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分消走泄”法在岭南湿热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消走泄法,指宣通气机、泄化三焦邪热的一种治法,是温病学家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和古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湿热证的重要方法之一。自清代叶天士倡导此法以来,历代医家在临床中不断发挥和总结,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笔者在临证中发现,在岭南地区,属于湿热证型的杂病非常多见,近几年来运用分消走泄法为主治疗湿热型的温病、各类内科杂症中辨证属于湿热证型的疾病,多获良效,试论述之。 相似文献
2.
"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8):32-35
分消走泄法是治疗湿热病的常用方法,自清代叶天士以降,后世医学家在临床中多有发挥,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笔者谨就个人体会,对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分消走泄"法在湿热病治疗中的应用(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9):2-3
(续上期)4吴鞠通对分消走泄法临床应用的发展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三焦湿热病的治疗,于分消走泄法亦颇多发挥。《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云:“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三仁汤的方剂组成为: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此方主治湿热病初起,湿重于热,以上焦为中心而弥漫三焦,郁阻表里之证,病位在… 相似文献
4.
刘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66-67
我院著名中医肝病大师关幼波指出:肝炎发病,在六淫中与湿热关系最为密切。急性肝炎、黄疸,以湿热为本;慢性肝炎,因湿热未清而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在生理上,肝主疏泄,与胆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通,胆汁排泄有赖于肝之疏泄功能。在病理上,肝和胆的病变往往互相影响。肝失疏泄,则胆汁淤积不畅,易造成湿邪阻滞,湿邪淤久化热,熏蒸肝胆。 相似文献
5.
论分消走泄是湿热病的基本治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湿热病邪的性质和病变部位等特点出发,论述了分消走泄的涵义、立法依据和应用范围,进而分析了分消走泄的运用规律,并交代了使用禁忌。 相似文献
6.
7.
《湖北中医杂志》2017,(12)
正肾脏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湿热与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清利湿热也成为治疗各种肾脏病的主要目标之一。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的治疗法则之一,逐渐被一些医家认为是适应现代人体质和发病倾向的重要治法,肾病湿热证治疗也可以灵活应用。分消走泄法有效地指导着多种疾病的临床实践,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优越性。1谈分消走泄法分消是从施治方法与部位而言,即为分消上下之势,因势利导,从上、中、下三焦把湿热之邪消除,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从选药特点而论,走,即走动,流动不居;泄,即使实邪外泄、外散之意。走泄即通过 相似文献
8.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其作用为宣展气机,清热化痰,以分消三焦气分之邪。主治邪热与痰湿留连三焦,三焦气化失司,而致痰热阻遏之证。临证多用于各种湿热病,表现为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现笔者对其理论及代表方证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2.
贵州地区,气候多湿热,且本地人嗜食辛辣肥甘,故湿热证多见。鉴于此,李兰教授在多年运用分消走泄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湿热分消饮",不仅湿热内阻之外感温病用之,而且内伤杂病,甚至危重病也不必拘泥。本文总结李兰教授临证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的临证经验,分析临证治疗湿热病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为名中医经验方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对总结,传承,发扬名中医治疗湿热病的经验,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论“邪留三焦”与“分消走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留三焦"语出叶桂<外感温热篇>:"气病有不传血分,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相似文献
14.
15.
风湿病是以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一类疾病。随着对风湿病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人体质和疾病谱不断变化,很多风湿免疫疾病常见湿热痹阻之证。湿聚热蒸,邪郁病久,病程缠绵,流注四肢关节发为湿热痹。单纯使用清热利湿之法,难以将湿热尽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和中医理论探索,发现分消走泄法可以因势利导、事半功倍将湿热之邪祛除。本文分析风湿病之湿热痹的病因病机及分消走泄法的治疗特点,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痹的临床思路。湿热致痹,蒙上流下,易弥漫三焦,易波及脏腑,分消走泄法最擅其功。在临证中根据病位不同、病邪盛衰,分别以开上、畅中、渗下、利三焦进行治疗,采用三焦分治或合治的方法,因势利导,清利三焦,促邪外出。 相似文献
16.
分消走泄与和解法刍议河南中医学院(450003)韦大文山东中医学院(250014)董锡玑关键词分消走泄,和解少阳,祛湿,温热论“分消走泄”语出叶天士《温热论》第7条,是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的几版统编《温病学》教材,皆将其归...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孙娟教授认为小儿外感湿热病的病机特点为外感湿热病邪,阻滞气机,阳气不通,津液不能正常输布、排泄,湿郁热蒸,疾病难愈;加之患儿湿滞脾胃,脾困胃呆,饮食药物常常难进,临床上难以取得理想疗效。针对外感湿热病的病机特点,孙娟教授采用益胃通阳法以充津布津、宣气化湿,临床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治疗,此外常采用温米汤少量频服、温水/中药擦浴或浴足、中药保留灌肠等方法,上下表里灌溉汤液、疏通腠理,使阳气得通,湿浊自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西医多种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 虚脱、休克等多见汗出症状.而临床上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焦虑抑郁状态所致的汗出最为困扰.王裕颐主任医师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受益匪浅.老师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汗证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撷其治疗汗证日久不愈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