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内镜行胃肠道套叠扭转复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了探索用消化内镜进行胃肠道功能性复位的途径,减少剖腹手术复位的数量,对胃食管套叠2例、结肠套叠13例、胃扭转10例、结肠扭转9例进行了功能性复位。方法:在内镜下找到套叠、扭转部位,充分抽吸潴留气液,并插入导管/内镜至梗阻腔内吸引,用活检钳整复粘膜皱襞,用内镜钩住胃肠壁或推或拉或左右旋转,配合病人体位转动,即可获得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94.11%(32/34),回盲部2例巨大淋巴肉瘤连盲肠套入升结肠肝曲复位失败。胃肠道套叠、扭转采用消化内镜复位是切实可行的,只要方法得当,复位成功率很高。  相似文献   

2.
邱春东  孟现平 《山东医药》2006,46(18):11-11
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们应用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9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96例肠套叠患儿中,男70例.女26例1年龄4个月~4岁,其中〈2岁者83例。手法复位证实为回一结肠型套叠80例,回一回型套叠10例,整复失败者6例改行手术治疗,证实为回一回结肠型套叠。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0年至1989年3月经手术治疗老年肠套叠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60~76岁,平均为61.6岁。病程6小时至2年。手术及病理证实有原发病变者8例,回肠腺瘤样息肉、回肠系膜炎性肉芽肿、美克尔憩室及盲肠平滑肌瘤各1例,盲肠、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癌各1例。套叠类型:回-回肠型2例,回-结肠型5例,结-结肠型1例,乙状结肠-直肠  相似文献   

4.
自 1994年以来 ,我们收治成人肠套叠患者 2 8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6~ 79岁 ,平均 4 3岁。其中 2 4例经手术证实 ,4例由 X线钡灌肠确诊并复位。 2 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绞痛 ,其中恶心呕吐 2 1例、便血 12例、腹部扪及包块 17例、肠鸣音亢进 9例。最后停止肛门排气排便者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 2 4例肠套叠患者 ,套叠为原发性 6例 ,回肠息肉 5例 ,回盲部肿瘤、蛔虫团块各 3例 ,回结肠多发性息肉、回肠脂肪瘤和美克尔氏憩室各 2例 ,阑尾癌 1例。套叠类型 :回盲肠型 11例 ,回结肠型 8例 ,小肠型7例 ,结肠型 …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的内镜检查情况及诊治方法。方法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就诊的小儿结肠幼年性息肉患者36例临床资料,并系统分析内镜诊断与切除息肉的相关资料。结果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4.6岁,年龄2-13岁;共有45枚息肉,其中26枚位于直肠,16枚位于乙状结肠,降结肠2枚,横结肠1枚;31例有血便,15例贫血,肛门物脱出5例。息肉切除后未观察到穿孔、出血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小儿幼年性息肉多发生在学龄前阶段,病变多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常见症状是血便及贫血。无痛肠镜在其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早期结肠套叠和结肠扭转疾病中结肠镜下复位成功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近10年来应用结肠镜对19例早期结肠套叠、结肠扭转的治疗资料和经验,总结诊治体会.结果 17例患者均在结肠镜下成功复位,复位成功率89.47% (17/19).2例横结肠扭转患者复位失败,转入外科手术.5例回-结肠套叠患者中4例患者无明确病因,1例阑尾术后2周出现回-结肠套叠并复位成功;14例肠扭转中1例女性患者24 h时行钡灌肠治疗,4 h后症状加重,在结肠镜检查下复位成功,恢复良好,11例患者在24 h内行结肠镜检查并成功复位.结论 早期的结肠套叠、结肠扭转,应用结肠镜下注入30℃温蒸馏水和反复旋转、钩拉旋转镜身进行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余娜  韦红  吴克利  蔡国豪 《山东医药》2009,49(46):78-79
目的观察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方法21例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切术,术后9—21个月内镜复查。结果21例中一次手术完全切除者15例,二次切除3例,三次切除1例。2例活检为直肠黏膜癌、且切缘残留癌细胞而中转开腹手术。病理示直肠绒毛状腺瘤9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5例,癌变3例;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其中轻度非典型增生2例,中重度非典型增生1例。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乙状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降结肠管状腺瘤1例。横结肠管状—绒毛状腺瘤合并轻中度非典型增生1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平坦型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肠镜检查发现巨大有蒂息肉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2~80岁,平均50岁,予内镜下电切术,息肉直径2~5cm。病变位于乙状结肠10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2例,升结肠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的内镜下表现,分析癌变相关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电子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77例结直肠癌变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及其内镜下治疗策略。结果77例癌变结直肠息肉中,9例伴发结肠癌。60例有临床症状,症状发生率为77.9%(60/77)。息肉癌变主要分布在乙状结肠,多发生于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行电子结肠镜电切法切除44例,其中完全切除38例。结论年龄〉60岁患者和乙状结肠息肉癌变发生率明显增高,选择性对属于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的癌变息肉行电子结肠镜下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射频治疗大肠广基息肉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内镜用高频电、掺钕铱铝 (Nd :YAG)激光、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已广泛开展[1 ] ,但射频治疗少有报道。