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迅速纠正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的病理状态使重要脏器得到有效灌注,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输入,通过监测血压尿量心率的变化,评价该溶液抗休克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49例,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经静脉输入,速度10~15ml/min,测定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心率、呼吸、尿量.当相邻两次收缩压均达100mm Hg(1mm Hg=0.133kPa)以上时,停止输入该溶液并以林格氏液维持输液,记录实际输入量.结果用药后血压尿量较用药前明显增高.抗休克有效率为100%.平均用药量(425±112)ml,平均用药时间(0.54±0.16)h.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应能迅速恢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压,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失血性休克救治的成功率.本试验结果显示以10~15ml/min的速度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在200~750ml范围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HOME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H40)复苏失血性休克兔对其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气影响。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等分为3组:HH40组、HTS(7.5%高渗氯化钠溶液)组、LRS(林格液)组。采用Wigge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分别用5mg/kg的HH40、HTS、LRS复苏。于放血前、输液前、输液后10min、60min、180min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其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电解质值。结果:HH40和HTS可以使休克兔的MAP升高,并维持时间较长;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所回升,动脉血pH、血液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等指标下降趋势减慢,且给药后血Na+升高不明显。结论:HOME注射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3.
秦钟  孙国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135-1136
目的:观察佳乐施急性扩容对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输入复方氯化钠,B组输入佳乐施,输液速度都为20mL.kg-1.h-1。观察记录气管插管前5min、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10、15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结果:两组患者全麻诱导前后各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佳乐施组插管后15min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复方氯化钠组(P<0.01)。结论:急性扩容不论是晶体或胶体液均可减轻全麻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佳乐施升高中心静脉压优于复方氯化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HOME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H40)复苏失血性休克兔对其平均动脉压、电解质和血气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等分为HH40组、NTS组、LRS组.采用Wiggcr's改良法制作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分别用5mg/kg的HH40、RTS、LRS复苏.于放血前、输液、输液后1 0min、6 0min、180min时分另q记录平均动脉压(MAP)、检测其动脉血的血气分析.电解质值.结果 HH40和HTS可以使休克免的MAP升高,并维持时间较长;动脉血氧分压(PaO2)有所回升,动脉血pH、血液碱剩余(BE),标准碳酸氢盐(SB)等指标下降趋势减慢,且给药后血Na+升高不明显.结论 HOME注射液是抢救失血性休克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不同的液体复苏对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果。结果:96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52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mmHg(1mmHg=0.133kPa),病死率4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2%;限制性液体复苏组44例患者MAP维持在40~60mmHg,病死率2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两组MAP、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霍姆(HSH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于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ASAⅡ~Ⅲ级,Glasgow 评分7~11分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霍姆组(H组)和复方氯化钠组(F组),每组20例.H 组患者麻醉平稳后于手术前开始给药,经静脉输入霍姆,每250 ml应在10~30 min内输入,在给药前和停药后30 min进行血气分析,F组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处理,观察并记录Na+、红细胞压积(Hct),观察并记录给药前,给药后5、10、15、20、25 min,停药后30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给药前相比,停药后30 min H 组 Hct明显升高(P<0.05),Na+明显升高(P<0.05).停药后30 min,H 组同F组相比Hct明显降低(P<0.05),H组尿量明显高于F组(P<0.05).H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 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明显高于给药前(P<0.05),HR 有所减慢(P<0.05).H 组给药后5、10、15、20、25 min和停药后30 min,SBP、DBP、MAP均高于F组(P<0.05),HR 慢于F组(P<0.05).结论 霍姆能迅速恢复循环血容量,改善器官灌注和微循环,降低颅内压以及减轻脑水肿,为颅脑创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林兰英  林财珠 《黑龙江医学》2009,33(10):727-729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以下简称高渗盐复合液)对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肝、肾、凝血功能、电解质和尿量的影响。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伴失血性休克患者25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开始前输入高渗盐复合液250 mL,输注速度10 mL/(kg.h)-1。检测输注前、输注后24 h的肝、肾、凝血功能,并在输注前、输注后30、60、120 min、24 h,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Na+、K+、CL-、HCT。观察并记录输注前、输注毕、输注后30、60、120 min、术毕SBP、DBP、MAP、HR。输注前放空尿袋,观察并记录输注后30 min、60 min、120 min、术毕尿量。结果输注毕、输注后30、60 min血压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各个时间点心率明显下降(P<0.05),尿量明显增加。