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易复发且伴瘙痒。25%儿童和2%~10%成年人饱受该病的折磨。AD的抗炎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和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TCI)。由于其广谱抗炎作用,在过去50年,TCS一直是主要的外用AD治疗药物,且被推荐用于治疗病情发作。该文旨在评估1%吡美莫司乳膏用于治疗轻、中度AD的临床数  相似文献   

2.
吡美莫司乳膏(爱宁达)是由诺华公司研发的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它在中国的上市被皮肤科专家誉为是20世纪50年代继发现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又一里程碑式的创新。迄今为止,爱宁达已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全球有21000例以上的患者接受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其中婴儿3500例、儿童7500例。目前,全世界有600万例患者正在接受爱宁达治疗。因此爱宁达的问世为特应性皮炎(AD)和湿疹患者带来了福音。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多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AD),而严重性或难治性AD可用紫外线疗法或系统应用免疫抑制剂,同时维持治疗应长期外用保湿剂等.近年来中药复方及单体的实验和临床等研究也备受关注,现将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包括多形性日光疹在内的光线性皮肤病临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出现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且光线性皮肤病多发生在曝光部位,会加重糖皮质激素外用的不良反应。氟芬那酸丁酯是一种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发现,其对紫外线所致皮肤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1]。我们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多形性日光疹,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申春平  李萍  罗晓燕  梁源  刘盈  赵牧童  王珊  田晶  焦磊  汪洋  罗珍  余时娟  方晓  王华  马琳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0,(收录汇总):756-762
目的评价某润肤霜联合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对延缓儿童特应性皮炎(AD)维持期疾病复发的作用。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儿童医院就诊的AD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空白对照、多中心的临床研究。127例0~12岁中度AD患儿经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润肤霜治疗,112例达到研究者整体评分(IGA)≤1分,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润肤霜2次/d+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两组患儿分别在基线、第2周(±3 d)、4周(±5 d)、12周(±7 d)或AD复发时随访评估,观察润肤霜对儿童AD维持期缓解率和对外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量、瘙痒、睡眠及皮肤pH值等的影响,同时观察记录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终点定义为维持期AD复发,随访12周结束或发生严重不良事件。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生存分析、Satterthwaite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等比较组间疗效指标。结果全分析集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56例)AD维持期维持缓解45例(80.36%),对照组(56例)维持缓解30例(53.57%),两组缓解率率差(95%CI)为26.79%(10.09%,43.49%),χ^(2)=9.11,P=0.003;观察至维持期第12周,试验组AD患儿首次复发时间为(75.05±25.07)d,明显长于对照组(49.55±33.92)d,t′=4.52,P<0.001。研究终点时,试验组AD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0.00(0.00,1.20)分]、瘙痒视觉模拟尺(VAS)评分[0.00(0.00,2.00)分]、睡眠VAS评分[0.00(0.00,0.0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60(0.00,4.00)分、2.00(0.00,10.00)分、1.00(0.00,4.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77、2.43、3.48,P=0.006、=0.015、<0.001),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皮损区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35)。对于0~2岁组,试验组AD患儿维持期周末日均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Z=-1.97,P=0.049);对于>2~12岁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周末日均糖皮质激素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P=0.802)。研究期间试验组(2/56,3.57%)与对照组(3/56,5.36%)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且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儿童AD维持期,使用该润肤霜联合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与单独周末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相比,可显著提高儿童AD维持期缓解率,延长复发时间并减轻复发时疾病的严重程度,为儿童AD维持治疗方案提供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合理选用或优化组合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提高A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该文就目前皮肤科医生关注的AD治疗,如保湿剂的应用,各种变应原的去除,如何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多塞平、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他外用制剂及抗组胺药、抗生素、紫外线照射、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志华  郭红卫 《皮肤病与性病》2011,33(6):321-324,339
1948年,美国风湿病学家发现氢化考的松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奇效因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自此糖皮质激素成为临床上最为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和抗炎药物之一,随之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外用与系统治疗。但随着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后柯兴征样副作用的不断报道,糖皮质激素应用的利弊权衡越来越受到临床及基础学研究者的提倡,  相似文献   

