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谱分析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4例肝病患者中各类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分布、年龄、性别特征及自身抗体(ANA)、肝抗原自身抗体阳性率。结果864例患者中,病毒性肝炎76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3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4例和重叠综合征(OS)9例。ALD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病毒性肝炎组ANA、抗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A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抗体(LKM-1)的阳性率分别为23.3%、4.6%、1.0%;AIH组ANA、ASMA、抗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78.1%、70.6%、7.8%、5.9%、9.8%、29.4%;PBC组ANA、ASMA、抗线粒体抗体亚型M2(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83.9%、37.8%、86.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这些自身抗体也可见于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在丙型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特点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233例丙型肝炎(HCV)患者和45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中相关的自身抗体。结果233例HCV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抗核抗体(ANA)44.6%(104/233)、抗平滑肌抗体(SMA)18.0%(42/233)、抗线粒体抗体(AMA)14.2%(33/233)、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1)1.7%(4/233)、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LSP)10.7%(25/233)、抗细胞骨架抗体(CS)7.7%(18/233)、抗胃壁细胞抗体(APCA)6.0%(14/233)、抗心肌抗体(AHRA)6.9%(16/233)。HCV组和AIH组ANA和SMA检测结果比较,HCV组ANA、SMA抗体1:100滴度阳性率分别为69.2%、27.9%,ANA及SMA抗体以低滴度为主,AIH组ANA及SMA抗体则以高滴度为主(62.2%、28.9%)。ANA抗体高滴度(1:1000)的HCV患者ALT、ASr、Tbil、GGT、IgM的水平明显高于低滴度(1:100)患者(P〈0.05),而IgA和IgG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H组抗LKM-1检测阳性率高于HCV组。结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但滴度较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滴度较高,HCV引起的自身免疫紊乱是造成机体免疫损伤、加重丙肝病毒血症的一个极其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各种肝病患者中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消化科、肝胆外科、移植外科等收治的各种肝病患者225例,分为ALD患者组和其他肝病患者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5份临床血清标本中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 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y, 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 kidney microsomal, LKM)、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liver cytosol-1, 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肝胰抗体(anti-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liver pancreas antigen, SLA/LP)、AMAⅡ型(AMA-M2)并查阅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作出分析。结果 ALD 患者组ANA阳性率为77.78%,SMA阳性率为7.41%,AMA阳性率为55.56%,LKM 阳性率为7.41%,AMA-M2阳性率为48.15%,SLA/LP 阳性率为7.41%,LC-1阳性率为3.70%。其他肝病患者组 ANA 阳性率为26.26%,SMA 阳性率为4.55%,AMA 阳性率为11.11%,LKM 阳性率为0.51%,AMA-M2阳性率为5.05%,SLA/LP阳性率为2.53%,LC-1阳性率为1.52%。ALD患者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他肝病患者组相比较,ANA、AMA、LKM、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D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较高,为临床医生鉴别病毒性肝炎、ALD及其他肝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48例AILD、54例病毒性肝炎及32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对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等6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AILD组自身抗体检出总阳性率为89.6%,ANA、SMA、AMA、LKM-1、LC-1及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41.7%、31.2%、43.7%、22.9%、12.5%及16.7%,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ILD 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出的抗体以的SMA、LKM-1、LC-1及SLA/LP居多;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则以ANA和AMA为主。结论加强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特征,相关性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出现的ANA、ASMA、AMA及抗SIA/LP、抗LKM-1和抗LC-1等肝脏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结果AIH患者自身抗体主要以ANA、ASMA抗体为主,其中抗体合并阳性率占53.3%,而丙型肝炎患者仅占3.6%,此外尚有16.6%和3.3%的AIH患者出现抗SLA/LP和抗LC-1抗体,丙型肝炎患者未检测出。在抗体滴度检测中两种疾病存在极大差异(P〈0.01),AIH患者以高滴度抗体为主,抗体滴度常在1:160(64.0%),丙型肝炎患者在1:100以内(66.6%)以低滴度抗体为主。有5例(6.1%)丙型肝炎患者出现与AIH相似的自身抗体抗LKM-1抗体,其中有2例抗体滴度大于1:100,进行肝穿病理检测提示符合Ⅱ型AIH。结论MH和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过程中,免疫介导和病毒对肝细胞都有直接损伤,但在感染病例中如何选择治疗方案成为关键,监测自身抗体滴度对提高诊断调整治疗方案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慢性肝脏疾病,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大类。