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护理人员在院前救治中对锐器伤的防护,减少职业暴露.方法 通过分析475例院前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结果 发生锐器伤2例,发生率0.42%.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行为,及时正确丢弃可能造成医护人员伤害的锐器,是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唐山市2010-2018年公交车道路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开滦总医院2010-2018年的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害住院及门诊病例信息,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0-2018年开滦总医院共收治851例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害患者,其中2013年所占比例最高达19.86%,随后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呈下降态势, 其中2018年所占比例为7.40%;时间段分布中: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害主要发生在7~10 h时间段和17~19 h时间段,分别占46.29%和37.13%;月份分布上呈现双高峰分布,分别为3月份和9月份,分别占34.67%和31.61%;年龄段分布中: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年龄段主要为12~18岁、51~60岁和>60岁组,分别占26.56%、25.73%和24.21%,各年限年龄构成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布上男女构成比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城市主干道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城乡交界区和农村道路,分别占59.69%、20.21%和19.86%。 结论 唐山市公交车道路交通伤存在时间、季节及年龄段聚集性,故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相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急救效果的危险因素,为完善严重创伤院前救治体系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120调度出车及院前急救病历数据共488例,单因素分析筛选可能导致急救无效的院前急救相关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可导致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院前急救无效的影响因素。
结果488例严重道路交通伤患者中,院前急救无效347例(71.1%)。单因素检验筛选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无效与有效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伤部位、院前指数(PHI)、救援到达时间和院前急救措施规范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受伤部位、昏迷、PHI、救援到达时间、院前急救非规范化措施是决定院前急救无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严重道路伤患者的受伤部位、PHI和是否发生昏迷是院前急救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缩短救援到达时间、规范院前急救措施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从而改善严重创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6)
目的了解2014年镇江地区院前救治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镇江市急救中心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救治的所有14岁的道路交通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日期和时间、患者的损伤部位、伤害类型等。结果 2 583例患者中,男性1 455例(56.3%),女性1 128例(43.7%),男∶女为1.29∶1,年龄15~93岁,平均(46.49±15.58)岁,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47(34,58)岁。一年中,10月份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多,共336例(13.01%),二月份最少,共107例(4.14%)。一天中,8∶00-9∶00时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多,共194例(7.51%),03∶00-04∶00时发生道路交通伤的患者最少,共9例(0.35%)。头部和四肢是最常见的身体损伤部位,2204例(78.17%),出现2处及以上损伤部位的人数为220例,占总人数的8.52%。道路交通伤害导致的严重患者124例(4.81%),中度患者647例(25.04%),轻度患者1812例(70.15%)。结论 2014年镇江地区交通伤害一年中10月份发生最多,一天中8∶00-9∶00损伤最多,损伤以头部和四肢为主,大部分是轻度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镇江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的特征。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镇江市急救中心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治的212例TBI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其中男性115例(54.2%),女性97例(45.8%);年龄0(新生儿)~84岁,平均(30.5±11.5)岁;男∶女=1.2∶1。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损伤特征和干预措施等。
结果212例TBI患者中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道路交通事故(155例,73.1%)、其次是殴打(26例,12.3%)和跌倒(16例,7.5%)。损伤部位以下肢为最多见(175例,82.5%),其次是上肢(85例,40.1%)。其中损伤部位≥2处的患者87例(41.0%)。大多数患者为轻度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182例,85.8%)。针对创伤患者最常见的干预措施是吸氧(198例,93.4%),其次止血包扎(179例,84.4%),夹板固定(129例,60.8%)、输液(79例,37.3%)和用颈托固定(39例,18.4%)。
结论TBI的主要原因是道路交通事故,需要进一步努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以更好地预防TBI。院前对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手段和方法还需进一步专业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江西省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结果道路交通伤发生率在儿童各类伤害中排第三位。0~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为750.5/10万,各年龄组以10~14岁组发生率最高,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上学放学时间是5~17岁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的高危时间段;城市儿童道路交通伤发生率高于农村儿童,不同的交通模式具有不同水平的危险性,骑自行车的危险水平最高,其次为徒步、摩托车。