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阳虚辨证规律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阳虚证患者47例,分为心气虚(A)、心阳虚(B)、心阳脱(C)三组,选择正常人作为对照组16例;通过心脏彩超检测观察三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心阳虚患者心室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与正常人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从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脱,心功能损害逐渐加重。结论无论心气虚还是心阳虚,与正常人相比,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其减弱程度与心阳虚的三个阶段呈正相关,因此心功能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心阳虚证的重要依据及评价心阳虚证疗效的客观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宋一亭对冠心病证型的客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检测方法在中医研究领域中的运用 ,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就宋一亭老师近年来对冠心病辨证客观化研究成果介绍如下。1 关于冠心病不同证型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的研究宋老师通过研究发现 ,心气虚衰程度与左心室收缩功能 ( PEP/ LVET,HI)、心脏舒张功能( TARTI和 DAT)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 CI)减退幅度具有明显关系 ,以气虚与 CI相关明显。同时发现冠心病的气虚病人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异常。而非心气虚冠心病人虽有轻度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但不伴有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1 .1 冠心病气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患者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证型,将15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气滞血瘀(36例)、气虚血瘀(54例)、气阴两虚(30例)、心气虚(30例)4组,对患者进行心功能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气滞血瘀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舒张早期血流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流速(A)值均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气滞血瘀组与气虚血瘀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高于气阴两虚组和心气虚组(P<0.05)。结论:冠心病的中医证型与左心功能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左心功能指标辨别血瘀证与气虚证。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心阻抗微分图和收缩时间问期(STI)检测气虚、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并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这两种证型冠心病的心血管效应。与气虚型相比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 Q-ZI 显著延长(P<0.01),PEP/LVET 增大(P<0.05),HI 显著减小(P<0.001)。注射生脉注射液后,气阴两虚型患者 dz/dt max、血管顺应性(C)明显增大(P<0.05),HI 增加的幅度大于气虚型患者。说明冠心病证型的不同和心功能减退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不同证型对生脉注射液的反应性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5.
王瑞 《新中医》2021,53(14):56-59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及超声心动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02例,依据超声心动监测进行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型,具体包括气虚血瘀组、气虚血瘀兼水停组、气虚血瘀兼痰浊组、气虚血瘀兼痰水互结组,并进行患者心功能等级的判断,观察比对不同组患者信息数据结果。结果:心功能Ⅱ级病例占比较多的为气虚血瘀(50.98%)和气血血瘀兼浊痰组(41.18%);心功能Ⅲ级病例占比较多的则为气虚血瘀兼水停(45.10%)和气虚兼痰水互结组(49.02%);从左心房扩大看,气虚血瘀兼痰水互结和气虚血瘀兼水停,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兼浊痰和气虚血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室射血分数≤40%的出现率,心功能Ⅱ级患者均低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指标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6.