AIH主要有3型:分别是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的AIHI型,其中SMA是AIHI型的血清标志物,其主要靶抗原为F-肌动蛋白;以及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LKM1)阳性的AIHⅡ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为AIHⅢ型的标志性抗体,也是AIH中唯一特异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有关的慢性活动性疾病,该病无特征性改变[1].病毒、细菌、化学物质和药物是遗传敏感个体诱发自身参与炎症性疾病过程的潜在病因[2-4].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根据许多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其中自身抗体是重要的诊断指标[5-6]. AIH在病变过程中可出现多种型态.自1950年Waldenstrom首次报道AIH以来,根据血清自身抗体谱把AIH分为3个血清学亚型:Ⅰ型AIH为经典型,发生于青年女性伴明显高丙球蛋白血症[7],并伴有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其可分Ⅰa、Ⅰb、Ⅰc 3个亚型.Ⅱ型AIH儿童多见,无各种病毒标志,常伴有肝外综合征,高丙球蛋白血症并不突出,其可分2个亚型,Ⅱa及Ⅱb.Ⅱa型:较多典型自身免疫现象,高滴度抗肝肾微粒体-1(LKM-1)阳性,对激素反应好.Ⅱb型: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青年男性多,球蛋白不高,抗LKM-1滴度低,对干扰素有反应.Ⅲ型AIH无抗LKM-1抗体,而有针对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的抗体阳性[8],对Ⅲ型AIH具有很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维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及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滴度特征。方法35例维族SLE患者(维族组)和42例汉族SLE患者(汉族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ANA阳性率及其滴度,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Sm、抗SSA及抗SSB及抗RNP抗体阳性率。结果2组血清ANA阳性率均为100%;维族组抗dsDNA阳性率(80.0%)高于汉族组(54.8%)(P〈0.05);2组抗Sm、抗SSA、抗SSB及抗RNP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组ANA滴度〉1:1000者占88.5%,与汉族组(8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族SLE患者血清自身抗体中ANA最常见,抗dsDNA抗体可做为该人群SLE诊断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变化及其与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37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甲型肝炎56例、乙型肝炎157例、丙型肝炎115例、丁型肝炎23例、戊型肝炎19例)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2型(AMA-2)、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LC-1)、抗肝肾微粒抗体(LKM)、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 AMA总阳性率为7.03%、AMA-M2总阳性率为3.78%、SMA 总阳性率为0.81%、LC-1总阳性率为0.54%、LKM总阳性率为1.89%、SLA/LP总阳性率为0%、ANA总阳性率为18.38%。5种病毒性肝炎中以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2.61%,且以ANA阳性为主(33.91%);乙型肝炎次之,为26.75%,也以ANA阳性为主(15.29%);明显高于其它3种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8.93%、丁型肝炎4.35%)、戊型肝炎0%)。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其中又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多见,自身抗体中则以ANA为主。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抗Ro52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印记法检测54例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患者血清中的抗Ro52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抗Ro5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并对两组检测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4例Ⅰ型AIH患者中,抗Ro52抗体阳性20例(37%).抗Ro5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Ⅰ型AIH患者的抗核抗体(ANA分布主要见于滴度1∶320~1∶1000).20例抗Ro52抗体阳性患者中,5例(25%)抗可溶性肝原(抗SLA/LP)抗体阳性;12例(60%)同时抗Ro60阳性.抗Ro52抗体阳性组出现肝病相关并发症的比例高于阴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65%vs.38.2%;x2 =3.613,P>0.05).抗Ro52抗体阳性组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x2 =4.290,P=0.038).抗Ro52抗体阳性组IgG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t=3.014,P=0.04).结论 抗Ro52抗体阳性可提示AIH患者伴发肝内或肝外并发症几率升高;抗Ro52抗体可能与IgG共同作用,参与Ⅰ型AIH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忠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抗平滑肌抗体(SMA)和酶免疫条带技术检测抗肝肾微粒抗体Ⅰ型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和抗肝细胞溶质Ⅰ型抗体(LC-1)。结果:血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在各组肝病标本中的总检出阳性率分别为89.5%(AIH)(17/19)、95.5%(PBC)(21/22)、60%(PSC)(3/5)、7.9%(CHB)(5/63)、17.8%(CHC)(5/28),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2.8%(1/36),经x^2检验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与其他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和分型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45例肝病患者的自身抗体结果,并对自身抗体阳性的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2145例患者中共检测出自身抗体阳性359例,阳性率为16.7%。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64例,检出率为3.0%,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9例,检出率为2.8%。