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起职业性亚急性丙烯酰胺中毒事故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引起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的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测及临床资料分析的方法 分析中毒原因.结果 病例1、2、3均具有3个月的密切接触丙烯酰胺职业史,根据病例1、病例2"走路不稳,呈醉酒状"症状及"四肢远端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退、闭目难立阳性"的体征,诊断为"职业性亚急性中度丙烯酰胺中毒".病例3具有"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双手蜕皮、红斑"症状,诊断为"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观察对象"、"职业性接触性皮炎".中毒原因:车间无通风换气设施;冬季门窗紧闭,工人防护意识差;目前检测结果 显示,胶板工、造粒工(西)接触丙烯酰胺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结论 进行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时,需灵活运用GBz 50-2002<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做好职业史调查.建议增加因职业接触丙烯酰胺引起的"急性和亚急性中毒",诊断分级.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国有大量的作业工人接触职业性噪声,近年来的研究提示,大约1 000万的作业人员处于职业性噪声超标的环境中[1]。职业性噪声聋在我国某些地区已经是位居第三位的职业病[2]。职业性噪声接触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听觉系统损伤,最早出现高频听力的下降,如继续接触噪声,则会发展至语频段的听力损失,进而影响到作业人员的日常生活。但是职业性噪声接触并不是造成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唯一因素,职业性听力损伤是由职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有害因素大多属化学性物质,因此,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在化工行业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具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主要是由化学因素所致.发病率高、致病因素多、涉及行业广,在职业性皮肤病中居首位.按发病机制不同又可分为原发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职业性光敏性皮炎和职业性电光性皮炎.  相似文献   

5.
《中国职业医学》2005,32(6):66-68,F0003,F0004
B丙烯腈丙烯腈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脊髓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端礼荣吴全义陆荣柱)(2):5丙烯酰胺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1例报告(陈景秋段军柏地努尔)(2):30职业卫生干预防治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的效果(张瑞芹王空军王战国)(6):41苯、脂质过氧化接触苯、甲苯、二甲苯对工人  相似文献   

6.
金属汞对作业女工生殖功能及子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汞对作业女工生殖功能及子代的影响杨建明陈琼宇蒋学之周袁芬王筑移兰我们对荧光灯厂职业性接触金属汞女工进行了生殖流行病学调查,旨在探讨职业性接触金属汞对作业女工及子代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某荧光灯厂直接接触金属汞女工作为接触组,对照组选...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皮肤急、慢性炎症性改变。它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统计,约占整个职业性皮肤病的80~90%,是影响工人劳动的重要职业危害之一。因此,在开展职业性皮肤病防治研究工作中一向被认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起环氧树脂致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的事故原因,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对事故发生的经过、生产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监测评价,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名作业工人因在生产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手直接接触环氧树脂发生职业性接触性皮炎,1名婴儿因间接接触而发病。结论应加强对环氧树脂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防护。  相似文献   

9.
628例四乙基铅汽油作业工人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接触四乙基铅汽油作业人员心电图改变情况,作者对接触四乙基铅汽油作业工人628人作了职业性体检,重点分析心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有害作业人员是指生产劳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并可能危及身心健康的劳动者。作为有害作业人员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二是接触有害因素的量达到了可能产生危害的水平。在作业场所中,有害作业人员所接触的物质不外乎下列几种:粉尘、毒物、各种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对这些作业工人如何进行健康管理,使之在良好的身体状况下高效率地工作呢?下面我们就此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确认支气管哮喘是否由于职业接触致喘物所致。通过对2例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诊断,认识到在诊断中通过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可以确认作业场所是否存在职业性致喘物,通过作业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确认支气管哮喘是否由职业接触致喘物所致。因此,职业性哮喘诊断中满足病因的确认和疾病的诊断,既要良好地把握诊断标准,又要灵活运用诊断方法,在科学诊断的同时,也要避免对患者的再次伤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3例江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南昌市永外正街,330006)艾敏马军易卫平临床资料例1男,17岁,某小型化工厂临时工,从事丙烯酰胺烘干作业1个月,后调丙烯酰胺水溶液操作工种1个月。车间空气丙烯酰胺粉尘浓度2mg/m3。患者入厂...  相似文献   

13.
<正>丙烯酰胺(AA)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原料,长期接触会引起蓄积性中毒。现报道1例丙烯酰胺慢性中毒后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退休前为丙烯酰胺干粉车间结晶岗位操作工,直接接触丙烯酰胺,个人防护条件不足,经常洒在身上,班后未及时淋浴,接触史5年。1998年出现头晕、疲乏、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及疼痛、走路不稳等表现,并逐渐加重。2000年由职业病诊断机构诊断为职业性  相似文献   

14.
皮肤黑变病系由复杂的外因和内因所引起。职业性黑变病是《职业病目录》规定的8种职业性皮肤病之一,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和作业环境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本文对一长期接触石油分馏产品而患职业性黑变病伴原发性肝癌的一病例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15.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致小脑萎缩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31岁,丙烯酰胺操作工。主诉:头晕、双下肢无力6年,步态不稳4年,加重3个月。主要接触丙烯酰胺单体、丙烯腈等,工龄11年。工作环境中丙烯酰胺浓度为1.82~4.10mg/m3。同车间尚有2人先后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中度丙烯酰胺中毒,无急...  相似文献   

16.
职业性接触对二氯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职业性接触对二氯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制订我国对二氯苯职业性接触限值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344名对二氯苯作业工人接触对二氯苯浓度不同分为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接触3个亚组,对其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高中浓度接触组神经衰弱与呼吸道刺激症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及其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各组血液学指标及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均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职业性接触对二氯苯具有肝脏毒性和中枢神经毒性以及呼吸道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职业性丙烯酰胺中毒10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10例男性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病例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场所丙烯酰胺浓度严重超标,夏季车间气温较高,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是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有关职业有害因素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发现职业性接触金属毒物的女工发生死胎、死产的危险性比职业性接触其它化学物质的女工高,铅作业女工自然流产、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石  相似文献   

19.
致冷压缩液氟里昂(Freon),现已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冷藏设备。而使用氟里昂所致职业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南充市某器械设备修理所维修冷藏设备的12名作业工人中,发生职业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5例。  相似文献   

20.
铅作业工人肾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39名铅作业工人和51名无职业性铅接触史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铅作业工人尿肌酐(Cr)排出减少,血Cr含量增加,血中尿素氨含量增加,溶菌酶(Lys)含量减少。尿cr与尿ALA呈显著负相关,尿Lys与ALA呈显著正相关。尿Lys和血Cr含量在铅接触工人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明职业性铅接触可引起肾脏损害,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