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0-2014年间流感样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流感流行特点并制定防控策略。方法 依据《全国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监测工作方案》,采集流感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就诊数,对病例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结果录入国家流感网络监测系统,利用Excel 2007和PASW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间共报告ILI病例123 330例,分离14 238株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为11.54%。职业分布以托幼儿童及散居儿童为主。年龄分布以0~4岁组所占比例最大。结论 江苏省流感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1~3月和7~10月。2010-2012年,B型和季节性H3N2是主要流行亚型。2013-2014年,甲型H1N1和季节性H3N2成为主要流行株亚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2014年北京市怀柔区流行性感冒(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为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怀柔区2家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结合流感监测资料,分析流感病毒的流行变化情况。结果共检测7 073份咽拭子标本,分离出流感病毒1 081株,总分离阳性率为15.3%,其中甲型H3N2亚型(H3N2)451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1N1)348株、B型Yamagada系(BY)175株、B型Victoria系(BV)107株。2010年1—3月主要流行BV、BY,10—12月主要流行毒株为H3N2;2011年主要集中在1月份,为甲型H1N1和H3N2;2012年流感呈现全年持续流行,H3N2从2012年3月开始持续流行至2013年3月,甲型H1N1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为优势流行株;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同时存在甲型H1N1、H3N2、BV的流行。结论怀柔区近年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为甲型H1N1、H3N2、BV、BY,且各年度流行优势毒株、流行强度均不同;流感呈现冬春季的季节性流行,因此,应做好流感病毒的长期监测工作,以便早期发现流行毒株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流感流行规律,为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对深圳市龙岗区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4月-2010年5月监测流感样病例(ILI)43 249例,占监测就诊病例总数的8.42%;全年均有病例发生,6月和7月ILI病例数最多;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0~和5~岁年龄组,占79.4%;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520份,分离出91株流感病毒,阳性率为17.5%,新甲型H1N1 19株,H1N1亚型7株,H3N2亚型14株,B(Victoria)亚型51株。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占81.2%。核酸检测以季节性甲流和新甲型H1N1流感为主(81.2%)。结论深圳市龙岗区全年均有流感样病例发生,以夏季和冬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和B型流感病毒(Victoria系),流感监测对预防流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太原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状况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探索流感流行规律。[方法]对太原市2010~2011年流感样病例监测及其标本的流感病毒分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哨点医院门(急)诊病人中流感样病例所占比例,2010年为5.37%,超过5%的有1、2、6、11和12月;2011年为4.15%,超过5%的有1和2月。2010年分离出190株流感病毒,其中乙型80株,甲型H3N2亚型88株,甲型HINI亚型22株;2011年分离138株流感病毒,其中乙型40株,甲型H3N2亚型19株,甲型HINI亚型79株。2010--2011年的47679例流感样病例中,0~4岁占69.03%,5~14岁占24.50%,15~24岁占2.24%,25~59岁占3.58%,≥60岁占0.66%。[结论]2010~2011年太原市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冬季最多。2010年流感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3N2毒株,2011年为甲型HINI毒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2009年-2014年流感病毒流行情况,为科学有效地防控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09年-2014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样本2 965份,阳性314份,阳性率为10.59%;其中B型阳性110份,阳性率为3.71%,新甲型H1N1阳性123份,阳性率为4.15%;季节性H3阳性80份,阳性率为2.70%;季节性H1阳性1份,阳性率为0.03%。不同性别、不同民族流感病毒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以5岁~组(18.85%)阳性率最高。阿克苏地区2009年流感优势株是新甲型H1N1,2010年优势株是B型和季节性H3,2011年新甲型H1、B型、季节性H3呈现散发,2012年B型、新甲型H1、H3交替流行。2013年为新甲型H1和季节性H3散发。2014年新甲型H1、B型、季节性H3阶段性交替流行。结论每年11月-12月至次年3月是阿克苏地区流感高发期,应进一步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万州区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5年3月万州区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利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 76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49份,阳性率为12.6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000.05);分离出186株毒株,其中季节性H3N2型91株、BV系41株、甲型H1N1 37株、BY系17株。