结论道路交通伤是引起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儿童的年龄特征、城乡居住环境和不同交通模式等特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准确、有效地救治更多的多发伤患者,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本文对院前救治218名多发伤患者所采取的一系列救护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达到了预期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的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快速判断伤情,准确执行急救程序,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准备,对科问协作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抢救脱险102例,抢救成功率94.5%。死亡6例,呼吸循环衰竭、大出血休克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多发伤患者急救过程中,急救意识的强化,准确的判断伤情,急救程序的科学应用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动物致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地减少动物致伤的发生和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按照《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犬伤定点门诊接诊的所有动物伤患者预防接种的记录信息,采用Epi Data 3.1录入数据和R4.1.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0年长宁区共12 934例动物伤患者,男女比例为0.7∶1,其中以15~<30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34.23%)。致伤动物主要为猫(52.18%)、其次是犬(39.35%)和鼠类(5.78%)。动物伤主要发生在家中,发生时的活动主要是和宠物互动等休闲活动为主,伤害部位主要累及四肢部位但是15岁以下未成年人则以头面部居多。前来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伤害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98.28%),在接种前对伤口能够自行处理的患者数占73.43%,而未处理者占24.36%。结论 应加强居民小区等生活居住场所的流浪猫管理,引导正确饲养宠物,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宣教,增强保护意识和防范措施,受伤者应当科学、合理和及时地接种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3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方法 数据源自天津市发病报告监测体系中2013年首次就诊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病例资料。结果 2013年天津市共报告道路交通伤害26 405例,发生率为263.01/10万。男女性别比为1.68:1,平均年龄(40.24±17.58)岁;机动车交通事故19 547例(74.0%),非机动车交通事故6 858例(26.0%);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前四位的地区依次为滨海新区684.86/10万、东丽区634.03/10万、西青区519.83/10万、津南区504.12/10万。轻、中、重度伤害和死亡依次为15 771例(59.7%)、8 747例(33.1%)、1 783例(6.8%)和103例(0.4%),且不同地区和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病例最多的地区为滨海新区,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8.16%,其中塘沽街/镇占全部死亡的26.21%,最高年龄组为45~64岁组,占所有死亡病例的46.60%。结论 2013年天津市道路伤害的发生例数、严重程度在不同地区、年龄组间存在较大差异,应制定针对性政策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大连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伤害监测医院急诊收治的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信息。结果 2006 - 2014年共收集道路交通伤害病例24 905例,男女性别比为1.3∶1,21~30岁年龄组病例所占的比例最高(23.8%),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占职业分布的前2位;公路/街道(83.8%)是该类伤害发生的主要地点,发生高峰时间分别为上午9时和下午18时;发生伤害时的活动前2位分别为驾乘交通工具(44.6%)和休闲活动(37.5%);病例头部受伤比例(31.6%)最高,主要为挫伤和骨折,分别占62.6%和17.4%,并且随年龄的增长,骨折比例逐渐上升(rs = 0.91,P = 0.002);伤害严重程度较重,中、重度伤害占21.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重度伤害程度比例逐渐增大(rs = 0.76,P = 0.028),住院和死亡比例(21.0%)也较高。结论 大连市道路交通伤害干预应重点关注青、中年男性人群,并且加强头部等重点部位的防护,最大程度减少并降低该类伤害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交通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及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ICD-10)标准分类。结果 2014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339.61/10万,死亡率为13.81/10万。发生者平均年龄为(40.19±18.40)岁,死亡者平均年龄为(49.16±17.76)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者中男性为21 177例(发生率为415.29/10万),女性为13 349例(发生率为263.44/10万),性别比为1.59:1。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者中男性为1 077人(死亡率为21.12/10万),女性为327人(死亡率为6.45/10万),性别比为3.29:1。30~岁发生率最高,≥ 65岁死亡率最高。发生及死亡排名第一位的职业均为农民,其次均为工人。发生率最高的前四位地区为:东丽区(704.06/10万)、西青区(700.01/10万)、滨海新区(672.55/10万)、津南区(539.23/10万)。死亡率最高的前四位地区为:蓟县(30.07/10万)、静海县(28.01/10万)、武清区(25.48/10万)、宝坻区(23.19/10万)。发生主要集中于第二季度,死亡集中在第三、四季度。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发生者年龄小于死亡者,农民、工人所占的比例均最高。经济活跃地区发生率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道路性颅脑损伤伤者院前急救情况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从山东省2004年颅脑创伤住院患者数据库中整群抽取道路性颅脑损伤伤者,除一般资料外,对预后疗效评估的院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866例患者平均年龄37.8岁,男女比例约为3:l;2h内得到专业现场救治的占47.6%,现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占28.5%、肢体固定占6.5%、颈椎固定占3.4%、院前采取气管插管比例占7.3%;出院时死亡比例占5.5%,半数以上死亡在2h内发生;预后的主要影响有性别、年龄、是否使用摩托车、现场是否呼吸通畅、现场是否肢体固定、院前是否气管插管等。