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予复方甘草酸苷及左西替利嗪治疗,对照组80例予维生素C及左西替利嗪治疗,比较2组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治疗组有效率87%,对照组有效率5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用药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受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5例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进行治疗,对照组75例使用枸地氯雷他啶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2周、4周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症状无显著性差异(P〉0.05)。蛄论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起效迅速,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氮卓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氮卓斯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两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78.1%(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5.5%,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8.9%(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氮卓斯汀抗组胺治疗基础上,辅以复方甘草酸苷阶梯递减疗法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病情复发,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75mg,3次/d,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均连服4周;对照组口服盐酸依匹斯汀片10mg,1次/d,连服4周.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盐酸依匹斯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白介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风团数量、风团持续时间、每天发作次数、瘙痒程度等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IL-4、IL-8、IL-17、IL-23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显著,能快速缓解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12月在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采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疗效,并于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6周结束后试验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试验组(28.3%)明显低于对照组(4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贞芪扶正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口服贞芪扶正颗粒及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对照1组45例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对照2组45例口服贞芪扶正颗粒,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第7、14、21、28天均高于对照2组(P〈0.05),第21、28天高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1组(P〈0.05)。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左西替利嗪联合白芍总苷在慢性荨麻疹(CU)中的效果,及其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V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左西替利嗪片,观察组应用左西替利嗪片和白芍总苷胶囊,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25HV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 %高于对照组的77.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 %与对照组的11.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25HV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25HV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与白芍总苷联合应用于CU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且可提高患者血清25HVD水平。  相似文献   

10.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情反复发作。我科于2007年11月-2009年8月,用依巴斯汀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伍健华  王康生 《河南中医》2014,34(1):122-123
目的:观察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5倒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片,每天1次,每次lOmg,中药桂枝汤,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对照1组患者口服西替利嗪片,每天1次,每次lOmg;对照2组患者口服中药桂枝汤,每日1剂,每剂水煎2次。3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71.11%,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57.78%,有效率为75.56%;对照2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为55.56%,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中药桂枝汤治疗慢性荨麻疹是安全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将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胸腺肽联合西替利嗪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应用西替利嗪治疗,对比分析联合治疗与单一药物治疗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按照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1)。治疗组3例患者在用药初期出现轻度嗜睡,对照组3例患者在用药初期出现口干、头晕等症状,两组均未停止治疗,均自行缓解。结论:胸腺肽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荨麻疹(urticaria)中医称为瘾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顽固难治。持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该病虽未威胁生命,但迁延难愈,使患者身心受创,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当下,找到积极有效治法,解决患者痛苦,尤显重要。传统医学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治疗优势,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认识和治疗本病的最有效方法。西替利嗪片作为一种新型的H1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地抗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瘾疹丸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瘾疹丸治疗,均以2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于治疗前,治疗2、4周统计2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判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周,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同时段更显著(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月,复发率治疗组为3.4%,对照组为1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瘾疹丸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疗效。方法:入选的132例C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养血祛风汤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1次/天。两组均连用4周后评价疗效,停药4周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值=-4.26,P<0.01);两组8周疗效随访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Z值=-3.86,P<0.01)。结论:养血祛风汤联合盐酸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能有效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发作,减少其复发,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盐酸西替利嗪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复方甘草酸苷静脉滴注,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 复方甘草酸苷40 m l)。对照组甘利欣注射液40 m l,1次/d,连用两周(5%葡萄糖注射液250m l 甘利欣40 m l)。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有效率93.30%,对照组为68.57%(P<0.01)。治疗组TB il,ALT,AST下降与对照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有明显的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96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每日1次。观察治疗第7、14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服药后1周、2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和88%,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和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医组,综合组32例患者采用以针刺、放血、拔罐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西医组28例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持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综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随访1个月,复发率为20.0%;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随访1个月,复发率为72.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医》2016,(4)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以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和IL-25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择88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与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检测血清IL-18和IL-25水平。结果:愈显率观察组为88.64%,对照组为6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持续时间、风团平均直径、风团外观、每天发作次数6项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IL-18和IL-25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IL-18和IL-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地氯雷他定片治疗CU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抑制血清IL-18和IL-25与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1组30例予西替利嗪治疗,对照2组30例予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30例予西替利嗪联合穴位埋线治疗。3组均治疗28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荨麻疹症状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组胺、白三烯C4(LTC4)、白三烯D4(LTD4)及白三烯E4(LTE4)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DLQI评分、荨麻疹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对照1组与对照2组组间DLQI评分、荨麻疹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Ig E、组胺、LTC4、LTD4及LTE4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后对照1组与对照2组组间Ig E、组胺、LTC4、LTD4及LTE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27/30),对照1组总有效率66.67%(20/30),对照2组总有效率60.00%(18/3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对照1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并能改善临床症状和Ig E、组胺、LTC4、LTD4及LTE4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