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脏CD8+PD-1+T细胞含量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使用日本血吸虫感染5~6周的C57BL/6小鼠,分离脾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情况;分离淋巴细胞并计数,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PD-1+T细胞的含量;使用细胞表面染色的方法观察CD8+PD-1+T细胞的CD25、CD69、CXCR5、CD40L的表达变化;经PMA和离子霉素的刺激,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的方法检测IFN-γ、IL-10和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而脾脏质量和体积均明显上升(P0.01);脾脏中CD8+PD-1+T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数目增加(P0.01);感染组CD8+PD-1+T细胞高表达CD69(P0.05),而感染组CD8+PD-1+T细胞CXCR5分子表达显著下降(P0.05);经PMA与离子霉素刺激以后,CD8+PD-1+T细胞IFN-γ分泌增加(P0.05)。结论血吸虫感染5~6周小鼠脾脏中CD8+PD-1+T细胞为一群主要的活化细胞群可大量分泌IFN-γ,在血吸虫感染疾病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巨细胞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MV CTL)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用1μg/mL全长巨细胞病毒pp65(CMV pp65)多肽体外多轮刺激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同时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IL-15、 IL-21扩增20 d。在培养第7天,加入丝裂霉素处理的负载CMV pp65抗原肽的自体PBMC,第10天补充经γ射线辐照处理并负载CMV pp65抗原肽的PBMC和CD3(OKT3);对照组为未加入抗原肽进行扩增的PBMC组。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分别对扩增前、扩增后的T淋巴细胞表型及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水平进行分析, ELISA检测供者血清中CMV IgM/IgG抗体滴度水平。结果培养后可以收集得到(165.26±6.14)×10~6个细胞,其中CD3~+ T细胞占89.21%, CD8~+ T细胞占CD3~+ T细胞的(43.54±28.03)%, CD4~+ T细胞占CD3~+ T细胞(34.23±26.18)%。获得的CD3~+ T细胞以效应记忆性T细胞(T_(EM))为主,且扩增培养后的CD8~+和CD4~+ T_(EM)比例较培养前显著增高。另外,培养后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T_(SCM))和组织原位记忆T细胞(T_(RM))的比例均较培养前显著增加。在功能实验中,培养后得到的IFN-γ~+的分泌型CMV特异性CD8~+ T细胞群比例较扩增前明显增加, TNF-α~+ CMV特异性CD8~+ T细胞比例呈增长趋势;能够分别分泌IFN-γ和TNF-α的CMV特异性CD4~+ T细胞群比例与培养前无明显变化。此外,供者体内CMV IgG水平与供者年龄呈现正相关,且在该培养体系下, IFN-γ~+和TNF-α~+ CMV特异性T细胞扩增比例与供者年龄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在体外有效的培养和扩增CMV CTL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肝细胞肝癌(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配体以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集15例早期HCC患者、13例进展期HCC患者和12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外周血并分离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的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和One-way ANOVA分析PD-1与IFN-γ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期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和早期HCC患者,HC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和CD19+B细胞PD-1、PD-L1表达水平与IFN-γ呈正相关。结论 肝癌患者PBMC中PD-1、PD-L1和PD-L2分子表达增加,且PD-1、PD-L1与IFN-γ水平有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iNKT细胞比例、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以及其表面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利用CD3、TCR Vα24、TCR Vβ11、CD279单克隆抗体标记后经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iNKT细胞比例及其PD-1表达比例;采用PMA+Ionomycin体外活化iNKT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胞内IFN-γ分泌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比例[(0.09±0.04)%]与健康对照者[(0.11±0.07)%]相比无明显差异,但体外活化后胞内IFN-γ分泌量减少[(24.64±7.71)%vs(42.35±11.60)%],且iNKT细胞PD-1表达升高[(36.7±9.7)%vs(16.2±5.4)%]。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NKT细胞功能的下降可能与其表面负性刺激分子PD-1表达上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恶性胸/腹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大量培养扩增方法并初步研究其分子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 无菌操作条件下抽取恶性肿瘤患者胸/腹水,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淋巴细胞,采用γ干扰素(IFN-γ)、抗CD3多克隆抗体OKT3和白细胞介素2(IL-2)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扩增TIL,并记录其细胞形态及扩增速度。采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检测扩增淋巴细胞的分子表型T淋巴细胞亚群中淋巴细胞激活信号分子F7(SLAMF7)、CD45RO、颗粒酶B(GZMB)、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57阳性细胞比例,CCK-8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能力。结果 在本培养方案中,TIL细胞培养至第26天状态良好,第30天开始增殖速率下降。CD4- CD8+ T细胞及CD8+ CD56+ T细胞比例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提高,CD4+ CD8- T细胞的比例逐渐下降,CD4+ CD25+ T细胞始终保持低水平状态。与扩增前相比,SLAMF7、...