流感病毒在各监测年度均有1个冬季流行高峰,以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等混合流行;有3个年度均出现夏季流行高峰,以季节性H3N2型流行为主。结论万州区在2010年4月-2015年3月先后有4种毒株流行,流行强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毒株呈现此消彼长、依次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石家庄市流感病毒监测资料,为流感,特别是甲型H1N1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搜集石家庄市2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2家哨点医院门(急)诊共报告ILI 338846例,ILI就诊百分比为1.10%。采集ILI咽拭子标本1926份,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468份,阳性率24.30%,其中甲型H1N1、季节性H3N2、B型分别占50.00%、17.52%、32.48%,各监测年度ILI%高峰和检测阳性率高峰相一致。除2011-2012年度,其他均有甲型H1N1流感检出,其在2013-2014年流感流行季为优势流行株。2010-2011年与2012-2013年和2013-2014年相比,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的年龄构成有差异(χ2=17.91,P<0.01)。结论 2010-2014年流感流行季石家庄市流感活动较弱,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常态化,与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病毒成为主要流行型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2011年-2014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解本地区流感流行趋势及特点,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1年-2014年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经RT-PCR检测后阳性标本使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以红细胞凝集实验及凝集抑制实验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及分型。结果 2011年-2014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监测点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1 446份,分离病毒195株,总分离率为13.49%。其中A型季节性H3N2亚型病毒39株,构成比为20.00%;A型新甲型H1N1亚型病毒48株,构成比为24.62%;B型Victoria亚型病毒51株,构成比为26.15%;B型Yamagata亚型病毒57株,构成比为29.23%。3个监测周期均未分离到A型季节性H1N1亚型病毒。结论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有所变化:从传统的A型与B型交替流行转向A型与B型同时流行。对北方片区夏季流感病毒的监测也应有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流感流行动态,为儿童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8-2010年的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病毒分离鉴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病例总数407 773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36.58%。采样1 861例,分离出病毒140株,病毒分离率为7.52%,其中季A型H1N1亚型16株、新甲型H1N119株、季A型H3N2亚型57株、B(Victoria)型30株、B(Yamagata)型18株。结论 2008-2010年南宁市儿童流感流行的优势株为A型H3N2亚型,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注意流感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鄂尔多斯市2009年-2015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探寻流感流行趋势和变化规律,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该市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咽拭子监测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结果 2009年-2015年共检测样本2 619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10份,总阳性率为11.84%。其中乙型129份(41.61%),季节性H3亚型83份(26.77%),新甲型H1N1亚型82份(26.45%),季节性H1亚型1份(0.32%),其余15份为甲型未分型。流感流行曲线以冬春峰为主,发病年龄构成以0岁~5岁年龄组人群为主。结论 2009年-2015年鄂尔多斯市流感在冬季、春季高发,新甲型H1N1亚型、季节性H3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株交替成为流行优势毒株。进一步加强对疑似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可快速确定流行病毒株,实时监测变异病毒株,精准定位疫苗病毒株,为预防流感暴发流行和决策流感疫情防控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7年-2009年度人群流感的流行特征,为本地区流感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汇总闵行区流感监测哨点的流感样病例数、就诊人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鉴定流感病毒型和亚型。结果:2007年-2009年监测到流感样病例总数为7938例,流感样病例平均就诊比例为0.52%。,采集标本1277份,分离到各型流感毒株406株。2007年优势株为季节性H3N2,2008年优势株为季节性H1N1与B型(Yamagate系)共同流行,病毒分离及流行病学监测都显示2007年-2008年闵行区流感流行大致呈冬春季和夏季高发的特点。2009年冬春、夏季流感发病高峰不明显,但在11月-12月出现全年流感流行高峰,病毒分离结果显示冬春季为季节性H3N2、H1N1共同流行,夏秋季开始以季节性H3N2、甲型H1N1在人群中同时流行,之后以甲型H1N1为主。结论:2007、2008年闵行地区流感流行特点为冬春季和夏季高发,病毒优势株呈季节性H3N2、B、H1N1交替流行态势。2009年秋冬季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9月-12月甲型H1N1毒株占全年检出毒株数的50%.  相似文献   

12.