血气分析检测电解质和HCT的结果,血清Na+在输注后30、60 min明显升高(P<0.05);在输注后120 min稍有下降,在输注后24 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输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K+、C1-24 h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CT24 h未恢复到正常,且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肝功能、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测其输注前及输注24 h的结果,除TBIL、DBIL和APTT检测结果有差异外,其他几项2个时间点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渗盐复合液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手术患者,在升高血压、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同时,可提供一种有效地扩充血容量液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在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诊断为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用采用以7.5%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复苏,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得以治愈,输液高渗盐后,其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尿量也明显增多。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结论高渗盐水的应用,是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副作用小,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和胰岛素在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接诊的8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补充高渗氯化钠和胰岛素的治疗(为治疗组),治疗效果与2009年5月~2012年12月接诊的92例接受常规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结果治疗组患者血压上升时间、心率下降时间、尿量增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在治疗5d后明显下降(P<0.05),肿瘤坏死因子(TNF-α)治疗24h后明显下降,且5d后下降更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给严重多发伤患者输注高渗氯化钠和胰岛素有益于患者早期复苏,降低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假手术组、休克组、复苏1组(输林格液)和复苏2组(输林格液 万汶液),每组10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在制模成功后复苏1组给予林格液,复苏2组给予林格液 万汶(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收缩压(SBP)、舒张压(19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结果 血流动力学变化:复苏1组、复苏2组两组大鼠在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休克即时的SBP、DBP和MAP均较基础值明显降低,HR较基础值明显加快(P<0.05).复苏2组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和MAP均恢复到接近基础值水平(P>0.05);但复苏1组复苏30min的DBP,复苏60rain、90min和120rain的SBP、DBP和MAP均明显低于基础值,复苏后90min和120rain的HR较基础值和复苏2组明显加快(P<0.05).复苏1组的自主呼吸频率在复苏30min和复苏60min时明显增快,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苏1组复苏后各时段的DBP、MAP、SBP明显降低,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组复苏30min及复苏60min的呼吸频率明显加快,与复苏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具有较好的扩容效果,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改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改善因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高渗液体复苏-出血未控制前允许性低血压状态对创伤失血休克急诊早期的救治效果.方法 将5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液体复苏组(29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27例).常规组在止血前早期、快速、足量输入平衡液,维持平均动脉压(MAP)达70~90 mm Hg,限制组在止血前输入7.2%氯化钠的右旋糖酐溶液(晶:胶3:1)4 ml/kg,平均速度20 ml/min,维持MAP在50~70 mm Hg.比较两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PT)、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与常规液体复苏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输液量明显减少,PT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升高,死亡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可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改善脏器灌注和氧供,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霍姆)对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70岁以上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麻醉前分别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50ml(观察组),乳酸钠林格氏液500 ml(对照组).监测麻醉前及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后5、10、2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观察输液前及输液后30 min后的电解质、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并记录麻醉后使用麻黄碱的例数、剂量.结果 观察组在麻醉后各时段SBP、DBP的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电解质(Na+、Cl-)在腰麻后无明显改变,观察组Hb和Hct稍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后使用麻黄碱的例数、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预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霍姆)能有效预防高龄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的血压下降,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电解质无明显影响,并有轻度血液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诱导及维持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血浆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35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设定诱导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复合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4μg/ml,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及气腹完毕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时相应的血浆浓度。结果:插管即刻HR、SBP、DBP及MAP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气腹完毕时SBP、DBP、MAP也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8.9±3.1)min,相应血浆靶浓度为(1.27±0.32)μg/ml。结论: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苏醒较为迅速,是安全满意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中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及与麻醉深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期间采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于麻醉诱导前5 min(T0)、气管插管即刻(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气腹开始即刻(T3)、气腹后5 min(T4)、气腹后15 min(T5)、气腹放气后5 min(T6)、气管拔管后5 min(T7)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I(Narcotrend index),观察麻醉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及其与NI的相关性。结果:SBP、DBP、MAP、HR和NI随时间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行Narco-trend分级监测可有效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5.