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77例单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CT、EEG、SEP结果,异常率CT为77%,EEG为81%,SEP为100%,并探讨了三者对诊断单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6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TCD、CT/MRI所见分三组(Ⅰ组:脑形态结构有改变但部位较深面积较小;Ⅱ组:脑梗塞面积较大、部位靠近颅底动脉主干;Ⅲ组:无脑形态结构改变的TIA)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Ⅰ组CT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TCD;Ⅱ组EEG、TCD、CT诊断价值均较高;Ⅲ组TCD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三种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正确性。TCD用于动态观察受累血管病变的程度及推测预后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诱发电位(EP)、CT和脑电图(EEG)。方法:对46例DEACMP患者进行EP、CT和EEG检查。结果:异常率体感诱发电位(SEP)83%、视觉诱发电位(VEP)6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30%,CT71%,EEG100%。SEP中的P40、N50、P60和N75峰潜伏期(PL)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VEP的P100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BAEP的Ⅰ、Ⅲ和Ⅴ波PL及Ⅰ—Ⅲ、Ⅲ—Ⅴ和Ⅰ—Ⅴ峰间期(IPL)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EP、CT和EEG结合临床观察,对DEACMP的定位诊断、病情判断与预后评估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174例脑血管病患者脑电图、脑电地形图、TCD和CT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全部病人分为4组,即TIA组、腔隙梗塞组、脑梗塞组及脑出血组。结果表明,CT检查TIA组阳性率最低,仅3.3%。对EEG,BEAM及TCD三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异常率依次为BEAM(83%)>TCD(80%)>EEG(54%),BEAM对检测TIA的意义最大。这些观察提示EEG/BEAM对各类脑血管病的检测有着相对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要性,是实现脑血管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报告30例颅脑CT阴性的急性脑梗塞脑电图(EEG)与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87%,SEP异常率为90%,EEG和SEP两者中有一项异常者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囊虫病患者的EEG及头颅CT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脑囊虫病患者进行常规EEG及头颅CT检查。结果:EEG异常率为72%,主要表现为额、中央及前颞区弥漫性不规则复型慢波。CT的异常率为50%,多表现为散在的点、片状高或低密度灶。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脑囊虫病患者EEG异常率显著高于CT,临床上二者结合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5例临床具有典型发作的癫痫病人做了SPECT,CT和EEG检查,并比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EEG是一种电生理的检查,CT是一种形像检查,SPECT则是脑功能的检查。35例的SPECT表现为低灌流的32例,高浓聚现象的3例,其对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前两种检查。在比较中发现SPECT与EEG之间无关。由于SPECT,CTfoEEG分别从脑功能、形态和脑细胞电活动的不同方面显示了病灶,所以三者综合分析可大大提高癫痫的定位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CT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预测新生儿HIE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对53例HIE患儿进行观察,其中30例进行CT分度,53例生后第3天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浓度,50例(3例死亡)在生后3个月、6个月时间Gesell法检测其神经发良情况。结果显示CT分度和血清NSE检测法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85%;特异性分别为45%和90.91%,提示血清NSE检测预后价值优于CT分度。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液流变性分析文/刘春芝,刘艳杰,周玉兰们从1991年~1992年,筛选已确诊的男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皆经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脑供血不足、脑萎缩等)100例,患者年龄在48岁~76岁,平均年龄61±6.7岁。并同期选取年龄在47~...  相似文献   

10.
将经CT证实的脑梗塞病人90例分为痴呆组(试验组n=50,年龄55.8±6.9岁)与无痴呆组(对照组n=40,年龄57.6±5.8岁),分别作脑电图(EEG)描记。结果发现:试验组EEG局限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EEGα波低波幅者、低波率者、低指数者及有泛化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异常EEG快波(β波)与慢波(θ、δ波)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以β波为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对94例高血压病各期患者的EEG,BEAM、TCD观察,并与CT进行对比发现:高血压病不仅是单纯的内科疾病,在发病的早期就已经引起了脑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这些改变以及变化的程度均可以通过EEG,BEAM和TCD等脑功能性检查手段来测定。高血压各期EEG、BEAM、TCD均有不同的特点,随着病情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手段均不能被CT等形态学的检查方法所代替。这些指标对于诊治高血压病,预报和防治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135例CT阴性的神经科门诊病人,EEG异常率49.6%,二者同日检查的33例EEG异常率54.5%。其中病毒性脑炎、癫痫及一氧化碳中毒等EEG异常率高。在CT扫描阴性时,EEG检测为临床提供一个再次分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43例脑出血的脑电地形图与CT王关珍,吴岳洲我们对43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脑电地形图(BEAM)检查,并与头颅CT检查结果和同步脑电图(EEG)进行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43例均为脑出血患者,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18~75岁,平均为5...  相似文献   

