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调查企业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生活习惯.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10家企业中抽取2755名员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AS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0%的员工不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66.1%一般了解,6.6%比较清楚.员工对健康概念的知晓率最高,为89.4%;对职业病概念和高血压概念的知晓率均在69.0%以上;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高血压、冠心病预防措施和职业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42.5%、44.2%和5.2%.不同性别员工对职业病概念、职业病预防措施、健康概念和高血压、冠心病预防措施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文化程度员工对各项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所调查的10家企业员工职业病防治法知识欠缺,文化程度对员工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白立新  高志军  梁政  郭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37-2340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4类企业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4类行业23家企业中的436名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知晓情况、享受职业卫生服务情况、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除"粉尘是职业病有害因素"和"危害因素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相关知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时间"、"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内容"以及"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低知晓率。4类行业享受职业卫生服务除"参加上岗前培训"、"参加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各类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结论 4类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不同,应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在日常监管时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落实职业卫生服务内容作为监管的重点内容,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供电企业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供电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供电企业400名员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职业卫生相关问题调查。结果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为75.2%;员工对自己所在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知晓率为59.0%;35.2%的员工提出了防止职业病危害的建议措施;员工对职业病及工作相关疾病症状及防治知识的需求率为53.7%。结论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认知度较高,但对职业病及其防治措施知识仍有较大的需求。供电企业应针对员工需求开展职业卫生相关领域知识培训,并进行健康促进干预。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知识认知和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莹  王延让  刘静 《职业与健康》2011,27(12):1348-1350
目的调查企业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生活习惯。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的问卷方式,对某发动机企业职工职业卫生和一般健康知识认知需求展开调查。结果 14.2%的被调查者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即使知道,但不了解《职业病防治法》的占36.5%,一般了解的占47.2%,对《职业病防治法》清楚的占2.1%。另外,有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对于高血压的定义能够正确认知的占被调查对象的48.6%。有96.4%的被调查对象知道一些艾滋病防治知识,但仍有12.1%的人认为空气飞沫传播是艾滋病传播途径。结论该企业职工职业卫生防治和一般健康知识欠缺,需要对企业职工开展职业健康知识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健康试点企业员工职业健康保障和职业卫生与一般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特点,为开展需求评估和制定健康促进措施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1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4家试点企业924名员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伤保险参保率、在岗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98.3%、88.3%和93.9%;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为15.6%;10.7%的员工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概念"知晓率为62.8%,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组间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年人正常血压标准"知晓率为14.3%,"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17.0%。管理员工在"高血压不一定有症状"、"预防慢性病方式"及"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知晓率均高于生产员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员工获取职业健康知识途径主要有宣传栏(82.5%)、企业培训(73.6%)、海报折页(38.1%)和手机(30.4%)等。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健康企业试点员工总体职业健康保障较好。职业卫生及一般健康知识知晓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较多认知误区和薄弱环节。建议企业优化健康促进方式,结合员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干预活动,切实提高员工职业健康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企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问卷对企业职工掌握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不同学历、不同职业的调查对象有关职业病防治法的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年龄、工龄的升高,各类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呈上升趋势;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不同,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结论不同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不同,单位组织培训对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掌握起着重要作用,应有针对性加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提高职工健康知识水平和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小微企业一线员工职业卫生知识认知情况, 探讨适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更好地指导职业卫生工作。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广州市白云区随机抽取40家中小微企业, 自制调查问卷, 对513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468份。
结果 对《职业病防治法》有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5.52%;对有机溶剂(苯、正己烷)、粉尘、噪声三大职业病危害因素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35%。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工作岗位、企业规模的员工, 以及有无岗前培训企业员工之间职业卫生知识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有74.79%员工能够主动去获取职业卫生知识, 获取途径多样。
结论 中小微企业内不同特征员工对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各不相同, 应针对不同的人群, 采取不同的途径和内容, 宣传职业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企业员工对常见职业病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开展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山市6 603名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员工进行职业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知识获取途径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性、大学及以上学历、工龄10年、年龄在25~40岁、管理岗位以及外资企业的员工职业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粉尘、有机溶剂和噪声的危害知识知晓率(83.70%、52.59%和42.32%)和防护知识知晓率(87.13%、65.28%和3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病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厂内培训为主,占83.80%。结论企业员工职业病知识知晓水平不高。