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66例休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100 mL静脉注射。[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每分钟输出量(CO)升高(P<0.05),心率(HR)下降(P<0.05)且治疗组变化更快、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输液量及多巴胺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迅速恢复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渗透浓度晶体液对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脑屏障(BBB)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林格液)组、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高渗盐)组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复方电解质)组,每组50只,重度失血性休克[放血量占全身血容量的40%,平均动脉压(MAP)为35~45mmHg]维持1 h后分别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或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测定放血前(T0)、放血1 h(T1)、输液毕即刻(T2)、1 h(T3)、2 h(T4)血清S100B含量、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和干/湿质量比,电镜观察海马CA1区BBB改变。结果:三组T1~T4时间点血清S100B含量均比T0时升高(P<0.05)。高渗盐和复方电解质组在T3和T4时显著低于林格液组(P<0.01)。放血及输液前后脑组织EB含量无变化(P>0.05)。与T0比较,林格液组T1~T4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都显著增加(P<0.05),高渗盐组仅在T1时增加(P<0.05),复方电解质组在T1、T2和T3时增加(P<0.05)。三组脑组织含水量在T0和T1时无显著差异(P>0.05);T2时高渗盐组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林格液组(P<0.01);T3和T4时高渗盐和复方电解质组都低于林格液组(P<0.01)。放血1 h后电镜下示血脑屏障发生改变,林格液组胶质细胞足突空泡化最明显,毛细血管周围水肿液最多。结论:重度失血性休克后BBB通透性和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复苏时短期内加重BBB损伤和脑水肿,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和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复苏都能减轻BBB损伤和脑水肿,且7.2%高渗氯化钠注射液优于复方电解质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渗盐水在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诊断为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用采用以7.5%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为主的综合措施进行复苏,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得以治愈,输液高渗盐后,其血压显著升高,心率显著下降(P〈0.05),尿量也明显增多。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结论高渗盐水的应用,是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其副作用小,值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快速扩容对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复方氯化钠组,试验组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组,每组20例,对照组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试验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输液速度为15mL·kg-1·h-1.结果 2组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一致,2组诱导后5、10、15min时段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基础值明显上升(P<0.01),心率明显减慢(P<0.01);其中试验组在诱导后10、15min时段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心静脉压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结论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可维持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保持心率平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应控制输入总量,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与电解质.  相似文献   

19.
倍他乐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探讨其降低血压、减慢心率与保护心肌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Ⅲ级择期全麻非心脏外科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Ⅰ组予以倍他乐克40μg/kg,Ⅱ组予以生理盐水2ml,采用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1h(T6),术毕(T7)各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PP(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及使用麻黄素、阿托品的例数。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0比较,Ⅰ组T1~T7SBP、DBP、MAP、HR、RPP显著降低(P<0.05),Ⅱ组在T1~T5时SBP、DBP、MAP、HR、RPP显著升高(P<0.05),T5~T7趋于平稳。与Ⅱ组比较,Ⅰ组在T1~T7各时点SBP、DBP、MAP、HR、RPP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使用麻黄素、阿托品的例数无差异(P>0.05)。结论倍他乐克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抑制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易于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能够安全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HHS)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复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修订的Capone等方法制备创伤UHS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HS组)。NS组及HHS组大鼠经动脉放血,使血压降至40 mmHg,然后在距鼠尾根部1/4处断尾,造成活动性出血。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HHS输注,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 mmHg。复苏1 h后,两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MAP 90 mmHg,充分复苏2 h后,将大鼠放回笼内观察。分别于伤后0、30、90、210 min观察大鼠的心率(HR);血气指标包括pH、碱剩余(BE)、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各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磷酸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以及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结果大鼠休克后的HR显著下降,复苏后HHS组与NS组HR明显升高(P<0.05);休克大鼠的pH、BE、PaO2下降,LAC明显升高,复苏后与NS组比较,HHS组的pH、BE、PaO2增高,LAC显著下降(P<0.05);休克大鼠的PT、APTT明显延长(P<0.05),复苏后HHS组PT、APTT均短于NS组(P<0.05);休克后大鼠的CKMB、ALT、AST、Cr明显增高,复苏后,HHS组大鼠的CKMB、ALT、AST、Cr低于NS组(P<0.05);同时与NS组比较,HHS组大鼠活动性出血量和出血急救期输液量明显减少,且24 h及72 h存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HHS对UHS大鼠早期有较好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