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吸烟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扩增培养过程中免疫杀伤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增殖和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平均年龄30岁的男性吸烟者27例与不吸烟男性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添加抗CD3和抗CD28抗体,以及IL-2和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扩增培养15 d,计算细胞的增殖率,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各组淋巴细胞中免疫杀伤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以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细胞)的比率;CCK8法检测扩增后的免疫杀伤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力,PCR方法检测扩增后淋巴细胞部分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吸烟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且免疫杀伤细胞所占比例低,调节性T细胞所占比例高;吸烟者细胞免疫杀瘤细胞的杀伤力明显低于不吸烟对照组,吸烟组淋巴细胞表达的TNF-α、颗粒酶、穿孔素和IFN-γ等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颗粒酶和颗粒溶解素下调较为明显;但吸烟组TGF-β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约为对照组的7倍。结论吸烟导致扩增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免疫杀伤细胞所占比例减少,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加,吸烟组TGF-β1的表达增加进一步抑制了免疫杀伤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CD38、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及KI-67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探讨HIV-1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与免疫活化和免疫耗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HIV-1感染者87例,健康志愿者22例,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其CD8+T细胞PD-1、CD38、HLA-DR、ki67的表达水平;观察用抗PD-L1 m Ab阻断PD-1/PD-L1通路后CD8~+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变化。结果 HIV-1感染者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PD-1水平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与CD4~+T细胞数呈负相关;CD8~+T细胞PD-1与CD38、HLA-DR表达呈正相关,与ki67表达无相关性;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后TNF-α、IFN-γ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HIV-1感染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增加;PD-1过表达与HIV感染过程中CD8~+T细胞功能受抑、免疫耗竭及疾病进程相关;体外阻断PD-1/PD-L1通路可恢复CD8~+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WS119联合不同组合细胞因子对CD8~+T细胞分化、表面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分泌及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供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磁珠分选CD8~+T细胞。体外采用IL-7、IL-15、IL-21及TWS119等不同组合方式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亚群比例、表面分子表达水平、细胞内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其他组合相比较,IL-7+IL-21+TWS119联合处理CD8+T细胞后,干细胞样T细胞亚群比例显著增加;同时,CD8~+T细胞表面激活型标志物CD28和CD27表达水平增加,抑制型分子PD-1和Tim-3表达水平下调(P0. 05);同时,采用IL-7+IL-21+TWS119处理显著增加CD8~+T细胞中胞内因子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P0. 05)以及显著降低凋亡细胞的比例(P0. 05)。结论:TWS119联合细胞因子IL-7和IL-21促进CD8+T细胞向记忆亚群分化,同时增强其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多能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征.方法 利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了13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11例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患者以及1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ESAT-6和CFP-10)CD4+Th1和CD8+Tc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2的情况.结果 与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1)活动性结核病组具有较低比例的分泌TNF-α+的CD4+Th1细胞、较高比例的分泌IFN-γ+和IFN-γ+TNF-α+IL-2+的CD4+Th1细胞;(2)活动性结核病组具有较高比例的分泌IFN-γ+TNF-α+IL-2+的CD8+Tc细胞.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表达IFN-γ+TNF-α+IL-2+的多能CD4+Th1及CD8+Tc细胞,可能在区别活动性结核病与肺部感染性/肿瘤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肝脏中恒定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的功能与其表面Tim-3、PD-1、CD28表达的关系。方法无菌分离人体肝脏单个核细胞,建立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诱导慢性HBV感染后的iNKT细胞体外诱导扩增模型,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基线水平0 h和72 h的iNKT细胞的表面Tim-3、PD-1、CD28的表达以及IL-4、IFN-γ的分泌情况;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4、IFN-γ的水平;阻断PD-1、Tim-3及活化CD28信号通路,以流式和ELISA法检测IL-4+iNKT与IFN-γ+iNKT。