73.4%PBC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1∶320,且26.6%抗线粒体抗体(AMA)为阳性;49.2%AIH患者血清ANA≥1∶320,且3.3%AMA为阳性。PBC患者核膜型及着丝点型显著多于AIH患者,而均质型及着丝点颗粒型显著少于AIH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NA阳性≥1∶320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酰转肽酶(GG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高于ANA阳性≥1∶100及A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身抗体检测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必要条件,但需鉴别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进行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检测,应用免疫斑点法(Euroassay)进行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肝溶质抗原-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线粒体M2型(AMA-M2)检测,并结合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 248例不明原因的肝功能持续异常患者中,PBC51例,占20.5%,其余197例原因不明。PBC患者的AMA-M2抗体均为阳性,ANA阳性32例占62.7%。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和核点型。PBC患者ALP、GGT及免疫球蛋白M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51例PBC中,4例表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1例抗SLA/LP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型重叠,1例抗LKM-1阳性,提示PBC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型重叠,2例ANA,SMA抗体阳性,提示PBC为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型重叠综合症。 结论 自身抗体及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PBC患者存在PBC/AIH重叠综合征;对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临床14 282份标本自身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就诊人群中抗核抗体(ANA)、抗心肌抗体(HMA)、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等自身抗体的阳性分布趋势,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分布与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4282份临床血清标本中ANA、HMA、PCA、SMA、LKMA和AMA,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AMA—M2亚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这些自身抗体在不同年龄、性别和疾病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ANA、HMA、PCA、SMA、LKMA、AMA和AMA-M2在14282例就诊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41.23%、0.19%、3.26%、10.25%、0.11%、11.90%和6.96%。女性中ANA、AMA和AMA-M2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人群中ANA、PCA、SMA、AMA和AMA—M2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SMA为P〈0.05,其余P〈0.01)。在系统性硬皮病(SSc)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ANA阳性率达94.6%和93.9%,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中SMA阳性率64.5%,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中AMA和AMA-M2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3.2%、70.2%,但其他疾病中也有5.4%-22.6%和1.8%-12.9%不等的阳性率。结论 SLE、SSc、类风湿关节炎(RA)、干燥综合征(SS)和肌炎/皮肌炎(PM/DM)患者中的主要阳性抗体为ANA,AIH患者主要为ANA和SMA阳性,PBC患者主要为ANA、AMA和AMA—M2阳性。但是,同一种自身抗体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如AMA可出现在AIH、SS和PM/DM中;一种AID可同时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如AIH息者可出现ANA、SMA、AMA和AMA—M2同时阳性。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应综合分析,重视抗体滴度在AID诊疗中的作用,以避免片面根据某种自身抗体阳性所致的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项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73 例AIH 组、80 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VH 组)和80 例对照的血细胞检测和4 项自身免疫抗体[ 包括抗肝特异性胞浆抗原I 型抗体(anti hepatospecific cytoplasmicantigen type I antibody,LC1),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 smooth muscle antibody, ASMA)和抗可溶性肝抗原/ 抗肝胰抗原抗体(anti soluble liver antigen / anti hepatopancreas antigen antibody,SLA/LP)],比较三组4 项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RDW 水平差异,并分析三组ANA 抗体滴度及核型。结果 AIH 患者4 项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LC 12.7%,ANA 64.4%,ASMA 58.9% 和SLA/LP 27.4%,其中ANA,ASMA,SLA/LP 与非AIH 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 患者中ANA 以高滴度(≥ 1∶320) 核颗粒型和核均质型为主,与非AIH 患者比较滴度(≥ 1∶320)及核型(核颗粒型和核均质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 组患者RDW 水平为14.65%±2.01%,与非AIH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 项血清自身免疫抗体及RDW 联合检测对AIH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测定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AIH)。