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患者30例,年龄20~66岁,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方法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观察记录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健忘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30例患者中有25例一次性顺利插管到位(83.33%),4例经变换头部体位和旋转导管方向试插2~3次进入气管内(13.33%),1例经多次试插未能成功改用经口明视下将导管插入气管(3.33%)。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对插管过程健忘(无记忆)。反复插管患者有3例术后诉咽喉部疼痛,于1周内恢复,未见其他与插管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健忘镇痛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插管期间保留自主呼吸,患者能主动配合,对心血管不良反应小,术后无记忆,取得了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侧卧位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10/2015-0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需侧卧位择期泌尿外科手术的7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平卧位喉镜组、平卧位光棒组、侧卧位光棒组。两组平卧位组是患者平卧位分别使用Macintosh直接喉镜和光棒引导插管后摆侧卧位手术,侧卧位光棒组则在摆好侧卧位后使用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比较各组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并发症。结果各组插管后均有血压和心率的升高。平卧位喉镜组、平卧位光棒组、侧卧位光棒组的插管时间分别是(22.3±9.5)s、(18.1±10.32)s、(17.6±13.1)s。平卧位喉镜组1次插管成功22例(88%),有3例误入食道(12%),第2次插管成功;平卧位光棒组25例(100%)均1次插管成功,侧卧位光棒组1次插管成功22例(88%),1例(4%)误入食道,第2次插管成功,2例(8%)在喉镜辅助下第3次插管成功。各组术后插管并发症均少。结论侧卧位光棒引导气管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光棒联合新型喉罩气管插管与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光棒联合新型喉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不同等级气道插管情况( Mallampati分级Ⅰ~Ⅳ级)及置管成功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Ⅳ级气道插管成功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4%,气管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气管插管置入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咽喉疼痛及口腔损伤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光棒联合新型喉罩气管插管成功率高,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严进军  张毅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47-1248
目的观察光棒引导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为困难气道拟在全麻下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光棒组(A组,n=20)和喉镜组(B组,n=20),观察记录两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及成功率、插管前后1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 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稍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插管前后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的MAP、HR在插管后1 min与插管前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困难气道中行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可能有利于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弹性引导管芯在意外困难气管插管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使用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管芯(弹性引导管芯)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经验。方法:24例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诱导、维库溴铵0.1mg/kg静注后以Macintosh喉镜行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术.声门暴露为Cormack-Lehane 2b-3级,均首先采用常规铜质气管导管管芯将一次性气管导管塑成“J”形插管.试插2次未成功者则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以“顿挫感”及“末端遇阻”两指征判断管芯插入气管,然后在管芯导引下将气管导管套插入气管.以胸部听诊及呼气末CO2描记判断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24例意外气管插管困难病人改用弹性引导管芯后全部在引导管芯导引下插管成功,其中22例(92%)1次引导插管成功;插管时间18—45s,中位数25s;所有病人随访未见插管所致的并发症。结论:可塑性弹性气管插管引导是一种处理意外困难气管插管、防止插管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Shikani喉镜和Macintosh型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拟在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ASA I~Ⅱ级、年龄20 ~55岁,Mallampatis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三组(n=20):纤维支气管镜组(FOB组)、Shikani喉镜组(S组)和Macintosh喉镜组(M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纤维支气管镜、Shikani喉镜或Macintosh喉镜实施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记录完成气管插管的时间、插管次数、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口咽部和牙齿有无损伤.结果 FOB组20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S组20例患者中19例一次插管成功,1例二次插管成功;M组20例患者中,15例一次插管成功,4例患者二次插管成功,另1例患者两次插管失败后,改用Macintosh型喉镜配合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成功.M组插管时间(72 +36)s较S组(37±15)s和FOB组(39±10)s显著延长(P<0.01).M组插管后5例出现咽喉部少量渗血,FOB组和S组各有1例咽喉部渗血.三组均无门齿损伤情况发生.M组较FOB组和S组插管时及插管后1、3min心率、血压和二重变异指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在困难气管插管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和Shikani喉镜均具有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光棒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棒气管插管技术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在困难气道管理规则中将光棒气管插管列入困难插管技术之一。报告我院60例使用光棒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光索引导气管插管与常规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两种气管插管方法。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纽,A组采用光索引导气管插管,B组采用喉镜明视下气管插管。观察和记录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术后插管并发症。结果两组插管均成功,但插管时间A组(27±14)s明显短于B组(45±15)s,A组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B组小,术后并发症较B组少。结论光索引导气管插管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作为麻醉科常规气管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光棒和喉镜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中的优劣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锋  项玲  石键 《临床医学》2010,30(4):107-108
近年来手术患者要求全身麻醉者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气管插管技术。目前临床上用于气管插管的工具较多,有直接喉镜、特殊喉镜、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光棒等等。光棒是一种简便的插管辅助工具,其小巧轻便无需用直接喉镜,尤其适用于颈椎损伤头部不能移动以及特殊体位的患者。我院近年引进颈前透光法引导气管内插管技术,并与直接喉镜引导插管进行比较。拟探讨简单有效、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气管插管方法,提高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应用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37例直接喉镜下声门显露分级(Cormach-Lehane分级)Ⅲ~Ⅳ级意外困难插管患者,先采用常规铜质管芯塑形气管导管后直接喉镜下试插管,若试插两次失败者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常规试插管和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均按顺序通过,(1)自制负压检测仪;(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与否.分别记录常规试插管的次数、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一次性成功插管例数、所用时间、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吻合的例数以及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常规试插两次均失败.改用直接喉镜下弹性引导管芯引导插管后34例一次试插成功(92%),3例两次试插成功;插管时间17~51 8,平均28 8(中位数M).自制负压检测仪和PETCO2检测装置结合听诊法检测气管导管位置的结果完全吻合.术后24~48 h随访所有患者均未见插管相关并发症.结论:弹性引导管芯、自制负压检测仪联合在困难气管插管术中应用,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能快速判断导管位置,其结果准确可靠,气道损伤小.  相似文献   

11.
