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医处方末尾常有“另加生姜三片引”的字样。这里的生姜就是作为“药引”的。古代“药引”主要是起到“引药归经”的作用。后世有所发展,使“药引”的作用渐渐丰富。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1)增加处方的药理作用:如辛温解表方中加“生姜”是增加其解表作用;清暑剂中加鲜荷叶是增强其清暑的效果。其它如清热药中加竹叶卷心,滋补药中加大枣,止咳药中加枇杷叶等。(2)对处方中某些药起制约作用:如南星、半夏生用时加生姜为引,是以生姜制约两药的毒性。(3)吸着作用:有些有毒药物内服时所需剂量很少,为了便于控制,免生意外,常用一种“药引”同煎,…  相似文献   

2.
项尚 《当代医学》2007,(16):30-34
非法外购药图财害命,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犯罪行为.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还有一种外购药更加害人,那就是不法药贩子就地制造的"进口药".  相似文献   

3.
试析甘味与八法的关系章洪流指导:孙龙川(江西中医学院94级研究生南昌330006)关键词甘味八法配伍关系甘味多有补益、和中、缓急、润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而在八法中经常选用甘味药,以达到一些特殊的治疗目的。笔者试对甘味与八法之间的关系作一粗浅分...  相似文献   

4.
《当代医学》2007,(8):52-52
3月31北京首个由药店、药品批发企业和制药企业结成的"放心药联盟"宣布成立.北京最大的平价连锁药店之一的德威治大药房联合京城最大的药品批发企业京新龙医药及北京双鹤、诺华、辉瑞制药等50家知名制药企业向市民承诺,不生产、销售假药、伪药、过期药.据德威治平价大药房董事长张玉宽介绍,联盟在此后的一段时间还将继续扩大,吸纳更多"盟友",以提升市民对药品的放心度.  相似文献   

5.
"沙坦"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坦”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ARB)类抗高血压药物,问世10余年来,因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得以迅速发展。本文针对ARB类药物的上市情况、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从"心"概念谈"心主神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心"概念是杂合体,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包括直观观察、功能臆测、功能模型三部分,"心主神明"之心为功能之心,讨论其科学内涵应脱离解剖之心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儿药证直诀》中的"直诀"义进行了考证,通过参考前人已有的认识,对"直"与"真"字义进行考证,并结合文献对二字的使用情况,综合分析,得出"直诀"当为"真诀"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事件:药占比:医疗单位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43.89%:南京鼓楼医院2004年药占比。江苏省院最低的数据。47%:江苏省卫生厅规定的三甲医院药占比上药占比—冰山一角.“面对药占比下降,我们如此平静”“我们的药占比逐年下降,我们早就习惯了。只是这次省里把全省情况公布出来,才引起社会上的关注。”南京鼓楼医院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鼓楼医院平时并没有刻意关注药占比问题。据医院党委副书记周长江教授介绍,药占比是衡量医疗单位综合管理能力的一项指标。南京鼓楼医院药占比逐年下降,反映了该医院在这些年里综合管理能力的逐步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浅析"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4个方面阐述了"心主神明"的科学内涵:科学研究成果为证实心脏通过某种机制参与了思维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心所主的神明,并不仅仅指意识,而有其更深刻的内涵;中医学的心是以心为基础的综合功能单元;心主神明的实质是心脏以调控全身血液循环功能为基础,以心神为中介,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进行信息处理整和.  相似文献   