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对92例AIH患者与126例非AIH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 92例AIH患者与126例非AIH患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H各型的检测结果显示,Ⅰ型患者与ANA、SMA和ANCA相关,Ⅱ型患者与LKM相关,Ⅲ型患者与SLA和ANCA相关。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AIH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提高AIH在临床上与其他肝病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孕妇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存在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108例感染HBV的孕妇、75例感染HBV的未孕女性及40名健康孕妇的血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法(WB)检测受检者的肝抗原自身抗体谱[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SLA/LP)、抗线粒体-2型(AMA—M2],同时检测受检者的肝功能、免疫指标。结果健康组检出3例,阳性率7.50%,感染HBV的孕妇血清中有23例检出至少1种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1.30%,感染HBV的未孕女性中有18例检出至少1种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4.0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孕妇对照组(P〈0.05)。共检出12例有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患者,其肝功能、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结论感染HBV的孕妇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部分HBV孕妇可能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体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存在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在成人及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分布的异同。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AKAUTO 试剂盒)检测 ITP 组(83例)及非 ITP 组(58例)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并分析成人组ITP(46例),儿童组 ITP(37例)的抗 GP Ⅱ b/Ⅲ a 、抗 GP Ⅰ b/Ⅸ及抗 GP Ⅰ a/Ⅱ a 自身抗体特异性分布规律。结果 ITP 组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6.27%,高于非 ITP 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女性 ITP 患者占60.87%,儿童组女性 ITP 患儿占64.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女性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 ITP 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为63.04%,儿童组 ITP 患儿抗体阳性率为7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人组与儿童组 ITP 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特异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以抗 GP Ⅱ b/Ⅲ a 和抗 GPⅠ b/Ⅸ抗体多见。结论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对 ITP 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GP Ⅰ a/Ⅱ a 抗体介导的 ITP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自身抗体及其检出率,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欧蒙印迹法检测122例临床确诊的ALD患者、100例健康人及1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Ⅱ型抗体(AMA-M2)、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SLA/LP)抗体。122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分为3组: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3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83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组8例。结果 AIH组ANA、ASMA、抗LKM-1、抗SLA/LP的阳性率分别为80.65%、45.16%、12.90%、16.13%;PBC组ANA、AMA-M2阳性率为84.34%、89.16%;PSC组检测到ANA阳性1例(12.50%)。结论大多数ALD伴有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出现;ALD具有高滴度的自身抗体水平,而病毒性肝炎诱导的自身抗体水平滴度较低;自身抗体的检测对临床肝病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新芳  徐芸  楚紫栋 《临床荟萃》2009,(11):950-953
目的检测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type I,AIH—I)患者增殖诱导配体(a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和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mRNA水平,研究APRIL和BAFFmRNA的表达与AIH—I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法检测37例I型AIH确诊患者(I型AIH组)、19例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组)、15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APRIL和BAFF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I型AIH患者外周血中IgG、C3、C4、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滴度(ASM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球蛋白(GLO)、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APRIL、BAFFmRNA在I型AIH组的表达水平(O.65±0.39,0.76±0.35)显著高于乙型肝炎组(O.33±0.26,0.37±0.24)和正常对照组(0.30±0.25,0.23±0.20)。APRIL和BAFFmRNA表达水平在I型AIH、乙型肝炎组、正常对照组中均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18,P〈0.05)。APRIL、BAFFmRNA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指标(ALT、AST、GLO、IgG、CRP)、肝组织学炎症与纤维化评分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I型AIH患者的APRIL、BAFF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