结论改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120反应速度及救护水平等可有效提高交通性颅脑损伤伤者预后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机动车驾驶员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道路交通伤害中机动车驾驶员生理、心理、行为等因素与交通事故发生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事故驾驶员和非事故驾驶员的生理、心理、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SPSS 11.5软件对事故组和非事故组的调查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筛选机动车驾驶员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调查了170名事故驾驶员和167名非事故驾驶员。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驾驶员的文化程度、饮酒史、酒后驾车史、超载驾驶和既往交通事故史是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0%CI分别为:4.508(1.585~12.819),7.311(3.477~15.370),43.054(14.675~126.314),3.057(1.210~7.726),20.057(5.974~67.342)。结论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经常超载驾驶,有饮酒史、酒后驾车史和既往交通事故史与道路交通伤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交叉研究方法,通过专门设计的问卷对402名驾驶员进行面访,调查内容包括酒后驾驶、发怒水平、焦虑/烦躁、急性困倦状况、车辆故障、疏忽大意、不按规定让行和不按交通标志行驶等。应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处理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的危险因素有:发怒水平高(OAS记分为5~7分)(OR=114.88,95%CI:4.29~3074.86)、不按规定让行(OR=46.96,95%CI:12.74~173.11)、不按交通标志行驶(OR=24.57,95%CI:8.69~69.45)、疏忽大意(OR=14.54,95%CI:6.85~30.86)、纵向间距不够(OR=14.30,95%CI:3.68~55.60)、感觉/判断错误(OR=14.67,95%CI:4.88~44.10)、车辆故障(OR=8.57,95%CI:1.38~53.27)和措施不当(OR=8.46,95%CI:2.46~29.14)。结论道路交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机动车驾驶员的不良行为、异常心理状态和驾驶技能等因素不容忽视,对驾驶员开展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共享单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方法 通过网络邀请、街头拦截和学校抽取,调查北上广深杭等10城市2 883名共享单车用户的道路交通伤害、骑行体验、安全认知和骑行行为。在杭州市抽取205名共享单车使用者,测量骑行速度并评估风险。结果 研究对象中的202名报告292次过去一年内的与骑行有关的道路交通事件,44例符合伤害定义,调查伤害发生率为1.53%(44/2 883),部位多为下肢(30/44,68.18%)。过去一周骑行次数(OR:1.94,95%CI:1.38~2.73,P=0.006),紧张情绪(OR:1.82,95%CI:1.32~2.52,P=0.004),刹车失灵(OR:1.96,95%CI:1.39~2.75,P<0.001)与车轮打滑(OR:1.94,95%CI:1.38~2.73,P<0.001)为危险因素。骑行体验、安全认知情况较差的研究对象分别占35.10%和15.68%,83.80%有危险行为。现场观察共享单车平均车速为(12.2±2.6)km/h,34.15%骑车者(70/205)存在危险行为。结论 共享单车道路交通伤害是应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应开展减少损伤发生及降低损伤严重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库,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分析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据,计算不同性别和地区的构成比、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过早死亡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变化趋势,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00-2019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26 919例,城市男性占比从21.28%下降到18.38%,城市女性从7.01%下降到6.28%;农村男性从59.16%下降到55.59%,农村女性由12.55%上升到19.75%。2000-2019年全市道路交通伤害粗死亡率为14.08/10万~7.8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28/10万~5.51/10万,过早死亡概率为0.70%~0.38%。死亡率和过早死亡概率在研究期间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进入快速下降期。2000-2019年男性标化死亡率为20.97/10万~8.01/10万,女性为5.10/10万~2.85/10万。男性死亡水平高于女性,下降速度快于女性。2000-2019年城市标化死亡率为6.99/10万~2.46/10万,农村为19.85/10万~8.75/10万。农村死亡水平高于城市,近年来下降速度较快。农村男性是交通事故死亡水平最高的群体,从2016年起进入快速下降期,2016-2019年标化死亡率APC为-18.55%。结论 全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水平已出现下降拐点,且近几年进入快速下降期,近年来对交通事故所开展的干预措施较为有效,未来交通事故防控的重点人群是男性、农村居民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伤害预防的一个关键点:行人道路安全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通伤害预防对于降低伤害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意义重大。针对社会弱势人群开展的道路安全教育旨在对人群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道路伤害的发生率。联合使用流行病学、行为医学、健康教育学等学科的方法是开展和道路伤害预防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6-2007年山东省蓬莱市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当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07年蓬莱市居民死亡登记系统的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资料和2008年蓬莱市居民道路交通伤害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计算率、构成等指标。结果2006-2007道路交通事故导致309人死亡,死亡率为34.72/10万,男性是女性的4.47倍,主要集中在15~59岁,骑乘摩托车人员死亡最多;非致死性交通伤害约为5 017人次,发生率为0.56%,男性为女性的2.17倍,主要发生在15~59岁,驾乘两轮摩托车发生伤害人次数最多,主要分布在3月、8月和10月及上午的8点和10点;2006-2007年蓬莱市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约5 325.82人次受伤或死亡,发生率为0.60%;男性伤害发生率高于女性;15~59岁年龄段的劳动力人口伤害发生率最高;伤害受伤人数是伤害死亡人数的16.24倍;骑乘摩托车人员伤害发生最多,且受伤者大多为驾驶者。结论蓬莱市道路交通事故中驾乘摩托车发生伤害较多,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措施,针对摩托车的交通安全应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机动车数量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对我国2004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计算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