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 研究深圳市劳务工对参与式培训效果的自我评价,探讨参与式培训的适用性.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深圳市开展随机对照试验,对60家企业的3479名工人进行参与式和集中授课式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培训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工人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知识的提高和行为的改善,对工人和工厂之间沟通等方面的自评.结果 85%的受训工人认为工作环境、机械安全、工作岗位的改善,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演示和伸展运动5项培训内容对他们的健康和安全有益.培训后1年,38.4%的干预组工人、45%的对照组工人分别认为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演示、讲课最有效.培训后3个月,85%以上的工人认为他们的各项知识和行为得到提高和改善;相比于对照组,更多的干预组工人认为他们的各项知识和行为得到提高或改善.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1年,80%以上的工人对工厂和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加强沟通、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的改善、接受更多培训的看法上持肯定态度;相比于对照组工人,干预组工人持肯定态度率更高,其中,培训后1年,干预组工人对工厂和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沟通上的持肯定态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3个月、培训后1年,干预组工人对工厂是否采取了更多的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的活动上的持肯定态度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与式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得到了工人的认可,值得推广,培训应以职业健康安全防护知识的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合珠宝加工企业的健康教育方式。 方法 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授课、小组讨论、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练习等参与式培训方式对100名工人进行培训;传统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对另100名工人进行相同内容的培训。在培训前后对两组进行测验,对得分进行汇总、分析。 结果 两组员工培训后绝大部分得分有所提高。实验组工人培训前得分总分为(41.29 ±8.59)分,培训后得分总分为(81.06 ±11.78)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P < 0.05)。传统组培训前得分为(53.68 ±10.58)分,培训后得分为(61.37 ±15.3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P > 0.05)。实验组不同学历、工龄、技术职称的员工得分在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传统组小学及以下人员、工龄小于15个月人员和初级工在培训后得分有提高,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参与式培训在珠宝加工企业健康教育中效果明显,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腹型肥胖人群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脂状况,为开展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体检的437名腹型肥胖人群常规体检及血脂及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等项目,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3.91%,女性为16.43%,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96%的男性空腹血糖升高,女性为9.18%,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的男性餐后2 h血糖升高,女性为14.0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血脂为43.47%,女性为53.62%,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型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男女患病情况不同,故应针对不同人群积极开展综合性干预,建立合理的膳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评价传统培训模式和参与式培训模式对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7月凉山州各县参加凉山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师资培训班的447名医务人员随机分为两组,223名医务人员采用传统培训模式,224名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加入参与式培训方法,有角色扮演、辩论法和演示法等多种培训方法,对培训知识的考核结果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两种模式培训后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提升了学员对艾滋病母婴传播基础知识的掌握;参与式培训组明显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的病毒检测和咨询能力(P<0.05);培训后满意度调查,参与式培训组满意度达98.8%,传统培训组满意度为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培训有利于学员更有效地掌握艾滋病预防母婴传播知识,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5.
汽油对作业工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汽油对作业工人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加油站正常工作的237名加油工人和200名非职业接触汽油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TG、TC水平,分析其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接触组及年龄≤40岁和>40岁年龄段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在≤40岁年龄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男女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TC水平在接触组中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接触组≤40岁年龄组TG、T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性别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C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异常率在接触组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汽油可干扰脂质代谢,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对男性TC水平升高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其连 《中国校医》2011,25(6):470-471
目的了解某高校职工血脂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探讨血脂异常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方法 715名职工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将血脂检查结果按年龄及性别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血脂异常125例,女性血脂异常84例,男女50岁组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60岁以后男女血脂异常检出率未见明显增加;30岁组和40岁组男性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男女血脂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并有年轻化趋势,定期血脂检查,便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护理人员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干预前(2011年1-12月)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系统化培训及综合管理期间(2012年1-12月)的12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VAP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2012年1-12月共有48名护理人员参与了预防VAP的系统培训,系统培训完成率95.00%;2011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523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1.03‰,系统培训及综合干预后,2012年1-12月接受机械通气总天数为959d,全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8.3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了60.8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ICU护理工作人员的系统化教育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呼吸系统治疗医师和ICU护理人员的共同协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杏北京市某家具生产厂工人焦虑状况与生存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17家家具厂所有接触苯系物和粉尘(木粉尘)的生产工人85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生存质量评定量表评定调查对象的焦虑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生产工人工作场所中苯系物测定合格率为100%,木粉尘(总尘)合格率为83.3%.男性工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与常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工人在生理领域(13.96±2.07)、社会关系领域(13.92±2.51)、总的健康状况和总生存质量(12.37±2.75)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工人的社会关系领域得分(13.65±2.01)与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工人的环境领域、总的健康状况和总生存质量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具生产男性工人的焦虑较明显,在个人健康、社会交往及总的生存质量方面的认可度均低于女性工人及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12岁儿童足弓发育情况.[方法]采用足印法对沧州市某幼儿园和小学的1001名3~12岁男女儿童足弓进行观测并分型,以性别和年龄分组,统计扁平足的发生率.[结果]2002个单足足印扁平足发生率在男性为56.6%,在女性为44.8%,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P<0.01);左右足型相同者283人(占28.3%),左足型右足型273人(占27.3%),右足型左足型545人(占54.5%);在各年龄段的分组中,扁平足的发生率男女两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组、女性组其扁平足发生率皆以年龄的增长而递减,其突减低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结论]3~12岁儿童足弓发育随年龄增长而足弓增高,其突增高峰在男性为11岁,在女性为9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效果。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如东县掘港镇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登记在册且经过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要求,进行系统规范管理,评价其效果。结果共抽查糖尿病患者11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7例,男女比0.43∶1。男性患病年龄高于女性(P<0.05)。经1年规范管理后,患者血糖、体质指数、收缩压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糖控制率为65.45%,体质指数控制率50.91%,血压控制率60.91%。与治疗前比较,血糖、血压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管理,可有效控制其血糖、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Purpose

