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用圆形统计分 析法,分析其中263例非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及90例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结果: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 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2时11分21秒。其中90例死亡 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末时13-15时间段有一定集中趋势(0.050.10),死亡高峰时间点在7时5分35秒。263例非死亡病例发病时间 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1时46分12秒。结论:日中午未时是出血 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6-8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时间的规律性进行分析,为该病的防治及降低患者致残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第一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各月病例数,通过圆形分布法,确定该患者的入院高峰日、高峰时段。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入院人数逐年增加,入院时间具有一定的集中趋势,平均发病高峰日为7月2日,疾病高发时段为2月20日至11月11日。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存在明显的集中性,但本病发病受诸多因素影响,且圆形分布法无法揭示疾病的影响因素,因此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从时间医学的角度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6年3987例新缺血性中风患者登记资料作圆形分布统计。发病时点化为角度坐标,确定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时点;再以入院日期为基础,推测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季节高峰期。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在06∶00~10∶00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发病月份存在集中趋势,平均发病时间为1月11日±3月6日。结论:缺血性中风发病有显著季节和时辰周期规律,更好地了解这些效应有望为卒中预防制定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年时间节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的年时间节律,为临床及时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用x2检验及圆形分布法来分析资料.结果:发现(1)各组患者发病均存在着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其中2月份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的高峰月份.(2)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存在着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结论:皖南地区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和死亡存在向冬季明显集中的年时间节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地区蒙医心刺痛发病特征,包括发病年龄、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与分布规律,探讨其集中趋势及内在机制。方法:以呼和浩特市三家医院(呼和浩特市蒙中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蒙医科)2012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间住院的心刺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年龄、性别、发病日,将发病时间转化为阴历时间,利用圆形分布法分析心刺痛发病季节、月份高峰期,并计算出心刺痛男女患者构成比、年龄分布。季节采用蒙古族传统季节6季分法。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病例605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心刺痛多发年龄段为50~79岁。圆形分布法分析结果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孟冬(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心刺痛发病高峰月份为11月,多发季节为冬初(P<0.05)。心刺痛发病患者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子午流注时间规律,探讨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子午流注时间医学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方法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缺血性中风患者586例的发病资料,应用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时间规律。结果经圆分布统计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发病高峰为11月24日,高峰期为8月9日至次年3月11日(r=0.1824,P0.05)。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出缺血性中风发病时的值日经,经圆分布统计分析,值日经为足厥阴肝经的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r=0.089,P0.05)。分析昼夜24 h的发病时间规律发现,发病高峰为7时13分,高峰期为2时33分至11时53分(r=0.4732,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全年散发但仍具有一定季节集中趋势,集中趋势相对较弱,发病高峰期为秋冬交替季节,提示在这一时期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能会减少缺血性中风发病。根据子午流注纳甲法分析发病值日经周期规律,足厥阴肝经值日时段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趋势。结合子午流注纳子法时辰周期分析,缺血性中风发病的高峰为辰时,即气血流注于足阳明胃经时易于发病,所以在缺血性中风防治措施中应重视调和肝经与胃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圆形分布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妊高征发病无论是以公历还是以农历,均有明显的月集中趋势。公历为3月16日,农历为正月28日(P<0.01);时辰分布亦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为14:01时(P<0.05),但未发现日分布与星期分布的集中趋势表现(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佛山地区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辰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7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时辰,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出不同辨证分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高峰期及集中趋势。结果气滞血瘀证、痰浊闭塞证、阳气虚证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高峰分别在午时、巳时、子时,阴血虚证发病率在各时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辰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发病住院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方法:统计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HFMD住院的患儿,对照同期的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做相关性分析;按性别、年龄、季节、月份分布进行分层分析;运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住院集中趋势。结果:手足口病男性住院人次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89:1。住院高峰年龄为6岁及以下儿童。一年四季均有发病,春夏秋冬季四季中占比最高的是夏季(50.27%),其次是秋季(24.90%)和春季(20.93%),冬季占比最低(3.90%)。住院时间的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住院高峰时点分布在5~9月份,2008–2018年的平均住院高峰时间为7月19日,平均高峰时期为4月12日至10月26日。月平均气温、月平均相对湿度与HFMD住院人次呈正相关。结论:夏季为HFMD住院高峰期;6岁及以下的儿童是预防的重点,HFMD与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宿州市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时间的昼夜分布规律,适当调整该地区普外科工作人员在患者入院高峰时间的比例.