累8例,颅内受累8例,海绵窦受累5例,翼腭窝受累6例,鼻咽部受累3例。结论横纹肌肉瘤典型的MRI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中度强化。CT可以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MRI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的侵犯范围,两者结合可为该病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在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影像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经病理证实为鼻腔及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其中12例行CT+MRI检查。比较患者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的影像表现,及对周围侵犯结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2例肿瘤患者,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呈膨胀性生长,未见明显囊变和钙化,肿块短径在2.0cm-5.4cm,平均短径为2.9cm。肿瘤中心位于鼻中隔4例,下鼻甲3例,中鼻甲2例,上颌窦2例,蝶窦1例。邻近骨质均表现为溶骨性改变,残存骨质边缘整齐呈刀切样改变。13例肿瘤患者MRI表现为肿瘤形态不规则,膨胀性生长。肿瘤中心位于鼻中隔4例,下鼻甲3例,中鼻甲2例,上颌窦3例,蝶窦1例。13例患者中有11例典型黑色素瘤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表现,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无色素性黑色素瘤T1WI呈等、低信号,局部可见条状、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不典型表现,此时特征为MRI信号混杂,轻度不均匀强化为其特征。结论 CT与MRI均能较好的显示恶性黑色素瘤病灶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及邻近骨质破坏情况,但CT用于恶性黑色素瘤诊断缺乏特异性,MRI用于典型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为肿瘤临床分期提供重要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神经鞘瘤患者,包括12例良性、1例恶性病变;13例均接受平扫、2例接受增强CT扫描;10例接受平扫、6例接受平扫及增强MR扫描;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灶,平扫CT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n=11)或稍低密度(n=2),5个病灶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区;8例累及鼻腔及鼻窦,邻近骨质受压变形、吸收,5例局限于鼻腔内;增强CT显示2个病灶(2/2)均呈轻度不均匀强化。10例平扫MRI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8个呈等T1WI、T2WI信号,2个呈低T1WI及稍高T2WI信号;9个病灶内见混杂斑片状低T1WI、高T2WI信号,其中5个内见斑点状、条状T1WI及低T2WI信号,6个病灶边缘见不连续T2WI低信号;增强MRI显示6个病灶(6/6)均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其内散在异常信号区呈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个病灶边缘轻度强化、1个明显强化、1个未强化。结论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CT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其MRI表现则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恶性肉芽肿的CT、MRI诊断及病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恶性肉芽肿的CT、MRI诊断及病理表现。方法: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均行CT、MRI检查,病理证实为恶性肉芽肿。结果:发生于鼻面部8例,表现为鼻腔、鼻中隔、鼻甲、上颌窦、筛窦、蝶窦黏膜增厚,左右大致对称,不同有质破坏,7例有软组织肿块,5例邻近脑组织受累。中耳病变1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和骨质破坏。所有病灶在T2WI信号强度并非很高,表现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呈明显强化。病理显示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4例经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证实了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结论:CT、MRI均能很好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观察软组织情况以及MRI为佳,T2WI病灶呈略高信号,骨质破坏情况CT更可靠,二者更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CT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内窥镜病理证实的66例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所有受累鼻窦均显示窦腔密度增高,病变累及一侧上颌窦45例,两侧上颌窦12例,一侧上颌窦、筛窦24例,上颌窦内可见点状、斑块状、线状钙化影50例,窦腔高密度影内可见气泡影25例,病变呈肿块状突入鼻腔13例,窦壁骨质硬化35例,窦壁骨质吸收破坏18例,但残存骨端伴有骨质硬化,以内侧壁破坏多见。病变延伸到邻近结构5例。结论:根据其CT表现可归纳如下特点:(1)病变多为单侧性;(2)病变部位以上颌窦为主;(3)窦腔密度增高,其内可见点状、斑块状、线状钙化影;(4)局限性骨质增生与破坏,破坏残端常伴有骨质硬化。其中以鼻窦病变内钙化影最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藏毛窦的CT及MRI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病理证实藏毛窦的CT及MRI表现.结果:9例藏毛窦均位于骶尾部皮下,呈囊状,形态不规则,部分见分隔,1例腔内见毛发.CT表现为骶尾部皮下不规则囊性稍低密度影,边界欠清楚,可以出现瘘管、窦道.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楚,并发感染后,信号不均,边界不清.T2WI/TSE/SPIR序列病变呈高信号,对于病变的显示更清楚.结论:CT及MRI可以显示藏毛窦的范围、深度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有助于诊断及手术计划的制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和MR对肾嗜酸性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嗜酸性细胞瘤的CT和(或)MRI表现。结果 CT检查12例,平扫8例病灶呈均匀软组织密度影,3例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影,1例瘤体周边有环状钙化。增强扫描后病灶呈轻中度强化,6例见星状瘢痕。MRI检查3例,2例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1例T1WI呈等信号、T2WI等低信号。