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流性咽喉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临床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195例LPRD患者进行调查填表,了解其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辨证,将所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反流性咽喉炎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中医辨证共得7个证型:肝胃不和证(34.36%)、肝郁脾虚证(22.56%)、脾胃虚弱证(14.36%)、肝胃郁热证(10.26%)、痰气交阻证(8.72%)、胃阴亏虚证(5.64%)、气滞血瘀证(4.10%)。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痰气交阻证患者病程多小于6月;肝郁脾虚、胃阴亏虚证病程多为1~5年,脾胃虚弱证病程多为5~11年。脾胃虚弱以饮食因素及饮酒为主要诱因;而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胃阴亏虚则以烟酒及情志因素为主。肝郁脾虚证与脾胃虚弱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胃阴亏虚证与痰气交阻证咽喉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胃郁热证、痰气交阻证、胃阴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是反流性咽喉炎的主要证型,各证型病程、诱因、RSI总分和RFS总分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一般分布特征、中医证候与肺部病变范围和空洞情况相关性,初步明确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证候分布及与影像学的关系,具体为设计统计分类表,标注证候、性别、年龄、病程、肺部病变范围、空洞情况、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等条目,建立Excel数据库,提取中医证候分布信息,确定数量、出现频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排序依次为阴虚火旺证(40.83%)、气阴两虚证(38.33%)、阴阳两虚证(11.67%)、肺阴亏虚证(9.17%)。肺阴亏虚证与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比较,其肺部病变范围相对较小;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型肺部病变范围无明显差异。阴虚火旺证出现肺部空洞的表现与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比较相对较多;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型出现肺部空洞表现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分布排序为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与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比较,肺部病变范围较轻。阴虚火旺证与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比较,肺部空洞病变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宗气理论自拟养胃护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胃阴亏虚型患者。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缓解期食欲减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胃护心汤。观测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浓度,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调查表、6 min步行试验。结果:养胃护心汤加西医常规观察组在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浓度,改善胃阴亏虚证候、生命质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宗气理论自拟养胃护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胃阴亏虚型患者,可通过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胃肠道激素分泌等方式,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胃阴亏虚型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证候分布规律,为建立证候宏观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三家医院老年高血压病近10年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型和四诊信息为切入点,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结果 575份病历资料中单证占总数的15.7%,复合证型占84.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4个公因子,分别为肾虚、气虚+痰湿、瘀血和阴虚阳亢.结论 肾气亏虚证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类型,但是单证较少,在住院患者中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肾气亏虚证最主要的兼夹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附辛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2组临床综合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辛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阳气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胃汤加减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作用机理。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择取5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胃阴亏虚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益胃汤加减治疗,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证候及胃镜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患者临床证候治疗有效率为92.0%,胃镜病理治疗有效率为84.0%,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5.6±0.8)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1.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胃汤加减治疗胃阴亏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胃黏膜萎缩病变,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为该病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近10年来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共纳入2029例病历,分别统计主要证候和兼夹证候的类型及出现频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主要证候分布为肝肾阴虚(40.0%)、肾气亏虚(28.4%)、肝阳上亢(9.7%)、痰湿壅盛(7.4%)、瘀血阻络(6.6%)、痰瘀互结(5.7%)、肝火亢盛(1.1%),兼夹证候为肝阳上亢(26.5%)、痰湿壅盛(9.6%)、瘀血阻络(7.2%)、痰瘀互结(5.5%)、肾阴亏虚(3.7%)。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证候以虚证为多,肾气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且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最主要的兼夹证候。  相似文献   