Airtraq喉镜与Macintosh喉镜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Airtraq喉镜和Macintosh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和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0例ASAⅠ或Ⅱ级、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irtraq喉镜组(n=45)和Macintosh喉镜组(n=45),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采用Airtraq喉镜和Macintosh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观察记录两组的声门暴露情况、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气管插管时以及插管后1 min、3 min和5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 Airtraq喉镜组的声门暴露均为Cormack-Lehane I级,Macintosh喉镜组则有5例Ⅱ级,1例Ⅲ级;Airtraq喉镜组和Macintosh喉镜组的插管一次、二次插管成功率分别是95.6%、86.7%和100%、97.8%;Airtraq喉镜组暴露会厌时间和插管总时间均显著长于Macintosh喉镜组(P<0.05)分别为14.4±6.5 s、32.7±12.3 s和7.7±3.6 s、24.9±6.3 s;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诱导后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较诱导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麻醉诱导后相比,Airtraq喉镜组插管时及插管后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Macintosh喉镜组的HR和RPP则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Macintosh喉镜相比,应用Airtraq喉镜插管可以改善声门的暴露情况、提高气管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但气管插管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合异丙酚下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索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期气管插管的较佳剂量.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诱导给予芬太尼,其它3组诱导给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其余诱导药物一致,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从入室到插管后5分钟之内的HR、SBP、DBP、MAP.结果 瑞1组SBP、MAP值在插管后1 min、2 min时均有较大的升高,与其余3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2和R3组从插管插入即刻起,血压开始回升,而R2组血压回升平稳,T3、T4、T5、T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1 μg/kg单次静脉注射诱导不能很好的抑制插管后心血管应激反应.与瑞芬太尼2 μg/kg对比,1.5 μg/kg剂量诱导可以很好的抑制插管后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帝视内镜与直接喉镜气管内插管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非心肺疾病及困难气道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帝视内镜组(DISCOPO组)和直接喉镜组(MDLS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成功即刻(T3)及插管后1 min(T4)、5 min(T5)的SBP、DBP、MAP、HR、气管插管操作时间,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组内比较,DISCOPO组内,与T1时比较,T2时MAP和RPP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时的MAP和RPP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LS组内,与T1时比较,T2时MAP和RPP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时的MAP、RPP和HR显著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T3、T4时,MDLS组MAP、HR、RPP指标明显高于DIS-CO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帝视内镜、直接喉镜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均有影响,帝视内镜气管插管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视频喉镜(GSVL)、直接喉镜(DLS)、纤维支气管镜(FOB)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根据患者术前气道评估情况选择最正确的插管方法。方法:150例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视频喉镜组(G组,n=50),直接喉镜组(D组,n=50),纤维支气管组(F组,n=50)。麻醉前进行气道评估分级(Ⅰ~Ⅳ),并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以及气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等。结果: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的SBP、DBP、HR、RPP等指标升高F组〉D组〉G组,3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气管插管总成功率分别为98%(F组)、88%(G组)、76%(D组),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气道分级Ⅲ~Ⅳ级的患者插管成功率F组(91.7%)明显高于G组(40%)和D组(0%)(P〈0.05)。插管时间F组(59.3±13.6s)明显长于G组(37.8±9.3s)和D组(36.5±8.8s)(P〈0.05)。结论:视频喉镜经鼻气管插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最小,纤维支气管镜法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大,气管插管成功率最高但耗费时间最长,适合于气道评估分析为Ⅲ~Ⅳ级气道的患者。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成功率最低,不适合困难气道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比较小儿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评价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对插管时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58例1~6岁的患儿被随机分成P、PF及PF1组,P组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mg/kg;PF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再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mg/kg;PF1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再静脉注射硫喷妥钠5mg/kg,同时吸入3%异氟醚。所有患儿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记录其麻醉前以及插管前、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插管后P组的心率和血压最高,不仅显著高于插管前,还显著高于基础值(P〈0.05)。PF组插管后的心率和血压虽然也高于插管前,但低于P组,而且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1组插管后的血压仅略高于插管前,但比基础值低(P〈0.05),在3组中最低(P〈0.05),且升幅最小(P〈0.05),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幅分别为10%和24%。