结论多数肾嗜酸性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相结合,特别是动态扫描有助于术前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RI对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出血坏死性鼻息肉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 14例出血坏死性鼻息肉均源自单侧上颌窦,以上颌窦口为中心向上颌窦-中鼻道生长,MRI信号混杂,13例T2WI显示病变边缘见明显不规则低信号环;3例增强扫描表现为"菜花"状不均匀显著强化,T2WI低信号环无强化。所有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压迫性骨质吸收,上颌窦周围软组织未见受侵征象。结论 出血坏死性鼻息肉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作为该病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UESL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UESL患者.螺旋CT检查5例,MR检查9例.结果 5例患者CT扫描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晰的囊状低密度影,其内含有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动脉期软组织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MRI 9例患者中6例T1WI表现为囊状高低信号混杂影,T2WI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3例患者T1WI表现为囊状低信号影,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及高场强MRI能反应UESL的影像学特点,提高了UESL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Fungal diseases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ungal diseases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varieties. The invasive form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cute fulminant fungal sinusitis, granulomatous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and chronic invasive fungal sinusitis. The noninvasive form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fungus ball and the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 The following review discusses the various types of fungal sinusitis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CT and MR imaging featur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及副鼻窦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PNETs)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及副鼻窦pPNETs的影像学资料。4例同时接受CT、MR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仅接受CT平扫检查,1例仅接受MR增强检查。结果 CT平扫病灶为等肌肉密度的软组织肿块,MR SE T1WI为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可见囊变或坏死(n=2)、出血(n=2),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广泛累及周围结构,周围骨质筛孔状破坏,轻度膨胀并可见残存骨壳。结论 鼻腔及副鼻窦pPNETs的密度、信号无明显特征性。病变所致的骨质改变可能对其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CT可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情况,MRI可较好地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侵犯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霉茵性副鼻窦炎的CT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单侧副鼻窦发病14例,双侧副鼻窦发病4例,病变主要在上颌窦14例,累及同侧筛窦9例、蝶窦3例、额窦3例,病变侵犯后鼻孔4例。霉茵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主要为:病变窦腔软组织阴影充填呈铸形改变,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使窭腔缩小。结论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具有窦腔缩小,窦腔密度不均增高及点状,条状钙化等特征,CT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CT及临床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主要CT表现有:病变多为单侧性,对侧鼻窦正常;病变多位于上颌窦或以上颌窦为主,可累及其他鼻窦;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砂粒状、条状高密度钙化影;有鼻窦壁骨质破坏。结论 CT检查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鼻窦炎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8年3月,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3例行MRI增强扫描,5例行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2例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观察CVST累及区域范围及周围情况、平扫密度或信号特征及颅内伴发病变等。 结果全部患者均累及2个以上静脉窦,7例患者CT平扫见受累静脉窦明显高密度,MR平扫10例患者可见受累静脉窦T1WI明显高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均可见受累静脉窦高信号。3例行MRI增强扫描患者中,受累及静脉窦呈完全强化2例,部分性强化1例。CT及MRI提示左颞叶出血性梗死1例,矢状窦旁占位2例,丘脑出血性梗死1例,皮层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MRV均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完全不显影及侧支代偿血管形成。 结论MRI平扫可显示CVST的特征,CT平扫部分患者显示CVST的特征,CT及MRI平扫均可显示CVST的颅内伴发病变。识别CVST的静脉窦CT及MRI平扫特征及可能的颅内继发病变影像学表现,并结合MRV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神经节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与方法:神经节细胞瘤9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加增强;8例病人做MRI,其中4例做MRI增强。结果:CT上均显示为边缘清楚的卵园形肿块,其中3例低密度(CT值<20Hu),4例中等密度,2例混杂囊实性密度。2例有点状及粗大钙化.8例行MRI检查,均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神经节细胞瘤典型的CT表现为低密度和点状钙化,在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MRI增强扫描.T1WI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相似文献   

17.