8.
胃癌中医证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研究与临床实践提取对胃癌基本证素认识,并结合古今临证经验,应用证候要素概念分析胃癌中医发病特点,总结胃癌基本证候要素与疾病的动态演变规律,提出了"胃内寒、脾气虚为胃癌本虚证素;食、痰、瘀、毒、气滞、内湿、内火为胃癌标实证素;胃阴亏虚、气血俱虚、脾肾阳虚为胃癌病理结局证素"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9.
刘志龙  李俊 《新中医》2010,(5):45-46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92例患者进行信息采集,采用聚类分析研究MS的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和探讨其证型证候分布规律及规范化证型。结果:MS主要为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气阴亏虚证108例,占56.3%,肾阴亏虚证46例,占24.0%,肾阳亏虚证16例,占8.3%,阴虚燥热证22例,占11.5%。108例气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86.1%,夹痰者占71.3%;46例肾阴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8.3%,夹痰者占63.0%;16例肾阳亏虚证中,夹瘀者占75.0%,夹痰者占81.3%;22例阴虚燥热证中,夹瘀者占27.3%,夹痰者占22.7%。结论:MS临床上常见气阴亏虚、肾阴亏虚、肾阳亏虚、阴虚燥热4种证型,其中以气阴亏虚证最为常见,痰瘀贯穿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因子分析统计方法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 0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采用因子分析研究,得出消化性溃疡基本中医证候为5类: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得出证型的分布情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寒证(29.54%)、肝胃气滞证(19.98%)、胃热炽盛证(19.69%)、胃阴亏虚证(17.35%)、瘀阻胃络证(13.61%).结论 "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对证候分类、证候分布、证型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健脾宜肺通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中脾肺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脾肺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0例服自拟益气健脾宣肺通便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气健脾宣肺通便汤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中脾肺亏虚证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用标本理论辨析胃黏膜异型增生(Dys)的临床证候,其具有本虚标实相关联的结构特征.为了研究Dys虚实关联证证候结构,探讨其演变规律,判断各类别的癌变趋向,课题组建立起虚实关联证证候辨识系统数据库,多中心协作,将首诊选择的186例Dys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信息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辨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首诊病例75.27%属虚实标本关联证,且以主兼关联证居多,在一月后复诊时点上的个体化证候演化统计,转入单实证24例,多有饮食、劳倦、受寒等诱发因素,多因病情加重而就诊;转入单虚证16例,其中脾胃气虚、胃阴不足、气阴两虚证病情轻.表明Dys的证候具有本虚标实的结构特点,治疗Dys不能陷入非实即虚、非虚即实的证候选择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癌Ⅲ~Ⅳ期患者化疗前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规律,为中医药辅助化疗治疗胃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胃癌Ⅲ~Ⅳ期患者62例,于化疗开始前3天及第2次化疗结束后第7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临床症状、舌脉及中医证型的变化规律。结果:化疗前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寒、气滞血瘀、气血亏虚为主,化疗后以胃阴亏虚、气血亏虚、痰湿凝结为主;化疗后胃阴亏虚证明显增加(P0.05),脾胃虚寒证及气滞血瘀证明显减少(P0.05)。结论:化疗会影响胃癌Ⅲ~Ⅳ期患者的中医证型,化疗后患者以胃阴亏虚、气血亏虚、痰湿凝结证型为主,提示中医药干预应注重养阴,酌情加用补益气血、健脾化湿、化痰散结等药物。  相似文献   

14.
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规范化诊断标准的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霞  郭伟星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6):1490-1492
目的建立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规范化诊断标准。方法以量表为工具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主客观联合赋权法确立指标权重系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最佳证候诊断阈值,运用百分位数法确定程度分级标准。结果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的诊断阈值为220,220≤证候积分<267者为肾气亏虚证轻度,267≤证候积分≤319者为中度,证候积分>319者为重度。结论以临床资料为载体,以量表为工具,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合理方法,建立证候诊断阈值与程度分级标准,是实现证候诊断规范化的一条可行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虚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570例肾虚老年性痴呆患者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发现肾虚证老年性痴呆以精亏、阳虚、阴虚为主要证候要素,同时兼夹瘀、痰、火、血虚、气虚等致病要素,临床表现为肾虚证兼夹瘀血、痰浊、心肝火旺等。结合临床专业知识聚类分析发现三类证候分布:第1类以肾精亏虚为主,未发现其他兼夹证候;第2类以肾阴虚为主兼夹心肝火旺证及心脾两虚证;第3类以肾阳虚为主兼夹气滞血瘀证及心脾两虚证,并且肾精亏虚证所占比例最大。结论肾虚老年性痴呆以肾精亏虚、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兼夹瘀、痰、火等致病因素,五脏与心、肝、脾密切相关,病机与精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国医大师张学文运用益胃汤治疗厌食的经验。张老认为,厌食责之脾胃,或脾失运化,痰湿中阻;或胃阴亏虚,受纳失常;或饮食积滞,失于升降;或情志失调,肝气横犯。治疗时当脾胃分治,切忌笼统盖之,以偏概全。张老善用益胃汤化裁,治疗厌食之胃阴亏虚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叶柏教授治疗胃脘痛,组方刚柔相济,醇和平正,主张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营卫兼顾,虚实同理,临床将胃脘痛分为 4 型论治:中虚气滞证,治宜补气健脾,佐以理气;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解郁,和胃止痛;胃阴亏虚证,治宜滋养胃阴;湿热中阻证,治宜清化湿热,理气健脾.  相似文献   

18.
叶柏教授治疗胃脘痛,组方刚柔相济,醇和平正,主张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营卫兼顾,虚实同理,临床将胃脘痛分为4型论治:中虚气滞证,治宜补气健脾,佐以理气;肝胃不和证,治宜疏肝解郁,和胃止痛;胃阴亏虚证,治宜滋养胃阴;湿热中阻证,治宜清化湿热,理气健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阴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感染后咳嗽肺阴亏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 63%,对照组为71. 8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咳嗽起效时间和消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感染后咳嗽肺阴亏虚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20年的论文,3 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1-2]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胸闷、心胸隐痛、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倦怠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赋分为2~13分;心气亏虚证的诊断阈值为28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25%、87.14%、83.37%、63.32%、90.68%。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