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关于慢性心衰的中医理法方药研究报道大多是分散的,本文从中医古典医籍、现代文献资料入手,探讨慢性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病位在心,涉及肺、脾、肾,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病治疗应辨证分期分型论治,并可联合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特色疗法,可为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多以心之气阳亏虚为本,水饮、痰浊、瘀血为标,其中瘀血贯穿心衰始终。通过归纳总结各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探讨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对近几年临床常用治法的研究,筛选出临床常用方剂,并对其组方进行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总结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希冀为临床防治慢性心衰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尤以肾阳虚衰为主,故孙刚教授在治疗心衰时,以温肾助阳为本。总结孙刚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及随访,观察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服用倍他乐克、ACEI、中药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次数、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相关性,确定β受体阻滞剂、ACEI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根据2009年欧洲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重要性,同时观察中药在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价值。结果:随着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辨证分型呈气阴两虚→气滞血瘀→阳虚水泛变化。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服用倍他乐克、ACEI及中药对慢性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辩证分型存在相关性;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心衰患者病情恶化、年住院次数相关;服用倍他乐克、ACEI、中药可减少慢性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5.
黄春辉  李七一 《中医杂志》2018,(6):530-531,535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痰瘀互结,化痰祛瘀法是其常用治法,病机变化为本虚标实,疾病后期出现正虚。在治疗过程中,当以扶正为主,除益气滋阴外,还需注意行气活血、通阳利水,同时应重视调理脾胃,在辨证、辨病基础上运用心衰1号方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逐年升高,本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按病程、病位及临床表现分类总结了当代知名医家在中医治疗慢性心衰中的经验,认为心衰病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阳)虚为主,标实为血瘀、痰浊、水饮。治疗上应辩证施治,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7.
彭琴文 《河北中医》2016,(9):1432-1435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慢性心衰),是指由于各种器质性或功能性心脏病,使心排血量减少所致的心功能不全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心衰的相关证候,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湿等为标。近年来大量临床文献表明,中医在治疗慢性心衰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阐述了中医对慢性心衰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就近几年来中医对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辨证为本虚标实,本虚以心气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为主,中医治疗应以补益心气治其本,活血利水治其标。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遣方用药以及现代实验研究方面对中医益气活血利水法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惊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整体把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转归,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及药理学研究,对于优化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维琴教授为著名中医心血管专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已形成自己完整而独特的辨证治疗体系,尤其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方面疗效显著,在心衰病机诊断、治疗中重视"气"、"血"与"水"关系,认为心衰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心之阳气(或兼心阴、心血)亏虚为本,瘀血、水停、痰饮为标,心气虚是病理基础,血瘀是中心病理环节,痰饮和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气、血、水相关同病等病理变化在心衰病证中具有重要地位。郭维琴教授在心衰药物治疗方面重视"气"、"血"、"水"的关系,首先重用益气药,同时应用理气药,注重应用活血化瘀药,利水药改善症状,并分析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金匮要略》治疗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方的证治特点和用药规律分析,认识到心衰属于中医学"心痹""心水"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证,以心气心阳虚为本,血瘀、水停、痰饮为标;治当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分为以本虚为主证型、以标实为主证型和以本虚标实为主证型;桂枝、茯苓、白芍、地黄、防己和甘草是《金匮要略》治心衰方中的主要用药;针对不同病症要紧握病因病机,辨证施治,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2.
张克清  李相中 《光明中医》2022,(21):3880-388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该疾病病死率高,临床治疗多未能取得理想效果,而中医在治疗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一定优势,李相中教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其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以气虚、阳虚、阴虚为本,瘀血、水饮内停为标,具有虚实夹杂、标本俱病的特点,因此需以心肝脾肺肾五脏同调,攻补兼施,选用益气养阴、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李教授针对病症进行辨证分型,随证创制不同组成方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心衰的病因病机及论治大法的认识已基本趋于一致,即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虚阳虚,标实为痰湿瘀血,总治则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但笔者体会,在临床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除了详参病机、辨证施治外,亦应注意根据西医诊断类型、原发病等不同,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基础上分别有针对性地辨病施治,做到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兹对各类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表现和主要死因,曹洪欣教授通过多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指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亏虚、心阳不振为本,痰瘀互阻、水饮内停为标。治疗上以温阳强心、活血利水、痰瘀同治为大法,同时还要兼顾养阴、调气、安神、清热等因素。本文通过2个典型验案说明其对慢性心衰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的发病率和再住院率逐年上升.近年来,中、西医学者就心衰的防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关成果屡见报道.本文就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1 中医学对慢性心衰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现代中医学对心衰的病因病机研究很多.王科军等[1]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为本,瘀水为标;虚以气阳虚为主,阴阳并损,标以瘀血痰湿为主,并可以累及他脏.戴雁彦等[2]认为,气虚、血瘀、水饮三者互搏因果,相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强心康方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中医辨证均为气虚血瘀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心衰指南规范化治疗;实验组在心衰指南规范化治疗同时加用强心康方辨证施治。结果实验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强心康方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能更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急性期发作频数,延长疾病稳定期,增强心脏射血功能,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7.
郑辉  徐重白 《吉林中医药》2013,33(3):235-236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心阳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气虚血瘀为始发病机,主要表现为气阳亏虚,瘀血阻滞,水饮停蓄,故益气活血仍为治疗心衰的根本大法.现代实验室研究及大量的临床实验证明,益气活血中药能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室重构,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积极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当代名老中医治疗心衰的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收集并简要概括施今墨、邓铁涛等13位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些临床经验,认为名老中医大都认同心衰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水饮、痰浊居多。气虚及阴,可表现为气阴两虚。治疗上均认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心衰的重要治则,同时需要兼顾养阴。  相似文献   

19.
中医著作中虽无慢性心力衰竭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喘证""水肿""心胀""心痹""心水"等疾病范畴。通过对古代的文献研究,认为慢性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即正虚为本,瘀水为标;虚以气(阳)虚为主,阴阳并损,标以瘀水痰湿为标,并可以累及它脏。故在临床治疗心衰时,应以扶正为主,消补兼施为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期常表现为三焦壅塞,气、痰、水、瘀内停为主的本虚标实证.根据“辨证论治、整体治疗、复杂干预、动态调整”原则,将慢性心衰加重期以标实证分类,寒热分治(寒瘀水结、热瘀水结型),可迅速缓解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其发作.临证时将中医学“急则治其标”“治未病”等思想贯穿于慢性心衰论治的整个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