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36例取器困难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后,经阴道取器。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IUD位置正常10例,部分嵌顿15例,断裂残留9例,金属圆环扭曲变形2例。36例经阴道取器全部成功。结论宫腔镜检查,不仅可精确地对IUD进行定位、定形,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而且可提高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收治的常规IUD取出失败或IUD断残患者48例,应用宫腔镜联合B型超声诊断、处理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病例中45例宫腔镜下一次成功取出,1例第二次取出。2例宫腔内未见IUD,后经剖腹探查取出。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不但可以精确的对宫内IUD定位,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取器的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合理取出时间及减少IUD取出困难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大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50例绝经后妇女行IUD手术取器,并使用宫腔镜配合B超进行监控,避免发生取器困难。结果自阴道成功取出150例,其中5例取器困难,给予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局麻后,有4例取出,1例嵌顿较严重,取器失败转院改用宫腔镜取出,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应做好取器适宜时间的临床宣传,做好术前准备及患者教育,减少术中困难。术中可合理应用宫腔镜和B超对IUD进行定位,避免残留环丝滞留体内,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宫内取节育器(IUD)失败后行宫腔镜取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6例因常规方法宫内取器失败而行宫腔镜诊断、取器的临床资料.结果:51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证实节育器嵌顿或断裂位于宫腔内,并用宫腔镜成功一次性取出;5例宫腔镜检查宫内无异常者,经B超证实残留节育器约0.3~0.6 cm位于子宫肌层内,在B超监测下用宫腔电切镜成功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用于困难取器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用于绝经后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后IUD取出患者150例,其中95例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下取器,55例常规取器,观察术中疼痛程度、取器的情况、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两组术中疼痛、取器困难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B超导视用于绝经后IUD取出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可明显降低术中疼痛、减少取器困难的发生率,而又不增加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绝经期取器困难的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对56例常规取环失败的妇女 ,应用宫腔镜技术诊断定位后 ,用钩取或钳取法取出。结果56例在宫腔镜下观察到宫颈缩窄18例 ,宫颈粘连2例 ,环位正常20例 ,嵌顿17例 ,单纯断裂7例 ,断裂 嵌顿6例 ,残留6例 ,均一次性成功取出。结论宫腔镜能在直视下诊断节育环的位置、形态 ,联合B超诊断可明确嵌顿环的深度 ,从而指导手术操作 ,对于钩取、钳取困难者可在宫腔镜直视下经操作孔用异物钳取出 ,所以宫腔镜在绝经期困难取器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一旦发生取器困难应在宫腔镜诊断后取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妇女B超下取器的临床价值。方法 妇女常规取器失败50例,采用B超下取器。结果 50例IUD嵌顿或断裂均在B超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 B超下取器应用于绝经后或剖宫产术放节育器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c devices,IUD)因其安全、有效、可逆、简便而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避孕方法之一,但由于节育器嵌顿、断裂、碎片残留等,可造成取环困难.我们应用宫腔镜定位及B超监视下取出难取节育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B超联合宫腔镜在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宇 《云南医药》2006,27(3):264-265
据1994年第4次IUD国际会议数字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6亿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我国占8000万以上,达我国育龄妇女采用措施中的40%。据估计,我国目前有1亿多妇女使用IUD。同时,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妇女因各种原因停用IUD,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在取环过程中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对要求取器的妇女及时完整取出IUD是确保女性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实施的重要措施。目前宫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更好的观察IUD在宫腔内形态,嵌入的部位及范围,并可在直视下取出,避免病人的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现将本院经常规取器失败,后经宫腔镜诊断并取出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B超检测下取出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自愿取器者术前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服用米非司酮片25 mg,间隔12小时后重复服用,连用3天,第四天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2小时后来站B超检测下取器.