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 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将80例临床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随机均分为A、B、C、D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外科医生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减压前30min开始静脉滴注MP,A组1000mg、B绀500mg、C组200mg;三组术后第1、2天静脉滴注MP 120mg,1次/日,术后第3、4天静脉滴沣MP 80mg,1次/日,术后第5、6天静脉滴注MP 40mg,1次/日.D组不用糖皮质激素.对各组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进行JOA评分,观察各组消化道症状、精神异常等并发痱发牛情况,并分别进行统汁学分析.结果:A、B、C组术后1周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D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每组术后3个月、6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每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及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各组JO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3个月A组、B组与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比较及A组与B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10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合并精神症状,2例出现单纯精神症状:B组4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合并精神症状;C组3例出现消化道症状,其中合并精神症状1例:D组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和精神症状.A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多于其他各组(P<0.0125),B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25).结论:CSM患者围手术期采川MP首剂500mg方案与1000mg方案均可促进术后3个月内的神经功能恢复,但首剂500mg方案的并发症较1000mg方案少.  相似文献   

2.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5例,分为3组,A组:术后未用激素治疗组,42例;B组:氟美松治疗组,38例;C组:大剂量MP+抗酸药组,45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JOA 17分法),统计并发症,观察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时间。结果:3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组患者术后无症状反跳现象,术后咽部不适的时间明显短于A、B两组(P〈0.001);A组发生l例伤口感染,B组出现1例消化道隐性失血,C组出现1例毛囊炎、2例消化道隐性失血。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症状,应用安全,但对神经功能恢复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18例CSM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并于围手术期应用MP(治疗组);对照组25例CSM患者仅行前路减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并发症,并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3、7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采用Odom′s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d内MP治疗组患者体温、基础代谢率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和CRP与对照组比较也显著降低(P<0.05);术后第7天血清IL-6和CRP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恢复,对照组和MP治疗组优良率分别为76.0%、83.3%,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MP能缓解手术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改善CSM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不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3例,男48例、女35例;年龄35~65岁,平均52岁;前路减压手术65例,后路减压手术1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术中使用MP组(n=20),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B组,术后使用MP组(n=23),即术中不使用,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C组,术中、术后使用MP组(n=19),脊髓减压前30min静脉快速滴注MP1000mg;术后1h开始静脉滴注MP80mg,每日2次,连续使用5d;D组,空白对照组(n=21),术中、术后均不使用MP。术前和术后1d、2周、3个月分别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各组患者ASI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2周和3个月时,A、C组ASIA评分较B、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ASIA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脊髓减压前30min快速静脉滴注MP1000mg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近期的神经功能,术后小剂量应用MP则无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 4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MP组(21例)和对照组(23例),分别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MP组在术中和术后1、2、3d应用MP,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分别用JO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应用MP的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2周、1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分别为(9.53±2.38)分、(11.21±3.15)分、(12.27±2.27)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MP,术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优于未用MP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在脊髓型颈椎病(CSM)对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根据MP不同用法随机分为3组。A组21例:术中减压前30 min应用MP 1000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MP 80mg,静脉输液,qd×5d;B组24例:术中减压前30min应用MP 1000mg,静脉输液,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qd×5 d;C组22例:术后应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输液,qd×5d。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按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前3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3组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皆有显著性(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中减压前30min和术后应用MP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甲基强的松龙在颈椎外科的围手术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最佳用药方案.