方法:收集2011-2012年宿州市立医院收治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资料,应用圆形分析法分析.结果:存在明显的昼夜集中趋势(P<0.05),存在入院高峰,入院高峰时点分别为17:57,高峰时段为12:14-23:40.结论:分析宿州市急性阑尾炎患者入院时间的昼夜节律性,可为其防治工作及调整普外科医生日常工作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病秉夏印的集中时点及高峰期,及时掌握痫桑复叩的李币性以使利于监径。万法:远掉貌计字甲的圆形分布法,先求出病案复印集中度,再求出角度均数和角度的离差,从而推算出病案复印的集中时间和高峰期。结果病案复印高峰日为2010年9月8日,病案复印高峰期在7月至9月,且≥0.883,P〈O.05,说明病案复印资料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集中趋势,我们了解病案复印的这个季节性为我们制定科学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上消化道出血(UGIB)发病因素与中医时相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6月消化内科316例UGIB住院病例,统计不同发病因素的分布及与中医时相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溃疡炎症因素相关的UGIB发病具有季节性、节气性;血管性因素与肿瘤性因素相关的UGIB无明显季节性及节气性。溃疡炎症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发病有统计学差异,各时辰间发病亦有统计学差异,发病高峰在卯时;血管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以及各时辰间的发病无显著差异;肿瘤因素相关的UGIB昼夜发病无统计学差异,但各时辰间的发病有统计学差异,发病高峰在卯时和辰时。结论:UGIB不同病因所致UGIB的发病与中医时相的关系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季节性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339例AMI病人资料,按月份统计发病例数,并根据年龄划分为中青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分析中青年和老年AMI病人的季节性分布情况。结果中青年组发病无显著的季节性集中趋势,老年组存在平均角,平均方向为21.1490,相当于1月份,即老年AMI发病在冬季达到峰值。结论中青年AMI发病在季节上无一定规律,而老年人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掌握AMI发病的时间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减少AMI的发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陶永琛 《光明中医》2023,(15):2928-2932
目的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通过对急诊眩晕患者发病时间与五运六气相结合进行分析,初步探索急诊眩晕的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查阅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大成急诊电子病历系统”调取患者信息,统计分析2018年1月20日—2022年1月20日就诊于急诊的眩晕患者五运六气各步、发病时辰等分布规律。结果 己亥年至辛丑年急诊眩晕发病总例数比较:己亥年>庚子年>戊戌年>辛丑年。经圆形分布统计学方法计算,己亥年发病没有集中趋势(P>0.05),戊戌年、庚子年的发病有集中趋势(P<0.05)、均集中于“四运”和“五之气”,辛丑年五运发病有集中趋势(P<0.05)、集中于“三运”、而六气发病没有集中趋势(P>0.05)。发病时辰有集中趋势(P<0.05),集中在未时,高峰时段在卯时至戌时。结论 急诊眩晕发病存在时间聚集性,并与五运六气相关,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发病的时间分布节律性。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黑龙江省康复医院收治的4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按小时、日和月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具有日、周、年节律性规律。结论:应该高度重视脑梗塞发病时间分布的节律性,对其发病高峰段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并减小梗死面积及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6.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圆形分布法对西宁地区156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与月分、星期、日期和时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月份与时辰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而星期与农历的日期无集中趋势表现(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与季节及气象因素的相关性,为突发性耳聋的季节性防治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收集1397例突发性耳聋的病例及中山市气象资料,将病例、气象因素资料进行四季归类,统计每年四季中每一季节的发病人数及平均气象指标,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突发性耳聋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结果:突发性耳聋夏季(6—8月)高发,占29.1%,四季病例分布趋势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突发性耳聋与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及降水量呈正相关,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结论:突发性耳聋发病有季节性,以夏季及秋季高发,其中8月、11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人数较多,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降水量、平均气压为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节气与虚实证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03年2月4日(立春)-2008年2月3日(立春)笔者所在医院AMI病例资料,将发病节气化为角度坐标进行圆形分布统计,分析A-MI虚实证的发病节气特点。结果 430例AMI患者中实证多发于小雪、大雪、小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春两季,发病节气高峰点为立春时节。虚证多发于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节气,主要集中于冬季,不存在特定高峰点。结论 AMI虚实证型的发病节气存在集中趋势,在AMI的二级预防上应注重辨证防治,同时,在上述节气时段应加大AMI的防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9.
张志刚  蔡钢 《河北中医》2012,34(5):651-652,655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手足口病患儿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并探讨手足口病与中医"温病"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收治的268例住院及门诊手足口病患儿从发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职业分布、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多为散发,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6~8月为高发季节,以5岁以下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临床发病以轻型多见,起病急,可见发热、口腔疱疹、皮疹等。结论手足口病符合中医"温病"的临床特点,该病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应将防治措施重点放在幼托机构,并在6~8月作为防控重点期,加强知识宣传,提高家长与教师的卫生意识,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该疫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安化县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程序免疫后甲型肝炎的流行趋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安化县甲肝发病的分布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0-2006年甲肝发病率变动范围为(80.6~6.8)/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0.9/10万,1990年发病高峰后呈逐年下降趋势。甲肝发病地区2000年以前农村发病显著高于城镇(P<0.05),无明显季节特性,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2.5倍。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但40岁以下约占72%,农民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职业(P<0.01)。结论:安化县甲肝防治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国家尚未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接种率尚达不到有效的保护水平,应将学生、农民等高危人群纳入基础免疫范围,以达到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