10.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学约定俗成的概念.考其源流,概因<素问·上古天真论>云"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灵枢·本神>亦云"肾藏精";同时于<内经>一书中又有"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生之来,谓之精"(<灵枢·本神>),"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以及"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经脉>)等记载,致使后人将人体先天之精的寄存之处定位于肾而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我院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处方的状况,为促进急诊合理用药及药房储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9月的西药门诊急诊处方5036张,利用Excel软件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036张急诊处方中,处方分布以内科、儿科、外科为主;处方的药物组成以抗感染类最高(29.03%),用药途径中以注射给药居首,并以速效的静脉滴注为主(83.62%);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而不宜合用的处方143张(2.84%)。处方用药以1~4种为主(占总处方81.4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3.11种。处方药物金额以200元以下为主(89.95%),平均每张处方92.78元。结论:我院急诊处方用药少而精,但合理联用药物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毛晓冬  吴静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52-2153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共11250张,统计用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46.31元,针剂处方有8809份占78.3%;处方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27种,其中5种以下(含5种)为7253份,占64.5%,5种以上的为3997份,占35.5%;使用抗生素比例占总处方的76.20%。结论:存在不合理用药,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叶天士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思路。方法:基于数据挖掘,对《临证指南医案》治疗不寐的51则医案中的药物进行频数、药效和性味、归经的描述性分析,并对其中25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总结叶天士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结果:处方共51首,共涉及中药115味,高频药物共25味,包括生地黄、大枣、茯苓、炙甘草等,常用的药物组合包括“大枣-炙甘草”、“大枣-茯神”、“生地黄-玄参”、“茯神-远志”、“炙甘草-茯神”;药物功效种类补虚药最多;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甘、苦、辛多见;归肺、心、脾经最多;聚类药物组合7组。结论:叶天士治疗不寐时重视情志,首辨虚实,次分寒热,从五脏论治,尤重心脾,善于调整阴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整理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对所整理方子的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涉及方剂61首,包含中药69味,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药物五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归经以脾经、肺经、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类药最高,药物出现频次在9次及以上的中药共有14味,排名前8位分别为:白芍(22)、炙甘草(21)、干姜(20)、生姜(14)、桂枝(14)、甘草(13)、大枣(13)、黄芩(13),药物组合中频次在6次及以上的有33组,药物关联规则33条,K-means聚类得到5个聚类。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揭示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用药规律,治法上重视寒温并用,温补脾胃、宣肺解表、注重扶正的处方用药规律,为现代临床辨治中医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孟河医派膏滋药方调治内科病证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孟河医派内科病证膏滋药方,采取频次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其调治病证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了孟河医派223首膏滋药方,共调治内科病症45种,以虚劳、眩晕、血证、痰饮和腰酸腰痛为主要病症,虚劳最多;调治证型28种,以气虚、阴虚为主。涉及药物(不含收膏药物)390味,以补气药、补阴药为主。虚劳常用药为当归、熟地、白芍等,眩晕常用药为白术、生地、白芍等,血证常用药为白芍、茯苓、人参等,痰饮常用药为茯苓、白术、半夏、陈皮等,腰酸腰痛常用药为熟地、当归、白芍、杜仲等。孟河医派膏滋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当归-白术、当归-熟地、当归-白芍等,当归在膏滋常用中药组合关联规则网络图中居核心位置。结论?孟河医派膏滋调治内科病证虚实兼顾,调虚为主。擅以心肝入手,以养血和血调治虚劳;益气升清调治眩晕;益脾统血,敛肝泻热调治血证;健脾理气,利水燥湿调治痰饮;补肾益精,强健腰脊调治腰酸腰痛等病。整体上膏滋用药主和缓调补而不伤正。   相似文献   

16.
“十八反”药方的方药信息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7500首方剂中筛选出119首包含有“十八反”药物配伍的方剂,对其组配形式、剂型、主治病证、组方药物的药性与功效、配伍规律等进行了量化分析,较深入地揭示了反药方的组方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据挖掘的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Gout)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 收集旷惠桃教授2015年9月-2016年5月治疗痛风部分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 ,探析旷教授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及分析方剂中的组方规律.结果 对纳入的69名患者,共198首处方、119味中药进行分析,使用频次>100次的高频使用药物有牛膝、土茯苓、车前子、萆薢、地龙、灵芝、威灵仙、黄柏、泽泻、黄芪;药物类别主要包括清热药、利湿药、活血通络药;常用药对包括:土茯苓-牛膝,土茯苓-萆薢,牛膝-萆薢,车前子-牛膝,车前子-土茯苓,车前子-萆薢等;挖掘旷惠桃教授治疗痛风的基本方及5首新处方.结论 旷惠桃教授临床善于运用清热、解毒、利湿之方药治疗痛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收集活血化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进行相关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155个...  相似文献   

19.
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药量效关系的现代研究是当前中医药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析了中药及方剂量效关系的研究现状,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讨,以期为阐明基于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方药量效关系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规律提供参考,为中医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为创新中药研究与发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医方考》中有484首方剂运用君臣佐使、性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理论加以阐释,其中64首方剂运用多种配伍理论进行论方。该文旨在统计并分析《医方考》在释方中所运用的各种方剂配伍理论,为方剂学配伍规律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