我们从1998-12~ 2 0 0 1-0 6,采用射频治疗大肠广基息肉 45例(70颗 )取得了很好疗效 ,现报告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5例中 ,3 0例为门诊患者 ,15例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3 1例 ,女 14例 ,年龄 3~ 78岁 ,病程 3天至 3年。主要症状为 :便血 10例 ,下腹痛 12例 ,大便次数增多或粘液便 2 0例 ,里急后重 3例。息肉分布 :回盲部 2 8颗 ,升结肠 2 0颗 ,横结肠 2颗 ,乙状结肠 5颗 ,直肠 15颗。其中单个息肉 2 0例 ,2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临床特点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早期小儿肠套叠46例,21例采用胃肠减压、输液、手法复位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愈与手术治疗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采用非手术治愈21例早期肠套叠患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的患儿.46例患早期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男29例,女17例,年龄3mo~32mc,平均年龄17mo.起病后48h内为早期.根据临床特征、X光片及B超腹部检查结果确诊.具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全身情况差,腹膜刺激征明显,透视下见有复套征象,如肠套叠影增宽,反复经水压灌肠无效,腹部X光片示气液平面直径超过2cm,套叠的肠管包块在结肠脾区,甚至左下腹者则需手术治疗.反之,全身情况良好,发病时间短,无腹膜刺激征,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质软则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并发肺炎7例,占28%;切口感染4例,占16%,肠瘘1例,占4%;术后5d发生肠扭转1例,占4%;切口疝2例,占8%;粘连性肠梗阻2例,占8%.非手术治疗后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4例,肠炎1例.结论小儿肠套叠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是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内镜下结肠息肉治疗术后迟发性出血高危因素,为临床内镜下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的1 800例患者,分析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迟发性出血38例(2. 1%),男21例,女17例,术后出血时间(2. 05±1. 27) d,1~3 d发生迟发性出血(32例)多于3~6 d(6例)。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包括息肉大小(≥1. 5 cm)、息肉形态(有蒂)、高血压病史、动脉硬化病史、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 kg/m2)、息肉生长部位(直肠及乙状结肠)(OR=0. 115、9. 594、0. 008、36. 414、0. 001、0. 471,P均0. 05)。结论本研究中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为2. 1%,且多发生在术后1~3 d,其中息肉越大、带蒂息肉、位于乙状结肠及直肠的息肉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增加。息肉治疗术后创面采取热活检钳处理联合钛夹钳夹创面,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显著减少。此外,BMI较高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一般因素也提示存在较高的迟发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3年 5月 ,经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 60例、癌性梗阻 2 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82例 ,男 46例 ,女 3 6例。年龄 2 9岁~ 84岁。其中胃息肉60例 ,共计 10 7枚 ,息肉大小自 0 4~ 0 9cm 86枚 ;1~ 1 5cm 2 1枚 ,大多为广基或亚蒂息肉。食道癌 16例 ,胃底贲门癌 6例 ,均为晚期伴明显梗阻患者。按stooler分级 :Ⅲ级 17例、Ⅳ级 5例 ,全部经镜下活栓后病理证实。其中息肉组 :腺瘤样息肉 3 5例 ,伴Ⅰ~Ⅱ度异型增生 5例 ,炎性息肉 2 5例 ;肿瘤组 :腺癌 6例 ,鳞癌 16例。二、治疗方法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帽状息肉病的临床、内镜特征,并评价其内镜下切除治疗效果,对2017年6月—202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结直肠息肉切除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帽状息肉病的14例病例(共56枚息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8例,女6例;年龄14岁~74岁,其中<60岁7例,≥60岁7例;7例(50.0%)伴消化道症状;息肉多发4例,单发10例(71.4%);息肉位于直肠42枚(75.0%),乙状结肠13枚(23.2%),横结肠1枚;山田分型Ⅰ型44枚(78.6%),Ⅱ型3枚,Ⅲ型5枚,Ⅳ型4枚;内镜下息肉表面可见明显白色帽状覆盖物41枚(73.2%)、明显充血发红23枚,其中两者均可见8枚;2例行ESD治疗、12例行EMR治疗,均完全切除,均未出现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7例伴消化道症状者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缓解;11例(78.6%)随访期间完成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由此可见,帽状息肉病无性别、年龄发病差异,息肉多单发,直肠及乙状结肠多见,形态以山田Ⅰ型为主,表面多有白色帽状覆盖物,患者可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内镜下切除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孙孝国  李力  郭瑞英 《山东医药》2002,42(23):23-23
1995~ 2 0 0 1年 ,我们在急症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中采用螺纹管行肠减压 ,减少了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中的腹腔感染和刀口感染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行急症肠切除肠吻合患者 89例 ,男 5 4例 ,女35例 ;年龄 3~ 84岁 ,平均 5 6 .4岁。原发病为小肠扭转 19例 ,肠套叠 12例 ,粘连性肠梗阻 2 6例 ,肠系膜血管栓塞 3例 ,小肠肿瘤梗阻 6例 ,结肠肿瘤梗阻 18例 ,乙状结肠扭转 5例。均于手术中证实为肠坏死或肠肿瘤 ,行一期肠切除、肠吻合术。手术方法 :取直径 4 cm、5 cm、6 cm螺纹管各 1根 ,长约1m,常规消毒备用。手术中常规游…  相似文献   

16.