郭卫华  冯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11-1612
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大同市2011年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积极有效的流感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本年度各流感监测哨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采用Real-TimeRT-PCR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1年各监测点共送检460人份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检出流感病毒28株,阳性率6.01%。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占67.86%;季节性流感病毒A3亚型流感病毒占17.86%,B型流感病毒占14.29%,未检出季节性A1亚型流感病毒。大同市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1-3月及10-12月两个阶段。其中,一季度以A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四季度转变为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并存在A3型流感病毒混合流行,流行强度有所下降。患者男女比例1.3:1,年龄以20-49岁为高发人群(46.44%)。结论冬春季是我市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应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造成的流行或暴发,对6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2007-2009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7-2009年流感监测地区的流感流行状况及毒株的型别分布,并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直接进行病毒分离,或应用RT-PCR方法先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毒株采用血凝抑制实验(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全省哨点医院共采集24049份ILI咽拭子标本,分离到毒株1898株,分离阳性率7.89%,鉴定结果为:季节性A(H1N1)亚型517株,季节性A(H3N2)亚型821株,B型268株,新甲型H1N1292株。结论 2007-2008年湖南省流感活动呈典型的双峰分布,2009年由于新甲型H1N1的流行,在2009年9-12月间形成第三个高峰。2007年1月-2008年6月以季节性A(H3N2)亚型为优势毒株,2008年7月-2009年9月转变为以季节性A(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至2009年9-12月间转变为以新甲型H1N1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安康市2012-2014年流行期流感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了解安康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先用real-time PCR检测,阳性标本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方法(HI)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共监测1所哨点医院ILI咽拭子标本905份,其中PCR阳性171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7株,其中新甲型H1N1 62株,季节性A(H3N2)11株,B型(yamagata)24株。结论 2012-2014年流感流行季节中安康市流行的优势毒株为新甲型H1N1,12月至次年1月为流行高峰,有其他型别的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15.
2005~2007年广西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广西流感监测网络下属的4家医院送检的咽拭子进行检测,探讨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了解广西流感流行规律,为流感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妇幼保健院、隆安县人民医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和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国家级监测点,对流感样病例进行逐日统计,对符合条件的流感样病例进行采样,采用细胞培养法分离鉴定流感病毒.结果 2005-2007年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以春、夏季高峰明显.2005~2007年4家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数分别占门诊总病例数的18.01%、10.45%和10.34%.2005年分离125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63株(占50.40%),H3N2亚型46株,H1N1亚型16株.2006年分离191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78株,H3N2亚型3株,H1N1亚型110株.2007年分离134株流感病毒,其中B型58株,H3N2亚型69株,H1N1亚型7株.结论 2005-2007广西流感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全年均有发生,以春、夏季为高发季节.2005年流行株以B型流感毒株为主,2006年流行株主要为H1N1型流感毒株,2007年主要流行株为H3N2型和B型流感毒株.  相似文献   

16.