14.
孟军  李祥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0,7(4):114-115,120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发病后不同时期脑电图(EEG)动脉改变,方法:对400例脑血管病病人的在发病后3天内,3天-一周、3周以上进行连续EEG检查。结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箅和脑梗塞发病后3天内EEG改变最明显。异常EEG分别是94.8%、83.35%和64%,随着病程延长,3周后EEG各项发迹均逐渐减轻,异常EEG分别是38%、13%和30%,结论:脑血管病EEG的动态改变与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患者及家系成员三核苷酸重复数CTG(胞嘧啶、胸腺嘧啶、鸟嘌呤)的变化与EMG、NCV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及DNA杂交法对5例临床诊断DM患者及三个家系的16名成员进行DM基因的CTG重复数和EMG、NCV测定。结果:10名正常人CTG重复数是30个,EMG、NCV正常,5例DM病人CTG重复数均在85个以上,其中2例在1605个以上,明显高于正常,16名家系成员中除4名正常,余12例CTG重复数均超过正常基因,而且,CTG重复数与临床症状、EMG、NCV轻重有关。结论:DM基因诊断与其临床诊断、EMG、NCV改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蛇毒类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纤作用,已有的信息表明蛇毒在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景良好。降纤酶属于目前国产的新型高效蛇毒类抗凝溶栓药物,我院已于近年将其用于临床,并将其与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降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72例急性缺血性血管疾病住院病人,且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性疾病,年龄在75岁以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2.0~6.0g/L之间。72例病人按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应用降纤酶常量组、东菱克栓酶常量组及降纤酶倍量组。三组年龄、性别、病情…  相似文献   

17.
用日本光电无线电遥测系统,对2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的患者进行24小时遥测脑电图(TEEG)检查,与同期进行的常规脑电图(REEG)、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其异常率、痫性放电检出率及临床发作出现率(85.71%,82.14%及17.81%)均显著高于REEG(39.29%、17.81%及0)。TEEG检出的23例痫性放电,19例(82.61%)发生在睡眠中,其中13例(68.48%)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S)Ⅰ、Ⅱ期。TEEG异常的24例中。CT异常者仅7例(9.17%)。其中6例(85.71%)为局限性异常,6例中有5例属继发性癫痫,TEEG局限性异常与CT低密度灶部位相符。  相似文献   

18.
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体外实验观察了环孢霉素A(CsA)、环磷酰胺(CTX)及甲基强的松龙对人单个核白细胞(MNL)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雌激素受体(ER)结合容量的影响,以阐明CsA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并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当CsA浓度为100ng/ml时,GR和ER的结合容量无改变;500和1000ng/ml时,GR结合容量升高30%左右,ER的降低30%左右;2000和10000ng/ml时,GR和ER结合容量均降低50%左右。CTX和甲强龙均使GR和ER结合容量降低。当CsA与CTX和甲强龙合用时,可以逆转CTX和甲强龙对GR的抑制作用,故可充分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量子血疗前后血浆6-酮-PGF1_α,TXB_2含量变化郭宁,李光明本文检测了28例急性脑血管病量子血疗前后血浆6-酮-PGF1α,TXB2含量的变化。对象急性脑血管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28~78岁,平均60岁。诊断均符合全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EEG和CT在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379例癫痫进行EEG常规描记和脑CT扫描。结果:1379例中原发性癫痫985例(7143%),继发性癫痫394例(2857%)。CT异常率4619%;EEG异常率7426%,痫波检出率2347%。EEG以局灶性或弥漫性慢波增多为主。EEG和CT的符合率8095%。结论:EEG对癫痫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而CT则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