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赵大贵  杜伟 《中国药业》2011,20(22):75-76
目的 了解社区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方法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抽查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级社区医院门诊处方和12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处方指标为平均用药2.77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8.52%,基本药物使用率为94.7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30%,注射剂使用率为15.57%.患者关怀指标为平均就诊时间5.84 min,平均调配时间2.12 min.实际药品调配率90.83%,药物指示完整率87.64%,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药率为90.15%.平均就诊药品费80.48元,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社区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较低,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郑东  甘晓菁 《海峡药学》2012,(10):223-224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并对120名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为标准,统计分析评价我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2.97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1.2%,抗菌药物使用率34.97%,注射剂使用率为26.05%;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7.25min。平均用药交代时间为22s,调配药物率100%,药品标签完整率100%,患者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91.26%。  相似文献   

3.
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尤厚成  尤楠 《中国药业》2011,20(9):38-39
目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合理用药国际网络开发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对2010年1月至10月的5 000张门诊处方和2010年8月19日的6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研,分别统计处方指标、关怀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0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45.70%,注射剂应用率达11.00%,通用名使用率达100%,基本药物应用率达14.84%;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8.48 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5.60 s,实际药品调配率达100%,药品标示完整率达100%,患者对药品正确用法了解率达81.30%。结论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大多数控制较好,但基本药物应用率低,医师、药师与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需采取措施予以干预。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某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进行调研,为制定促进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合理用药国际网络联合制定的国际指标及我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1年5月至6月的1440张门诊处方和同期38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研,分别统计处方指标、关怀指标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4种,通用名使用率为99.5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96%,注射剂使用率为25.0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2%,处方平均金额为86.79元;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6.90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2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0.43%;处方合格率为97.99%。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完整率、患者了解药品用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不合理处方主要是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唐瑾 《今日药学》2012,(9):567-569
目的 了解本院合理用药状况,探索促进本院合理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对本院2010 -01 ~2011-12门诊处方和3d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研,并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17%,注射剂使用率为22.4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5%,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5.85%.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10.86 min,平均调配时间2.98 min,实际药品调配率为89.9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93.6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药率为93.00%,平均就诊药品费156.69元.结论 本院大多数指标控制较好,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实际药品调配率、平均就诊药品费等方面有待于提高和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结合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标准,随机抽查近半年的门诊处方和30名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2.21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55%,基本药物使用率为94.0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64%,注射剂使用率为18.52%。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7.54min,平均调配时间3.51 min,实际药品调配率为10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93.33%,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药率为96.67%,平均就诊药品费95.52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医师、药师与患者的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260例患者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勇  魏冲  赵晓冬  文友模 《医药导报》2010,29(1):112-114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现状,并运用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进行调研分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制定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WHO支持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随机抽样调查医院门诊患者260例及其就诊处方260张,直接面对面现场问卷调查,同时将患者基本情况、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4.08种,通用名使用率91.60%,注射液使用率4.29%,抗菌药物使用率29.67%,基本药物使用率96.21%,处方药物使用率93.16%.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5.18 min,平均调配时间2.10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98.92%,药物标示完整率92.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74.62%,平均就诊药品费28.75元.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门诊合理用药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该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医师、药师与患者的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谭慕华 《中国药业》2011,20(18):46-47
目的对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国际指标调研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行动计划(DAP)、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联合制定的国际指标以及我国的《处方管理办法》,对600例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数2.6种,通用名使用率100%,抗生素使用率26%,注射剂使用率11.17%,基本药物使用率81.82%,平均就诊时间13.24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94.38%,患者了解用药率88.5%,平均就诊药费134.23元,药品标识完整百分率14.63%,知道阅读药品说明书的患者70.58%。结论采用国际指标及《处方管理办法》,对合理用药调研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对某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和实施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取某院2010年3个月的门诊处方和3d的门诊就医患者,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核心指标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平均用药品种2.37种,抗菌药物应用率48.9%,注射剂应用率33.8%,基本药物使用率49.2%,平均就诊时间11.1min,平均调配时间37.8s,药品调配率97%,药品标示完整率89.2%,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91.3%。结论:某院门诊合理用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抗菌药物应用率和注射剂应用率较高,医师、药师对患者的交流关怀不够,有待干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素华  杨悦  李姗 《中国药房》2011,(20):1845-1847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科室的处方用药状况进行调查和点评,提高其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某医院2009年7、9、11月28个科室的门诊处方共8009张,发放现场患者调研问卷360张,通过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为标准,评价该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该医院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26种;药品通用名使用占处方用药的90.38%;抗菌药使用率为30.18%;注射剂使用率为22.3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4.96%;处方平均金额为216.16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72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0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5.36%。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抗菌药使用率、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尚需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院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关爱武  李玲  盛琳  张黎明 《中国药房》2007,18(25):1994-1995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选择我院6个月门诊处方和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我院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5种,抗菌药物应用率达24.68%,注射剂应用率达10.25%,基本药物应用率为97.4%;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3.8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5s,实际药品调配率达100%,药物标示完整率达95%,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达85%。结论: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均较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来评价和比较医疗单位的用药状况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共66419张,逐一审核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并整理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每月15日的门诊就诊患者30例(共360例)进行患者关怀指标分析。结果:我院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38.7%。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率占该项调查总数的93.7%;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6.3%,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患者关怀指标中的平均就诊时间为4.7min,平均取药时间为15.8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我院门诊处方国际指标进行调查,了解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门诊处方共12000张,2011年4月门诊患者50例,依据《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利用Excel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处方平均药物品种数为2.5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7%,注射剂使用率为21.4%,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1.6%,药品通用名称使用率为100.0%,平均处方金额为88.48元;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8.4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21.6s,实际药品调配率为92.3%,药品标示完整率为83.2%,患者对药物正确使用了解率为71.3%.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针对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药现状,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方法: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结合WHO支持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本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内容,对处方质量及患者关怀情况进行分项调查、填表统计。结果:平均用药数为2.92种,抗生素应用比例为27.O%,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0.3%,基本药物应用比例为98.9%,处方药物通用名称比例100.0%,处方平均金额71.63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00rnin,应诊而不使用药物的比例为0.0%。平均调配时间为35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100%,药品标示完整比例为1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88.0%。总共发现不合理处方141张,占总例数的3.92%;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不合理处方的27.9%,诊断与药物适应证不符占24.5%,用法不合理占16.4&,用量不合理占15.7%,剂量不合理占13.4%,给药途径不合理占2.1%。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及处方质量评价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医院应结合调研结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医院用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科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及药物利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儿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研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儿科住院患者重点药物进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结果 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49种,人均次费用73.13元,抗菌药使用率19.74%,针剂使用率16.08%,基本药物使用率15.15%,患儿平均就诊时间为6.06 min,与药师接触的平均时间为0.63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为97%,药袋标示率及通用名使用率均达10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1.5%,费用占同期药品费用的14.41%,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CDUI>1,单位体质量日剂量偏大。免疫调节剂及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分别占儿科同期药品的12.19%、0.75%,DUI均<1。结论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患者关怀指标有待一步改善。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偏高,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使用欠合理。部分药品尚缺少儿童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