结果慢性乙肝患者(实验组)肝脏中的iNK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iNKT表面Tim-3、PD-1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而CD28的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iNKT细胞分泌IL-4、IFN-γ的功能明显降低(P0.05);单一α-GalCer刺激培养72 h后,实验组IL-4+iNKT、IFN-γ+iNKT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阻断PD/PDL1、Tim-3/Tim-3L和(或)活化CD28/CD80信号通路后,IL-4+iNKT、IFN-γ+iNKT细胞的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肝脏iNKT细胞功能存在明显的缺陷,并提示负向调控因子Tim-3、PD-1表达的增加和正向调控因子CD28表达的降低可能与iNKT细胞功能的下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比例,而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中PD-1和ICOS阳性的细胞比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RA组患者外周血Tem和Tfh细胞绝对数增高, Tem和Tfh细胞的ICOS与PD-1表达增加; R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ICOS和PD-1表达水平与DAS28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PD-1和ICOS可能参与RA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RA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正常C57BL/6小鼠肺脏组织中CD103~+T细胞的数量、表型和功能等免疫学特性,本研究选取C57BL/6小鼠肺脏组织,制备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可观察到小鼠肺脏组织中CD103的表达及其分布情况;制备单细胞悬液,使用FCM检测肺CD103~+T细胞的表型特征;用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和离子霉素刺激后,检测细胞因子IL-4、IFN-γ、IL-9的分泌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小鼠肺脏组织中CD103主要在CD8~+T淋巴细胞中表达,比例高达(51.28±10.37)%。在CD8~+CD103~+T细胞中,CD62L的表达率为(79.63±2.87)%,明显高于CD103~-T细胞(47.83±9.55)%(P0.01);但是CD103~-T细胞比CD103~+T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IFN-γ(P0.01)和IL-9(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C57BL/6小鼠肺脏组织中存在一群表型和功能独立的CD103~+T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对小鼠T细胞亚群IL-2、IFN-γ和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经VPA处理小鼠淋巴细胞,并在佛波醇酯(PDB)和离子霉素刺激后,以流式细胞术分析CD3+、CD4+和CD8+T细胞表达IL-2、IFN-γ和IL-6的情况。结果淋巴细胞受刺激后,IL-6的表达水平仅稍有提高,而IL-2在CD4+和CD8+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35.49%和5.50%,IFN-γ表达率分别为3.47%和38.60%。经VPA处理后,CD3+T细胞IL-6+、IFN-γ+和IL-6+IFN-γ+的表达均受剂量依赖性抑制(P<0.01)。同样,VPA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小鼠CD4+和CD8+T细胞亚群内表达IL-2+、IFN-γ+的细胞比例(P<0.01),对于IL-2+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此外,VPA对CD8+T细胞表达IFN-γ的抑制程度高于CD4+T细胞。结论 HDAC抑制剂VPA通过抑制IL-2和IFN-γ而发挥其抗炎和免疫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T淋巴细胞上共刺激分子4-1BB的表达,及与其分泌T_H1/T_H2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培养的30例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T细胞活化前后4-1BB的表达,并且应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CD4~ T和CD8~ T细胞表达的4-1B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表达百分率分别为18.56%±4.08%和10.33%±2.13%;1.24%±0.12%和0.87%±0.09%,P<0.01),经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CD4~ T和CD8~ T细胞表达的4-1BB均显著高于活化前(表达百分率为33.21%±4.29%和21.35%±8.12%,P<0.01)。RA患者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而且与4- 1BB~ CD4~ T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0.84,P<0.01),RA患者T淋巴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IL-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抗CD3单抗体外刺激后上清液中IFN-γ及Ib-4均明显高于活化前,以IFN-γ升高最为显著(P<0.01)。而且抗CD3单抗刺激前后4-1BB~ CD4~ T细胞数与培养上清液中IFN-γ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721,r=0.487,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表达的4-1BB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4-1BB可能通过对CD4~ T细胞活化,促使T_H1细胞因子分泌,参与关节炎症和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体外分离扩增HBV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并进行自体扩增,检测其扩增后的多肽特异和IFN-分泌功能。方法:酶联免疫斑点法筛选HBV自然感染献血个体,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刺激并分选IFN-γ分泌细胞,并进行自体细胞体外扩增,流式细胞术检测扩增后细胞的CD4、CD8表型,多肽负载自体淋巴瘤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LCLs)细胞检测其多肽特异性和IFN-γ分泌能力。结果:经过4周体外自体扩增,HBV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扩增数量达1000多倍,CD4和CD8比例变化不显著,4周扩增后的T淋巴细胞能有效识别HBV特异性多肽并分泌IFN-γ。结论:HBV多肽特异性IFN-γ分泌细胞能在体外有效扩增并保持功能表型不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1和PD-L1在恶性间皮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恶性间皮瘤中PD-1、PD-L1、CD4和CD8的表达,分析其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PD-L1在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中的阳性率分别是72%和56%;PD-1在TILs中的阳性率为48%;TILs中PD-1表达与其配体PD-L1表达显著相关(P 0. 001)。肿瘤细胞及TILs中PD-L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CD8~+/CD4~+比例、PD-1表达无相关性(P0. 05);TILs中PD-1表达与发病部位有相关性(P=0. 025),腹腔间皮瘤PD-1表达显著高于胸膜间皮瘤。单因素分析显示:TILs中PD-1阳性者高于阴性者(36. 3个月vs 11. 1个月,P=0. 023),腹膜间皮瘤高于胸膜间皮瘤(8. 3个月vs 2. 7个月,P=0. 