上海某哨点医院2007—2009年流感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2007—2009年流感监测结果,探索流感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发热门诊流感样病例(ILI)发病动态以及流感病毒分离结果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2007年ILI 1 656例,患病率为1.20%,2008年ILI 1 606例,患病率为1.12%,2009年ILI5 486例,患病率为3.10%,明显高于2007、2008年水平。流感病毒监测结果:2007年标本采集330份,阳性标本为45份,分离率为13.6%,优势株A(H3N2)占68.9%,2008年标本采集229份,阳性标本为30份,分离率为13.1%,优势株B型占60%,2009年标本采集713份,阳性标本为250份,分离率为35.1%,优势株甲型H1N1占70.8%,其次为A(H3N2)型,占20.4%。2009年8月标本的阳性率明显上升,优势株为季节性A型(H3N2)流感病毒(58.7%),出现新的亚型即甲型H1N1流感(34.7%)病毒,12月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优势株(91.4%)。[结论]上海徐汇区哨点医院附近地区流感流行高峰期为夏季与冬季,2007年该地区的流行毒株以A(H3N2)亚型为主,2008年该地区的流行毒株以B型亚型为主,2009年8—10月该地区出现季节性流感A(H3N2)亚型与甲型H1N1流感共同流行,11—12月以甲型H1N1流感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3年度梧州市流感病毒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监测点进行流感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 2010-2013年梧州市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按月百分率分别为0.93%~1.6%、0.9%~1.14%、1.04%~4.19%、2.03%~3.54%。流感样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2010年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25份,阳性率9.87%,其中新甲型H1N1、季节性H3N2和B型流感分别占阳性标本的21.51%、26.41% 和55.82%;2011年检出核酸阳性标本92份,阳性率9.48%,新甲型H1N1占优势;2012年检出核酸阳性标本154份,阳性率14.35%,主要型别为B型和季节性H3N2;2013年核酸阳性标本295份,阳性率19.55%,主要型别为新甲型H1N1和B型流感。2010-2013年流感暴发疫情共有8起,在4月、6月、11月、12月发生。结论 通过观察门诊流感样病例数的百分比变化,可以大体推测流感活动强弱;对流感各亚型核酸的检测能较准确地反映了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9年-2010年宁波市甲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人群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疫情监测,在流感流行高峰初期及流行高峰结束后于各县区采集双份血清进行流感抗体检测。结果:2009年甲型流感极其活跃,尤其在2009年9月份,季节性甲1、甲3亚型和新甲型H1N1同时出现流行。对分别于2009年7月与2010年3月份所采人群血清的抗体检测结果,季节性甲1、甲3及新甲型H1N1亚型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26%~26.88%、63.34~73.66%和6.99%~29.21%。结论:2009年3种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在同一时间内混合流行。人群双份血清流感抗体测定结果提示,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强度要明显高于季节性甲型流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郴州市2006-2009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集流感样病例(ILI)的鼻、咽拭子标本用狗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血凝(HA)及血凝抑制(HI)方法进行病毒初筛及分型鉴定。结果 2006-2009年4所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21 960例,平均ILI就诊百分比为2.30%,共检测ILI鼻、咽拭子标本5 350份,分离到季节性流感阳性毒株607株,阳性率11.35%,主要流行毒株为A(H1N1)和A(H3N2),在不同年份交替流行,其次每年都有B型流感病毒存在。疑似流感疫情标本1 228份,阳性毒株779份,阳性率63.44%,2006-2008年郴州市流感暴发疫情以B型为主,2009年郴州市流感暴发疫情以甲型H1N1型为主,季节性流感病毒也较活跃。结论 2006-2009年郴州市流行的流感毒株主要有季节性H1N1亚型、H3N2亚型、B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4种,流感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宿迁市流行性感冒(流感)监测情况和流感病毒病原季节性分布特点。方法对监测哨点医院的儿科、内科、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采集,24 h内采用real-time PCR进行核酸检测,流感病毒分离采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流感病毒亚型鉴定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结果 2011年-2013年共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2 098份,标本中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75份,阳性率为13.1%,其中甲型H3N2流感占40.0%,乙型占35.6%,新甲型H1N1占24.0%,甲型(未分型)占0.36%。275例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的样本经MDCK培养,共有123例阳性,阳性率为44.7%,其中甲型H3N2占40.6%,B型(Victoria系)占32.5%,新甲型H1N1占26.8%。结论甲型H3N2、B型(Victoria系)和新甲型H1N1作为优势病原交替出现,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同时发现新甲型H1N1成为甲型流感病毒的重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