β受体与心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气虚患者往往存在心功能不全 ,尤其是左心功能不全[1] ;左心室舒张、收缩功能评价心气虚诊断有高度敏感性 (87% )和高度特异性 (88% ) [2 ] 。而 β1和β2 受体与心肌舒缩功能和心功能不全密切相关[3 ] 。这提示 β受体与心气之间有着某种内在联系 ,可作为评价“心气”盛衰的客观指标之一。1 β受体与生理心气当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 ,机体代谢水平提高 ,需要更多血液。心脏则通过 β受体 G蛋白 腺苷酸环化酶通路 (βAR GP AC)加强心肌的舒缩 ,使心排血量增加 2~ 10倍 ,满足人体的需要 ,这是心气旺盛的表现。这完全依靠心肌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宁心痛颗粒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方法将76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宁心痛颗粒(由黄芪、葛根、川芎、毛冬青、细辛制成,每包10 g)每次1包,每天3次,疗程4周。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Emas)、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峰值(Amas)及两者之比值(E/A),E峰减速度时间(DT)和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Emas、E/A增加,Amas、DT、IVRT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具有益气活血功能的宁心痛颗粒对气虚血瘀证冠心病左室舒功能不全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SV、CO、LVEF、LVD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生脉散对冠心病心气虚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采用电子计算机"中心触发平均程序"进行无创伤性人体左心功能测定。观察了健康成年人、冠心病伴中医辨证为心气虚病人各20例的左心功能及静脉注射生脉散对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冠心病心气虚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左心功能不全,生脉散有改善左心功能的即时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124例冠心病合并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行PCI治疗,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峰值速度比值(E/A),对比PCI术前、术后左心功能的改变。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心衰内科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PC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峰值速度比值(E/A)明显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均降低(P<0.05)。随访6个月后,PCI组心功能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无效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PCI治疗,可显著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用心率变异功率谱观察30例气虚型、27例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脏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并与30名健康人进行比较,以探讨不同证型冠心病与心脏神经调节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气阴两虚型冠心病患者低频段功率增大,L/H 比值增高,提示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体位变化作为一种负荷试验观察不同证型冠心病的心血管神经调节反射功能。提示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压力感受性反射减退,以气阴两虚患者为著。  相似文献   

12.
13例虚证病窦综合征患者通过经食管心房调搏及心脏收缩时间间期等测定,证实附子注射液能明显缩短窦房结恢复时间及明显减小PEP/LVET,提示附子确能提高与改善窦房结功能与心功能,尤对阳虚病例效果显著。附子温阳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兴奋β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钠、钙离子内流等多种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核听诊器及~(99m)锝法分别观测了人参与复方人参注射液对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参注射液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各值并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升高动脉舒张压和减慢心率。复方人参注射液对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各值均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其中射血分数(EF)与高峰充盈率(PFR)分别由给药前的0.35±0.02、1.61±0.14(M±SE),上升至药后30分钟的0.42±0.02、1.88±0.14(P<0.005)复方人参注射液也可减慢心率,但对动脉血压无明显影响。本文结果提示:复方人参注射液对老年心力衰竭左室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人参注射液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对40例气(血)虚患者作心搏间距变化及卧立位血压差等无创伤性测定,并与100名正常人相对照。结果表明气(血)虚组与对照组在呼吸差、立卧差及30/15比值上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均<0.01)。在卧立位血压差上两组也存在明显区别。反映气(血)虚患者存在着心血管植物神经系功能紊乱。该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气(血)虚证临床观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使用中药护心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21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平卧心率、固有心率、阿托品试验及经静脉或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封闭植物神经后SNRT 及 CSNRT,发现口服1~3月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本文初步讨论了护心丹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30例和对照组100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Gensini积分来分析胸痹患者各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对照组中以气虚、阴虚、心虚及脾虚为主要证候。冠心病组不同组别中低积分组以气虚、血瘀、阴虚、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而高积分组中以气虚、血瘀、阴虚、痰湿、心虚及肾虚为主要证候;其中血瘀、痰湿、阳虚及肾虚证候明显多于低积分组。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中具有气虚、血瘀证候的病人比例最高,气虚血瘀型是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对71例虚证(气虚、阴虚)患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溃疡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酸性酯酶(ANAE)检查,并检查120例正常健康者 ANAE 作为对照组。结果气虚组50例 ANAE 阳性率为为38.60±4.83%,阴虚组其阳性率较气虚组更低,为33.19±6.79%,两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4.32±6.50%),有显著差异(P<0.01)。并探讨了虚证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5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5例,占总病例数的1.0%;病理体质者495例,占总病例数的99.0%。病理体质患者中,瘀血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结论:兼杂体质是冠心病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瘀血质、气虚质和痰湿质,有心梗病史冠心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瘀血质和痰湿质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愈梗通瘀汤对冠心病气虚血瘀痰浊型和气虚血瘀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愈梗通瘀汤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产,冠心病临床太改善情况及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变化。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治疗组估于对照组;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气虚血瘀痰浊型优于气虚血瘀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