方法:本组颈椎外科疾患共122例,年龄38-65岁,平均52.6岁.其中男性75例,女性47例.术前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前路减压66例,单纯后路减压35例.前后路联合减压21例.122例患者分为4组,A组31例,减压手术前半小时在持续心电监护下静脉滴注MP(30m/kg)30min内滴完(冲击),术后1~3d按3mg/kg静滴MD;B组31例,冲击剂量为MP 20mg/kg,余同A组;C组30例,仅术后1~3d按3mg/kg静滴MP;D组30例,仅术后1~3d每天予地塞米松10mg静滴.4组术后均予20%甘露醇脱水、洛赛克预防消化性溃疡、神经节苷酯营养神经治疗3~5d.对4组患者术后3d、1周、6个月时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率及并发症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术前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1周、6个月时,4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1);A、B组神经功能恢复率优于C、D组(P<0.01),C组术后1周内优于D组(P<0.05),A、B组问无显著差异(P>0.05).消化道溃疡、感染、心血管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外科行减压手术时,围手术期使用MP可以改善脊髓神经功能预后,且减压手术前30min冲击剂量联合术后小剂量连续应用有明显优势,优于单独术后小剂量应用;同时消化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未显著增加;冲击剂量选择20mg/kg可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22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的不同剂量和用法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7例,根据MP不同剂量和用法分为4组,A组:小剂量术后组,22例;B组:大剂量术中组,25例;C组:大剂量术后组,24例;D组:未用MP组,16例。术后近期(1周)、远期(半年)按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计算4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率,统计并发症。远期神经功能评分增加按ODOM分级评分。结果:A、D组分别和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D组、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创口和肺部感染,B组发生1例胃大部切除吻合口溃疡,C组1例出现黑便。各组远期随访未发现骨质疏松、骨坏死等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大剂量MP连续应用能明显提高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率;MP的上述用法是安全的,但对消化道并发症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伴有严重脊髓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有严重脊髓受压的颈椎病患者62例,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或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按照围手术期是否使用MP分为MP治疗组和对照组。MP治疗组38例,术中操作达椎前或后路达椎板时静脉给予MP30mg/kg,15min滴完;45min后给予5.4mg/kg/h维持23h,术后第1~3天均按80mg/次静脉滴注,每天2次;术后第4天停用。对照组24例,施行同样减压术,于手术当时开始常规使用地塞米松(DXM)治疗,10mg/次,每天1次,应用3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脊髓功能JOA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MP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JOA评分分别为6.9±2.3分和7.5±2.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P治疗组JOA评分为11.9±3.2分,改善率为49.5%;对照组为9.1±2.1分,改善率为16.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消化道溃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中4例出现症状加重,经对症处理后1例完全恢复,2例肢体仍有麻痛感,1例肌力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围手术期大剂量使用MP在伴有严重脊髓压迫的颈椎病患者的减压治疗中具有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有效地预防由于手术所造成的神经刺激症状,相关并发症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合并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脊髓减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DCS合并CSM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应用MP分为2组,MP组32例,术中脊髓减压前30min以MP 30mg/kg静滴(15min内滴完),45min后继以5.4mg/kg/h维持用药23h;对照组30例,术中脊髓减压前给予地塞米松15mg静脉点滴,术后地塞米松10mg静滴×3d.术后3d、7d、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按JOA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术后JOA评分-术前JOA评分)/(17-术前JOA评分)×100%],观察统计并发症.结果术后3d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时MP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8.43±9.89)%、(49.67±11.45)%,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分别为(77.32±11.24)%、(61.65±10.42)%(P>0.05),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81.12±10.42)%、(70.45±9.22)%(P<0.05),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83.15±8.57)%、(81.77±11.61)%(P>0.05).术后对照组有4例出现肩痛,MP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DCS合并CSM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MP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近期神经功能改善率,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脊髓型颈椎病术式选择及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式选择的原则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2例,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将患者年龄、病程、脊髓最大压迫处矢状径、手术方式及椎间高度增加值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病程、脊髓最大压迫处矢状径及椎间高度增加值影响术后疗效,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不影响疗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关键在于切除引起症状体征的、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压迫脊髓的病变,同时要有效重建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颈前路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颈前路减压融合结合前路钛板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脊髓型颈椎病选择颈前路减压(包括椎间盘切除和/或椎体次全切)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年,平均2.5年。