Health and safety training program has been applied to prevent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MSDs) in workplace. We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participatory training and didactic training programs on MSD prevention among frontline workers in Shenzhen, China.

Methods

The authors randomly assigned 918 workers from intervention factories to receive participatory training (intervention group), and 907 workers from intervention factories and 1,654 workers from control factories to receive didactic training (control_1 group, control_2 group, respectively) from June 1, 2008 to November 30, 2009.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report experience of ache, pain or discomfort in 10 body parts at baseline and 1 year after training. Data were analyzed to compare the MSD prevalence 1 year before and 1 year after training in different groups from 2009 to 2010.

Results

The follow-up rate was 61 % (2,120/3,479) at 1 year after training. In the year after training,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workers who reported MSD in any body part. MSD prevalence rat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duced from 16.8 to 9.9 % for lower extremities (χ2 = 13.102, p < 0.001) and from 12.9 to 8.3 % (χ2 = 9.433, p = 0.002) for wrist and finger at 1 year after training. However, the rate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or upper back, lower back, neck, shoulder and elbow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for all 10 body parts in two 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s

Overall, the training programs did not seem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SD among frontline workers. However, participatory training might be effective to reduce MSD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and wrist and fing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主的生殖道感染干预模式,并对干预人群生殖道感染知识、行为和患病率等指标进行评价。方法选取规模、性质、人数、受教育水平相当的2家工厂进行干预并设立另2家工厂作为对照。干预前后分别对工厂女工进行KAP问卷和患病率调查。结果干预组总知识得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RTI总知识水平明显高于终点调查时的对照组;干预组阴道冲洗的比例由24.93%下降到10.72%,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7.28%);干预组RTI总患病率由18.43%下降为9.8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5%)。结论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主的健康教育和普查普治可以提高女工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水平,改善其就医行为和日常卫生行为,降低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RTI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措施对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干预的效果,为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恩施某乡镇6所中小学校的3~5年级和7~8年级的留守儿童,以学校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留守儿童开展为期一年的伤害综合干预活动,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来评价综合干预效果。结果 一年后,干预组留守儿童知识得分为(11.53±1.56)分,高于对照组(11.07±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0,P<0.001);不安全行为得分为(2.64±1.79)分,低于对照组留守儿童(3.48±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0,P<0.001);有11项指标的知晓率提高,有2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伤害发生率由23.53%降低至1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7,P<0.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以降低农村留守儿童伤害发生率,是预防留守儿童伤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伤害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6 093名小学生进行伤害问卷调查,回顾过去1年内伤害发生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22.99%;男生伤害报告发生率(24.86%)高于女生(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0,P<0.05);不同年龄间伤害发生率及人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84,2.972,P值均>0.05).伤害类型主要是跌落、碰撞/挤压伤、锐器伤伤害人次发生率分别为14.21%,7.41%,2.64%;伤害发生主要集中在5月和7-10月,占61.24%;家中、学校是伤害发生高发地点,分别占34.84%,27.11%;受伤主要部位是下肢、手指/脚趾,分别占总伤害人次数的37.93%,21.1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在校内与人打架1~2次或≥3次、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家长经常与孩子议论伤害事件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38,1.217,1.381,1.144,1.336,P值均<0.0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适当施加压力、经常嘱咐孩子在学校里注意安全能有效预防伤害发生(OR值分别为0.609,0.764,P值均<0.01).结论 浦东新区小学生伤害发生率高,应针对跌落等伤害主要类型制定干预措施.父母对伤害问题的关注和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能有效预防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开展新生儿复苏院内培训及复训模式,评价其培训效果。方法建立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落实产、儿科合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对新生儿窒息病例进行讨论,对院内培训后医护人员现场操作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新疆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 NRP)及院内培训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①受训人员操作情况:实施院内培训前,初步复苏操作率为93%,其中65%的患儿初步复苏步骤不全面。