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介绍了一起因使用防水涂料而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事故 ,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 ,提出了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建筑施工时因使用防水涂料导致急性职业中毒伤亡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我们对建筑防水涂料使用中职业安全卫生问题进行调查 ,提出做好工业卫生管理对策。一、防水涂料的主要种类和职业危害(一 )防水涂料种类 :屋面、楼地面、卫生间、地下室和大板结构板缝等防水工程 ,主要应用各类石油或煤焦油沥青油毡、高分子化合物防水卷材、密封接缝材料和防水涂料等建筑材料。防水涂料主要有 :氯丁类涂料、再生胶沥青类、石棉乳化沥青类、苯乙烯焦油涂料、过氯乙烯 -煤焦油防水涂料、聚氨酯涂膜等 30余种 ;稀释剂多为 :汽油、柴油、甲苯、二甲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提出控制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与对策.方法 采用事故后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湛江市2003-2012年间发生的10起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湛江市2003-2012年发生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中毒事故10起,28人中毒,死亡8人,死亡率28.57%.事故主要发生在船舶、水产和采矿等行业.引起职业中毒的毒物品种主要是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和有机溶剂.中毒原因主要是缺乏监管制度、无有效的防护用品、缺乏职业病防护知识教育等.结论 严格执行《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制度、落实职责、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的综合控制措施,消除或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防止职业中毒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试论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卫生标准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近年来,我国硫化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近半数以上的中毒事故发生在密闭空问作业,因此,加速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标准是当前职业病防治面临的紧迫问题。我们综述了国外密闭空间作业防护标准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制定密闭空间作业职业防护标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常州市2010—2013年8例急性职业中毒诊断案例,总结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结果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但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均末接报。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主要为设备老化,跑冒滴漏;违章作业,盲目施救;职业安全意识淡薄;投入不足,防护不佳。结论为做好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控制工作,该市用人单位应强化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应抓住重点,加大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广泛宣传教育,健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起有限空间无防护作业引发的导致2人死亡的职业中毒事故案例的分析,提高对有限空间作业混合性气体中毒风险的认识,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本次事故中现场检测发现井下硫化氢、磷化氢、光气均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数倍,结合调查情况判定本次事故属于污水站井下作业引起的以硫化氢为主的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有限空间作业具有隐蔽性,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导致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做好有害物质浓度监测,在防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规范作业,同时要开展作业人员防护技能和紧急救援培训,预防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出铟冶炼过程中预防砷化氢中毒的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方法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作业岗位通风不良和作业工人没有佩戴防毒面具为中毒原因结论加强作业岗位的通风,对作业工人加大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力度,作业工人作业时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所收治了15例急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毒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15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建筑工人。除1例被高处落下的整桶防水涂料污染全身外,其余14例均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刷防水层,经呼吸道吸入致病。作业面...  相似文献   

9.
对某冶炼厂连续两年发生的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这两起造成2人死亡、13人中毒事故的发生原因。企业未设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未对员工进行有效的上岗前培训,错误指挥、违章作业,忽视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企业进一步完善职业中毒事故应急救援和相关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一起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进行分析。结果雾霾天气和作业人员疏于个体防护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企业制定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指定有定点医疗救援医院是中毒者及时得到救治的关键。结论制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是预防事故和救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东省现有乡镇(含涉外)企业近40万间,职工500多万人,其中存在有害作业场所的企业约31万间,从事有害作业工人超100万人。由于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职业危害事故时有发生。据初步调查统计,近5年广东省乡镇企业年均发生职业中毒事故11宗,共中毒...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及对中毒患者临床资料等的分析,调查1起密闭空间检修作业职业性急性化学中毒事故。该事故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系因未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未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操作而导致的。应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意识,加强作业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作业规范等进行生产活动,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一起职业中毒事故调查,明确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深入现场,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收集事故经过、中毒者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等资料,明确诊断,提出处理意见。结果根据事故发生经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病人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患者可诊断为急性职业性重度中毒性肝病。结论这是一起由于防护设施不达标,引起4名作业工人发生三氯甲烷职业中毒的事故。  相似文献   

14.
该文报告某建筑工地在地下坑内进行防水作业时 ,由于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 ,又无通风设备 ,所用防水涂料苯占58.5 % ,造成一人死亡 ,一人中毒的事故。建议施工管理人员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工人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以免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5.
黄曦  王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25-1325,1317
目的了解急性职业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原因,为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结果在向反应釜投入金硒,同时加入硫酸提纯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并发生泄漏,现场3名作业工人急性硫化氢重度中毒其中2例死亡。结论用人单位要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因素,加强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防止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一起发生在某菌业公司的硫化氢中毒致多人死亡事故进行作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该起事故的中毒原因。企业生产流程不合理,安全制度不完善,未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人安全意识淡薄,一人中毒后,多人盲目施救,这些都是造成事故中多人中毒伤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1起消防水箱防锈工程施工中由二甲苯导致的有机溶剂中毒案例。方法调查施工工艺流程,分析事故原因。结果现场调查此次中毒事故为消防水箱密闭空间作业造成二甲苯浓度过高所致,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应加强对密闭空间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合成革再加工生产中的职业中毒罕见报道。近来我市某乡镇旅游用品厂该种作业发生一起“硝基苯”职业中毒事故 ,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情况 :该厂自 2 0 0 2年 6月中旬 ,用某外商提供的聚氨酯合成革 (PU革 )生产民用旅游背包。投产仅 1周即发生一起原因不明的突发性群体患病事件。患者集中在剪裁组和辅料组 ,短时间内 9名患者先后住院治疗 ,另有 4名“轻症”患者在家休养。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苦、头痛、头晕、憋气、恶心、上腹疼痛、全身乏力并伴有暴露部位的皮肤瘙痒。近期无集体就餐史 ,虽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可排除集体肠道传染病。2 …  相似文献   

19.
王素菊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54-1255
分析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的原因,认为用人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工人缺乏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用人单位卫生防护设施差,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差,发生中毒事故时未采取应急救援措施,或措施不力,是易发事故和事故中受害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韦光毅  柳元  陈启玲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44-2146
目的通过分析柳州市1991--2008年间发生的34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研究其发生的原因、特点、规律,为探索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毒事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行业、企业性质、毒物类别、中毒场所、事故发生原因及救援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柳州市近9年的中毒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中毒事故以金属冶炼行业多发,高毒类化学品引起的事故居首位;救援人员中毒多于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安全教育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对硫化氢和砷化氢等高毒类和缺氧危险作业环境病死率较高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低毒类化学品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