结果术前及术后随访采用改良的JOA评分系统评价神经功能状况,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5.5%,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只要把握了手术时机和掌握了手术技巧,颈前路减压融合及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和后路外科手术的疗效 ,分析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 1 0 6例前后路减压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通过信函、电话采访和复诊等方式进行了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38个月 (5~ 84个月 ) ,平均术前症状时间为 2 6个月 (5~ 79个月 ) ,年龄分组为大于 55岁组和小于 55岁组 ;按照JOA评分系统评价术前和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术前症状时间与恢复率有显著相关性 (R =0 . 544) ,术后 1个月 76例前路手术患者 ,61例有改善 ;30例后路手术患者 2 7例有改善 ,最后 1次随访前路 57例有改善 ,后路 2 1例有改善 ,年龄组间的症状时间、下肢症状时间和术后JOA评分有显著差异。结论 前、后路手术在早期均有好的疗效 ,其疗效在晚期呈进行性下降 ,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自1989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6例,其中30例行颈前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余6例采用保守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随访10个月~2年(平均18个月),36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组30例术后所有患者根性症状明显缓解,根据姜宏等提出的根性颈椎病的疗效评定方法进行疗效分析发现,手术前后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身t检验,P<0.05);保守组6例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自身t检验,P>0.05)。手术组和保守组疗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校正X^2检验,P<0.05)。结论 对于诊断明确的3个节段以内的Ferguson Ⅱ型脊髓型颈椎病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该手术能够彻底解除脊髓压迫、缓解症状、稳定颈椎并有效避免该病复发。  相似文献   

15.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两种不同的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taphy,CSM)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针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21例行前路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笼内植骨、钛板内固定术(A组),18例行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B组)。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植骨融合率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生理弧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14~36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6%、1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4±30)min、(105±20)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60±45)mL、(110±20)m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4.6%、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6.5%和81.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生理弧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椎体次全切除、椎间盘切除减压联合钛笼、cage植骨融合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椎体骨质保留多、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脊髓型颈椎病再次手术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连顺  倪斌  袁文 《颈腰痛杂志》1998,19(4):260-262
本文目的对脊髓型颈椎病再次或多次手术治疗的评价进行研究。报告脊髓型颈病85例,前路再手术18例,后路67例,其中11例接受第三次手术,3例4次手术。本组治疗结果,获得优良者64例(753%)。研究结果,认为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外科治疗因素包括病变性质,手术时机及手术技术等。严格地选择再手术病例,对于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0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7~68岁,平均53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13个月。术前检查包括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X线片和MRI检查。手术前后进行JOA评分。16例单节段椎间隙病变者行环锯减压,22例双节段椎间隙病变者和2例三节段椎间隙病变者行椎体次全切除,所有病例行髂骨植骨融合加Zephir钛板固定。结果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年1个月(4年10个月~7年9个月)。手术有效率为91.7%(33/36),手术优良率为77.8%〈28/36)。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为7.9分,术后末次JOA评分6~16分,平均为13.5分。神经功能平均改善率为76.3%。36例术后X线片示植骨在术后12~18周获得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100%,术后颈椎间隙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内植物位置良好,无钛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并发症5例:取骨区局部疼痛3例,术后3个月消失;股前外侧麻木1例,术后1个月恢复;脑脊液漏并感染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积极处理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取得优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非典型Scheuermann病所致的颈椎脊髓病的病理、影像和临床特点,与颈椎间盘突出的关系进行比较,以便评价和指导治疗.方法:颈椎脊髓病84例中有12例MRI所见确切符合非典型Scheuermann病征.行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10例;2例移位椎间盘后方原有片状高信号影者行前路一个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非典型Scheuermann病组和对照组年龄差异有显著意义.X线可显示终板不平整或硬化,椎体形状不规则.MRI可见单一或多个椎间隙的软骨结节,或终板不平整,相应椎体缘显示不规则高信号.结论:软骨结节为特征的非典型Scheuermann病是椎骨常见的发育异常,累及椎体的次发骨骺,多合并椎间盘向后移位、突出,是颈椎脊髓病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本文对1986年5月~1994年2月间的152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发现,病程、年龄及病情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方式与疗效无关。建议脊髓型颈椎病确诊后应尽快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