8.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可伴有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其发病率正逐步上升,瘙痒是AD的主要症状。目前对AD处理的共识是综合治疗,根据皮损范围和严重程度的不同,选用包括润肤剂、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和口服)、抗组胺药、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又称免疫调节剂)、免疫抑制剂、紫外线照射、避免触发因素以及心理疗法等方法治疗。由于该病不仅对患者的心身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仍以缓解症状和减少复发为主。长期以来,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控制AD急性发作或治疗慢性期苔藓样皮损常…  相似文献   

9.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具有遗传性、免疫异常的炎症性皮肤病,外用药治疗AD常使用糖皮质激素,但长期使用易引起皮肤萎缩,对儿童来说,更容易引起肾上腺皮质抑制、发育迟缓等副作用。现在趋于选择不同的治疗靶位来控制AD,本文仅就AD的外用药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丁酸氢化可的松治疗儿童慢性湿疹及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和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对照组仅丁酸氢化可的松外用,均连用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发现糖皮质激素所致的不可逆性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出现皮疹加重,经系统用药1月后可缓解。结论5%氟芬那酸丁酯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以降低皮炎湿疹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外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血管收缩和抗有丝分裂等多重作用,使得其在AD治疗中获得疗效。尽管外用激素用于AD治疗已逾60余年,却仍然是AD局部治疗的支柱。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多国AD治疗指南均推荐外用激素为AD局部治疗的一线药物。外用激素不但可诱发多种皮肤不良反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吸收而引起系统副作用。应避免长期持续外用激素,以限制外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总体而言,所报道的外用激素引发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不高。皮肤科医生在治疗AD时应正确选择和规范使用外用激素。  相似文献   

12.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治疗长期以来都是以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甚至导致死亡率的增加。近年来许多辅助疗法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BP的治疗,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免疫吸附剂、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最近许多国外研究证实了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治疗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将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BP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用保湿润肤剂对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辅助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设计,入组2~12岁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试验部位(左肘屈侧)予糖皮质激素(0.1%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联合保湿润肤剂2次/d治疗,对照部位(右肘屈侧)予糖皮质激素(0.1%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2周、4周随访,进行无创皮肤参数测定、记录0.1%糠酸莫米松用量。结果共入组2~12岁中重度AD患儿36例,完成随访30例,治疗14 d、28 d随访时试验部位激素用量较对照部位减少,试验部位pH值较对照部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随访,试验部位皮肤角质层含水量较对照部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使用保湿润肤剂辅助治疗,可有效减少外用糖皮质激素用量,同时对修复皮肤屏障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大面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肤病可能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S)是皮肤科相对较新的一类药物,由于其疗效好、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已经被提出作为一种长期外用的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方案,在皮肤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疗效高、见效快、依从性好、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是皮肤科医生常见处方的药物之一。目前有几百种制剂应用于临床。中国湿疹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对于慢性或较肥厚的皮损外用时应选用较为强效的糖皮质激素制剂,短期内控制病情后,改用弱效的制剂或非激素类药物。在颈部及皱褶部位应选用相对弱效的糖皮质激素,并应避免使用强效含氟制剂。强效和弱效糖皮质激素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对于皮肤薄嫩的部位、儿童、老年患者以及大面积长期用药,弱效糖皮质激素可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主要方法 ,但大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常产生较多不良反应。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其他治疗方法 ,可部分替代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血浆置换疗法、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最近 ,大规模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病情顽固,治疗棘手.他克莫司软膏是新型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属大环内酯类外用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1-3].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作用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功能状态决定着激素作用的正常发挥.激素外用制剂是炎症性皮肤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不同个体存在对外用激素敏感程度的差异性,长期外用激素导致的副作用也限制着疗效.深入研究皮肤相关的糖皮质激素及受体作用的调节机制对于提高激素外用制剂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主要方法,但大量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常产生较多不良反应。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其他治疗方法,可部分替代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如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血浆置换疗法、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最近,大规模随机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了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的患病率成人达2% ~ 5%,儿童达10% ~ 20%[1],其中20%属于中、重度[2]。A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系统过度活化、上皮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微生物群失调等诸多方面[3?5]。轻度患者可外用润肤剂、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6],中、重度患者常需联合免疫抑制剂甚至生物制剂治疗[7]。AD诊断标准众多,如Hanifin和Rajka标准、Williams标准等[8],但对于中、重度AD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现从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AD诊疗指南入手,结合近年中、重度AD患者进行的临床试验,对中、重度AD的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并对其治疗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