1996年 4月~ 2 0 0 0年 4月 ,我们对 2 77例息肉行内镜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5 4例 ,女 12 3例 ;年龄 3~ 81岁 ,平均45岁。患者以便血、粘液便、腹痛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单发息肉 179例 ,多发息肉 98例 ;息肉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 119例 ,降结肠 2 0例 ,升结肠 10例 ,横结肠 4例 ,回盲部 1例 ,胃 10 2例 ,食道 2 3例 ;息肉直径为 0 .2~ 3.0 cm,多数有蒂。治疗方法 :术前彻底清洁肠道 ,按内镜检查法进镜。无蒂、广基息肉应用微波 ,发现病变将导线点灼器顶部对准息肉顶部以点灼法连续数次点灼 ( 3~ 5次 ) ,局部…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微波治疗大肠息肉及疗效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0年 8月~ 1998年 8月大肠镜检查 2 470例,检出各种息肉 229例,检出率 9.3%,均行微波治疗。术后分别于 1、 6、 12个月复查一次,其中 179例作了 6个月至 6年的随访复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79例中男 122例,女 57例,年龄 < 20岁者 25例, >60岁者 27例, 21~ 50岁者 127例,占 70.9%。  2.内镜所见:息肉位于直肠 58例,乙状结肠 69例,降结肠 36例,横结肠 9例,升结肠 4例,回盲部 3例,降结肠以下占 91%。息肉直径 <1.0cm 118枚, 1.1~ 1.5cm 84枚, 1.6~ 2.0cm 29枚, >2.0cm 21枚,共检出息肉 …  相似文献   

18.
我院消化科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对 10 4例患者共13 4枚胃、十二指肠及结肠息肉进行了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 ,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象与方法1.对象 :10 4例患者 ,年龄 2 2~ 76岁 ,平均年龄 ( 4 5± 6.7)岁 ,男性 49例 ,女性 5 5例。共发现息肉 13 4枚 ,单枚息肉 87例 ,2~ 5枚 15例 ,5枚以上 2例 ;直径 <0 .5cm 94枚 ,0 .6~ 2 .0cm 3 7枚 ,2 .0~ 4.0cm枚 ;有蒂 49枚 ,无蒂 85枚。贲门部息肉8例 ,胃底 4例 ,胃体 8例 ,胃窦 2 4例 ,十二指肠 2 0例 ,回肠 3例 ,回盲瓣 1例 ,乙状结肠 17例 ,直肠 19例。病理类型 :炎性息肉 5 5枚 ,增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88~1992年经B超检查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55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本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3个月~7岁。病程1小时~6天,其中7例反复2次以上套叠。全部病例均以腹痛就诊,20例伴呕吐,9例伴血便,2例有腹泻,38例腹部扪及肿块,17例未触及肿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非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切除结直肠息肉标本存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和癌变可能,通过分析安徽省立医院非ESD切除结直肠已发生HGIN和癌变息肉的临床特征,为结直肠息肉选择最佳治疗方式提供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于该院本部及南区所有行内镜下非ESD切除结直肠息肉的住院患者,分析术后病理已发生HGIN和癌变息肉的危险因素及内镜下特征。结果 结直肠息肉非ESD切除患者共计9446例,其中已发生HGIN159例(1.68%, 159/9446例);发生癌变83例(0.88%, 83/9446例),HGIN和癌变共计发生率2.6%(242/9446例)。小于45岁HGIN和癌变合计占总体发生率8.7%(21/242例)。切除息肉标本为HGIN和癌变无法确定其切除部位、息肉大小、息肉形态合计发生率分别16.1%(40/248枚)、19.8%(49/248枚)、14.1%(35/248枚)。年龄(≥60岁)、息肉部位(直肠、乙状结肠)、息肉大小(≥1 cm)是息肉癌变危险因素;亚蒂、长蒂息肉是结直肠息肉HGIN和癌变的危险因素(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