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体在遭受各种严重损伤后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肺损伤继续发展可转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率高。乌司他定因对炎症介质有显著抑制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体外循环、急性胰腺炎、重症胆管炎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研究旨在了解乌司他定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又称尿抑制素,自1909年被Beuer等首次报道以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对其进行了生化、药理、提纯、临床应用等多领域的研究,并于1985年正式上市应用于临床.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UTI),其分解形成的低分子成分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水解酶的作用[1];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笔者就乌司他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 cute pancreatities,SAP)病情凶险,治疗棘手,常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SAP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预防和治疗ALI对降低急性胰腺炎的病死率及改善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国内外文献,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致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急性PQ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洗胃、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及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O.9%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3-5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X线胸片(第1、3、5天)变化、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个脏器)发生率、病死率、死亡病例的存活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等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DS发生率、病死率与死亡病例存活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PQ中毒后肺损伤患者动脉血气及x线胸片,对急性PQ中毒肺损伤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ereatitis,SAP)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 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0、3、7、10、14天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血PaO2、氧合指数和肺部X线检查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39.6%,对照组为6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对各阶段ALI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d7、d14分析患者动脉血气,以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胸片变化及预后等为观测指标,观察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肺损伤发生率差异以及对肺损伤的疗效。【结果】治疗组SAP肺损伤的发生率为21.1%,对照组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7、d14乌司他丁治疗组肺损伤程度指标RR、PaO/FiO2、PaCO2及胸片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d7最为显著(P〈0.01)。【结论】乌司他丁对SAP引起的ALI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以显著减少SAP引起的ALI的发生,并能促进SAP的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2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在此基础上,干预组予以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戊乙奎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氧合指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结果:治疗后,干预组超敏C反应蛋白、肺损伤评分、降钙素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给予盐酸戊乙奎醚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提升氧代谢能力,降低肺部炎症水平,进而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急性肺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以50mL/h速率静脉泵注,1次/d,连续使用3d。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以50mL/h速率静脉泵注,1次/d,连续使用3d。比较2组入院时、治疗后72h呼吸频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及入院时、治疗后48,72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72h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48,72h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抑制机体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炎症本质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一种常见的灾难性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自1967年Ashbaugh等首次报道以来,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探讨新的治疗策略等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是目前对该综合征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病死率仍居高不下(40%~60%)。目前的研究发现,ALI/ARDS发生前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ALUARDS时常合并其他功能障碍,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本文拟从ALI/ARDS的炎症本质出发,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和炎症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低,白细胞介素-10水平较高,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较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配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炎症介质水平和健康状况,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免疫调节、肾上腺皮质功能及全身炎症反应调控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2月至2009年11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按照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50万U,2次/d,治疗7d。记录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1I)评分、急性肺损伤Murray评分、器官功能障碍Marshall评分,并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第8日)静脉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250μg,放射免疫法测定注射前(TO)及注射后30min(T30)、60min(T60)血浆皮质醇水平,计算T30或T60最大值与TO的差值(ATmax),以△Atmax≤248.4nmol/L作为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统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淋巴细胞亚群(CD44^+/CD8^+)、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治疗后Murray评分(1.5±1.5)分、Marshall评分(2.9±2.7)分、外周血IL-6(3.4±1.9)/μmol/L、IL-10(1.5±0.8)μmol/L3均较对照组分别为(4.3±3.1)分、(6.3±4.1)分、(8.9±10.2)/μmol/L、(4.2±4.8)μmol/L3明显下降(P均〈0.01),HLA-DR(41.1±10.1)、CD4^+(58.0±10.7)、CD4^+/CD8^+比值(1.9±0.3)则均较对照组(分别为30.6±15.0、50.5±16.2、1.4±0.7)显著升高(P〈0.05或P〈0.01);乌司他丁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45.2%)较对照组(83.3%)明显降低(P〈0.01),△Tmax明显升高(328.4±278.3)μmol/L比(172.8±110.8)μmol/L,P均〈0.01;乌司他丁组机械通气时间(4.0±3.3)d及ICU住院时间((8.4±4.2)d较对照组明分别为(5.9±3.8)d、(12.0±7.6)d明显缩短(P〈0.05);28d病死率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降低11.2%(35.5%比4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脏器功能状态。降低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是调节ARDS患者免疫功能,降低ARDS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调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损伤(ALI)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及时干预将进一步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研究结果显示ALI是一种介质病,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浸润及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可造成肺组织及其毛细血管的损伤,从而使肺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研究显示,呼吸机应用不当可加重原有肺损伤,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且促进肺内炎症介质进入血液,引发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VILI是机械通气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临床上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由于VILI可与肺部原有病理改变如ARDS并存,故临床上很难明确是机械通气引起还是原有病变的进展所致。现进行此研究,以期为肺损伤病理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50%[1].本研究拟观察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乌司他丁在ALI/ARDS机械通气的肺保护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降低病死率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常见的危重症,目前病死率仍较高,达32.5%,糖皮质激素(GC)可减轻炎性反应,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纤维化的形成,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乌司他丁既能抑制多种蛋白酶,又能减少多种炎症因子的释放,所以在大手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和急性胰腺炎等疾病中应用较多。现将本院ICu收治的40例ARDS患者运用乌司他丁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各种病因包括严重感染、创伤、休克、急性胰腺炎、肺炎等肺内或肺外因素均可导致ALI/ARDS,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损害等,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也无修复肺损伤的有效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内源性调节因子对各种组织损伤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尤其是肺组织〔1〕,成为治疗ALI/ARDS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重症监护病房( ICU)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8例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两组均以5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SIRS症状改善时间及住ICU时间。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SIRS症状改善时间及住ICU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ICU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对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定义,此后,这一概念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目前研究认为,ALI/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的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ALI和ARDS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ARDS是严重的ALI.ALI/ARDS的病因各不相同,发病机制复杂。作为重要的炎性损伤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引起ALI的炎症级联反应的主要终效应因子,主要通过消化和降解细胞外基质及上皮连接结构导致肺损伤。本文对NE在ALI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对策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PaO2/FiO2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05,P=0.000);观察组治疗2周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MV)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应用于ARDS患者治疗可有效提升PaO2/FiO2,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46例,临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4)、乌司他丁干预组(n=22),同步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治疗组与乌司他丁干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乌司他丁干预组血清TNF-α、IL-6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TNF-α、IL-6及IL-10等细胞因子参与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的病理过程;乌司他丁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度AOPP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降低并发MODS的重度AOPP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