正压人工通气、胸外按压及应当给予气管插管的患儿的操作正确率偏低。院内培训后,初步复苏操作率为90%,其中82%的患儿实施了完整的初步复苏操作。正压人工通气的操作率较院内培训前有明显上升。②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从2000年的5.75%降至2013年的3.2%,现场死亡率由2000年的2.5‰降至2013年的1.18‰。2004年底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 NRP)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重度窒息发生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异(χ2值分别为75.96、4.75,均P<0.05),但现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χ2=2.39,P>0.05)。接受院内培训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3、3.68,均P<0.05),但现场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差意义(Fisher P>0.05)。培训周期延长至1年,窒息的发生率及重度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值分别为1.07、0.51,均P>0.05),现场死亡率亦无统计学差异(χ2=0.81,P>0.05)。结论通过建立院内新生儿复苏培训,可促进综合医院科室间的协调,提高了受训人员的操作水平,提高了Apgar评分为0~1分患儿的抢救水平,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观察8周力量训练对肥胖男性青少年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为制定特异性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 将郑州市某中学24名单纯性肥胖男生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RC)和力量训练组(ST),每组12人.RC组维持正常生活习惯,ST组进行为期8周的力量训练.训练方式为自由负重练习,每周2次,每次持续60 min,2次间歇≥48 h.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心率、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BP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结果 实验前,2组受试者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后,组内比较,ST组舒张压[实验前(77±5)mm-Hg,实验后(72±4)mmHg]、BPV总功率(TP)[实验前(40.3±6.4) mmHg2,实验后(32.8±5.5) mmHg2]和BPV标准化低频功率(LFn)[实验前(28.6±3.7)%,实验后(19.4±3.9)%]降低(P值均<0.05),安静心率、收缩压、HRV各指标以及BRS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C组所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后,组间比较,ST组舒张压[ST组(72±4) mmHg,RC组(78±4) mmHg]、BPV TP[ST组(32.8±5.5) mmHg2,RC组(42.1±5.9) mmHg2]和BPV LFn[ST组(19.4±3.9)%,RC组(25.2±5.5)%]低于RC组(P值均<0.05).结论 8周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肥胖男性青少年交感缩血管神经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生产性噪声对船舶制造企业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和听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触噪声的工人920例为接触组,不接触噪声的工人900例为对照组,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开展血压、心电图、外耳纯音电测听等检查,对有听力损失者进行脱岗48 h纯音电测听复检。 结果 接触组耳鸣、心悸、耳聋和头痛等自觉症状发生率,高血压、心肌受损以及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接触组男性听力损失检出率达20.76%,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语频听力损失和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均有随着工龄的延长而增多的趋势(P<0.05),但在听力损失构成上,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噪声对船舶制造企业作业工人血压、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分析该院2 9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筛查常见过敏原。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吸入性及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 90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男性占75.36%,女性占24.64%,男性多于女性,且过敏原检测结果阳性率男性(35.29%)高于女性(1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各年龄组间比较,21~30岁组(17.51%)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他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患者吸入性过敏原以艾蒿阳性率(24.91%)最高,与其他过敏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食入性过敏原以鳕鱼/龙虾/扇贝(9.55%)、鲑鱼/鲈鱼/鲤鱼(7.55%)和蟹(7.1%)为主。(4)艾蒿在2014、2015、2016年八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68%、10.73%、5.95%,分别与每年其它月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结果显示,过敏原检测阳性率比较,男性高于女性,21~3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艾蒿高于其他过敏原且每年八月份最高。  相似文献   

19.
汽车制造业不同工种工伤事故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汽车制造不同工种工人工伤事故发生的种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劳动安全部门制定防治对策。方法 对3651例工伤档案资料按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受伤者中机加工、冲压工、特种工、辅助工、铸造工分别占20.3%、16.1%、16.9%、20.2%、8.6%。男女工伤人数分别为3061人和590人,工伤率分别为4.0‰和1.5‰。冲压工工伤率和致残率最高,达22.4%和36.5%。结论  相似文献   

20.
牛素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5,(24):4428-4430
摘要:目的 探索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减少新兵训练伤的发生率。方法 纳入公安消防某部所招收全部新兵106名,根据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将集训分为时间相等的前后两阶段,组织问卷调查,并采用配对卡方检验对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受伤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发生率进行检验。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受训新兵的受伤率由31.0%降至10.3%,健康知识各项知晓率与健康行为各项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且有针对性地对新兵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新兵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健康行为的发生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新兵受训时训练伤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新兵健康素养水平并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