CT和MRI诊断胆囊腺肌瘤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CT和MRI诊断胆囊腺肌瘤病(GBA)的作用与限度。方法分析19例经组织学证实的GBA患者的CT和MRI资料,比较常规T1WI、T2WI、3mm薄层T2WI、MRCP、平扫CT、螺旋CT胆道造影(SCTC),以及CT和MRI动态增强扫描各时相图像显示罗-阿窦和胆囊病变的能力。观察结果与病理标本所见对照。结果19例GBA包括局限型11例,节段型5例,弥漫型3例。MRI显示罗-阿窦优于CT。胆汁显著浓缩时,SCTC可补充MRCP的不足。结论MRI诊断GBA的作用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的MRI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宫颈癌的MRI表现,评价MRI成像方法。方法 9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鳞癌89例,腺癌7例,腺鳞癌2例)行盆腔部轴位SE T1WI,轴位及矢状位TSE T2WI,冠状位脂肪抑制(SPIR)TSE T2WI及Gd—DTPA增强后轴位、冠状位、矢状位SE T1WI扫描。分析肿瘤的MRI表现特征及侵犯范围,部分病例MRI所见与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宫颈癌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T2WI呈较高信号,与宫颈基质低信号及子宫内膜、宫旁脂肪组织高信号有良好对比,T1WI呈等或低信号,Gd—DTPA增强后T1WI可轻度强化。33例出现信号不均匀表现,病理上可为假腺腔、坏死及角化珠。在MRI上,83.6%的宫颈癌出现宫颈外侵犯,其中阴道侵犯68.4%,宫体侵犯53.1%。结论 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侵犯范围与途径,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前常规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诊断价值,评价栓塞静脉窦的扩散信号表现预测治疗后对应的静脉窦再通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CVST的常规MRI、MR静脉成像和DWI表现。以首次DWI检查栓塞的静脉窦表现分高信号组、等或低信号组,随访28例76支栓塞的静脉窦再通情况,两组间的完全再通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常规MRI和MR静脉成像发现32例CVST。5例单支静脉窦受累,8例2支静脉窦受累,13例3支静脉窦受累,4例4支静脉窦受累,2例5支静脉窦受累。86支CVST中,61.6%在T1WI呈高信号,47.7%在T2WI呈高信号,46.5%在T2 FLAIR呈高信号,32.6%在DWI呈高信号。首次DWI检查25支栓塞的静脉窦呈高信号者,随访检查7支静脉窦完全再通,10支静脉窦部分再通,8支静脉窦仍见阻塞。首次DWI检查51支栓塞的静脉窦呈等或低信号者,随访检查36支静脉窦完全再通.9支静脉窦部分再通,6支静脉窦仍见阻塞。DWI检查栓塞的静脉窦呈高信号者较无高信号者,随访复查栓塞的静脉窦完全再通率减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6,P〈0.05)。结论:CVST患者已行常规MRI检查时,DWI检查不具有补充的诊断价值。DWI检查CVST呈高信号者,提示栓塞的静脉窦再通机会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