结论给患儿插管时联合应用硫喷妥钠、芬太尼和异氟醚,心血管反应最小,提示可以较好地抑制插管所至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氟烷低流量维持麻醉对行择期手术儿童的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与血气指标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全麻插管下行择期手术(手术时间2~4 h)的3~12岁儿童40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 A(低流量组)、B(中等流量组)两组(n=20)。两组诱导均采用静脉快速诱导,氧流量2 L/min,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七氟烷挥发罐调至3%,A 组氧流量调至0.5 L/min,B 组氧流量调至2.5 L/min。监测所有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插管后10 min(T0)、插管后1 h(T1)、插管后2 h(T2)及术毕(T3)的 HR、MAP、PETCO2及SpO2,并抽取各时点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前及术后24 h抽静脉血监测肝肾功能。【结果】A、B两组患者组间和组内各监测点的 HR、MAP、PETCO2、SpO2及动脉血气指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组间及组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整个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发生。【结论】七氟烷低流量新鲜气体使用0.5 L/min氧流量麻醉维持方案对3~12岁行择期手术儿童肝肾的功能无明显影响,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指标监测在正常范围,可安全用于儿童的择期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7.
张清  严赟  马思杰 《临床医学》2012,32(2):19-2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对冠心病患者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行腹部外科手术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成L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M组(右美托咪啶1.0μg/kg)、C组(咪唑安定对照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 ml右旋美托咪啶,L组0.5μg/kg,M组1.0μg/kg,输注时间为20 min;C组全麻诱导时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0.05 mg/kg。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1)、全麻诱导前(T2)、插管前(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 min(T5)各时点的心率(HR)、有创血压值[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ECG)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较,输注右美托嘧啶后全麻诱导前L组、M组患者HR、SBP、DBP均下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三组患者的SBP、DBP、HR均降至最低(与基础值比较,P<0.05);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前M组出现4例窦性心动过缓(<52次/min),3例低血压(SBP下降>40%);L组出现1例窦性心动过缓;C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窦性心动过速。气管插管后即刻三组患者血压、心率有不同程度上升;C组HR、SBP、DBP与插管前L组、M组相比明显上升(P<0.05)。L组、M组与插管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3 min,C组血压、心率与气管插管后即刻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与插管前相比仍明显升高(P<0.05)。L组、M组血压、心率与插管后即刻、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术前输注右美托咪啶可减少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0.5μg/kg右美托咪啶可能更适合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合理剂量.[方法]60 例择期ASAⅠ~Ⅱ级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按舒芬太尼的诱导剂量随机分为A组(0.2 μg/kg)、B组(0.5 μg/kg)、C组(1.0 μg/kg),每组20例.观察3组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与诱导插管前相比,3组病人的血压及心率均下降(P〈0.05),A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1 min、3 min血压及心率较插管前有所升高(P〈0.05),插管后5 min降至插管前水平.B组、C组病人插管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在神经外科手术全麻诱导插管中0.5 μg/kg和1.0 μg/kg舒芬太尼较0.2 μg/kg能更好地抑制插管反应,但应密切观察窦缓等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术中使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术中气道压变化及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ASAⅡ~Ⅲ级、年龄65~75岁,拟行上腹部手术且患有重度COPD怠者40例,手术时间3~4h,随机分为两组。雾化组(W组):气管插管后30min进行布地奈德雾化治疗一次;对照组(D组):术中不做任何雾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雾化治疗前后气道压的变化、麻醉前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结果】W组在气管插管后30min时气道压有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W组在麻醉苏醒后的Sp02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W组术后1h内成功拔除气管导管的病例人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COPD患者于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术中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能降低术中气道峰压,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恢复,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50±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七氟醚吸入麻醉组(S组)、异丙酚静脉麻醉组(P组)、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组(C组)。术中维持BIS为50±5,血压和心率波动均不超过基础值的±30%,记录麻醉诱导后到手术探查结束期间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参数和BIS值。结果麻醉诱导后3组BIS、收缩压(SBP)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下降(F=4.14~19.29,q=8.05~12.31,P〈0.01),HR在诱导后变化不明显;插管即刻,HR和SBP均上升,且P组、S组上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09~5.01,P〈0.05)。插管6 min至探查前3组HR、SB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探查时,P组、S组HR和SBP上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q=3.44~4.67,P〈0.05)。结论维持BIS=50±5时,采用七氟醚和异丙酚(1 mg/L)静吸复合麻醉可使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更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