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发生其原因,以便进一步制定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13名在岗产科护士采取回顾性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护理操作中自我防护情况。结果:大部分护士均有羊水、血液、分泌物等体液污染的情况和锐器损伤情况以及防护行为不当。结论:产科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风险大,职业防护意识较差,应加强对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及安全教育,落实标准预防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3.
<正>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和各种高科技仪器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乙肝、丙肝、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而护理人员经常接触患者及其污染物,增加了其职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制定防护对策,以增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 自行设计半开放型问卷,行现场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筛选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50例护士均发生过职业暴露,且2次及以上的针刺伤发生率为80%;主要暴露途径是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职业暴露后护士行正确紧急处理的人次有25例(50%);26例(50.1%)护士职业暴露前有不良情绪,100%的护士担心职业暴露后会感染相关疾病.结论 针刺伤和病人分泌物喷溅是护士职业暴露最主要危险因素,护理人员不良的情绪是护士职业暴露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和暴露后正确的应急处理是降低护士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培训方式、内容与考核手段可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护士职业创伤。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液传播及机械损伤最多人认为是高危因素,并且经过卡方检查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高自身防范意识,从而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职业暴露调查表对四家二甲医院426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急诊科组86名,其他科组340名,调查其发生职业暴露的人次。结果急诊科组发生职业暴露64人次,其他科组发生职业暴露112人次,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7.
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等职业危险。妇产科护士因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于2006年1月对我院27名妇产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住院部临床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探讨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常见住院传染病病例及住院时间的统计和其它危险因素的分析,以采取相应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结果乙肝和菌痢的住院人数和住院时间减少,肺结核的住院人数及住院时间呈上升趋势,2007年以来艾滋病、手足口病等已有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人员接触患者时候多,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薄弱,护理工作繁忙、琐碎,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结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在医技人员中比例大,危险性高,护士在工作中如能通过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操作中严格按医疗护理程序进行,作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就完全能够避免和减少职业暴露对自身的伤害。我院管理者近年来给予医护人员很多人性化的关怀,重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增加护士人力资源,投入使用具有防止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医疗器材,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临床医护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妇产科临床护士及助产士被血液、羊水、分泌物、呕吐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调查,从中发现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中存在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妇产科临床护士及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的一般情况。接触羊水、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污染物的情况及接触后的处理锐器刺伤的次数、原因及损伤采取的措施等。结果:25份问卷中,病房护士有88%被羊水、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污染过,而助产士100%被污染过,污染后只有52%的护士及助产士采取过防护措施。结论:妇产科临床护士及助产士因工作性质环境的特殊性,经常暴漏于血液、羊水、分泌物、呕吐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爆楼的高危人群,加之心理压力大防护意识差、防护措施不全面,有很大的职业风险。 相似文献
11.
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艾滋病(AIDS)的流行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正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1],因此加强职业防护,防止艾滋病病毒(HIV)传播,减少职业危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就护士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概况作一综述。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报道职业性暴露通过皮损引起血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2%~0.5%,经皮肤黏膜暴露传播HIV的危险性为0.1%[2]。李映兰[3]也报道,被含有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是0.3%。在经针刺传播的20余种疾病中,HIV经过血液传播的概率最高,一次即可感染[4]。针刺伤后是否引起感染取决于人群… 相似文献
12.
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本文主要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护士职业暴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护士职业暴露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职业防护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从而注定了医疗工作的高危险性、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无论是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引起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或是物理因素(射线、激光、超声波等)及化学因素(酸、碱、麻醉剂、消毒剂等)引起的物理损伤或化学伤害等危险性因素,都给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艾滋病(AIDS)在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感染的危险[1],而大多数艾滋病人首发症状为皮疹,就诊途径是皮肤科。因此,皮肤科医务人员成为高危人群中的高危。本文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经验,以探讨皮肤科护士职业损伤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减少护士职业创伤;方法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记录和分析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总结相应预防措施;结果产科护士发生职业暴露与产科环境特殊、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密切相关;结论本文预防措施可杜绝或减少护士职业创伤,对产科护士具有指导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常见的原因及危害,根据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全面的防护措施。方法首先从观念上加强教育,从操作上完善规章,从监督上有力贯彻。结果达到了预期的标准,主观上防范意识大大提高,客观上有益于护士的身体健康。结论注重护士职业暴露教育,建立、健全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护士的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萍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4):656-65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而2002~2003年6月,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医务人员首先受到本地区第一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冲击,卫生部正式公布的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的暴发流行,把医院感染推到了一个重要地位,医务人员的职业风险性与职业保健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已列入了2006年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护士造成职业危害的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阐述及职业暴露原因分析,提出有针对性防护措施,对保护护士的职业安全,减少职业危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外科护理是一项暴露于多种危害因素的临床一线特殊职业,由于工作中需要频繁接触手术器械、化学药品及化学消毒剂、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属于高危人群[1].外科护士的职业和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认为其危害因素主要包括5方面:即事故性、物理性、化学性、人体工效学、心理和组织性危害,这些危害均对护士的健康以及护理队伍的稳定存在影响[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