002);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发病部位为独立预后因素;胸膜间皮瘤患者的死亡风险是腹膜间皮瘤的3. 389倍(95%CI:1. 469~7. 820,P=0. 004)。结论检测恶性间皮瘤中PD-1和PD-L1表达可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小鼠子宫内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Trm)的分布、表型和功能等免疫学特性。方法 Balb/c小鼠经心脏灌洗去除循环中的记忆T细胞后,用胶原酶和DNaseⅠ消化得到子宫中淋巴细胞,脾组织研磨后得到单细胞悬液,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和脾组织中组织定居记忆T细胞的表型特征;用多克隆刺激剂刺激后,流式检测IFN-γ的表达。结果小鼠子宫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表达Trm的表面分子标志CD69和CD103,子宫中T细胞表达CD69和CD103高于脾组织中T细胞。且发现CD69~+T细胞比CD69-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γ。而CD103-T细胞比CD103~+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IFN-γ。CD69~+CD103~+和CD69~+CD103-的Trm细胞表达记忆细胞表面分子CD44的比例高于CD69-CD103-和CD69-CD103~+非Trm细胞。结论小鼠子宫中存在着一群Trm细胞,其表面表达CD69和/或CD103。CD69~+T细胞比CD69-T细胞产生较高的IFN-γ,而CD103-T细胞比CD103~+T细胞产生较高IFN-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GPIF)对BALB/c小鼠T淋巴细胞共刺激表面抗原分子表达及其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免疫促进作用机理。方法: 60Coγ-ray辐射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连续7 d腹腔注射GPIF,流式细胞分析术分析BALB/c小鼠脾细胞表达CD28+、CD152+单阳性细胞百分率,表达CD4+CD28+、CD8+CD28+、CD4+CD152+、CD8+CD152+双阳性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2、IFN-γ分泌水平。结果: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显著提高免疫损伤小鼠脾淋巴细胞CD28+、CD4+CD28+、CD8+CD28+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P<0.01),降低CD152+、CD4+CD152+阳性细胞百分率(P<0.05,P<0.01),提高小鼠血清IL-2、IFN-γ分泌水平(P<0.01)。结论: 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的免疫促进作用与其调节T淋巴细胞CD28、CD152共刺激分子通路的活化信号传递,降低T淋巴细胞的功能抑制,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有关。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参与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网络调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和Eomes对不同亚类人T细胞产生IFN-γ的调控作用。方法:化学合成针对人T-bet和Eomes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CD3单克隆抗体(mAb)活化的αβT细胞和Mtb-Ag活化的γδ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CD4+、CD8+T细胞和γδT细胞,半定量RT-PCR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中T-bet和EomesmRN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前后IFN-γ产生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连续2次转染,siRNA-FAM+细胞可达50%。转染T-bet-siRNA后,CD4+T细胞IFN-γ+细胞率(18.46±6.86)%,比阴性对照组(50.20±5.91)%,明显降低(P0.01),而CD8+T细胞转染T-bet-siRNA,IFN-γ+细胞率(74.18±9.33)%,与阴性对照组(76.51±6.49)%无统计学意义;转染Eomes-siRNA,CD4+T细胞IFN-γ+细胞率(50.92±6.78)%,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而CD8+T细胞IFN-γ+细胞率(25.37±7.11)%,比阴性对照组(76.51±6.49)%,明显降低(P0.01)。MtbAT转染T-bet-siRNA和Eomes-siRNA后,γδT细胞IFN-γ+细胞率分别为(56.57±6.67)%和(42.53±5.13)%,比阴性对照组(76.52±2.58)%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转录因子水平,T-bet和Eomes分别是调控CD4+、CD8+T淋巴细胞IFN-γ产生的重要转录因子,而两者可能同时参与了γδT细胞IFN-γ产生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观察微小RNA-7(microRNA-7,miR-7)敲减(Knock down,KD)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体外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常规分离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经CD3和CD28抗体刺激后,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0h;24h;48h)细胞中miR-7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用Con A、CD3和CD28抗体刺激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检测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IL-12、IL-4、IL-6、TNF-α、IFN-γ和IL-10表达的变化;FACS检测CD4+T和CD8+T细胞的数量变化及CD4+T细胞膜分子CD44、CD62L和IL-4、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WT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活化后,miR-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WT小鼠相比,在Con A、CD3和CD28抗体作用下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增加(P0.05);miR-7KD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IL-12、IL-4、IL-6、TNF-α和IFN-γ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而IL-10表达显著下调(P0.05);FACS检测结果显示CD4+T细胞比例明显上调(P0.05),而CD8+T细胞的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CD4+T细胞膜分子CD62L水平显著下降,CD69及IL-4、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果表明,miR-7敲减以后可显著影响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的功能,本实验为后续深入探讨其在T淋巴细胞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