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肝衰竭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对照组(15例),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TBIL、PTA水平。结果:治疗第8周,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TA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西医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PTA较西医对照组显著升髙(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肝衰竭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血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与优势。方法:选择阴虚血热型ITP的患者97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对照组及西药对照组,经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3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均优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31.4%),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中药组相当,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虚血热型ITP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和西药组,其中药对于激素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ITP中西医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单纯西药泼尼松对照组40例,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计数等。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单纯西药泼尼松对照组的67.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核细胞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慢性ITP气阴两虚证方面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不仅能改善慢性ITP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可切实升高血小板计数,有助于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0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较好,症状改善明显,且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妊娠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心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自然分娩率、胎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加用埋线及中药口服。结果: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中医临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95.7%、对照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用肛周皮下神经游离术治疗,观察组加用冰石散治疗。结果:治疗后瘙痒、丘疹、红斑、鳞屑等总症状积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效果较好,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10%、对照组7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VAS评分下降,JOA评分上升,且观察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用西药并给予耳穴贴敷,观察组加用益肾消渴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Hb Alc指标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型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西医治疗,服用抗生素等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方面,治疗前评分没有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慢性前列腺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及达峰容积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可改善肺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咳嗽、咯痰、发热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律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结果:愈显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体征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易桂生 《四川中医》2008,26(9):62-6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用西医疗法.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改善情况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65例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2例,两组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快速恢复肌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摄血中药配合西药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40例辨证为气不摄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总疗程为3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所有IT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IL-4水平变化,观察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小板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L-2升高,IL-4下降,2组内治疗前后IL-2、IL-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IL-2升高及IL-4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75%,治疗组9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对照组80%,治疗组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变化,治疗组血小板升高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和IL-4可能参与了ITP自身免疫紊乱的过程,其水平的高低影响ITP的预后,中西医结合对IL-2水平的升高及IL-4水平下降更明显,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