应以噪声和有机溶剂的危害和防护知识为主要内容,重点对女性、低学历、高龄、工龄较短、生产岗位以及私企员工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矿山粉尘岗位工人职业卫生及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为矿山企业下一步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6年来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8家矿山单位的980名粉尘作业岗位工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6份),了解不同工龄和文化程度对职业卫生及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调查的8家矿山粉尘岗位工人对职业卫生与防护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9.6%;对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知晓率最高(96.4%),对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由用人单位承担发放知晓率最低(72.8%);工龄和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通过自学途径获取职业卫生知识比例较高。结论矿山企业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应把低工龄、低学历接尘工人列为重点宣教对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企业职工掌握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户籍的调查对象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着学历、年龄的升高,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大多呈上升趋势;被调查者最喜爱的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为卫生部门培训讲座(99.1%)。提示应针对不同年龄、学历、户籍的职业人群采取有区别的职业健康教育形式,以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层社区干部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现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知识传播及开发促进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南昌市西湖区的11个街道(镇)所覆盖的辖区内全部112个居委会社区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抽取1名主任和1名卫生专干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224名基层社区干部防治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82.8%,对输血及血制品、共用针具、不洁性行为及母婴之间等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6.4%、94.2%、92.9%和92.4%,但对握手、共餐、蚊虫叮咬等非传染途径辨别不清,知晓率低,分别为62.7%、63.4%和50.9%。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态度正确持有率仅为25.4%,随着工龄的增长,知识知晓率及正确态度持有率均逐渐提升,经χ2检验,P值均<0.05。结论基层社区干部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够清楚,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低,是造成恐惧和歧视的主要原因,应对基层社区干部,特别是新入职干部进行全面、深入的知识普及,改变基层社区干部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错误态度,发挥社区组织防治艾滋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行为(KAB)的现状,探讨开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AIDS知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1200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前后进行AIDS问卷调查。结果共得有效问卷968份,对AIDS相关知识总知晓率,干预前为48.24%,干预后上升到64.88%;对AIDS的恐惧感由干预前的68.39%下降到干预后的42.25%(P<0.01);最近一次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干预前的26.56%上升到干预后的83.33%。结论安徽省寿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前对AIDS相关知识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经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AIDS相关知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佘冬梅  姚秋菊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16-1618
目的了解2007—2010年随州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行为、相关态度和需求,以及在4年里发生的变化,为防治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对随州市农村居民进行自填表式问卷调查,所有资料均经EpiData 3.02进行录入后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州市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的3个传播途径和经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到2010年基本上均提高到90%左右;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亦有所提高,其中对使用安全套是否有保护作用的知晓率从52.23%提高到92.64%,对忠于性伴侣可以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的知晓率从76.89%提高到91.47%;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外表上与正常人群无区别的知晓率从45.24%提高到80.62%;2010年有78.10%的居民愿意与感染了HIV的熟人继续交往;农村居民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资料、电视和报刊书籍。结论随州市农村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成效,提高农村居民的防治知识和保护意识,对农村居民的艾滋病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琴  高建明 《职业与健康》2012,28(10):1253-1254,1257
目的了解淄博市淄川区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探讨行之有效的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方法,为下一步开展健康促进企业创建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座谈会、培训班等方法,结合淄川区健康促进企业活动的开展,对195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健康知识的基线调查,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大部分职工具有一定的职业卫生知识和健康知识,了解职业病防治法,能够正确认识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职工普遍对职业卫生服务和慢性病防治知识需求强烈。结论企业通过岗前培训、警示标识、告知栏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治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但仍需要制定干预措施的职业卫生知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兰  杨燕  张瑞华 《中国校医》2022,36(10):721
目的 了解成都市某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修订完善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对成都市某区1 347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等。结果 被调查的1 347名学生对国艾办制定的“新国八条”知晓率为75.7%,远低于国家95.0%的目标;不同年级和不同关注程度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知晓率较低(60.2%);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有待提升,仅有53.0%的学生知晓唾液不会传播艾滋病;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82.0%),通过同伴、家庭获取艾滋病知识的比例较低(29.1%、35.6%)。结论 成都市该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国家要求,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加强艾滋病宣传。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在艾滋病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25,自引:10,他引:25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城乡居民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辽宁省和湖北省抽取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216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130份,其中农村居民1067份,城市居民1063份。结果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3.57%,城市居民为80.52%,农村居民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P<0.01);44.91%农村居民和40.36%城市居民将减少或断绝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来往;22.84%农村居民和15.78%的城市居民不允许感染者继续工作和学习,29.94%农村居民和29.11%城市居民介意和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城乡居民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构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有较高知晓率,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中国15个省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制定适合学生的健康教育策略与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所高校,对方便抽取的7 555名本科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结果 全国15省市大学生对于国家明确规定的8条大众需要掌握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简称“国八条”)知晓率为77.4%.不同专业、上大学之前生活的地域、婚恋状态学生的艾滋病“国八条”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理科(OR=1.324,95%CI=1.145~1.531)和医科(OR=1.421,95%CI=1.204~1.678)是“国八条”知晓的促进因素,未婚有恋人或已婚(OR=0.847,95% CI=0.750~0.957)是“国八条”知晓的阻碍因素,来自媒体网络的知识(OR=1.654,95%CI=1.556~1.757)和来自学校的知识(OR=0.702,95%CI=0.661~0.745)是促进因素,来自家庭的知识(OR=1.242,95%CI=1.166~1.323)是阻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应通过网络媒体、学校健康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