结果:120例均一次取器成功,其中未扩张宫颈即顺利取出108例,宫颈棒扩至5号顺利取出12例.5例取出过程中IUD断裂拉直取出.结论:B超检测下取器联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减少了取器过程中妇女的不舒适感,提高了取器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IUD异位患者通过宫腔镜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否嵌顿,、有无变形、宫腔内有无病变,并在宫腔镜的引导下,纠正IUD的位置或取器.结果 30例患者中IUD嵌顿11例,嵌顿断裂23例,部分残留26例,IUD变形8例,均在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无一例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对取环困难的患者,宫腔镜的应用避免或减少了开腹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8例IUD取出困难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取出IUD,必要时B超、腹腔镜监护.结果 38例患者中,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 36例(94.74%),无一例发生子宫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取出成功的36例病例中,IUD位置正常5例,IUD部分嵌顿17例,IUD断裂、残留10例,宫腔粘连2例.IUD异位于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1例,IUD扭曲变形1例.结论 宫腔镜用于处理IUD取出困难是安全有效的,必要时辅以B超、腹腔镜监护.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IUD嵌顿异位12例,子宫穿孔后异位于腹、盆腔被大网膜包裹者2例。开腹取器;嵌顿于子宫肌层、宫颈、后穹窿10例。经阴道取出。其中1例TCuIUD横壁嵌入子宫峡部右侧。阴道取器时横壁断裂。钳取横壁时。横壁上铜套脱落。滞留于肌层.B超下钳取两次失败。患者拒绝再次取器。随访4年至今未孕。12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取出大龄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绝经后取器妇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宫腔镜下一次门诊成功取出55例(完整15例、断裂18例、残留22例);取器失败3例。结论宫腔镜能准确迅速地了解IUD在宫腔内的位置,嵌顿的深度,并可直接探测内膜下包埋之IUD残段,取器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部超声引导下宫腔异物钳应用于IUD取出失败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本所127例因常规取器失败者,利用宫腔异物钳联合腹部超声,在超声引导下进入宫腔取出IUD。结果 127例经腹部超声定位后,经阴道一次成功取出125例,成功率98.4%,1例因IUD断裂后铜套残留,二次成功钳取残留铜套,1例IUD完全嵌顿者转上级医院行宫腔镜下取器。结论本文采用宫腔异物取出钳联合腹部超声引导的方法 ,应用于IUD常规取出失败,此方法简单、安全、经济,社会效益满意,尤其在基础医疗欠发达的基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金婷 《医药世界》2010,(11):1490-1490
目的探讨绝经期取出IUD困难时的处理。方法分析28例绝经期取出节育器困难的原因及手术方式。结果宫颈粘连扩张宫颈取出3例,口服尼尔雌醇取出16例,节育器嵌顿抽丝取出1例,3例宫腔镜取出,1例取器失败转外院。结论绝经期取器困难时先X线、B超确定节育器的位置,再服尼尔雌醇片有必要应用宫腔镜技术。  相似文献   

17.
阴道B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优劣。方法选取50例已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进行阴道B超与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发现子宫内膜息肉30例,占60%,阴道B超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0例,占4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高于阴道B超,但其费用高及操作较阴道B超复杂,阴道B超可用于普查。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避孕已被广泛使用.60~70年代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中国妇女已相继步入绝经期.曾经置入的IUD因无临床症状常被受术者忽略,加上取器困难又时有发生,易造成严重并发症,故我们对绝经期取器困难作一临床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取器对象绝经期妇女,年龄40~62岁,平均50.3岁.25例取器失败史者X线诊断18例,B超诊断6例,X线加B超诊断1例.入院前后用预防性抗生素,必要时给小量雌激素.取器前阴道常规消毒,以2%利多卡因棉签作宫颈管表麻,术中扩官至7.5号.1.2取器方法在官腔镜检测后,采用钩取或异物错央取,其中环位正常因宫颈…  相似文献   

19.
李惠玲  赵雪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410-241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和阴道B超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 B超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52.2%,宫腔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81.5%,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2.4%,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结合阴道B超检查并与定位组织活检和诊刮术相结合,可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张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54-155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取器的有效方法,减轻绝经后妇女取器的痛苦,提高取器成功率。方法米非司酮8:00Am.25mg,8:00Pm.50mg,口服连服2d,第3天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2h后取器。结果 50例除1例借助宫腔镜取器外,其余均在常规取器下一次性取出。8例在钩取过程中IUD断裂拉直取出,19例取出时环外形基本正常,23例不同程度变形。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取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