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厦门地区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多态性的分布,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外周血染色体按常规技术制备,G显带后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从不孕不育患者2653例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305例,其中Y染色体长度的变异221例、随体的变异43例、副缢痕的增长30例和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11例。结论在临床效应表现为不孕不育的染色体多态性类型中,Y染色体长度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D/G组染色体随体的变异,再次为副缢痕的变异。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的主要临床效应是不良孕产史,与不孕不育的关系可能不大。男性多态性变异大大多于女性,这是因为Y染色体长度变异的检出较高所致。 相似文献
2.
150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50例不孕不育患者中异常核型40例,占总数的26.7%。结论染色体异常,尤其是性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中心选择性地对不孕不育门诊80例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分析,发现异常核型7例,异常率为8.75%,其中数目异常2例,占2.5%,结构异常5例,占6.25%(其中平衡易位2例,占结构异常的40%)。其中2例经查询鉴定为世界首报异常核型。本文就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121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妮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4):70-70,23
目的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检查分析,探讨不孕不育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观察遗传因素在不孕不育中的重要性。方法常规方法采集1218例不孕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后镜检进行观察研究。结果1218例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64例,总检出率5.2%,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6例,常染色体异常38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染色体核型异常的情况不可忽视,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类染色体多态性的遗传效应,分析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对5052例患者外周血进行培养获得淋巴细胞中期分裂相,常规制片G、C显带进行核型分析。结果从遗传咨询者5052例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438例,其中Y染色体长度变异246例,占多态性的56.17%;D、G组短臂增长57例,占多态性的13.01x%;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58例,占染色体多态性的13.24%;副缢痕增长71例,占染色体多态性的16.21%。结论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效应有一定的关系,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3)
目的对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生殖中心就诊的2360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不孕不育患者中检查出异常核型148例,异常比率6.27%(148/2360)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86例,罗伯逊易位16例,性染色体异常46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38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38例患者中,核型异常为11例,其中核型为47,XXY的7例,45,X的1例,平衡易位3例。提出应对那些不孕不育患者作染色体检查,分析了染色体畸变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指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不孕不育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检查分析,观察遗传因素在不孕不育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575例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培养,细胞收获,制片及G显带,必要时进行C显带检查,显微镜下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发现染色体异常52例,异常检出率为9.04%。异常核型中,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明显异常21例,检出率3.65%,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明显异常15例,检出率2.61%,其中嵌合体4例。同时,本资料中染色体多态现象16例,检出率2.78%,主要有9号染色体倒位,大、小Y等。结论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不孕不育的重要病因,对于不孕不育夫妇,染色体分析必须作为常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闽南地区803例男性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根据。方法采外周血细胞染色体培养,G显带分析(必要时加做C带),对闽南地区803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82例(包括Y染色体多态性)占全部被检者22.67%。主要涉及到染色体数目、结构异常,性反转、增加、缺失、易位、倒位及多态性等。结论: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对不育夫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依据,对生殖医学、优生优育起到重要意义,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研究染色体多态性进一步了解其对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的影响。方法对1409例门诊病人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45例染色体多态性中9号臂间倒位21例,占46.7%;15ps+5例,占11.1%;小Y8例;大Y7例,16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各2例。结论染色体多态性可能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在遗传咨询中应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8)
目的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检查分析,探讨不孕不育患者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观察遗传因素在不孕不育中的重要性。方法常规方法采集不孕患者的外周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收获细胞、低渗、固定制片,经G显带处理后,镜检分析细胞核型。结果 9845例患者共检出192例,总检出率1.95%,其中男性128例,女性64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优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7)
目的对三个月内来我院就诊的1028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不孕不育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0例,异常率为2.92%(30/1028)。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2例,占73.33%(22/30);性染色体异常8例,占26.67%,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6例,占75%(6/8);性反转3例,占25%(2/8)。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生殖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不孕不育患者检查染色体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地区660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颜色提的变化的有关特点和意义。方法染色体制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应用G、C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660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39例,异常检出率为5.91%,其中男性15例,女性24例,其中夫妻双方均检查出异常核型患者2例,异常率为0.30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的患者应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不孕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8)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2014年送检的3639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并制备标本,应用G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 3639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261例,异常检出率为7.17%。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的患者应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不孕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4)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近2年维吾尔族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染色体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606例不孕不育患者,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97例,检出率为6.03%。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7例,占异常核型的27.83%,常染色体结构异常22例,占异常核型的22.68%,染色体多态变48例,占异常核型的49.48%。结论对不孕不育的患者应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不孕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按常规技术方法制备外周血染色体,并对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367例病例中3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0.63%。其中,数目异常者4例,结构异常者20例,染色体多态者15例,分别为遗传咨询者的1.09%、5.45%和4.09%。结论对不孕不育和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11)
目的探讨染色体数目、结构和多态性异常与不孕不育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按照常规G显带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并对其核型进行数目和结构的分析,必要的做C显带和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 7658例不孕不育病例中251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率为3.28%,其中数目异常93例,结构异常158例,比例分别为1.22%、2.06%,染色体多态性630例,比例为8.23%。结论细胞学遗传学对于不孕不育患者在优生优育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54对不孕不育和流产患者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具有不良孕产史患者与细胞遗传学的关系。方法对154对不孕不育和流产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的核型分析,并对原发不孕和流产的次数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8例病例中有61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9.8%。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0例,性染色体结构异常33例。流产的次数与染色体异常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上述病例进行染色体检查,可以为临床分析原发不孕、不育、流产的原因提供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1)
目的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临床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本院门诊就诊的411例遗传咨询者进行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在411例遗传咨询者中检出染色体多态性核型30例,检出率为7.29%。其中D/G组随体变异5例;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加长、缩短或缺失10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8例;Y染色体多态性7例。结论染色体多态性是导致生殖异常的原因之一,对有不育病或有不良生育史的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809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及临床分析,探讨染色体畸变与表型的效应关系,分析女性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及异常类型和频率分布。方法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染色体G显带400带分析。结果809例女性不孕不育患者中52例存在染色体核型异常,其中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5例,占67.3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2例,占23.07%;性染色体结构或功能异常5例,占9.62%。52例患者反复自然流产、多次胎停育29例,占55.77%,畸形儿分娩史6例,占11.54%,女性生殖器发育不全17例,占32.69%。其染色体异常涉及3、4、6、7、8、9、10、13、14、15、21、22和X、Y等。结论染色体畸变是不育的重要因素,久治不愈的不孕不育患者应检查染色体以排除染色体畸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